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学中城市驿站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022-03-30 06:50杨伟伟
山西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驿站空间建筑

杨伟伟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10000)

1 研究背景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3年3月广东省启动《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列入其中[1]。茅洲河作为深圳的母亲河,见证了深圳从边陲小镇迅速崛起为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传奇。2019年4月30日广东省河长办《关于印发万里碧道省级试点名单及建设指引的通知》,省河长办会同技术咨询单位通过深入调研和综合比选,并经省级河长专题会议研究,确定1个大湾区碧道和10个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碧道共11个(“1+10”)碧道工程为省级试点。茅洲河碧道工程《广东省市域碧道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将碧道定义为: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林田湖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优化空间格局,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2]。

TJAD自2019年参与深圳碧道建设以来,通过激活茅洲河沿岸的城市碎片,缝合两岸各个区段的功能体系,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表达深圳的生态梦想,勾画深圳的城市封面(见图1,图2)[3]。茅洲河环境治理的实践工程中,选择了若干点位布置城市驿站,作为一类小型的公共建筑——驿站,建筑体量虽小,但与城市的联系千丝万缕。驿站在城市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公共空间的塑造上。同时基于深圳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如何整合地形资源,充分发挥土地价值。以实践工程为背景,通过一次城市驿站的建筑设计竞赛引入了城市驿站设计中回应地形学的意义。

2 地形资源分析

试点段以茅洲河为主线,以沿线路网与现状空间结构为基础,向河道两侧各延伸500 m左右,原则上不超过1 km。全长约12.9 km,总规划范围约15.5 km2,其中:宝安段(塘下涌-白沙坑水)长约6.1 km,光明段(白沙坑水-周家大道)长约6.8 km。

地形中的资源大致可以根据类型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城市资源,包括城市界面、建筑组成、基础设施等。另一类是自然资源,包括山地、河湖以及植被景观等。城市驿站的设计任务作为整个茅洲河岸治理的长线工程中的一个“点”,给定了一个较大范围的用地选址,选点分布在宝安段中2.1 km的先行段(见图3)。基地位于茅洲河中段河湾处,与燕罗湿地公园、碧道规划展示馆隔河相望,周边山体起伏,景观资源优越,是茅洲河上的一块宝地。此处可眺望洋涌河水闸与两岸碧道美景,故打造一处集科教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建筑,与西侧亲水活力公园整体打造,形成碧道景观体系的有机网络节点,进一步激发碧道活力,提升河道空间品质,成为碧道上的一颗明珠。

从用地出发,设计之初对地块周围的环境资源进行归纳整理。一方面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整个用地范围是狭长的地段,夹在城市道路与河岸步道之间,再往南去便是一段缓坡,自然地过渡到了茅洲河畔。另一方面,除去这些天然的、具有自然风光的环境要素,对于基地所处的城市环境,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城市资源:城市道路、水文站、公交站点等。围绕“水”的主题,同时也是结合本区资源而要打造的重要发展特色。而驿站作为城市脉络中的一个点具有显著公共性质,其在城市建设中传递的人文精神亦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期的场地资源分析为基础,资源对于土地而言即是一种价值,由此大体上可以将土地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分为三类:一是生态价值;二是城市价值;三是文化价值(见图4)。而通过茅洲河宝安段的城市驿站以空间设计的方式,实现要素联系,资源整合,最大化发挥土地价值,回应地形学关切的问题。

3 让地形介入设计

3.1 选址与地形的综合叠加

作为一次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点”工程,设计任务仅给定了驿站的选址范围,而落到具体的选点时可以根据选址情况来定。那么设计的选点也成为考察地形的第一步。选址又称为“相地”,这就要求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选择较为适宜的用地作为建设的基地。

选址的原则首先遵循了距离覆盖。以1 000 m为半径划定了服务范围,这里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作为设计参考依据(见图5)。用地里可布置两处城市驿站。选址的原则其次要结合“线”索来布“点”。而在给定的范围里,设计师敏锐的关注到基地内目前已有的一处城市公交站点,诚然这里是一处具备了城市服务功能的,公交站本身作为城市流程中的一个点,自然而然的与城市大的脉络联结在了一起。整个先行段中仅此一处毗邻城市公交停靠点,选址更应重点考虑与之结合。选址的原则最后应整合资源(见图6)。这里既包含了城市资源也指自然资源,为了充分发挥设施的服务效用,使尽可能多的群体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需要考虑系统的效用最大化。结合以上的布置原则,设计最终选址结合了已有的城市公交车站。如此一来,选址优先整合了城市中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车站公交,直接与城市服务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同时整合已有设施,也节约了土地资源,紧凑布局。而公交站所具有的开放性,让驿站清楚地表现出面向城市开放的特征,这也正是城市驿站所发挥的公共性和服务性。

因此建立在所确立选址原则应遵循“集约”与“开放”的前提下,结合地形资源进行多层次的梳理,既要从更大范围的城市脉络出发,由面到点;也要由具体的用地出发,结合周围环境的优势资源,由点到面。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结合选址原则,用系统的设计思路来确立城市驿站用地的选址。

3.2 基座与地形的互相渗透

以场地的土地作为了建筑的基座,广泛的将建筑个体与大地紧密的联系了起来。设计的初衷自然地将场地轻轻掀起,作为整个建筑更大的基座。这样的设计并不少见,其目的是将建筑自然嵌入到场地中。另一个好处自然是:紧凑布置建筑空间。基地——或者,更加广义地说,无处不在的地景——并不只是环绕着、补充着建筑物的东西,它还进入了建筑,一直穿越了建筑,并从建筑中释放出来,激活了建筑——就像在一把干柴上点燃的火[4]。

一是借山水之势,驿站顺势而起,连接了自然与城市。坡屋面顺应山势,一边看山,一边观水,重要的是完成了建筑体量与基地的自然过渡。即为建筑的屋面亦是基地的表面。利用“挤压”的设计策略,建筑形体自然的从地面生长出来。尤其是坡顶的形态,使得建筑的屋顶自然的过渡到了地面,浑然一体(见图7)。如此一般,自然的地形延伸到了人工的建筑,而建筑利用基座的形态设计,使得建筑破土而出,又紧紧的与大地连接。设计中使用了绿化种植屋面的做法,建造技术本身足够成熟,同时得益于深圳得天独厚的气候,植物生长繁茂,亦与自然气候相适宜。因此,正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策略,在建筑主要的材料选择上,回应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气候。

二是悬浮大地之上,回归土地(见图8)。设计中作为主要体量——咖啡厅则“漂浮”在地面上,呈现出轻渗透和微接触的设计理念(见图9)。利用张拉的力学构造,咖啡厅的楼板整个被建筑中主受力结构柱拉起,这一措施使得固有观念中的扎根土地的建筑地基被抽离出来,让地基归还给大地。楼板与地面之间形成的一道窄窄的缝隙,更加强调了基座与地形之间的边界。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归属又有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建筑的基座与大地之间存在着一道物理的边界,但它并非固定不动,时而相互叠合,时而分离,但是会随着人身体的移动和心理感知的变化而变化[5]。从城市道路透过驿站往向茅洲河见图10。

3.3 路径与地形的紧密联系

步行是基本的出行方式,也是重要的交通方式,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6]中将步行定义为“步行首先是一种交通类型,一种走动的方式”。“……结构是组织片段化的地点,结构的目的不是通过地点呈现其整体性,而是通过空间的组织呈现场地的独特性。”[7]而结合建筑空间中的路径设计,使得建筑回归环境而成为地形的一部分。如果把轨迹留下,人行走漫游的路线也是一种对场地的测量。可以看出这一测绘图与一般地图不尽相同,例如理查德 · 朗 (Richard Long) 的行走艺术就是一种反地图,他时常选择地图上未标出的地点或路径,以带箭头的直线,沿着或方、或圆、或螺旋线行走,或者将几何路线直接搁在原有复杂场地上的方式行走,努力地以一种不寻常的行走路线去追踪大地。

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从建筑空间中如何“观赏”景观,另一方面强调了如何在环境中去“观赏”建筑。尽可能的使得建筑形象成为原本就归属基地的一部分。因此,方案中设计了独特的路径来串联外部空间与建筑空间。而路径的规划即是从人的视角为出发点,从一个起点到另一个终点为止,也就是人由外部环境进入到建筑内部这一动态的过程。从更大的一个范围来看,路径的设计使得建筑这个“点”与城市这个“面”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是在整个建筑体量1/3处设置了贯通的开放空间,也即建筑的主入口,同时自然的将建筑一分为二。通过这一主路线的设计,整个场地的外部空间被激活,其一,贯穿而开放的室外空间把北侧城市道路洋涌路和南侧堤顶路连通,两股人行流线得以连通。其二,从主流线向东西两侧分别为咖啡厅流线和卫生间流线,清晰的划分出了开放流线和私密流线。其三,室外流线中可以从堤顶路直达屋顶花园。

如此在建筑之外的地形上,编织成一张贯通的网络,动线自如。路径流线的规划始终围绕地形而设计。所以说,建筑回归到环境,不只是关注建筑自身的设计,而是要在一个更大范围里将建筑与环境产生联系,路径的设计不失为一个有力的与大地产生关联的方式。反观,从建筑出发,自然而然地与场地连接在一起,而场地又与地形密不可分。建筑的室内、室外互相表达,形态即是内部功能的反映,延续了城市生态公园的起伏的地形态势。自然的形态与人工的形态再一次“巧合”相遇。

3.4 功能与地形的多元复合

驿站虽小,但却囊括复合的功能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设计原本策划主要以咖啡厅和公共卫生间作为基本的功能配置,同时运营方提出考虑适量室外卡座。以当地人群的行为活动为起始,在分析基础上就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复合使用以及空间的开放组织两点展开讨论。行为活动内容丰富,部分参与到日常的经济活动。同时这些活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共性,可以将其分为“功能性集聚”和“场所性集聚”。可以归纳出以上活动所表征的几个特点:一类是公众在某一时间段内为获取空间所提供的某一功能而进行有目的性活动的功能性集聚,如售卖、劳作、消费等;另一类是因为从场地本身的一些特性而引起公众在此处集聚行为,而不是其所具有的功能所引发的聚集(见表1)。

表1 市民活动内容分析

根据表1归纳,可以看出主要以公益服务为主,同时兼具经营性的活动。在进行功能布局的时候一方面考虑生产经营性的活动,尽可能的贴紧主动线,最大程度发挥商业性优势。另一面扩展了非经营性的活动,在满足基础性的如厕功能,结合茅洲河碧道工程背景,增设了水文展示池;同时结合公交车站点,布置了等候区(见图11)。

4 结语

地形总是丰富却又隐秘的,它呈现出了形状、物体和多样的模式。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驻留、日常服务及医疗救助等,是城市开放姿态和人性关怀的载体,更要关注建筑空间与地形的关系。一是驿站选址要结合城市脉络,在更大的层面与系统建立联系。二是建筑基座与场地结构的相互渗透。对于场地内景观要素的回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顺势而为。三是注重路径的规划,即从城市环境进入到建筑空间,人行动线的规划,使之在更大范围与环境建立紧密联系。四是在功能布局上,公共服务为基础,叠合后期运营,打造环境特色功能,功能复合多元化。从环境中来,最终又回到环境,让建筑空间与地形融合,宛若建筑本就属于这一地形。

注:图1,图2,图3图片来源TJAD项目组,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驿站空间建筑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