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热点及趋势可视化研究*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020年文献数据研究

2022-03-31 04:18张苏媛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献政治思想

张苏媛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有必要对其近年来的文献特征、热点主题以及前沿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运用文献数据计量的可视化的研究范式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视角和方向。

文献计量可视化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揭示学术期刊特征的有效工具。通过文献计量的分析可以快速了解该领域的主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该研究方法也被广泛用于主题研究和单一期刊分析研究。[1]鉴于此,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的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期刊数据对2012年第1期至2020年第12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刊出文献的主题、引文和关键词等特征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性追踪过去九年刊出文献的主题脉络、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知识群图谱研究是以学科知识群为主要分析对象,宏观展示各知识群之间的网络结构、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CiteSpace是一款应用于学科知识图谱识别并显示学科发展趋势和动态的软件。它不仅能够将一个知识领域的演进过程集中展现在网络图谱上,还能把引文检索节点特征的文献和共引节点聚类所表征的研究成果标识出来。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检索,以“JN=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检索文本表达式,设置发表时间从2012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检索文献后手动删除不相关文献(会议通知、征文启事和新闻),以每年一个文件导出对应的Refworks格式的文本文档和表格。其数据包含论文的题目、作者、机构、出版年、期、卷、关键词和摘要等信息,并应用CiteSpace 5.5.R3软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874篇文献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时区图(Timezone)和突发性检测(Burst term)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主题脉络、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题脉络: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

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是对所选文献中的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的分析,从而找到隐藏在关键词背后的知识域间的关系网络,并通过关键词之间的疏密程度来揭示相关主题内容的变化情况。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导出所选文献中关键词共现频次≥20的关键词(如表1),以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题。CiteSpace中所列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有10个关键词,分别是意识形态(中心性0.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心性0.29)、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心性0.23)、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性0.23)、社会主义(中心性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性0.18)、路径(中心性0.16)、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性0.14)、大学生(中心性0.12)、高校(中心性0.1)。

表1 2012-2020《思想政治教育》载文频次≥20的关键词

为了更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主题脉络,我们进行了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识别和分析特定研究领域中的显著术语和知识群的分类,利用一系列的算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结构化的集群,从而发现知识领域的主题分布和组织结构。本文采用CiteSpace对1874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由LLR算法识别出16个研究集群(如图1),基于聚类结果并结合对各个聚类的相关性分析,本文将16个研究聚类(以#数字作为标示)与热点关键词共现合并分析,可以概括出2012-2020年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下四大研究域:

图1 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一)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类研究

基础理论类的研究知识域涵盖了“毛泽东”(2#)、“马克思主义理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其内容涵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等高校思政主干课程。学者们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发展历史,以理论研究来推动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发展,不断夯实思政课的学术根基和理论支撑。韩喜平和张皓翔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讲授马克思主义到研究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学理上的阐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效性及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王学俭和李东坡通过深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深刻阐述了高校思政育人实践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点和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趋向提供了有益参考,其观点被广大学者高度认可,其文章的被引次数高达141次。[3]

(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类研究

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类的知识域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4#)、“立德树人”(8#)、“文化自信”(5#),“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学界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一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层面深刻剖析“立德树人”的本质和内涵;二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实践探索类研究问题。其中,钟俊生和左浩淼从“立德树人”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入手,对“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和构建“立德树人”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该论文2019年发表,下载次数高达984次。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学界对文化自信的理论内涵与价值遵循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刘林涛从社会功能的视阈阐述了文化自信的社会表征,从文化系统的内部构建和外部联系的视角研究文化自信社会功能的实现机制,丰富文化自信的研究内涵和外延并拓展了研究空间;[5]张志娟和秦东方指出,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等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观念的挑战,[6]其论文的被引次数高达126次。该论文也为后续文化自觉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逐步从思想政治内容向思想文化内容的延伸拓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知识域包括“高校辅导员”(10#)、“高校”(9#)、“高职院校”(1#)、“大学生”(14#)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这类研究内容既包括教育者主体地位也包含教育对象主导地位。2012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刊出的有关思想政治主体类被引文章涉及的研究热点有:师德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教材体系、全方位育人模式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仅是教育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也支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中介和环体等因素。[7]比如,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其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是周淑敏将大数据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强化大数据意识,提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8]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类研究显著的特征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思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以及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其知识域涵盖了“现状”(6#)、“调查”(7#)、“问题”(15#)、“建议”(12#)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高爱芳和高卫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带给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具体措施,[9]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该论文2010年发表,被引次数高达125次,可见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度。2012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刊出的有关实践应用类的高被引文章中涉及的研究热点还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灌输理论,创先争优、文化反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寓文化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两大理论支柱,两者即相互联系且交叉,又相互包含且互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道德的个体发生发展研究以及意识形态的社会发生发展研究。[10]本文中所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题中“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等研究主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原理支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主要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法。其中,“现状”“调查”“问题”“建议”“高校辅导员”“高校”“高职院校”“大学生”等研究主题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收录文献的视角和范围较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及现状。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演进路径:时区图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是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主要词汇,本文以时间区分图可视化视角展现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刊出文章中出现三次以上的关键词(图2),所处的时间段代表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字体的大小代表出现的频次,字体越大代表出现频率越高。

图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区图(2012-2020)

如图2所示,2012-2013年开始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较多,将关键词进行了上下移动,2012-2013年,研究主题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学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高校辅导员、网络、路径等;2014-2015年,研究的主题演进为意识形态、德育、群众路线等;2016-2017年,学者们开始研究的新主题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以及习近平;2018-2019年,新的研究主题开始围绕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亲和力以及社会主要矛盾;2019-2020年,重大疫情、混合式教学等成为新的研究主题。

总体来看,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主题演进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的实践功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与此同时学者们越发注重实际问题和经典理论的相结合的选题方向。二是围绕时代发展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和显性教育方法的结合、主体和客体的研究相互促进的基本研究方向。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研究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样式呈现方式多元化,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等研究选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的研究不断增多,亲和力、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相较于主题的演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和范式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兼顾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传统研究方法为主,如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等。其中在文献研究中经验总结仍占多数,但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入,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现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定量、定性的研究,更加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提高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前沿分析:基于突显关键词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的突发性检测(Burst Detection)功能可以发现在一定时期内以突显关键词为核心的一系列文献的研究主题,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热点视角的识别。运行CiteSpace软件列出了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现的23个突发性关键词及其持续时间。结合图3和具体关键词文献计量的归纳分析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媒体、习近平、意识形态和话语权是突变年限至今的前沿问题研究。

图3 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3个主要突显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2015年到2020年热度最高的文献主题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究其原因是2015年9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之后,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词所表征的热点问题给予了持续性的关注。随着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热点经历了由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宏观层面转向了基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的微观层面,同时也揭示出在未来几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主渠道、主阵地向专业领域拓展的研究热点。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从CiteSpace 输出的突显热点词汇可以看出,“新媒体”成为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点,并在2016年之后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科学技术的革新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时刻注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焦点也必须有所调整。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一方面从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的视角探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平台。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微信平台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另一方面对高校思政教育中“新媒体热”现象给出理性思考,如有学者指出“去中心化”倾向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可能会削弱意识形态的教育效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构成挑战。[11]

(三)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以“话语权”“话语体系”为关键词的研究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开始大量出现且一直持续至今。阶级性和政治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作为关系增强国家形象认同的话语权研究具有特殊的研究地位。分析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话语传播的主渠道开展的,其中“话语权”“话语体系”“意识形态”的研究是思想政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及时回应话语主体,掌握话语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该领域的重点内容。学者们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内涵和发展脉络以及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彰显和巩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2]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文化自信”“发展”等热点关键词出现在相关文献中,这说明该类研究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新理论、新问题的学术把握。在今后的研究中,话语权相关研究要扩大研究视野和角度,开展跨学科研究,系统性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

五、讨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文献收录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审视和反思,得出如下结论:

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主题兼顾了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注重以前沿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呈现出对于前沿问题的关注和回应,表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进而反哺理论研究。比如,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发展为核心依据,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目标、内容、价值、对策等方面开展研究。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处着手,从不同群体的视角,以解决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提出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建议。又如,在文化自信的研究中,研究成果从历史、理论、实践的维度不断明晰文化自信的生成根源,深化文化自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时代价值的认识,拓展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实现途径,从而不断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推动了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持续和深入地发展。

从关键词知识演进路径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演进路径经历了从规范分析与实证并存到更侧重实证分析的理论推进。实证研究水平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教学效果的衡量依据。[13]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刊出文献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的规范性研究,随着大数据运用以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学者们更重视从科学的实证研究出发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比如,在研究对象分布上,“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研究占比较高;“意识形态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实证和问卷调研类的成果所占比例较少,实证研究方法运用较为单一,实证研究的方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研究还十分有限。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实证研究分析方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渗透力和科学性是未来研究的大趋势。[14]

通过突显词检验可知,2012-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的研究视角呈现借鉴与自主,多学科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体系构建日渐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党的十八大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逐渐向全面、全方位和全程发展,实现从专门领域向所有领域的拓展。主要表现在研究视域上,注重交叉学科研究范式以及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研究中,结合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研究领域,围绕大学生需求、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等因素解决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难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命题。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媒介紧密结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兴热点。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兴主题和研究热点不断丰富,这就需要借鉴各种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把握新兴主题和热点的发展规律,更好地解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规律,积极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猜你喜欢
文献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