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铁路发展历程与作用研究

2022-03-27 10:36郭思璐
文学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郭思璐

[摘要]本文以被称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大秦铁路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大秦铁路为代表的中国重载铁路才能实现由落后到领先世界水平的历史性成就。

[关键词]大秦铁路  发展历程  战略通道

中国铁路目前有三大技术领先世界,它们是智能化高速铁路技术、高原高寒铁路技术和重载运输铁路技术,其代表性的铁路线路分别是京张高铁、青藏铁路和大秦铁路。中国重载铁路运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由落后到追赶到领先世界水平。

一、大秦铁路的发展历程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也是货运量最大的一条铁路。它是由山西省大同市到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条运煤专线,大秦铁路的诞生,是我国“西煤东运”的战略需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但是,煤炭产地主要在北方,而煤炭需求主要在东南一带。供需双方远隔千山万水,需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运煤通道。1982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大同到秦皇岛之间修建一条运煤重载铁路,将山西煤炭通过这条战略通道运往秦皇岛码头,再由货轮运往南方,以缓解和改善华南华东等地能源短缺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秦铁路应运而生。1983年,大秦铁路开始勘察设计,经历了三期工程和扩能改造,使大秦铁路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重载铁路。

二、大秦铁路重载技术的突破

重载铁路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首次出现,之后,澳大利亚、瑞典及苏联等国也相继建设重载铁路,其特点是运能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因此得到世界广泛认可,发展迅猛。

我国的重载铁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其代表就是大秦铁路。从1992年开通,大秦铁路用10年时间,达到了设计能力1亿吨。之后,大秦铁路煤运量一路高歌,从1.2亿吨飙升至4亿吨,取得了重载技术由落后到超越到领跑的历史性成就。在大秦铁路出现之前,世界单条重载铁路年运量的理论极限是2亿吨,大秦铁路以年运量4亿吨的成绩打破了这一理论极限,令世界震惊,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重载第一线。大秦铁路集纳了钢铁冶金、机械加工、机车车辆装备制造、电子技术、等众多学科的先进成果,短短几年,掌握了世界重载铁路最先进的9大核心技术,开创出独具特色的运输组织方式,取得诸多自主创新成果。到目前为止,大秦铁路创造并保持着重载列车密度、单条铁路运量和重载列车速度等多項世界第一,是中国重载铁路的一面旗帜。

2014年4月2日,3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线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重载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国重载技术的新突破,是中国铁路特别是重载铁路新的里程碑。

大秦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运出煤炭70多亿吨,装满万吨列车可绕地球赤道20余圈,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大秦铁路的重要作用

1、大秦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战略大通道

之后,大秦铁路年运量不断攀升,到2008年, 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年运量世界第一。

大秦铁路日夜不息为中国经济“输能”,是一条流动的“煤河”。它担负着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任务,包括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电厂、六千多家企业、十大钢铁公司的煤炭需求。许多城市频繁停电成为历史,要感谢大秦铁路;北京市居民的用电,有三分之一要靠它供给;浙江省经贸委一位官员曾说:“大秦铁路打个喷嚏,我们这里也会伤风感冒。”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大秦铁轨的温度就是中国经济的温度。大秦铁路在中国能源运输方面可谓是举足轻重,被称为“国之重器”。

大秦铁路总是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比如,大秦铁路在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难的特殊时刻,发挥了特别的作用。干部职工日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喊出了“煤矿生产多少,我们大秦铁路就运出多少!”的豪言壮语。做到了每13分钟开行一趟列车,日运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创造了新的记录,为抗灾胜利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秦铁路人,像武汉的医护人员一样,坚守岗位,保证了能源大通道的畅通。2020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疫情中畅通的能源大通道——大秦铁路,为大秦铁路点赞。

2、大秦铁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重载道路

大秦铁路不断追赶、不断超越,屡创佳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重载发展之路。

大秦铁路创出了一条靠扩能改造来提升运能的发展之路。2002年 大秦铁路运量已达到1亿吨设计能力,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大秦铁路必须再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有人提出可以再投资兴建第二条大秦线。大秦铁路决定走一条扩能改造之路:运营与施工同步进行,将大秦铁路由年运量1亿吨,提高到2018年的4.5亿吨,圆满实现了扩能目标,相当于又新建了三个大秦铁路。相比建设新线,节省2/3的投资,成为世界重载铁路提升运量的典范。

大秦铁路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环境友好之路。直至目前,大秦铁路每天开行万吨、1.5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90多列,基本实现了日均运量130万吨以上,相当于分流了公路重载汽车2万多辆。为落实“公转铁”的目标,加大铁路运输量、减少公路运量,大秦铁路正在以“货运增量”守护一片蓝天。同时,大秦铁路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煤炭装车点,每节车厢装满煤炭后,还要喷洒一层“抑尘剂”,消除了煤炭运输扬尘污染,保护铁路周边生态环境。大秦铁路经过的桑干河,有一片湿地生态区,是雁群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夏天7、8月份,成千上万只大雁来这里栖息,不足20米处,是蜿蜒穿行的重载列车,两者构成了一幅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3、培育形成了“负重争先 勇于超越”的大秦铁路精神

大秦铁路培育和形成了大秦铁路精神“负重争先 勇于超越”,被称为“铁路红色基因”,成为激励大秦铁路职工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无论是抢运电煤,还是蓝天保卫战,始终当先行、做表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激励大秦干部职工要勇于创新。创新精神在大秦铁路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需要重点解决山区通讯信号可靠性、大坡道周期循环制动和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否则就不能保证大秦铁路的安全运行。大秦铁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三大技术难题。研发出了“网络化无线同步操作系统”、实现了“数据电台与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结合”,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探索攻关创新精神。

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创新,大秦铁路千千万万个职工,也成为创新的主力军。这是大秦铁路“创新”精神的一大特点。

“初中文化发明家”。周成刚,湖东机务段一个普通工人,只有初中文化,但就是靠着一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解决了车辆缓冲器的拆卸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此外,还有32项技术创新,6项国家专利,填补了1项国内空白,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被称为工人发明家、太铁科技之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还有:大秦线处处涌现的“高兴劳模创新工作室”、“喜青电子攻关组”、“刘书学技改工作室”、“刘宪机车轮对七字探伤歌”、“武·涛一本通”等等,这些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团队或作业方法,在大秦人人皆知,备受尊崇。他们都是技术创新明星式人物,是大秦铁路科学精神的实践者。真可谓:遍地英雄下夕烟。

目前,中国重载铁路继大秦铁路之外,还有神黄铁路、瓦日铁路、蒙华铁路等。大秦铁路作为“中国重载第一路”,创造了世界重载铁路发展史上的多个奇迹,成为我国重载铁路的一面旗帜,其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为中国重载铁路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电力企业中物资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