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康复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03-30 01:35徐彩侠
医学前沿 2022年2期
关键词:治疗

徐彩侠

摘要:前庭康复训练作为一种身体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反复锻炼眼睛、头部、颈部和身体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眩晕耐受能力。它没有外伤、成本低、几乎没有并发症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逐渐成为眩晕的第三大治疗方法。前庭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得到临床研究所的认可。研究表明,前庭康复训练可以缓解眩晕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抑郁症和焦虑等患者的心理状态。当前国内患者前庭康复训练方法多为入院后一次性训练,合规性差,准确性差。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康复监测可以促进前庭系统障碍患者的康复,并将患者的主动和认可与前庭康复培训呈正相关。

关键词:前庭疾病;神经康复;治疗

引言

前庭康复(VR)训练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采用非药物、非创伤性、具有高度专业化设计的训练对前庭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眩晕或头痛等不适症状,对于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前庭疾患均有治疗意义。前庭康复训练的主要机制是前庭适应和前庭代偿,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化学反应过程。目前,VR训练对VM患者产生影响的脑区及其对脑区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1前庭康复相关机制

前庭疾病,如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病变(UPVD)、脑干和小脑病变,往往包括前庭损伤后的补偿和康复。当前前庭补偿机制理论主要基于UPVD的研究,而前庭补偿机制理论却很少研究前庭偏头痛(VM)、持续性姿势感官眩晕(PPPD)和视觉眩晕等核心前庭疾病。事实上,不同前庭疾病的前庭补偿方式不同,不同方式的比例也不同。临床上UPVD患者经常出现静态症状(早期)和动态症状(恢复阶段),同时身体也相应地进行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相应的感官替代和行为替代形成了新的物理控制模式/策略,补偿时间缓慢且不完整。

2前庭康复对卒中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患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没有恶化的倾向。两组接受了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站立、行走、平衡。我司的康复治疗师将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的康复方案,确保每个病人都能得到适当强度和难度的康复训练,每次30分钟,每周5次。在上述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了前庭康复训练,包括:(1)固定稳定训练,包括固定稳定训练和视觉跟踪训练。固定稳定性的训练方法是:同时睁开两只眼睛,挡住其中一只,水平保持一只眼睛约30秒,训练时眨眼,但尽量不要转头,用眼睛交替练习10分钟。可视化跟踪培训:学校的方形用于支持培训。在训练过程中,受训者必须用手指按1-25的大小指出數字的位置,同时朗读,每次训练需要10分钟。一周五次。(2)转向架的旋转训练:病人坐在转向架上,有些不能安静坐着的病人可以用布带固定在转向架上。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替转动转盘,每5分钟换一次方向,旋转20 U / min,每次培训3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五次。两组康复周期均为4周。前庭系统具有的极强的代偿功能和良好的可塑性,是前庭康复治疗能够顺利开展的生理学基础。有研究表明除前庭外周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疾病也可通过前庭康复治疗来减轻眩晕症状,进一步增加疾病的治疗效果。机体的平衡控制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由本体感觉,前庭觉,视觉,中枢神经系统整合、骨骼肌协同、核心肌群等共同协调完成。前庭觉作为维持躯体平衡的重要因素,应在脑卒中伴有平衡功能障碍者的康复中应得到足够的功能训练。

3前庭康复训练在老年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项目开始前,应向所有相关人员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前庭康复培训,以确保操作和沟通的准确性。详细记录病人的病史和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听力损失、发病时间、症状、眩晕时的诱发因素等。,并首次对眩晕障碍量表(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患者进行评价。使前庭康复训练内容适合观察组,拍摄录像,告知训练时间、地点、合作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引导观察组在课后30分钟进行前庭康复训练。监测整个培训过程,介绍前庭康复培训的具体方法、主要目的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详细说明,以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培训。专业人员演示前庭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和详细说明。前庭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包括:(1)坐着水平头部运动和坐着垂直头部运动;(2)坐着水平头部-身体运动;(3)站立时水平头部运动用分散的腿;(4)站立时垂直头部运动用散腿;(5)站立时头部和身体的运动用散腿;前庭康复训练逐步补偿受伤的前庭衣物,提高患者的头晕症状和平衡功能。具有简便、操作简便、几乎没有副作用等特点。并且适用于眩晕发作的任何时期,对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障碍有效。研究表明前庭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并加快眩晕患者恢复。

结束语

近年来,前庭康复治疗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许多前庭疾病尤其中枢前庭病变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发病后中枢的静态代偿、动态代偿的相关理论尚不清楚且鉴于我国头晕/眩晕患者众多,目前的外周/中枢前庭技术评估的局限性及前庭康复医师/技师的匮缺等因素,使得精准前庭康复治疗仍任重而道远!相信,随着前庭评价/康复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进行更多基于循证证据的临床前庭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一定能够为这些外周/中枢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最佳且具有个性化的前庭康复方案,从而有助于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

参考文献:

[1]代佳,耿曼英,张慧,王蕾,米彦芳,宋云韬,平凯歌.前庭康复在突发性聋伴眩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11):596-598.DOI:10.16066/j.1672-7002.2019.11.006.

[2]盛逸澜,纪任欣,余波.前庭康复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10):784-785-786-787.

[3]郭向东.难治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316.DOI:10.26914/c.cnkihy.2019.075784.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