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贸易分析

2022-03-29 21:27苏虹
客联 2022年1期

苏虹

摘 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到今天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名称的变化是我们对这个区域发展认识不断深化和提升的过程。成渝城市群是世界为数不多的“AA型双核型椭圆城市群”,因此,中央提出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唱好‘双城记’”。如果我们把重庆和成都作为椭圆的焦点,其他市区县作为“行星”,可以画出一个像“双黄蛋”的经济圈,这是一个遵循差异协同规律的整体区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协同效应。特别是该经济区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贸易;竞争与合作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内贸易现状

成渝双城经济圈四通八达,和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经济圈相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是国内外公认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它们由北向南,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用大约3%的土地,聚集了18%的人口,贡献了38%的GDP。现在加上成渝,如果我们做个连线,地图上会出现一个占全国经济总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形成“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相比较而言,虽然成渝拥有外循环空间,但相对于其他三个更为成熟的城市经济圈,这里所带动的主要还是内循环。这一地区有能力承担起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激活西部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从而带动整个西部的更快地崛起。

成渝经济圈的人口总量、土地面积大于珠三角经济圈,但经济总量低于珠三角,说明珠三角经济圈的发达程度远远高于成渝经济圈。

目前,成渝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已有较多领域的合作。在产业合作方面,两个经济圈都属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项目成员,长期推行多种合作计划,例如联手打造渝粤会展企业合作项目和川粤合作示范园区项目;在交通运输方面,两大经济圈都同属“西部12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协议内成员,也均属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四川还与广东签署了推进“蓉桂新”“蓉桂港”等开展陆海联运联动的协议;广东是川渝地区在国内的招商主阵地,而四川又是广东在西部最大的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更是通过“广交会”“西博会”等平台进一步推进各项产业投资与合作。作为发展历史更为悠久、模式更为完备的地区,珠三角经济圈为成渝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资金支持,其中广深双城对成渝经济圈的投资尤为可观;而成渝经济圈也有效承接了珠三角经济圈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部分产业,为广深提供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空间。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间贸易分析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到今年已经第19个年头。成都和重庆,这两个相距不到三百公里的西部核心城市,有着相近的区位优势,有着相近的人文环境。成渝两地的情结依然斩不断,分不开。从竞争关系到协同发展,近几年川渝两地的发展思维也在与时俱进,从发展角度看,双方加强合作的思路已经成为主导。那么,在成渝城市群规划获批之前,又是如何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呢?

(一)川渝竞争案例

1.成渝地区面临产业发展同质化挑战

四川和重庆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有9个重叠,分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設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占四川、重庆比较优势产业的47%和75%。两地的制造业结构趋同,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尚未形成跨区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

2.同台竞技 沃尔沃基地花落成都

2011年2月,瑞典沃尔沃公司监理会做出决定,成都成为吉利沃尔沃汽车项目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坊间热论已久的吉利沃尔沃汽车项目工厂选址,尘埃落定在成都。一片哗然中藏着唏嘘声,“重庆错失了好时机”。在此之前,沃尔沃S40和S80已经在位于重庆的长安福特工厂进行代工生产,这一度让重庆汽车工业引以为傲。然而,拥有先机的重庆居然没能抓住沃尔沃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成渝汽车“争夺战”中一度占据上风的成都,也给了重庆更多赶超的动力,诸如在上汽通用五菱落户重庆上扳回一城。

(二)川渝合作案例

1.“长安整车厂在重庆,发动机底盘成都造”

必须正视的是,川渝两地都在重点打造汽车产业并不意味着“水火不容”,更多的是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比如重庆的捷泰格特是四川一汽-丰田的稳定供应商,重庆的长安汽车更是有30家左右的供应商来自成都及其周边地区,发动机、底盘等均来自成都。成都华川、天兴仪表、宁江山川等成都企业,正在为长安汽车提供零部件,提供的产品包括发动机、底盘、电器等。在长安汽车看来,成都供应的零部件在成本控制方面有一定优势,成都供货商在质量控制、产品研发方面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2.川渝两地互认八十六项人社公共服务

2020年7月9日在成都召开的加强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工作座谈会上,川渝两地人社部门签署了《加强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建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于大数据,实现养老保险待遇、社保、人才信息等86项人社公共服务的两地互认。根据川渝两省市的上述合作协议,两地将重点打造人社数据交换平台,开展就业、社保、劳动关系、农民工、争议案件等方面的数据交换共享;推动公共招聘网和公共就业服务数据共享,定期交换劳动力流动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建立川渝一体的农村劳动力及农民工资源数据库等。

三、结论及建议

川渝区域贸易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交通与经济融合度不够,降低了产业分工协作效应。产业分工的基础是市场与产业关联,是市场的一体化和生活的同城化,但由于长期以来交通条件所限,成都与重庆经济联系并不紧密,结果当然是产业分工协作受阻。二是从区域联系看,成都与重庆经济独成体系、联系偏低,就是两城之间缺乏“纽带”、缺乏过渡区,即“中部塌陷”问题。成都与重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具有同级性,無法直接形成分工,相距300多公里的同级的两个大城市要形成叠加效应,只有通过很多中间城市串起来,形成一个发展链条,把两个中心城市紧密地耦合在一起,如果距离远、中间城市发展不足,那么这种强联系就难以形成。

(一)增强竞合意识,乘势而上、突出特色才是赢得优势的关键。

面向未来,四川应加快构建工业“5+1”、农业“10+3”和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和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重庆需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消费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材料产业、装备产业、能源产业等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壮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建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尽管从分类上看两地产业有重合部分,但由于工业基础不同,产业的发展重点其实也不同。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渝地区产业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避免低水平的同质化。必须借助外力,既积极“走出去”,又欢迎其他市场主体“走进来”,推动两地产业积聚成群,实现生态群落式的互补和融合,形成一种更综合的产业链关系,实现高水平的、协调的经济和产业一体化,寻找伙伴式共同发展、共赢发展的机会。

(二)圈内城市需错位发展

一要体现各自优势特色,对目前四川和重庆各自比较优势显著的产业,应帮助它们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集约集聚做强做大。二要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加快构建高效分工、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共同的优势产业领域,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套优势互补,协同打造一批支柱产业,联动发展一批优势产业,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同时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要求,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要实现各种资源利用最大化,用更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产业、人才和创新要素流入,让市场对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错位发展还要将新产业、新业态跨界发展体现其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5G、氢能等若干新兴产业,立足全球趋势、国家战略和成渝地区信息经济基础优势,在产业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与此同时,加速“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

(三)政府积极“打配合”

川渝两地的各级政府首先要积极处理因行政区域的划分而带来的各种障碍和问题。比如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就是要在跨行政区域范围内更好地推动和实施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合理流动。具体来说,两地政府应在尊重各自行政管辖权的前提下,从大局出发,对涉及跨域发展的事项、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等进行充分交流,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