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枸杞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03-29 15:24高辉陈彦珍王亚军张明安巍梁晓婕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

高辉 陈彦珍 王亚军 张明 安巍 梁晓婕

摘 要:枸杞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领枸杞产业发展,自治区研究制定了《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按照该《规划》,属于清水河流域产区的宁南山区计划新增枸杞种植面积4200hm2,总面积达6600hm2。该文就宁南山区枸杞栽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当地枸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宁南山区;枸杞栽培;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5-0067-03

宁南山区是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盐池县、同心县以及红寺堡开发区地区。该地区丘陵连绵,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350~650mm,全年日照时数2518~2706h,年平均气温6.2~7.5℃,年积温2263℃,无霜期103~148d,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结构单一,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偏低,加上气候干旱,水利设施落后,依赖自然降雨很难实现作物高产稳产,致使农业生产稳定性能较差,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2]。

宁夏枸杞(Lyium barbarum L.)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之一,因其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效益而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其中宁夏、青海、甘肃及新疆等地为主要产区,且随着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枸杞种植面积仍保持着增长趋势。枸杞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成为宁夏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宁夏枸杞产业南移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枸杞产业的发展,枸杞已发展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宁南山区枸杞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就宁南山区枸杞栽培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当地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宁南山区枸杞种植发展进程

宁南山区的枸杞种植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主要为农户小规模分散种植,面积不超过33hm2,生产用品种杂乱,栽培管理水平落后,综合效益不高。第二阶段是1984—1994年,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903hm2,品种依然杂乱,主要有大麻叶、小麻叶、圆果类等农家品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品质低劣。第三阶段是1994—2010年,随着‘宁杞1号’等枸杞良种的引种栽培,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实现了产量的稳步提升。截至2010年,形成了以‘宁杞1号’为主,‘宁杞2号’‘宁杞4号’少量分布的种植格局,总面积达到6000hm2。第四阶段是2010年至今,随着‘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宁杞10号’‘科杞6082’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产量、质量的同步提升,但是受市场的影响,栽培面积下降到3700hm2。宁南山区的枸杞生产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物候较晚,果实采摘以夏果为主[3-5],采摘批次为5~6批。

2 枸杞栽培技术的发展演变

宁南山区在种植枸杞初期,由于农户对枸杞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栽培管理技术较落后,从建园到生产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建园标准不一致,株行距设置多样,先后有lm×2m、1m×2.5m、1.5m×2m等多种设置;在树形培养方面,主要树形有半圆形、圆锥形、三层楼、一把伞等多种形式;水肥管理存在少肥少施、无肥不施的情形,轻视氮、磷、钾肥料的配合使用;病虫害防治经常只用2种药重复使用,容易造成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加大了防治难度,导致防治效果下降[2]。

随着宁夏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团队的联合攻关,枸杞栽培管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熟高效的栽培技术在枸杞主产区得到了推廣应用。作为南部山区,枸杞种植的管理逐渐规范,新建的小面积枸杞园株行距演变为1m×2.5m,机械化作业枸杞园改用1m×3m的株行距。树形培养以用自然半圆形居多,整形修剪技术进一步规范。在新园苗木定植环节,采用主干绑扶的措施,加快了丰产树形的培养速度,提前挂果丰产。由于引黄灌溉工程的实施,枸杞灌溉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全年灌水5~6次。在施肥方面,每年施肥3~4次,其中于10月土壤封冻前施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生长季追施2~3次,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1次追肥,主要用尿素、二铵,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1次氮磷钾复合肥,8月上旬追施硫酸钾。在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枸杞园,每年施肥5~8次,每次施纯氮45~75kg/hm2、K2O30~45kg/hm2,基本能够满足枸杞生长发育时的养分需求[6-7]。杨海霞等研究认为,秋季施肥可显著延长枸杞采果期,增加产量[8]。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种植规模较大的园区采用统防统治,2106年统防统治面积达200hm2,无公害枸杞生产技术在南部山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实现了枸杞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并获得了《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9]。

3 枸杞良种繁育技术发展迅速

宁南山区较其他产区气候相对冷凉,使得枸杞苗木避免了夏季高温休眠,生长期长、生长量大,繁育的苗木质量较高。由于当地枸杞种植户对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不断探索,初步掌握了枸杞无性扦插育苗技术,苗木成活率显著提高。该地区形成了以三营为中心,头营、彭堡、黄铎堡等乡镇不断壮大的枸杞繁育基地。品种主要有‘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及黑果枸杞等,繁育的苗木远销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仅2015年,培育不同枸杞苗木200hm2以上,苗木数量达到2300万株,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虽然近年来苗木繁育规模有所减少,但每年培育不同枸杞品种苗木仍保持在55~65hm2,年出圃苗木约800万株[10]。

4 宁南山区枸杞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种植分散,生产效率低 虽然宁南山区枸杞栽培时间较久,但是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频繁发生毁园再建园。由于企业和合作社等专业组织较少,主要为种植大户、农户零星分散种植,建园时缺乏系统规划和合理布局,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4.2 品种退化,效益下降 目前,宁南山区主栽品种为‘宁杞1号’,该品种自选育推广以来已经超过30年,由于同一地块反复栽种和管理水平不一等原因,造成部分茨园退化,主要表现为抗逆性减弱、产量下降,严重影响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11]。另一方面,盲目栽种新品种,却缺乏对新品种的系统了解和栽培管理的技术要求,往往造成投资大、见效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茨农的种植积极性。

4.3 种苗繁育不规范,苗木纯度不高 目前,原州区生产的主要品种有‘宁杞1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黑果枸杞等。但在苗木繁育过程中,采穗圃建设不规范、苗木去杂不彻底;育苗的插穗主要来自枸杞修剪的枝条,在穗条不足的时候,会出现多代扦插,甚至用实生苗、根蘖苗做插穗的现象,导致插穗来源不清,种苗纯度无法保障;苗期管理粗放,分类不严,造成生产苗圃品种混乱,纯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引发的假苗事件导致育苗成本增加,官司不断,进而影响了育苗产业和企业信誉。

4.4 专用农机设备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 大多数早期的枸杞园建园株行距较小,无法满足现代农机设备的作业要求,而适合机械作业的枸杞园又缺乏配套的专业农机设备。同时,现有的农机设备老旧、效率低,导致病虫草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等作业需要人工完成,难以开展标准化管理,造成作业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4.5 田间管理水平低,生产管理不到位 枸杞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栽培生产中的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宁南山区茨农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程度不普遍不高,掌握的枸杞生产技术不到位、管理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枸杞产业发展。生产管理不当突出体现在整形修剪、水肥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整形修剪方面:一是修剪不规范。树形较乱,随意性大,修剪时留枝不当,树体长势不均,结果枝拖地,容易造成病害发生;注重春季修剪,轻视夏季修剪,造成枝条徒长,树形混乱,产量不高。二是对新品种不了解,整形修剪模式简单。由于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结果习性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不同的修剪措施。但是茨农对所有栽培品种采用一种整形方式和修剪管理模式,以‘宁杞7号’为例,该品种长势旺,发枝量大,在南部山区树形多为自然半圆形,在培养结果枝组时,为快速成型,按照传统模式经过两次剪截留放形成的骨架枝过长,冠幅外扩时自身重力过大,容易受大风或雨雪的倾轧而毁坏树冠。2019年11月中旬,三营地区一场中雪过后,正杞红基地面积20hm2的5~6年生‘宁杞7号’由于修剪不当,超过30%的树冠被毁,损失巨大。

水肥调控方面:一是大部分枸杞园采用大水漫灌,用水效率不高,还影响田间作业,尤其夏果期灌水量过高,影响果实采摘。二是施肥偏好化学肥料,轻视有机肥使用。重视氮磷钾肥而轻视微量元素肥料,造成肥效不高,土壤立地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不佳等现象。

病虫害防治方面:由于分散种植,茨农缺乏系统的防治知识,病虫害统防统治难以实现,尤其枸杞黑果病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手段占据主导地位,高残留农药时有使用,导致农产品安全无法保障,产业经济效益不高。

5 发展对策

5.1 转变当前种植模式,加强标准化栽培 目前,宁南山区仍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而大企业、合作社等专业化机构较少,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有限。因此,宁南山区今后要走企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化零为整,形成“企业+农户+基地”的组织模式促进枸杞栽培标准化管理。扶持壮大如正杞红等大型企业,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合理规划、全面布局,在现有情形下,分年度对不适机械作业,缺株严重的低效枸杞园进行提升改造,开展标准化园区建设。

5.2 加大政府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自治区枸杞产业规划指导下,加强政府、科研单位和种植基地的联动,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枸杞产业发展现状,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广大枸杞种植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一是通过政府引导,产业主管部门指导苗木繁育机构建立现代化标准化苗木繁育基地,建立高纯度采穗圃和繁育圃,完善苗圃管理制度,对审定推广的新品种科学引种,从源头上保证枸杞宁南山区枸杞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科研单位通过科研项目的执行,开展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通过聘请专家,开展枸杞栽培技术体系的储备和示范推广,企业自身人才培养,然后再培训与其相结合的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户各层面管理人员。这样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的形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项目带动,转化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5.3 引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推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结合目前栽培现状和问题,积极推广现代枸杞栽培技术,首先,开展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提纯复壮,同时加强各新品配套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其次,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大力推行枸杞“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结合产区气候特点和枸杞各物候期病虫害发生規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开展病虫害科学防控,加强枸杞黑果病的预测和防治,药剂选择上按照《宁夏枸杞生产第一批推荐农药品种指导目录》科学用药,同时改进推广先进的质保设备,提高防控效率。再次,枸杞篱壁栽培技术实现了宁夏枸杞快速成型、水肥一体化、中耕打药及施肥的机械化,也为修剪与采摘的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已成为今后宁夏枸杞种植模式新的发展方向[12]。因此,在整形修剪方面,结合标准化枸杞园建设,开展枸杞杞篱架栽培技术的推广示范,总结适合宁南产区的各新品种枸杞的修剪模式,最后开展节水灌溉,结合各品种枸杞养分需求规律和产区土壤肥力状况,深入推行枸杞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总结制定新品种枸杞在该产区的栽培技术规程,为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5.4 提升机械化使用水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推广,农机农艺融合已成为枸杞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被列为自治区枸杞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枸杞栽培生产时,施肥、中耕、除草和植保等方面的播肥机、株行间除草机、高效植保机等机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枸杞采收机械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中[13]。宁南山区枸杞在劳动力日趋紧张的情形下,要加大机械的使用范围,重点推广施肥、除草和高效植保机械的应用,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达到宁南山区枸杞提质增效,推动枸杞产业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Z].2020.

[2]侯贤清,李荣,贾志宽,等.宁南旱区种植业结构分析预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06:98-104.

[3]孔炜莉.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5,03:64-66.

[3]戴志稼,尚德义,王天宁,等.宁南山区枸杞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2:155-158.

[4]沙龙.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2:55-56.

[5]丁汉福,陈胜远,韩应晶,等.固原县枸杞发展现状与开发前景[J].水土保持研究,2001,8(01):130-132.

[6]贾喜明.固原市黄铎堡镇何家沟村宁杞7号枸杞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116,118.

[7]张凡,李淑玲,崔秀梅,等.宁南山区枸杞优新品种“宁杞4号”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1,4:220-221.

[8]杨海霞,崔秀梅,杜占文,等.秋季施肥对宁南山区枸杞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21:144-146.

[9]马登花,赵志军.固原市原州区枸杞产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经营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7:111,113.

[10]余海宽.固原市原州区枸杞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19.

[11]马金平,李建国,王文华,等.“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9(8):257-259.

[12]戴国礼,张波等.宁夏枸杞篱壁栽培技术发展趋势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03):16-20.

[13]秦英之,戴国礼,何军,等.枸杞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关键装备与技术研发的现状与展望[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07):17-19.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