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

2022-03-30 00:42刘娟
医学前沿 2022年2期
关键词:气道护理

刘娟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后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气管导管和气囊护理、吸痰护理、营养支持、气道湿化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直接关系到病人疾病转归的工作,精心护理避免发生并发症;结果:通过上述精心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做好气管切开护理是气管切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将颈部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大小合适的人工套管插入气道,在声门以下的气管重建新的呼吸道的一门技术,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定时空气消毒,做好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下面就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做出以下分析。

1 心理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意识清醒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再加上暂时失音、语言交流障碍,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护士应耐心地安慰患者,鼓励患者使用肢体语言或书写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并尽力满足。病情危重术后无意识的病人家属表现为恐惧、焦虑、易激惹,护理重点为病人家属,护理人员应言语规范、耐心解释以稳定家属情绪。

2 气管导管和气囊的护理

2.1 导管护理

外套管插入后用带子将其牢缚于颈部,套管的系带要打死结,松紧适宜,以容1~2指为宜。为减轻病人的不适,可在带子下垫一长条棉布垫,外套管每周更换一次,内套管应每4小时更换并消毒1次,具体方法如下。金属内套管 煮沸消毒、清洗、再煮沸消毒。一次性内套管消毒 500ml水中加健之素1片或2片,浸泡30min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异物、灰尘等容易进入气管套管内,气管套管口覆盖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2~3层,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可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内,气管套管下的纱布每日更换2~4次,更换时用安尔碘或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渗出物的颜色及性质。

2.2 气囊的护理

气囊充气后既可防止胃内容物、口腔分泌物误入气道,又可阻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应定时排空气囊,气囊每天放气1-2次,每次20-30分钟。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理想气囊压力即最小封闭压力一般为2.45kPa,最小封闭容积一般为3-5ml。

3 吸痰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适时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障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当病人喉部有痰鸣音、呼吸困难、听诊闻及湿啰音、通气机报道压力升高、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给予吸痰。吸痰管宜选用软质、圆头的一次性硅胶导管,外径应小于气管内套管直径的1∕2,这样有利于空气进入肺内,预防过度负压所致的肺不张。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4.1 术后出血

4.1.1 原因 切口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多因术中止血不够完善,分离组织时损伤太大所致;继发性出血可能是气管壁感染、损伤、肉芽增生所致。

4.1.2 预防及护理 术后24小时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每半小时抽吸痰液并观察有无出血。已出血者密切观察出血量并做好抢救准备,积极控制感染,处理前应先询问既往有无出血倾向史,以排除全身性出血因素,对于出血较轻者,可用血管收缩剂填入伤口加压止血,重者需打开创口,结扎止血。

4.2 切口感染

4.2.1 原因 切口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多与气管套管、返流的食物、痰液对气管切开处皮肤的刺激有关。

4.2.2 预防及护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臭氧消毒3次/天,每次30分钟。加强切口部位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用安尔碘或75%的酒精棉球擦拭气管切开伤口及周围皮肤每日用2次,如局部敷料污染则随时更换,如有切口感染,则增加换药总次数并应用抗生素。

4.3 肺部感染

4.3.1 原因 由于气管切开后长期卧床、反复的吸痰和气道湿化造成气管粘膜损伤;护士无菌操作不严以及术后家属和护理人员不注意手的消毒而引起 。

4.3.2 预防及护理 病人术后抬高头部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及肺部通气,同时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入呼吸道。每1-2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及时清除痰块,预防肺部感染,翻身时保护各管道通畅防止脱落扭曲。需加强口腔护理,一般情况下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厌氧菌感染者选用1%-3%过氧化氢溶液,霉菌感染者可选用1%-4%碳酸氢钠,绿脓菌感染者选用0.1%的醋酸溶液。加强护士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家属和护理人员的手部消毒。

4.4 皮下气肿

4.4.1 原因 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早期出现皮下气肿多由于暴露气管时,分离颈前软组织过多、气管切口过小、缝合皮肤过紧或术中剧烈呛咳而引起。

4.4.2 预防及护理 术后须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颈部皮肤肿胀、局部捻发音等气肿的表现,出现气肿时立即报告医生并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仔细观察皮下气肿的发生和发展,多数气肿能在数日内自行吸收,症状较重不能自行吸收者,必要时配合医生切开排气。

气管切开患者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易导致窒息,气管切开术后需全面细致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患者情变化,重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气管导管及气囊的护理、吸痰的护理、营养支持、气道湿化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工作。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病情发展,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做好氣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急诊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的配合及术后护理[J]. 李秋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9)

[2]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分析[J]. 李阳.  中国校医. 2021(09)

[3]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 李艳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12)

猜你喜欢
气道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湿化装置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一身便装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