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联合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分析

2022-03-29 02:43滕海斌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结节性预测值敏感度

滕海斌

(临沂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山东 临沂 276400)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在临床较常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成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达4%[1]。依据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可将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分为恶性与良性,二者具有显著不同的治疗及预后,若未及时确诊并治疗恶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由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特异性症状及检查缺乏,同时部分患者恶性与良性病变并存,导致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因此,探寻一种安全有效、及时准确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基于此,本研究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ECT)与超声检查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90 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 例,女33 例;年龄25~73 岁,平均(50.3±8.4)岁。纳入标准:均接受ECT 联合超声检查;均接受病理检查。排除标准:合并头颈部疾病;合并有其他结节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①超声检查。采用ACUSON 2000 及PHILIPS iU22 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设定为7.5~10.0 MHz,选择仪器预设的甲状腺检查条件,多断面扫查患者的颈前部。首先测量甲状腺大小,然后依次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包膜、后方回声等,并对病变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等进行观察,然后常规扫查颈部淋巴结;②ECT 检查。采用ECT(Haukeye,GE),给予患者肘静脉注射185~370 MBq99mTcO4-,20 min 后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颈前部并伸直,采用低能通用型准直器对准甲状腺,对前后位图像进行拍摄,能峰为140 keV,窗宽为20%,矩阵为256×256,Zoom为2~3,预置计数为3×105~5×106;③病理检查。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切除甲状腺标本,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病变病理类型,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E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ECT联合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ECT 检查、ECT联合超声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90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恶性11例,良性79例;超声检查恶性24例,良性66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超声检查敏感度为63.6%(7/11),特异度为78.5%(62/79),准确度为76.7%(69/90),阳性预测值为29.2%(7/24),阴性预测值为93.9%(62/66),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2.2 E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90例患者中,ECT 检查恶性29 例,良性61 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ECT 检查敏感度为45.5%(5/11),特异度为69.6%(55/79),准确度为67.8%(61/90),阳性预测值为17.2%(5/29),阴性预测值为90.2%(55/61),见表2。

表2 E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2.3 ECT 联合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90例患者中,ECT 联合超声检查恶性19 例,良性7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E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88.6%(70/79),准确度为88.9%(80/90),阳性预测值为52.6%(10/19),阴性预测值为98.6%(70/71),见表3。

表3 ECT联合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2.4 超声检查、ECT 检查、ECT 联合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ECT 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ECT 检查(P<0.05),但3 者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超声检查、ECT检查、ECT联合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属于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若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可决定患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疾病早期结节较小,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随着甲状腺结节的逐渐增大,可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症状,而甲状腺结节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缺碘;②免疫下降细菌入侵;③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辛辣刺激、生冷硬、油炸油腻和含激素水平高的食物;④工作压力大;⑤基因突变,遗传等其他因素。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性节性疾病发病率日益提升,而部分城市发病率每年可提升约一倍[3]。相关医学研究表明[4],依据临床分期与病理类型,部分甲状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60%~90%,其主要原因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关。现阶段,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主要方法,病理检查为确诊金标准[5]。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能明确肿块大小、数量,描述肿块的包膜完整性、囊实性情况,并清晰显示其与周边组织的相关性[6]。超声下良性结节的主要表现为病灶较为规整,呈椭圆形或圆形等,强度和周围组织类似,具有光滑、清晰的边缘,后方呈增强回声,而恶性结节的主要表现为性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病灶后方呈衰竭回声[7]。ECT 属于功能性现象,能反映病灶细胞功能形态、生物活性,在病灶性质的鉴别中具有显著优势[8]。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9-12],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68.48%,特异性为78.26%,符合率为76.63%,漏诊率为30.43%,误诊率为21.24%,而与单一超声检查、ECT检查相比,ECT 联合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符合率和较低的漏诊率、误诊率。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查敏感度为63.6%(7/11),特异度为78.5%(62/79),准确度为76.7%(69/90),阳性预测值为29.2%(7/24),阴性预测值为93.9%(62/66)。ECT检查的敏感度为45.5%(5/11),特异度为69.6%(55/79),准确度为67.8%(61/90),阳性预测值为17.2%(5/29),阴性预测值为90.2%(55/61)。ECT 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88.6%(70/79),准确度为88.9%(80/90),阳性预测值为52.6%(10/19),阴性预测值为98.6%(70/71)。E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ECT 检查(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可见,与单独检查相比,ECT与超声联合检查更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良恶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综上所述,与单独检查相比,ECT 联合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结节性预测值敏感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患了结节性筋膜炎怎么办?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季节模型在某医院月门诊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