关注学生心理 构建生态课堂

2022-03-27 10:33张宏江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生态课堂思维品质

张宏江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应注意渗透健康教育,数学作为高中的重点学科自然不能例外. 在数学教学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多经历一些过程,多了解一些数学文化,进而通过切身感悟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良好思维品质,从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健康的心理,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 健康心理;思维品质;生态课堂

随着生活节奏、学习节奏的不断加快,在高考、学校、家庭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问题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已成为时代的必修课. 为了保护学生健康的心理,有些学校专门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些学校设置了心理健康课程,但这些还不够,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在每个学科都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但很多教师表示不解,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作为非心理性学科为什么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其实,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为此,要维护学生健康的心理也不是单凭几节心理咨询课就能实现的,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 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谈了几点拙见,以抛砖引玉,期待能引起同行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创设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他们更加渴望被尊重、被认可,他们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我,为此,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觉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这样自然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同时,在学习中,他们更加追求平等,为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要多一些耐心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更易于挖掘自身的潜力,更有助于自身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创设一些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走上自主探究之路.

例如,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可引入具有趣味性的“米粒故事”,让学生自然地融于故事情境中,激发其一探究竟的热情. 又如,在学习不等式时,教师以“加糖水会变甜”这一生活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等式,进而借助生活情境轻松地体验数学.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只要教师认真去发现,定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数学课堂,进而顺应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借助数学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

數学教学不能仅关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而在学生储备知识的同时,亦能形成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等内容时,教师可以介绍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数学家的生平事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在悠悠历史中感受前人的伟大,激发爱国情怀. 最终,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知识,而且还会灵活应用,同时又能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安排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多了解一些数学史,由此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 关于数学史的阅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缺失的,因为大多数师生都认为解题才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与解题无关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为此,教师很少安排学生阅读,学生眼中的数学就是解题. 其实,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数学故事,多关注一些数学成果,多了解一些数学人物,多学习一些数学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谋划未来的长远发展.

经历生成过程,磨炼数学品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追求教学速度往往容易忽视一些教学过程,为此,学生不关心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对公式为什么成立也毫不在意、大多数学生认为,只要会应用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进而使他们感觉数学的学习就是公式的套用,为此,他们常感觉数学学习是乏味的. 在数学学习中应多让学生经历一些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艰难性,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进而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究的精神,让他们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案例1 复数概念的引入

师:两个数的和为10,积为40,你们能求出这两个数吗?(问题给出后,学生感觉这是初中的问题,太简单了,有些不屑一顾)

生1:这个很简单,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外一个数为10-x,于是有x(10-x)=40.

师:很好,那你的答案是?(学生表示还没有计算,但感觉这个并不难)

师:大家计算一下,给出你们的答案.

经过计算发现,解题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新数探究的兴趣.

生1:化简后为(x-5)2=-15,根据以前学习的内容a2≥0,显然这个问题无法求解.

师:确实,如果要让这个方程有解,就要保证负数可以开方.

就这样,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新数,这时再引入复数概念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通过经历过程让学生知道,数的扩充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是为了解决某些现实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是发展变化的,为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数学问题,用饱满热情的状态去发现问题,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探究问题,进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品质.

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优化学生心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若要学好数学,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数学学习的能力高低,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进而在问题的引领下扩大思维影响,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去揭示和挖掘数学的一般规律,感悟数学的重要价值.

1. 借助观察归纳,发展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应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个别事物和个别问题的探究,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本质,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变化过程.

案例2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问题:设向量a=(cos75°,sin75°),b=(cos15°,sin15°),试计算a·b=abcosθ,a·b=x1x2+y1y2. 比较两次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运算,学生不仅发现两次的计算结果相同,而且得出cos(75°-15°)=cos75°cos15°+sin75°sin15°,通过总结归纳,推理出了公式的一般形式.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通过细心观察、仔细验证,容易发现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通过对规律性内容的总结和抽象,易于揭示問题的本质,进而让学生在体验知识间相互联系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抽象能力.

2. 利用类比思维,培养推理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那些相似的,或者相关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应给学生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例如,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后,在接下来的双曲线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学生为主,引导他们通过类比,总结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3. 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创造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其辐射的作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升他们的多角度观察和多维度探究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同一数学概念应用多种表达方式,对同一问题应用多种解决方案,对同一数学知识应用多种探究路径,进而通过“多”来丰富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复数就有4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代数形式:z=a+bi(a,b∈R);几何形式:复平面上的点Z(a,b),或由原点出发的向量;指数形式:z=reiθ(r≥0,θ∈R);三角形式:z=r(cosθ+isinθ)(r≥0,θ∈R).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至于“一题多解”更比比皆是,因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多积累,进而通过“多而有益”的尝试来发散思维,提升解题能力,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解题的信心,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在教学中,若让学生能够学懂吃透,则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去自主探究,即使探究可能会失败,但学生经历了自我发现的过程,将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他们提升迁移知识的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不限于这几种,还有其他的培养方式,如应用“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借助“反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做一些尝试,多用一些手段,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从而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生态课堂思维品质
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塑造中的应用
——评《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及塑造研究》
浅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构建生态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