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对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2-03-27 10:36杨乐梅
文学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父辈

杨乐梅

摘  要:目前,隔代教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它对幼儿生活、个性及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隔代教养;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提及到隔代教养国内学者在对其定义上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李晴霞看待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父母承担了对孩子的教育、抚养的责任。王丽认为隔代教养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便一直存在,在当代,经济社会迅猛变革、发展,孩子爸妈在孩子身上可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不得已选择把孩子交由其祖辈教养的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教育方式便是“隔代教养”。段飞艳和李静写到,隔代教养,也称为隔代教育,是祖父母和孙子女朝夕相處,生活在一起,同时承担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笔者认为这些看法相对有一些是狭义的隔代教养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父母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无暇抽出大部分时间教养孩子,改由孩子的祖辈家长一起完成孩子的教养义务,祖辈家长负责孩子的日常饮食、上下幼儿园、作息等一系列生活问题,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在我国大中小城市也成为愈来愈普遍的现象,这种教养方式属于广义的隔代教养。 笔者的研究更倾向于把隔代教养的概念界定为祖辈与孙辈在一起生活,并且祖辈承担教育和抚养孙辈的责任,更倾向于狭义的隔代教养,当然研究也涉及广义的隔代教养而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反映幼儿与同伴成功交往的一种社会能力,它是与幼儿受欢迎程度、同伴影响和同伴交流敏感性有关的一种能力。我国研究者在综合国內外有关幼儿同伴交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界定为: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笔者使用张元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概念的定义,认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人的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同伴交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社交障碍这几个方面。所谓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主要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各种语言及各种肢体动作的技能。社交主动性则是指幼儿积极主动进行交往的程度。亲社会性则是指幼儿能否帮助理解同伴的各个方面。社交障碍则是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甚至在也理上具有一定的孤僻及抵触交往心理。

在我国,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由祖辈帮助教养的隔代教养在当代已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养形式,不过这种形式也只是相对于父母教养而存在的,其优点和弊端也常被拿来议论。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时代的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已经超出了现在家长的素质,很显然,祖辈家长的素质更是远远落后。幼儿教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专业领域的重视,近些年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真正拥有实效并且可以指导实践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匮乏,因而对于幼儿教养问题的研究应作为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王极盛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参与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教养的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 100%。很明显,隔代教养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都是弊大于利。但是,我们不可全盘否定隔代教养。对它幼儿的生活、个性以及未来发展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通过分析隔代教养对幼儿的利与弊、隔代教养观念、方式等对幼儿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祖辈对幼儿同伴交往的态度会间接性的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祖辈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也会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由此提出了以下相应策略。

(一)转变祖辈观念,提高教养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祖辈对幼儿同伴交往的态度会间接性的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产生影响,祖辈不重视幼儿同伴交往,将不利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因此祖辈应利用充足的时间不断的学习,转变教养观念,能够意识到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同时在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提取自己人生中正确的生活经验,保持原则,不对幼儿过分的宽容与溺爱,从而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正确看待隔代教养现象,不要随意“扣帽子”,积极鼓励祖辈在教养幼儿的过程中学习进步,丰富他们生活及教育经验。

(二)父母加强与亲子沟通

父辈教养与祖辈教养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即祖辈教养效果稍差于父辈教养,且父辈的人际交往能力优于祖辈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但不可一味的否定隔代教养。

在一定程度上,祖辈帮助父辈教养幼儿,这大大减轻了年轻父母的压力,有利于家庭的幸福。但在家庭教养方面,父辈应尽可能的亲自教养幼儿。因为隔代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代替亲代的教育和陪伴,即便需要祖辈的帮助和支持,也要让幼儿经常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要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即使不能每天见面,也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聊视频,了解孩子的变化,听孩子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常沟通联系,才能促进感情。同时两代教养观念一定要保持一致,这对教养幼儿至关重要。祖辈起好纽带作用,联系好父辈和幼儿,促进幼儿对父母的感情,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

(三)注重家园合作,改进隔代教养方式

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让家长认识到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起积极的发展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观念,让其建立一种帮助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自觉意识,促使其在家庭教育活动中积极的关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此外,幼儿园也有对家长进行幼儿教养知识方面的相关培训,提高家长的幼儿教养知识水平,为其实践运用创造条件。幼儿园也要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发现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解决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四)完善社会制度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能得到良好发展,但教养情况远不如父母教养,因此,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改善这一状况。

首先对隔代教养的帮扶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教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新知识新要求,加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其次,社会应努力减轻父辈压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建立相关保障制度,使父母能够尽可能的陪伴幼儿成长。最后政府应尽可能的采取措施减轻年轻父辈的生存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来教养孩子、赡养老人;同时社会各界多加关注这一问题,避免造成社会隐患。因此,除了制度建设外,整个社会要不断营造重视教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段飞,艳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2).

[2]张珊珊.隔代教育的利与弊[J].学园,2012(3).

[3]高原.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5(1).

[4]李艳菊,姜勇.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

[5]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张璐璐,高东慧.班级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原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5(4).

[7]沈卫华.论祖孙关系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

[8]江川.对隔代抚养的思考[J].老年人,2005(4).

[9]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21).

[10]卢乐珍.隔代教育: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J].家庭教育,2004(10).

[11]路阳阳.隔代教养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父辈
父辈们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爷爷奶奶来“听课”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两只小猫
隔着代,相亲爱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