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肾挫裂伤的效果分析

2022-03-31 18:41惠斌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诊断

惠斌

【摘要】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肾挫裂伤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 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52例肾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接受超声检查和CT诊断,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和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手术诊断结果,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52例肾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对于疾病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00%、95.24%、94.23%,均高于超声检查,其中灵敏度和准确度两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结论  在肾挫裂伤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能够准确检出肾挫裂伤的发生,评估其严重程度,可以为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关键词】  肾挫裂伤;CT;诊断

中图分类号  R683.2;R81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7-03

肾挫裂伤的发生,多为意外事故所致,患者的肾区遭受严重的打击、震动或穿刺伤,引起高热、疼痛、腹部包块形成,重症患者则会产生血尿、休克等症状。肾挫裂伤患者的部分症状,往往是局部软组织伤、骨折、伤口流血引起[1]。在肾挫裂伤临床诊断的过程中,难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判断。继发性出血、尿外渗的发生,容易引发肾周感染、肾周脓肿、肾积水以及高血压等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加重,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在肾挫裂伤发生后,患者应及时接受诊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初步判断病情,然后采取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肾挫裂伤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指导[2]。目前,B超、CT检查均可应用于肾挫裂伤的临床诊断,通过观察肾脏及周围组织的具体情况,判断肾损伤的发生,评估其严重程度。及时、准确检出肾挫裂伤,为快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修复受损的肾脏提供参考依据,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危险程度,更好地维护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3]。本研究针对我院肾挫裂伤患者,分析CT诊断的影像特征,进而探讨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8年1月- 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疑似肾挫裂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51.33±4.23岁;受伤后与到医院看病时间间隔0.5~9h,平均3.91±0.53h。纳入标准: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锐器刺伤所致损伤,患者表现为肾区叩击痛和压痛、血尿等症状,初步诊断为肾挫裂伤。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开放性损伤。②合并颅脑损伤。③全身多发伤。④其他腹腔脏器严重损伤。

1.2  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52例肾挫裂伤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应用GE LOGIQ S8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进行检查。将探头(5~8MHz)置于肾区进行扫查,观察超声图像。

(2)CT检查:在CT检查中,患者取平卧位,应用SIEMENS Emotion 16排螺旋CT机(管电流:25mA;管电压:110kV;层厚:5mm;层距:5mm),对肾区进行平扫(膈顶至盆腔入口),获得CT平扫图像。在此基础上,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3 ml/s),注射后30s,实施CT增强扫描,结合CT图像,分析和判断肾挫裂伤的发生情况,评估肾挫裂伤的严重程度。

将超声检查结果、CT检查与手术诊断结果(金标准)进行对比。

1.3  肾挫裂伤临床分级标准

根据肾挫裂伤的超声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评价为Ⅰ级(肾实质挫伤、包膜下血肿,无实质撕裂)、Ⅱ级(存在<1cm的裂伤,无集合系统损伤)、Ⅲ级(存在>1cm的裂伤,无集合系统损伤)、Ⅳ级(严重裂伤,存在集合系统损伤)、Ⅴ级(肾组织碎裂严重,存在血供中断、肾门断裂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百分率比较用χ2检验,不符合χ2检验的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在肾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对比手术诊断结果,分析超声检查在肾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手术诊断结果确诊肾挫裂伤42例、其他腹部损伤10例,超声检查结果提示阳性39例、阴性13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一致性较低(Kappa<0.4),见于表1。

2.2  CT在肾挫裂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CT診断肾挫裂伤的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21),见表2。

2.3  超声检查、CT对肾挫裂伤诊断的效能比较

CT诊断诊断肾挫裂伤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超声检查,除特异度外,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肾挫裂伤是意外事故所致肾损伤,在暴力的作用下,肾脏受到打击、挤压或发生震动,进而发生裂伤。肋骨及横突骨折的发生,容易导致骨折断端刺破肾脏,导致肾挫裂伤的发生[4]。肾挫裂伤患者在受伤后,主要表现为血尿、疼痛、高热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则会出现休克,继发性出血、尿外渗、肾周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肾挫裂伤患者的病情,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5]。

在患者受伤后,结合患者的受伤部位、症状表现、尿液状态,初步判断肾挫裂伤的发生。为了具体了解肾脏及周围组织的伤情,还需要应用影像学手段,精确的做出判断。在肾挫裂伤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中,一般选择超声检查、CT诊断等方法[6]。肾挫裂伤患者的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超声图像,对于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在超声图像中,能够确定血、尿外渗范围,可以准确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但是对于肾脏损伤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有无累及其他脏器组织损伤的评估存在局限性[7]。一般情况下,超声检查方法应用于肾挫裂伤的初步诊断,可以作为监测血、尿外渗的有效方法。

CT诊断同样也是广泛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通过扫描受检部位,获得CT图像,能够清晰的显示受检部位器官组织结构,从中发现病理改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8]。使用碘对比剂实施CT增强扫描,以此能明确血管与病灶之间的联系,了解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组织结构、血管与病灶之间关系以及病灶部位的血液动力学等,能高效、准确的检出病变、损伤情况[9]。在CT增强扫描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CT平扫未检出的病变、损伤情况,进而对病变进行定性分析,准确的诊断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CT诊断在肾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出肾实质的损伤、尿外渗、肾周血肿的发生情况[10]。实施CT增强扫描,能够发现集合系统的损伤情况,可以用于判断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从中了解腹腔内其他脏器、血管损伤的具体情况[11]。在肾脏损伤的临床诊断中,CT增强扫描可以作为“金标准”,能够为肾挫裂伤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的Kappa值过低,无临床使用价值,而CT检查不仅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超声检查,且与手术诊断具有非常高一致性,充分反映出CT诊断的优势。在肾挫裂伤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是更为理想的选择。在肾挫裂伤患者的CT诊断中,CT图像提示高密度影(新月形),紧密连接肾实质边缘。增强扫描后,病变区无强化,可以判断为包膜下血肿。CT图像提示肾周围高密度影(弧形或新月形),肾表面无变形情况,血肿范围较广,可以判断为肾周血肿。在出血量不同、时间不同的情况下,CT图像中可见高密度影、混杂密度影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变区无强化,可以判断为肾实质内血肿。CT图像可以观察到肾实质的不连续。其内可见条带状或斑片状的高低混杂的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变区强化程度轻缓,可以判断为肾撕裂伤。通过CT诊断,能够对肾挫裂伤的类型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根据CT诊断结果,可以将肾挫裂伤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肾挫裂伤Ⅰ级、Ⅱ级、Ⅲ级的患者属于轻症,一般接受非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良好。非手术治疗期间,以CT诊断结果为参考,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应用止血、镇静方法,给予止血药物,有效控制出血症状,进而达到预防肾周血肿的效果,降低输尿管梗阻、肾绞痛的发生风险。部分患者会产生烦躁、不安的情况,应给予镇静处理。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血肿感染、脓肿的发生。血容量不足时应及时进行输血、补液。电解质紊乱时应及时纠正。同时根据机体代谢需求,补充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根据肾挫裂伤的严重程度,合理安排其卧床时间。肾挫裂伤越严重,卧床休息时间越长[13]。治疗后2~3个月内,应避免过度劳累,做平和而缓慢的运动。肾挫裂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应观察其排便情况,根据其尿液顏色变化,判断病情的恢复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状态(血压、心率、呼吸等)。在体征平稳、尿液转清的情况下,说明已有效止血。在症状消失、尿液正常的情况下,说明肾挫裂伤患者的病情得到治愈[14]。

肾挫裂伤Ⅳ~Ⅴ级患者属于重症,一般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实施修补肾脏或切除部分肾脏。实施全肾切除、肾血管修复等手术,需结合患者的实际伤情进行选择。肾挫裂伤Ⅳ~Ⅴ级患者经过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差[15]。通过CT检查,能准确判断肾挫裂伤的发生情况,鉴别肾挫裂伤的严重程度,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CT诊断结果对于肾挫裂伤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肾挫裂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CT诊断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肾挫裂伤,并评估其严重程度,能够为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4  参考文献

[1] 卞林楠.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3):69-70.

[2] 黄燕龙,朱志侠,黄艳冰,等.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20, 39(11):186-188.

[3] 欧志光.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52-53.

[4] 李士龙,周奕辰,张原原,等.探讨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 203-204.

[5] 陈磊.多层螺旋CT在肾脏外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5):510-512.

[6] 杨志忠.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23):71-73.

[7] 蔡林洪,张玲.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诊断的价值观察[J].影像技术,2019,31(4):7-8,11.

[8] 李俊.CT增强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应用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22-23.

[9] 段琨,张伟,罗卿,等.骨折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肾挫裂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4(12):7-8.

[10] 吕元军.多层螺旋CT与B超在急诊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9):223-224.

[11] 郑儒兴,张盈盈,王耀光,等.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99-103.

[12] 张丹.肋骨骨折合并胸腔肾挫伤患者术后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5):62-63.

[13] 王小飞.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2):99-100.

[14] 梁峻杰.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2):171-173.

[15] 张忠凤,丁婷婷.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3): 97-98.

[2021-12-24收稿]

猜你喜欢
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