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2-03-28 01:42魏红兰
时代商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魏红兰

摘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制造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制造企业若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进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增强企业自身和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企业长期良性发展。本文以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义,剖析了目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希望能为制造企业发展和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全面管理;制造企业

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制造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制造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则需要进行必要的成本管理,从而在降低制造过程各环节的成本的同时,实现提效增收,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1]。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以完成成本目标,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实现盈利为目标的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成本管理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维持长期的发展潜力[2]。

(一)通过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所有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利润,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成本管理的有效与否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从成本管理实施过程来看,成本管理包含预算(事前)、控制(事中)、考核分析(事后)等一系列过程,只有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上述举措落实,才能从各个方面优化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通过成本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当制造企业的成本相比于同类企业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时,凭借在成本上取得的优势,企业可以制定低成本竞争战略,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借此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打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三)通过成本管理维持企业长期发展潜力

管理和发展是企业的命脉。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制造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战略,同时对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成本管理作为制造企业内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更能推动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促进企业长期向好向上发展。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

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实现制造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基础。目前许多制造企业仍将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相割离,导致成本管理过程不仅没有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反而对企业战略形成了掣肘。或者将成本管理内容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应当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不足导致成本管理制度落后。此外,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将导致日常工作中出現“无法可依”,过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现象,不利于规范员工行为,降低员工积极性,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有效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实现制造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关键。成本管理是一项囊括了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内的系统工程。尽管国内部分制造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意识到了实行成本管理的好处,但是大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只在年底时候为来年做出一份预算,并没有认真进行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这种只满足于形式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于企业是没有作用的。此外,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成本分析不详细均是导致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没有效果的原因[3]。

(三)缺乏技术创新和积累意识

技术创新和积累是实现制造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不竭动力。部分制造企业缺乏对行业技术最新动态的关注与追踪,缺乏创新意识,企业的各项技术落后于市场,从而导致产品成本高于市场水平。部分企业未意识到技术积累的重要性,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缺乏技术工作文档的规范化管理,不能做到企业经验和技术的总结与推广。长此以往,企业技术积累不足导致缺乏创新,产品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企业生产效益低下,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员工工作散漫,形成恶性循环。

(四)缺乏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手段

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手段是实现制造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保障。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会记录、统合、计算大量的数据,然而,部分企业只能手动对成本数据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处理,不仅使得整体工作效率偏低,而且难以为企业提供精确的成本计算结果,不能形成成本数据和处理技术的积累。此外,部分制造企业即使建立信息系统,也只将其作为记录企业数据的工具,尚未真正的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当中。较低的信息化程度将使成本管理人员和实施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记录、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实施难度。

三、完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一)创新成本管理理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理念是成本管理得以实施的驱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制定[4]。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意识到成本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同心合力完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将成本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统一,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成本管理制度,避免成本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限制员工的生产创造能力。例如企业处于开发战略阶段时,不能盲目缩减研发费用,致使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背道而驰,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战略失败。其次,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制造成本管理,而是贯穿产品前期调研评估,中期设计制造,后期营销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造企业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落实成本预测、成本制定、成本核算和成本监督在内的具体成本管理措施,才能最终形成一个涉及生产各个环节的真实的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制造企业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成本管理培训活动,培养形成针对全员工、全过程的全面成本管理意识,指导成本管理理论,提升各环节员工的综合水平。此外,企业全体人员需严格落实以责任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制度。从上至下每个环节,每个部门,每个车间甚至每个班组形成责任中心,合理划分责任单位,明确权力分工,做到责任到人。这样全体员工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有责可追。在制度建立完成后,上至企业管理层下至车间基层员工,都需要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不允许特权、人情凌驾于制度之上。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落实成本管理制度,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在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在消耗较少的资源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严格落实全面成本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企业全体人员应该保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形成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方法。首先,各职责部门根据企业历史资料、经验等,对即将执行环节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以及成本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然后,在成本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各职责部门根据生产任务和利润目标,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成本控制计划;在各阶段执行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管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不超过成本计划的范围;采用作业成本法等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将任务执行阶段的成本按产品按部门分类汇总,为成本分析提供有效真实数据;利用成本核算结果,对各阶段成本形成原因、成本升降因素、行业平均水平与成本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果与形成成本管理技术积累;综合分析各阶段责任人的成本责任与任务完成情况,依据贡献的大小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提升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对制造企业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来说,其成本主要体现在材料、人工费用的控制上。执行部门应根据生产任务和利润目标做好生产的成本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和任务目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设置各生产车间的材料使用量和任务工时。制定材料、工时定额标准,超出范围后应向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原因并申请增加。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做好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工费用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同理,在采购环节,应提前做好原材料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对各供应商的材料性价比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此制定采购计划,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采购工作完成后进行采购成本核算和分析,实现良性循环。制造企业只有在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成本管理方法,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

制造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应重视研发和生产上的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避免因为技术落后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从而丧失产品和企业竞争力。通过观察当代成功的制造业,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不断创新乃至创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立于不败之地。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技术,包括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提高现有产品质量,研发新的产品,做好企业服务,从而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并占据市场。一方面,有效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研发和生产过程当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改进工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实行技术创新奖励制度激励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尤其是对技术创新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特殊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技术积累是制造企业能否开展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技术积累是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成败[5]。从技术来源来看,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自生式、外引式和合作式的方法不断实现技术积累,扩展自身实力。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企业需要特别重视企业内的技术学习,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技术,企业内部的自主研发、吸收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企业增强技术积累,增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实际的生产运营中,企业应当重视设计文档、工艺文档等技术工作文件的积累,形成规范化的研发、生产管理制度,利用工程管理手段将技术工作规范化,文档化,入库化。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做到理解人才,尊重人才,确保上升通道畅通,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避免人才流失,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长此以往,企业的技术积累将越来越深厚,不仅能因为技术的进步而降低成本,更能使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制造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可以规范和简化成本管理工作,利于增强员工的全面成本管理意识,利于企业上下提升企业掌控度和业务熟练度[6]。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引入ERP、MES等企业管理软件并与财务信息相结合,甚至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开发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基于此平台,员工根据各自的职责,具有相应的权限将成本管理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录入、计算、分析、传递和管理。例如在设计制造环节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阶段,相关职责人员在信息系统中计算完成指定任务所需原材料、所耗工时和动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成本数据,进行计划后完成计划下发;操作人员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并将材料的采购、入库、分配,设备使用情况与所耗工时等信息进行录入;分析人员结合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以对生产效率和库存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便于管理者做出决策。在引入信息化系统的同时,应当引入作业成本法等科学的成本核算及管控方法,规范各环节、各业务模块的成本核算工作,设定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系统基于此前录入的数据自动计算成本、生成报表等,避免手工计算可能带来的失误以及工作量。制造企业通过准确、完整地记录各环节各阶段的成本数据(包括材料、辅料、人工、折旧、差旅、能耗等),并进行分析决策,往往能够促进数据和技术积累,从而提升生产和管理的效率。此外,产品的成本数据是形成产品对外报价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报价是企业获得利润必不可少的条件。综上,制造企业应采用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保障生产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信息传递处理的流畅性、及时性,以及数据和技术的可积累性和持续性,从而提高财务活动、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制造企业若想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与日益激烈的競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对成本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形成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与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进行技术积累,在长期的实践中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制造企业才能在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在兼顾利润的同时不断形成企业技术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相连.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市场,2020 (03): 63-64.

[2]张耘.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会计,2019 (24): 27-28.

[3]奚旺,王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20 (14): 143.

[4]陈宇.试析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J].商讯,2020 (32): 98-99.

[5]赵正国.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D].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2009.

[6]曹洁.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财会学习,2019 (12): 102-103

猜你喜欢
全生命周期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在教育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落实方法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