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研究

2022-03-27 00:08刘杰崔璨程思瑀侯文雅孙佳宁
科学与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传统大学生

刘杰 崔璨 程思瑀 侯文雅 孙佳宁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一旦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的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先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能否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文化自信;必要性;新时代

引言:在跨文化交际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由于文化认同感不足,加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出现了“文化自信”危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探究与改善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至关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1)部分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低下

本次调查从2020年8月开始到10月结束,历时2个月,调查对象为来自江苏高校的

408位大学生,其中苏南地区占75%左右,苏北地区占25%左右,问卷设计包括对文化自信的认同感,践行主体,以及意义三个维度。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总体上来讲,大部分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低下,忽略了自身在践行文化自信中的主体地位。

受调查的408个大学生中,89.46%的学生肯定传承并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性,10.29%的学生认为研究中国文化没有特别的意义,纯粹是为了研究,没有什么益处。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有着全面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文化于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意义。在对于文化自信践行主体单位的选择中,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责任在于政府组织和社会机构,表明多数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对于疫情期间出现诋毁中国的言论,49.02%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冷静分析并分析原因;23.28%的大学生表示十分愤怒立刻反驳;22.3%的学生表示内心没什么起伏,4.9%的学生表示与此无关。

(2) 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在网络上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近年来,网友们对“抄袭”一词尤为敏感。每当有娱乐媒体报道称中国某歌曲疑似抄袭国外作品,网民们总是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一边倒地责骂本国人,甚至上升到整个社会、以至于国家层面。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求证事情的真伪,而是以“谦逊”的态度,替国家感到羞愧,替我们的“抄袭文化”感到羞愧。而当国外的歌曲被报道疑似抄袭中国的歌曲时,网友们又变得异常“大度”,并从各方面为外方辩解,同时以贬低本国的方式来抬高他国,评论区里充斥着一片对他国的“友善”。网络风气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不难发现,人们的文化自信程度还不是很高,对他国的文化存在过度认可。

(3)大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

高校思政课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教课模式过于单一,只是片面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并不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对其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中的表面的字词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化、生活化,学生缺乏主动性,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育者很难把握学生个体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很难将所学知识进行升华。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应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渊远绵长,这其中所累积的文化智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底气。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曾说过,文化自信主要来自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于文学经典,来自于历史遗存的古迹。[3]因此,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还要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完善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

如果说于人民而言,文化是精神家园,那么对于政党而言,文化就是精神旗帜。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鼓舞全国民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正迫切的要求我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所谓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繁荣强盛的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素养高的国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用文化涵养国民,涵养社会。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中国人历来是以文化差异,而不是民族差异来区分自身与外族。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更多来自文化,而不是来自政治。”[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然离不开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不仅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还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大学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和中坚力量

文化自信,往小的范围讲,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往大的范围讲,文化自信的主体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每个国民。不论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终究要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身上。其中,作为年轻活力一族的代表,大学生的角色在推动社会文化思潮方面举足轻重。同时相对于其他群体,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其思想观念极其容易受到冲击,成为外来文化的攻略对象。所以大学生不仅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同时也是文化自信主要培育对象。再者,大學生的实力就是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底气和潜力。只有大学生明确自身责任与使命,认清时势,坚定文化自信,做新时代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的爱国者,才能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竭、生生不息的动力。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研究

(1)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究文化自信内涵

传统文化相对于当代文化及外来文化,更博大精妙,以其独特的方式传承着炎黄子孙的特有的智慧。我国更是世界上拥有“非遗”类别最全、数目最多的文化遗产大国。无论是孔孟儒学之道,还是剪纸等民间技艺,无不展现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及对真理和美的探求。传统技艺中的陶艺、戏曲等艺术依旧耐人寻味;由此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只会随着时间积淀的更加浓醇,并不会消逝。

(2)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推动建设文化自信氛围

高校是思政教育的文化高地。思政课作为高校贯彻德育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如何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应当“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恰恰表明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是高校探索思政教育途径的必由之路。眼观全局,要想做到课程思政引导文化自信,首先应明确好思政的范畴,不能将思政“狭义化”。课程思政应强调思政与育人相互结合渗透,教师应聚焦文化自信的树立,将文化自信融入课堂教学內容中,通过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家国情怀的感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丰富教学手段,规避只注重知识传递,无视思想塑造的形式化教学。

与此同时,课程思政还应强调思政与专业课相互结合渗透,挖掘专业课中思政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引导大学生将理论融入实操。并且在显性教育中予以隐性教育,积极促进文化自信的氛围建设。

(3)利用媒体平台资源,积极引导文化自信输入

作为新时代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公众媒体平台应当主动承担起宣传传统文化、创设文化氛围的责任。深度挖掘文化自信内涵,创新文化自信传播途径。以网络为平台引导文化自信的输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认同感。知识来源灵活度的提高,对于文化自信的输入与输出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处于三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做到既不故步自封,也不极度媚外,这个度的把握,需要批判性的思考,批判性的信息处理,对于媒体资源的信息,既不可全盘照搬,也不能完全弃之如履。[4]

另一方面,高校应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接触类似“中国诗词大会”及“朗读者”“非正式会谈”等节目。运用这些优质的媒体资源,一方面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广泛的接触中美文化,有利于大学生不断地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基,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应当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领略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的精髓及内涵,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同时,社会和高校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责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基金项目:2020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外语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20YJ82013

指导老师:孟娜,邱孟员,

参考文献

[1]陈明.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中国哲学简史》读后[J]. People's Judicature(Balance),2018,No.833,106-107.

[2]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2016,No.261,25-28.

[3]曲青山.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J]. 政策,2016,No.288,10-13.

[4]周利娟.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与培育路径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0(002):107-110.

猜你喜欢
思政传统大学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少年力斗传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