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22-03-30 14:13宋佰超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宋佰超 王 丽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以来,国内矿业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相关沿线国家先后投资建设了一大批矿业项目,国内矿业类高校也陆续与时俱进,将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3]内蒙古自治区与拥有着丰富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这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区域和资源优势。这不仅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对培养矿业类的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挑战。

呼伦贝尔学院近几年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中采矿工程专业在企业中建立了行业学院,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仅仅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矿业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矿业类相关人才需求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几种能力需求和培养相应能力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并对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的落实提出具体措施。

一、复合型人才能力需求及培养措施

(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呼伦贝尔学院与扎赉诺尔煤业公司早在几年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扎煤行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第四学年全部在行业学院度过。学校聘请企业相关工程人员作为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毕业设计,带领学生深入现场进行专业实习。有了前三学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作为铺垫,加之行业学院的便利条件,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建议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行业学院便利的师资及矿山现场条件,通过学生细化分组、进一步落实企业指导教师,力争每位行业教师指导两三名学生,带动学生积极了解日常工作,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比武中去,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实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大纲的限制,将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开采问题、安全问题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题目。设计考核可以以答辩的形式进行,锻炼学生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参加实践作品大赛,提高创新能力

由于采矿工程专业的生师比较低,故探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以导师专长和学生兴趣为中心,成立课外实践小组。本科生入学后,由教研室组织新生与学长见面会,分享课外实践小组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后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前沿知识及课外拓展,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在智能化矿山建设背景下,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矿山机械、矿井通风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趋势。在积累了专业兴趣后,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开始自愿组织兴趣小组自拟作品题目,导师组织由采矿工程、机电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针对该作品的指导团队进行作品指导,参与各类全国性创新实践类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和本专业的学生实践作品大赛等。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以赛促学,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每一届学生的参赛作品可在专业教室中进行展览,并介绍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二)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大多为讲授式,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师讲、学生被动去听,学生缺少预习和思考过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拥有绝对的权威,[4]不利于课堂互动,同时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了能力的培养,而互动式翻转课堂则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互动式翻转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讲解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充分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下面以作者所讲授的2016级采矿工程班级《矿井通风》课程的做法为例,介绍互动翻转课堂的实施。

1.互动翻转课堂研讨的内容

教师提前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找到适合研讨的四部分内容,将班级学生以每六人一组分为四组:第一小组研讨内容为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原理及使用仪器;第二小组研讨内容为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步骤;第三小组研讨内容为局部通风机选型;第四小组研讨内容为矿井智能通风系统。

2.具体实施要求

各小组根据本组研讨内容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每一位成员都要独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PPT,小组成员内部集中讨论,对课件进行补充优化,最终形成本组的汇报课件。课堂上,学生以组为单位坐好,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本组研讨内容的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在此过程中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本组成员也可以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教师负责过程记录,最后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补充或纠错。

3.互动翻转课堂效果评价

(1)学生为了在互动式翻转教学中充分表达知识的准确性、先进性,就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期刊科技论文甚至网络,小组成员要求密切沟通,对这些广泛的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逻辑合理清晰的课件。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

(2)互动翻转教学模式是学生成为“教师”的角色过程,学生为了把知识清晰的传递给同学们,会像教师备课一样可能遇到甚至提出很多问题,有利于创新思考。

(3)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成果分享、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课堂汇报、师生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奉献精神得到很大的提升。

互动式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从学情分析、教学整体规划、课堂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实施多个方面开展教学,并根据学生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其模型表达如图1所示。

图1 互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三)企业快速适应能力培养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各个矿山,少数学生就业于河南、陕西。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未来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将不局限于国内,而是重点面向周边富能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发展。由于呼伦贝尔学院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周边国家的矿产资源情况,使得学生的就业服务国家主要为俄罗斯和蒙古国。因此,建议在目前采矿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国外矿产资源开采现状》作为专业选修课,了解蒙古国和俄罗斯矿山企业的制度、管理及相关要求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俄罗斯外教资源及在蒙古国读博的教师资源。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中外文化比较》等课程,重点了解俄罗斯、蒙古国等周边国家文化、社会制度及现状,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有所了解。

二、采矿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传统的课程体系中,缺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2020年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在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考虑智能开采成为必然。[5-6]同时,基于以上“一带一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需求,重新构建适合本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注重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解掌握,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又要培养多方面能力素养,探索建立“重基础、强应用、塑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能力素养提升。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构建课程与平台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包括通识课程群、主干专业课程群、创新实践实习体系在内的新专业课程体系。[7-8]其中,通识课程群即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和相应的实验与实践课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程群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主体课程,旨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素养,为达到这一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将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分为四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实践、素质拓展与能力提升课程;为了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落到实处,拓展学生知识、素质,锻炼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实践创新体系平台,包括专业实习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两部分,各体系之间相辅相成,对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创新体系进行设置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相关课程的落实

为了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要在原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及对新增拓展课程编制教学大纲。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专业课程实验方面

在原有的专业实验课程中,演示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较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则更加强调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2.素质拓展与能力提升课程方面

对于需要增设的素质课程,要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决定,在课程分配时不应该局限于本专业教师;考虑到前沿知识的更新性,《专家前沿讲座》这门课程可在开课的前一个学期编制教学大纲,并且由每位教师按照其研究方向建议讲座的方向及专家,在开课前一到两周提供具体专家讲座信息及学习途径;学生学习讲座后,以课堂讨论或者笔记形式进行考察。

3.实践创新平台方面

在学生大二时,落实“导师制”,引导并培养专业兴趣,以“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为指引,以自愿制作创新性科技作品,并参赛。在第六学期期末开设采矿工程实践作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将班级学生以每4~5人为一组,每组安排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也可以是大二开始落实的本科生导师制分组)。此课程为必修课程,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分类选择制作物理模型、数字模型或学习网站APP等。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作品展示(或演示)与答辩,由专业教师成立作品考核小组进行答辩,根据答辩情况了解学生分工合作情况,给出课程成绩及作品改进建议,优秀作品可以直接参加全国采矿工程专业实践作品大赛。

三、结论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呼伦贝尔学院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因此,对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具体能力要求,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企业适应能力等。进一步构建平台与课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重基础、强应用、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课程体系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