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对比*

2022-03-30 05:16史振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膜瘤垂体腺瘤

徐 华 史振杰 彭 东 陈 君

西安市第四医院放射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003)

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该部位发生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1]。患者肿瘤生长位置及大小,临床症状也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肿瘤越大,体内组织压迫越严重,临床症状就越明显[2-3]。鞍区肿瘤种类较多,且症状较为相似,临床早期诊断存在一定难度[4]。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检查等是目前临床鉴别诊断鞍区肿瘤的常用手段。MSCT和MRI检查由于具有很好的成像优势,在鉴别诊断鞍区肿瘤上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通过收集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9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6例,女性33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0.37±14.66)岁。其中垂体腺瘤26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3例,颅咽管瘤21例,鞍区脑膜瘤19例。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确诊;无影像学检查禁忌证;资料无丢失;患者均知情。排除标准: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者;伴其他脏器恶性疾病者;孕妇、痴呆、癫痫等特殊人群;伴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MRI检查 仪器:西门子1.5T磁共振,选用头部8通道线圈。扫描参数:SE序列T1WI参数,射频脉冲重复时间(TR)400ms,回波时间(TE)20ms,扫描视野(FOV)22cm,层厚3.0mm,间距1.0mm。T2WI序列参数,TR/TE为4000ms/120ms,FOV 22cm,层厚3.0mm,间距1.0mm。 常规平扫+Gd-DTPA增强扫描。

1.2.2 MSCT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64排多层螺旋CT。CT扫描基线为眶耳线。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层厚、间距均为10mm。扫描范围:C2椎体下缘至颅顶。先进行平扫,平扫完成后利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80mL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MRI及MSCT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析鞍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不同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MRI检出垂体腺瘤25例,鞍区生殖细胞瘤12例,颅咽管瘤20例,鞍区脑膜瘤18例,诊断正确率为94.37%;MSCT检查检出垂体腺瘤24例,鞍区生殖细胞瘤7例,颅咽管瘤12例,鞍区脑膜瘤17例,诊断正确率为77.22%,明显高于MSCT(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比较[n(%)]

2.2 不同鞍区肿瘤的MSCT及MRI表现

2.2.1 垂体腺瘤 本研究中26例垂体腺瘤,均为垂体大腺瘤。MSCT检查可见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晰。平扫呈等密度或越高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检查可见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雪人”征,有坏死、囊变、出血;钙化较少见,26例垂体腺瘤中,仅3例出现钙化。合并出血的肿瘤T1WI/T2WI信号均呈高信号,囊性病变的信号不均匀。

2.2.2 鞍区生殖细胞瘤 MSCT检查可见边界清楚稍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强化显著。MRI检查可见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

T1WI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信号多变。多发小囊变、出血形成“胡椒盐”征,一般无钙化。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2.2.3 颅咽管瘤 MSCT检查可见肿瘤呈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等,囊性肿瘤呈低密度,实性呈等密度,囊肿壁钙化呈弧线状、蛋壳状,实质肿块钙化呈点状、斑点状。增强扫描部分可见强化。MRI检查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和囊壁明显强化。

2.2.4 鞍区脑膜瘤 MSCT检查可见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钙化常见,呈细小点状、沙粒状或不规则。增强扫描强化显著。MRI检查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可呈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2.3 病例分析 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结果见图1~图4。

患者男,48岁,垂体腺瘤。MRI扫描鞍区可见不规则密度影,呈团块状(图1);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图2~图3)。

3 讨 论

鞍区肿瘤良性占多数,少数为恶性肿瘤[6]。其中常见的鞍区肿瘤有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7]。鞍区各类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其发病位置以及肿瘤的生长方式都不一样,给临床诊断治疗鞍区肿瘤带来一定的困难[8]。

MRI和MS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鞍区肿瘤的常用手段[9-10]。其中MSCT以清晰显示出肿瘤大小、形态以及边缘形态等特征,很好地观察肿瘤有无钙化情况。MRI检查可清晰显示鞍区结构,对鞍区肿瘤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11-12]。

垂体腺瘤是鞍区肿瘤的一种,本研究中26例垂体腺瘤,均为垂体大腺瘤。MSCT影像主要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晰。平扫呈等密度或越高密度,而MRI检查可见T1WI/T2WI信号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雪人”征,有坏死、囊变、出血。合并出血的肿瘤T1WI/T2WI信号均呈高信号,囊性病变的信号不均匀。垂体大腺瘤经MSCT或MRI检查增强扫描时,强化明显。鞍区生殖细胞瘤在MSCT扫描下可见边界清楚稍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强化显著。而经MRI增强扫描为明显不均匀强化。颅咽管瘤的病灶多为囊性实质肿块,而且钙化多见,但是钙化的形态特征不明显,经MSCT检查囊性肿瘤呈低密度,实性呈等密度,经MRI检查时T1WI、T2WI信号强度也较复杂。鞍区脑膜瘤病灶在MSCT可见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细小点状、沙粒状或不规则钙化,边界清楚锐利。而在MRI扫描上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可呈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13]。在鉴别诊断鞍区常见肿瘤,MSCT可以很好显示肿瘤的钙化情况,但是这仅对初步诊断具有意义,而MRI可有效显示混杂信号的肿瘤,同时清楚显示肿瘤周围结构情况[14]。本研究中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与黄昊[15]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提示MRI检查鉴别诊断鞍区肿瘤的效能优于MSCT。

综上所述,MSCT检查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鞍区瘤的影像学特点,MRI的总体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但是MSCT显示钙化的能力优于MRI,临床可结合这两种检查扫描图像,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脑膜瘤垂体腺瘤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出现垂体免疫不良反应3例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脑袋里长瘤一定得手术吗
查出脑瘤怎么办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别忽视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