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圣谕坛”对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

2022-03-29 00:40张汝梅
客联 2022年1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影响

张汝梅

摘 要: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角度对民间组织“圣谕坛”调查研究,分析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解决策略,保证民间组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积极作用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和谐社会;影响;圣谕坛

“圣谕坛”是一个与乡村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每一个村民的生、老、病、死密不可分的民间社会组织,是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间组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圣谕坛”通过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和各种福利服务活动帮助政府(村公所)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圣谕坛”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甚至偶有违法现象发生,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影响了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功能

文化的功能是指一种文化要素对于文化整体的存续而发挥的作用,或“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 “圣谕坛”的文化功能大致有兼收并蓄功能、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和隐性教育功能等方面。

(一)文化融合功能

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活的流体,其相互汲取,模拟的程度同社会交往,人际间沟通关系甚密,人群的熙熙而来,攘攘而往,常常会带来文化的大融合”。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都是在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往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往方面越频繁、越能吸纳外来文化 ,它的发展就越迅速。正如美国史学家许倬云在《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指出:“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是以黄河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传播的,而是数种文化互相影响、相互交替的过程。”同样,白族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多种文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而在吸收、融合其它文化方面,白族人民却能够有海纳百川的精神包含一切代表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东西,同时又能根据自身情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同时又保留了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南诏文化“对外来文化极大的宽容、兼收并蓄。只要对自己发展有利,无论是在内地的、外国的统统拿来为我所用,就以宗教来说,在南诏国的中心地带——洱海地区,除了本民族的土主、本主之外,儒、释、佛都在这个地区有着重大的影响。”自古以来 , 白族文化除与毗邻而居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相互影响外 , 最突出的还在于大量融合了汉文化和印藏文化 , 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

(二)文化教育功能

“中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寺庙”,大理“圣谕坛”及其祭祀经文在历史上尤其在封建时代往往对广大白族村民起着文化启蒙教育的作用。圣谕坛祭祀经文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但同时也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它无疑给广大白族村民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文化教育平台。“圣谕坛”所念的经文,既是对勇敢善良、爱国爱乡、忠孝仁义、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的歌颂,同时也在念诵者和听者中确认了相同的行为准则。经文中大量的典故、人物故事及教人求善、求真的含义,都对他们有较强的教育和认知作用。特别是流传在民间的本主故事,一些老斋公们在给自己的孙子、孙女讲述本主故事时,就潜移默化的将这些优良品德传送给了下一代。如包含护国佑民、精忠报国的《圣母斥奸》故事,故事中的阿亮母子被奉为大理文笔村的本主;反映白族人献身精神的《独脚义士阿龙》以及斩莽英雄段赤诚、舍生取义的柏节圣妃,反映白族宽容、开放的胸襟天宝战争中汉将李宓的故事,元朝时期曾带兵攻打大理的忽必烈的故事,大理白族人民仍“不以胜负、不以出身论英雄”而把他们奉为本主;反映仁慈、孝敬、博爱的《观音负石阻兵》、《大黑天神》的故事等。此外,经文基本都是用汉文来传播的,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充满了先进的汉文化。

(三)文化传承功能

“圣谕坛” 中存有大量经书、 民间善书、 道教经籍和开解圣谕的书。在活动期间, “圣谕坛” 都要举行相关的讲经活动, 由一些有学问并对经书了解的人主讲, 主讲人一般是要求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员担任,清王朝规定讲解时必须结合历史或现实事例,推演、充实条文内容,阐明其重要性,宣讲人需是秀才、塾师等,审核后由政府发给许可证。

(四)隐性教育功能

家庭、庙宇、学校是白族村民道德发展的“教育场”,“圣谕坛”通过祭祀和诵经活动构建了校内与校外之间的道德平台。学校是跨越家庭和村寨的正规教育场所,家庭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摇篮。求学,这是人生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每个孩子上学之前都要到本主庙进行拜祭,“圣谕坛”则以本主神的意志勉励小孩认真学习,小孩跟着父母到本主庙敬香时,圣谕坛的祝福话语一般都是“祝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上大学,做大官”,“多做好事,大发大旺”。“保你后代考大学,保你全家大发旺,月月得安康,家家户户保平安”等话语,甚至在外经商或工作带着孩子在省外或省城学习的村民,每逢回到村里,都会请上圣谕坛带着孩子到本主庙敬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圣谕坛的祝福声中学习进步,考大学、升大官、发大财。

二、娱乐功能

强调娱神和娱人是白族各种宗教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他注重各种神对人间的功利性。在接佛和各种庙会活动中,在祭祀神灵的同时,全村男女老少也享受节日的快乐,不管是虔诚信仰者,还是非信仰者,都在节日里尽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这时宗教文化主要表现为民俗文化,它使承受艰苦劳动的全体民众得到某种慰藉,获得了人生的快乐感,激发了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和智慧。因此,在各种庙会,特别是接佛、送佛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那些老态龙钟的老人也狂欢起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是歌手、人人能舞蹈,这种娱乐功能直接影响到白族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

在大理白族村落,中老年人多數为文盲或半文盲, 并且只会听、说白语,有的甚至电视节目都看不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小孩在上小学前都是说白语,他们很多的听不懂云南汉话甚至普通话。在与当地小学校长赵先生的访谈中得知:学校要求老师上课尽量采用普通话,可对于只有8个教师(包括代课教师)的这所小学也很难做到,对于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进校就接受另外一种语言——普通话也很难,于是在小学一年级采用“双语教学”——汉语夹杂白语;学校要求开家长会讲汉语,可对于家长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更何况作为这些小孩的长辈——圣谕坛成员。他们已经习惯了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再加之受教育程度非常有限。

在迎“圣母”的队伍中,领队的男女都是能歌善舞的佼佼者,他们所唱的,大都是有关男女爱情的即兴之作,其他青年男女更是随着表演“霸王鞭”等歌舞的队伍互相调笑,整个迎神的队伍因此欢声笑语,声震四方,狂欢的队伍只有在经过村庄,碰上摆香案茶水迎神的村众时才稍稍收敛,改唱对圣母和村众的祝贺词。迎、送圣母路上,鸣炮声、锣鼓声、歌声、欢笑声、嬉戏声交融在一起,圣母庙里霸王鞭、耍狮子、对歌比赛等目不暇接,新郎官争先恐后“抢”抬圣母、村民蜂拥而上抚摸圣母、拜祭圣母的抢夺声、欢呼声、一阵接一阵、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到圣母庙拜祭的村民哼着小调、锅里吵着各种香味怡人的祭品,此时,整个圣母庙人声鼎沸,香烟缭绕,甚是热闹。老年人較为虔诚 ,但他们参与庆祭的有关活动,也不能说毫无休闲娱乐的考虑。因为唱诵经文的老年人其实绝大多数都不识字,更不懂经文的含义 ,她们“有口无心”地唱诵 , 除了表达某种宗教的情感之外, 图的就是借集体活动的形式打发日常劳作之余时光,释放心里长期积淀的苦闷。笔者还了解到 , 她们在参加本主祭祀活动的去途和返程中,也在附近无人处互相调笑,甚至唱起年青时熟悉的情歌,因此更像是在参加一次愉快的郊游活动。

三、心理慰藉功能

“圣谕坛”成员大部分是中老年男子。平时主要承担家中的一些如带小孩、割猪草等家务劳动,在每天重复同一劳动时,会产生一种厌倦感,参加“圣谕坛”后,定期举行活动,大家聚在一块可以互相倾诉自己的痛苦,这样对缓解心理压力起到了较好的调节作用。在“圣谕坛”中有许多老年男子(特别是患慢性病或不治之症的男子),他们对死亡存在恐惧的心理,通过参加“圣谕坛”融入大集体中,大家一起念经拜佛,祈求本主保佑和圣母保佑,这样一来可以分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且他们相信只要诚心拜佛念经,来生一定幸福。同时,由于“圣谕坛”是集体的组织,他们一起念经一起活动,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的孤寂感,并且还能为家人祈福,可谓一举多得。

“圣谕坛”融儒、 释、 道三教于一体,是当地宗教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人们起着很大的精神安慰作用。在乡村, 生活质量虽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思想意识还相对落后,疾病、 天灾、 人祸还不时侵扰着人们,所以,出于对现实的无奈,人们逃进宗教的避风港,便积极参加 “圣谕坛” 的活动以 “修” 来世, 福荫子孙。在调查中笔者问及“你们为什么参加圣谕坛?”“加入圣谕坛有什么好处?”等问题时,加入“圣谕坛”10余年的董老先生这样回答:“我是自觉自愿加入圣谕坛的,主要是让圣母保佑全家健康和平安。去庙里烧烧香、念念经,家里人不会生病,儿子在外打工平平安安......我们拜佛念经,不做坏事,不得罪人家,下辈子不做牛马……”

白族农村宗教意识和信仰观念浓厚,敬畏本主等各类神灵都是白族男女的一种自觉行为。本主神的惩恶扬善对村社成员具有极强的震慑作用。另外,白族“圣谕坛”成员的祭祀和诵经都具有为家庭祈福的心态,通过祭祀本主和其他神灵来保佑全家无灾无难,健康幸福,其家庭成员大多也认为圣谕坛的祭祀和朝拜活动对家庭幸福和事业顺利很有帮助,即便在外打工经商的男性也觉得圣谕坛活动对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好处,因此,“圣谕坛”活动得到了儿女们的支持,祭祀和诵经活动赢得了家人的尊重,中老年男子的家庭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对于请“圣谕坛”主持各种仪式的主人来说,他们认为通过圣谕坛主持的各种仪式如修斋仪式、房诞仪式、死者超度仪式等,会给家里带来更多的顺利、平安。

四、规范社会秩序功能

(一)“圣谕坛”活动稳定了社会秩序

宗教能把人们对超自然、 社会和超人间力量的认同延伸到对现实社会的认同, 从思想意识层面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圣谕坛” 是当地宗教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宗教的这种社会控制职能当然会有所体现。除了道家的清静无为, 佛家的慈悲善良外,“圣谕坛” 在讲 圣谕 活动中宣扬的儒家传统思想也被世代传承下来。“圣谕坛” 能通过宗教活动把这些行为规范神圣化, 使之按宗教的道德要求来运转, 对维护乡村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圣谕坛为基础的本主信仰活动实现了白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国家机构一般只设到县一级;在广大的乡村,则设立一系列的地方组织来加以监管,如明代的里甲制和清代的保甲制等。但这些组织设立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征收赋税、加派劳役,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且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达到加强专制统治的目的。在相对偏远的村落也设有村委会,但其职能主要是执行上级组织的行政命令,而对于如何约束乡村社会、教化乡民,从根本上稳定乡村社会秩序,则不能发挥多大的功能。此时,以圣谕坛为基础的民间宗教组织则发挥了重要的社会调控功能。

圣谕坛管理着村寨的庙社,其祭祀和诵经的主要场所是本主庙、圣母庙、文昌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白族的本主信仰依附圣谕坛而存在,“圣谕坛”则因本主信仰而活跃。那么,本主信仰如何维护白族社会的和谐秩序呢?首先是本主庙所发挥的作用。每个白族自然村都有自己的本主神,有时候几个自然村共有一个本主庙,在各村之上还有影响整个社区的主神庙。每位本主都具有保护村寨的职能;在白族人心目中,本主以神的意志不仅能祈福驱邪,消灾免难,还能明辨是非,调节纠纷和平息争讼。白族各乡村都要过本主节,每年定期举行游本主大型活动。活动期间,各村到自己的本主庙聚会,神把各村或本村村民连接起来,圣谕坛、老年协会等进行祭祀、诵经、舞龙、唱戏、打霸王鞭等活动,聚餐并商议一些公益事业,如修庙、修桥铺路等,通过这种节庆活动,加强了村与村之间、本村村民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从而化解了各种潜在的矛盾,维护了村社的良好秩序。

(二)“圣谕坛”活动维护了村民优良的民风习俗

大理好多村落过去存在着较为完善的封建家族制度,长辈和晚辈之间的人际关系依据封建伦理规范来调节。大的家族都有家庙宗祠和家族田,由辈分较高、有权势、有威望和办事公道的老人担任家族长,主持春冬两季的祭祀并负责调整家族内部的家庭、婚姻、财产等方面的争执和纠纷,如出现子女不孝敬父母、作逆顶撞之事,家族长有权在家庙宗祠召集族人开家族会,以族规、乡规加以惩处。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封建家族制度和宗庙祠堂早已被废除,白族的传统美德如何维系已成为重要的农村道德问题,特别是80年代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个人利益膨胀和个人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诸如尊老爱幼等良好风俗如何保持之类的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在村里也有所突出,而“圣谕坛”恰恰发挥了一种替代性作用,替代了原有的封建家族制度,甚至发挥了比家族和宗族制度更为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任何一个家庭只要出现歧视、侮辱和殴打妇女、不尊重老人、虐待儿童等家庭暴力事件,都会在“圣谕坛”中引起激励的争论和抗议。“圣谕坛”会借圣母和本主神的意志进行谴责,责难之声将迅速传遍整个村寨,且任何个人和家庭都不敢冒犯“圣谕坛”在圣母庙或本主庙的舆论和谴责,这样,即便是在大家庭中,子女孝敬父母、父母爱护子女,夫妻相敬如宾,兄弟姊妹齐心协力,婆媳、姑嫂、妯娌之间关系融洽等屡见不鲜,而且尊老爱幼和团结互助亦蔚然成风,道德败坏、伤风败俗的事情少有发生。

(三)“圣谕坛”活动促进了村社邻里的互助和谐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各自家底深浅不一,经营方式不同,加之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家庭自保意识加强,而互助意识减弱,邻里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圣谕坛”积极倡导团结互助,和谐稳定,并且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村民。高兴村有一个惯例:无论哪家有婚丧嫁娶、起房盖屋和生孩、取名、升学宴请等大事都会请“圣谕坛”来帮忙,“圣谕坛”成员也非常乐于帮助他人。大理白族地区丧葬习俗之一是孝男、孝孙在守孝期间不能到村民家里去,对来吊唁的客人不迎不送,丧家一般在大门旁贴上“谢慰”或“谢唁”两个大字,大字两边写上“丧家之礼无迎送,吊者有情自往来”、“自来自往吊者情,不迎不送丧家礼”。此外,在村社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的形势下,“圣谕坛”成员积极协调并出面帮助无男劳动力的农户,真正做到“一家有事百家忙,一家有喜百家贺”,促进了邻里间的团结和睦。在圣谕坛的影响下,无论家有红事、白事,到处可见“圣谕坛”成员及邻里村民忙碌的身影,似乎一个村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