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透性土质段隧道防排水设计

2022-03-27 02:54韩剑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渗透性止水带土质

韩剑

摘  要:削壁岭隧道洞口位于沟谷富水区,土质为高渗透性土,隧道防排水设计是本项目的重点。根据水量核算,按照“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设计原则,制定了明暗洞防排水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渗透性土质;隧道防排水

1工程概况

削壁岭隧道属于越沙线的一段,位于宁海县一市镇,隧道長1115m。技术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考虑非机动车通行,隧道两侧设置2m宽人非混行道,隧道净宽12.5m。暗洞段采用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明洞设计采用60cm厚钢筋混凝土衬砌。

2地质概况

削壁岭隧道进洞口段溪沟发育,溪沟宽约3~5m,平时溪沟内流水较小甚至干涸,雨季水量较大,水流湍急,水位猛涨,动态变化大。

进洞口以崩积、坡洪积成因的块石、滚石、碎石夹黏性土为主,粒径0.2~3.5m,不同土质差异性大,堆积物较松散,地下水较丰富,土体渗透性大。雨季降水快速渗入地层中,截水沟难以起到作用,水集聚在隧道明洞周边,增加了隧道渗漏的风险。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要求,隧道需做到“拱部、边墙、设备箱洞不渗水,路面无湿渍”。为达到这一要求,隧道需设置完善的防排水措施。

3水量计算

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设计径流量采用公式Qs=16.67ψqp,tF计算。qp,t为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平均降雨强度(mm/min)。根据计算,设计径流量为1.8m3/s。

排水结构物泄水能力采用公式Qc=vA(m3/s)进行核算,其中v为平均流速(m/s),计算公式为,其中R为水力半径,I为水力坡度。根据计算,排水结构物尺寸为两道宽0.6m,高0.6m排水沟,泄水能力为2.1m3/s。

4明洞防排水措施

一般山岭隧道明洞两侧设置φ100mm盲管。根据计算结果,盲管排水能力难以满足要求,且后期运营阶段难以检修,堵塞后明洞侧水压将急剧增加,对隧道结构及边仰坡安全造成威胁

根据高渗透性土性质,隧道截水沟及防水黏土层难以奏效,需以加强明洞两侧排水能力为重点,整体按照“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

1、排水措施

根据计算,隧道明洞两侧设置宽0.6m,高0.6m的排水暗沟,靠近隧道一侧采用C20混凝土墙身,靠近边坡一侧采用浆砌片石墙身便于收水,暗沟顶部设置两层200g/m2土工布,同时设置0.4m厚碎石用于收水,另外将明洞侧排水管水一并汇入暗沟中,不再做明洞横穿管道。

排水暗沟设置在明洞两侧路面以下,明洞两侧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顶部坡度设置为10%,在保证隧道明洞两侧结构受力同时,也起到防水作用。

为便于后期明洞侧暗沟检修,在明洞结束位置,即洞门后设置暗沟检查井,检查井依靠洞门施做,保证整体结构安全。检查井设置爬梯,便于后期检修人员上下,同时顶部设置盖板。

暗沟在洞门位置设置φ600mm涵管,将水排入路基边沟,在管沟相接处设置沉沙井。

2、防水措施

明洞防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洞外侧采用沥青涂刷后,设置双层自粘式防水层。

(2)明洞混凝土防水等级提高至P10。

(3)明暗洞相接处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平后,设置背贴式止水带,衬砌中部设置中埋式止水带。

5暗洞防排水措施

为加强暗洞段排水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在洞口100m范围内增设环向排水管,间距缩小为2m一道,环向排水管采用φ50mm环向透水管,纵向排水管单侧采用三根φ100mm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

(2)暗洞混凝土防水等级提高至P10。

(3)暗洞施工缝及变形缝均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措施。

(4)暗洞段增设小导管注浆量,减少水在隧道周边的聚集。

6结语

1、通过“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设计原则,采取以上处理措施后,隧道没有发生渗漏现象。明洞衬砌背后排水通畅,解决了高渗透土质段隧道易渗漏的问题,达到了隧道防排水技术要求。

2、在高渗透性土质段,隧道防排水措施需根据水量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排水措施。结合本工程,在明洞两侧设置排水暗沟是不错的选择,类似工程可以借鉴。

3、隧道明洞段需加强隧道防水设计,可采用双层自粘式防水层进行防水,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也可有效防止渗漏。

参考文献:

[1] JTG 3370.1-20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2] 易定达.隧道洞口明洞段防排水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4):321.

猜你喜欢
渗透性止水带土质
主体结构与止水带同步施工新方法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超长结构地下室沉降缝止水带裂缝的处理技术
基础教育阶段的渗透性生命教育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探讨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