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责任视角下中国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度分析

2022-03-31 14:13顾杨陈梦婷胡思斯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

顾杨 陈梦婷 胡思斯

摘 要:基于环境责任视角,将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分解为科技研发效率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并采用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对我国建筑业企业2003—2017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一是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波动较大,对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二是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和绿色创新效率均处于逐年上升状态,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对于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业;环境责任;企业;绿色创新效率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7-0016-03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增加值自2010年以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6%以上。因此,提升建筑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对于推动我国整体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在此背景下,考察环境责任视角下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演变,对建筑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鉴赵黎等人[1]的研究,引入“建筑业企业群体”概念,即全国的建筑业企业集合,基于环境责任视角将绿色创新效率进行分解,并通过超效率网络DEA对中国建筑业企业群体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为我国建筑业企业采取措施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促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本研究将绿色创新效率分解为科技研发效率以及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并据此建立基于环境责任视角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框架。建筑业企业在科技研发阶段,通过进行科技研发,提高科技研发效率,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在环境资源配置阶段,建筑业企业在承担环境责任时,通过对环境资源进行投入,产生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最后通过对科技研发效率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探究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变化。

(二)超效率网络DEA模型

本研究通过借鉴彭甲超等学者[2]的研究,建立超效率网络DEA模型(Super-efficiency Network SBM model)测度我国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简称Super-NSBM模型。具体模型如式(1)所示:

本研究将绿色创新效率从两个阶段进行评价,故K=2,且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重要性相同,因此,两阶段的权重相同。

(三)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指标体系

本研究基于建筑业企业的环境责任以及建筑业的数据可获得性,参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之建筑业》[3]中关于建筑业环境责任的评价指标,分别为科技研发阶段和环境资源配置阶段设立投入产出指标,由此建立建筑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指标体系。

科技研发阶段投入指标包括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以及研究与开发机构R&D 经费内部支出,产出指标包括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总功率。

环境资源配置阶段的投入指标包括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年末总功率、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的环保投资、建筑业能源消费量,这一阶段的投入是建筑业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表现。环境资源配置阶段的产出分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其中期望产出为建筑业增加值,非期望产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所提供的参考方法和参数进行计算。

(四)数据说明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4—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研究以我国建筑业200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建筑业1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建筑业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对其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演变规律。

二、实证结果分析

本研究使用MAXDEA软件测算了我国建筑业企业2003—2017年的科技研发效率、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绿色创新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

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只在2006年达到了DEA有效,2003—2004年科技研发效率提升较快,2004年达到了除2006年以外的最高值,同时,2005—2006年、2007—2008年、2010—2012年以及2013—2014年则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2004—2005年、2006—2007年、2008—2010年、2012—2013年以及2014—2017年效率值处于下降状态。

第一,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及查找文献的方式,认为2006年我国建筑业科技研发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2005年12月,中国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三部门开始启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在企业间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4];其次,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端之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文件发布,同年,住建部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通过政策文件鼓励我国建筑企业进行创新[5];最后,2006年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我国建筑业企业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开始将传统发展思路转变为依靠创新带动发展[6]。同时,从纯技术效率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对创新投入的充分利用也是效率值达到DEA有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建筑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在2010年达到了最低点,同时纯技术效率也处于最低状态。2010年科技研发效率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應为科技研发阶段对投入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在2011年的科技研发效率值较2010年上升较快,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制定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投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住房、灾后重建等[7]。由此,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对于技术的需求急剧上升,开始再度重视科技研发。gzslib202204011423

环境资源配置阶段在2016年和2017年的效率值达到了DEA有效,且样本期内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处于逐步上升状态。从纯技术效率来看,2003年、2008年、2016年和2017年的纯技术效率达到了DEA有效状态。同时,样本期内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环境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是我国建筑行业企业环境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同时,根据指标数据显示,我国建筑业企业在环境资源配置阶段投入的技术以及环保投资呈总体上升趋势,能源投入的增长幅度也开始逐渐减缓,这表明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绿色意识得到提高,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转型的要求。

此外,本研究认为环境资源配置阶段纯技术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高校扩招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8],这些人员学习能力强,到岗后能快速学习并获得较高的劳动力技能;二是以BIM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推动建筑业企业向工业化发展,必然会极大地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9];三是PPP等模式的发展,鼓励资本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10]。

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状态,但处于上升趋势,且在较高水平趋于稳定。纯技术效率在2003年和2014年达到了DEA有效状态,且在样本期内上下波动,但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绿色创新效率的投入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因此,我国建筑业企业提高绿色创新效率应着重从提高科技研发效率着手。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基于环境责任视角将建筑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分解为科技研发效率以及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然后通过超效率网络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建筑业企业2003—2017年的科技研发效率、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绿色创新效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状态不稳定,并从2014年的0.78开始逐年下降到2017年的0.495,对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二,我国建筑业企业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绿色创新效率逐年上升,其中环境资源配置效率在2016年和2017年达到了DEA有效,可见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是建筑業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逐年提升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基于环境责任视角,提出以下建议以推动建筑业企业的绿色发展:首先,我国建筑业企业应在内部加强环保培训,强化企业整体的环境责任意识,持续推进绿色创新以及环境资源的高效配置;其次,建筑业企业应完善企业内部创新考核机制,对内部的创新投入进行严格把控,确保科技研发资源的投入与科技发展要求相适应;最后,企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把握住“新基建”等发展机遇,持续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黎,贺立龙,靳慧祎.基于环境资源配置的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软科学,2014,(2):74-78.

[2]  彭甲超,许荣荣,付丽娜.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演变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19,(11).

[3]  孙孝文.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之建筑业[S].2014.

[4]  庞瑞芝,薛宁,丁明磊.中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6—2010年创新型试点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J].产业经济研究,2012,(5):1-10.

[5]  陈哲,陈群.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增长贡献率测算[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6):596-603.

[6]  盛淑凯,刘宇.中国建设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0):114-119.

[7]  谢里,张斐.“四万亿” 经济刺激计划与企业杠杆率——来自中国双套样本数据的经验检验[J].财经研究,2018,(3):68-83.

[8]  石大千,张琴,刘建江.高校扩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J].科研管理,2020,(3):83.

[9]  李磊,刘常青,徐长生.劳动力技能提升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构升级还是创新升级?[J].经济科学,2019,(4):57-68.

猜你喜欢
建筑业企业
俄建筑业工作对女性开放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8万亿元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3600万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工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