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29 02:43印海林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恶心静脉发生率

印海林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涟水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淮安 223400)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居女性癌症发生率首位,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的生命健康与安全[1-2]。化疗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利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分裂,进而达到破坏癌细胞、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目的[3-4]。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患者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极易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5]。然而,为了进一步控制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临床多会选择各种止吐方法,但为了提高预防效果并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临床需明确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以确保预防及处理措施的针对性。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化疗的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恶心呕吐发生现状进行总结,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行化疗的8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发生分为发生组(n=21)与未发生组(n=67)。发生组年龄34~65 岁,平均年龄(50.17±5.32)岁;未婚6例,已婚15例。未发生组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0.22±5.38)岁;未婚38例,已婚2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符合化疗适应证者;②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者;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③研究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年龄、病理分期、晕车史、既往妊娠反应情况、化疗途径、焦虑情况与合并疾病等。病理分期:主要分为Ⅰ期、Ⅱ期与Ⅲ期,Ⅰ期为原发肿瘤原发肿瘤<2 cm,且淋巴结无转移;Ⅱ期为原发肿瘤原发肿瘤>2 cm,且腋淋巴转移,淋巴结活动;Ⅲ期为原发肿瘤原发肿瘤>5 cm,且腋淋巴转移,淋巴结固定。妊娠反应:主要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主要根据不影响进食、进食减少且伴随体质量明显下降以及营养不良划分。化疗途径:主要包括静脉化疗与腹腔化疗。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包括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不幸预感、躯体疼痛、手足颤抖、乏力静坐不能及心悸等项目,SAS<50 分表示心理状况正常,SAS≥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合并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合并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则定为存在合并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进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88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恶心呕吐21 例,发生率为23.86%。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病理分期、合并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晕车史、既往妊娠反应情况、化疗途径与焦虑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单因素分析[n(%)]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 岁、晕车史、妊娠反应严重、静脉化疗以及SAS≥50 分是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女性群体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近年来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女性的身心健康[6]。化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在接受抗癌药物化疗的同时,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恶心呕吐[7-8]。本研究结果显示,8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1例(23.86%);提示恶心呕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针对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 岁、晕车史、妊娠反应严重、静脉化疗以及SAS≥50 分为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①年龄<45 岁:年龄<45岁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高,主要是因为<45岁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正处于旺盛时期,当接受抗癌药物治疗时,其机体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更强,进而增强恶心呕吐的发生率[9-10]。②晕车史与妊娠反应严重:通常情况下,存在晕车史与妊娠反应严重情况的患者,其机体前庭的敏感度较高,故接受化疗时,机体应激反应也会比无晕车史、妊娠反应轻的患者较为严重。当患者的前庭受到刺激时,则造成前庭功能失衡,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出现逆蠕动,最终产生呕吐。因此,晕车史与妊娠反应严重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③静脉化疗:不同的化疗途径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采用静脉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因为,选择静脉进行化疗所使用的药物主要经过静脉在人体进行循环,经肝脏代谢少,导致机体血药浓度较高,难以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④SAS≥50分:若患者的焦虑程度严重,其负性情绪会影响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等)过度表达,进而刺激催吐中枢,最终引起恶心呕吐。可见,乳腺癌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情绪会进一步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在化疗前应积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并评估其心理状况,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如患者在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需及时予以止吐措施,如选择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等进行干预治疗。

综上所述,恶心呕吐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较为常见,年龄<45 岁、晕车史、妊娠反应严重、静脉化疗以及SAS≥50 分是该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明确患者以上因素,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确保其化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恶心静脉发生率
重视下肢穿通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治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穿静脉血流动力学对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影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题出的太恶心
做题做恶心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