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4-01 21:53张曾莲孟苗苗
宏观质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对外开放

张曾莲 孟苗苗

摘 要: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上分析了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了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能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开放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会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尤其对我国科技含量较高的专利。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鼓励科技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与对外开放质量。

关键词: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中介效应

一、引言

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要方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一般包括:经济高效率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稳定性增强,福利分配制度逐渐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可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多方力量的集合。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李静等,2019)。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此转变过程中存在路径粘性,会导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迟滞,而营商环境的优化能够减缓路径粘性,加速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杜人淮,2019)。所以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激发经济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力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辅助。具体来说,完善的营商环境是培育优秀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肥沃土壤,更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为经济主體提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广泛的融资渠道,便利的政府服务和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使经济主体更加专注于自身生产性经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特别是对民营经济,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保障。同时,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盘活市场经济体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所以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动力。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开放功不可没。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对外开放能够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促使我国经济主体融入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转移,进而带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龚刚等,2013)。但是这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我国对外资引进过度、对“外源”依赖过强和对外技术依赖过高(李炳炎和杨善奇,2014)。然而当前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是我国在崛起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障碍(王曙光和郭凯,2020)。而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路正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所以研究对外开放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201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目前有关营商环境的研究内容,基本上集中在微观企业与城市层面,对良好营商环境的成因进行了探索,以及对营商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廖福崇,2019;彭迪云等,2019;董志强等,2012;张三保和曹锐,2019)。鲜有文献从全国省级层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对营商环境的后果进行实证分析。较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有以下三点:首先,本文从省域层面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拓展了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为我国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探寻了营商环境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介效应模型表明营商环境能够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分析了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作用,发现对外开放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科技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但是对外开放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这些发现为如何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同时印证了只有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创新型驱动发展,也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提供依据。

余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是机制分析;第六部分为进一步分析;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

(一)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各种经济活动的外在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孕育优秀企业,发挥优质企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从而逐渐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渠道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吸引外商资本与增加国内私人投资(姚树洁和韦开蕾,2008),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营商环境是制度环境,其塑造主体是政府。早在2012年,广东省率先提出改善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所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包含着政府有效治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娄成武和张国勇,2018)。具体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方面体现在政府层面,即政府干预程度会减小,政府职能将发生转变,政府更加体现其服务性且服务更加便利化。而且政策会趋于稳定,稳定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专注自身发展,进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此外,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开如,2018)。税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好的营商环境务必要为企业减税减负,所以政府表现为降低税率。低税率会减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更多资金用于自身投资,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促进行业升级与繁荣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市场层面,比如:促进市场更加公平透明,为各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张威,2017;于文超和梁平汉,2019)。公平竞争是企业进步的动力,也能优化资源配置,使优质企业得到优质资源,并发挥资源价值,为我国经济贡献力量。所以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通过改善政府治理及完善市场功能两方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我们提出假设H1: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科技创新的中介作用

最早研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是熊彼特,且该学者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Schumpeter,1934)。更有甚者,我国学者傅家骥和雷家驌(1996)认为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途径。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能为经济注入新动力,该观点已经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张治河等,2019)。因为创新不仅能加速市场的供需匹配,实现信息高效利用,提高市场效率,还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使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王进富等,2018;辜胜阻等,2018;何兴邦,2019)。

但是科技创新本身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驾护航。特别是创新环境的改善,是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周超,2019)。营商环境作为制度软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依托。企业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执行主体,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角。完善的营商环境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营商环境包括很多方面,诸如金融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等,改善这些方面都会促进技术创新(卢万青和陈万灵,2018)。创新的周期长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需要外源性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优化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徐浩和张美莎,2019)。具体来说,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前提(龚兴军,2019)。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拥有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另外,良好的营商环境下,法治环境得到提升,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将使科技创新成果得到更好的保护,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Lin等,2010;杨丽君,2020)。同时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创新成果提供消费市场,市场收益和回报预期的增加也会激发企业创新(Perla等,2015)。最后,行政环境作为良好营商环境的主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行政环境的优化一方面包括政府行为转变,如政府简政放权。简化的行政审批等政府行为能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企业专注自身生产性经营,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动机(冯涛和张美莎,2020)。另一方面包括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以及创新税收减免、税前扣除等宽松政策,就体现了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导向,这也代表了企业通过创新获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发展新方向。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不断创新,那么我国经济也会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总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良的金融环境和行政环境以及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是营商环境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进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史亚洲,2019)。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H2: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最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

我国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改革开放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黄蔚和方齐云(2006)从新增长理论出发,运用协整方法与VECM模型实证检验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正向促进效应。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开放国家会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进而实现本国经济增长(Salomon和Shaver,2005;Branstetter,2006)。特别是当国家经济发展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方式是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長时,本身不具备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引进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高建昆和程恩富,2015)。引进国通过“干中学”,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这是技术引进的“协同效应”。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对外开放中的技术引进对引进国家的影响不仅存在以上“协同效应”,也存在“挤占效应”(韩亚峰和赵叶,2020)。“挤占效应”是指外部技术抑制引进国创新能力提升的现象。结合我国国情,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拿国外技术换本地市场的做法,但是这样会产生市场挤压和替代效应,减少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降低其创新动机,抑制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Liu和Rosell,2013;Liu和Qiu,2016;罗勇和曾涛,2017),长期下去会造成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对外开放中引进技术的手段主要依靠吸引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但目前因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拥有人口红利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掌握高端技术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压力下,我国利用外资额占全球比重减小,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有所减弱(陈才麟,2016)。最重要的是,所引进技术更多的是成熟技术或已经被发达国家摒弃的技术,而进口的高端技术产品中所包含的关键技术也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自身学习吸收能力较差,不易被引进国获取和利用(汪晓文等,2018)。所以对外开放并不能显著提升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而长期过度依赖技术引进则会造成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反而很可能会抑制开放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龚刚等,2013)。且我国对外开放出口的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较低,容易被他国完全掌控的技术和产品,导致我国容易失去自主创新机会,造成本国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长此以往就会阻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高建昆和程恩富,2015)。我国目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本身科技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有一定距离,且陷入了要素价格较低国家对我国外商投资额的挤占与科技创新能力较高国家对技术垄断的两难境地,既不能有效发挥技术引进的“协同效应”,也因为长期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而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高端技术,所以对外开放很可能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我们提出假设H3:对外开放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综上,本文构建以下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QEGI),采用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衡量(任保平等,2019),具体构成指标如表1所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是在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从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国民经济素质六个方面刻画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核心解释变量营商环境(MI),借鉴于文超和梁平汉(2019)的做法,用市场化指数表示。中介变量科技创新水平(PG)采用专利授权量衡量,专利授权量更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控制变量方面,政府规模(SOG)借鉴景维民等(2019)的做法,采用地方政府消费与GDP的比值表示,对外开放(OPEN)借鉴潘凤(2018)的做法,用进出口总额加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和与GDP之比表示。还有其他的控制变量:经济增长率,人口老龄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具体构成如表2所示。

(二)模型设计

1.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我们采用OLS模型检验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未有其他说明,本文均采用“OLS+稳健标准误”进行回归检验。],具体如公式(1)所示:

QEGIi,t=α+θMIi,t+σ∑Xi,t+εi,t(1)

其中,i和t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被解释变量QEGIi,t代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解释变量为营商环境MIi,t;∑X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系数σ为控制变量的影响;ε为随机误差项。

2.科技創新的中介效应

借鉴温忠麟等(2014)的做法,采用中介效应模型(1)、(2)与(3)验证我们的假设H2:

PGi,t=α+β1MIi,t+σ∑Xi,t+εi,t(2)

QEGIi,t=α+β1MIi,t+β2PGi,t+σ∑Xi,t+εi,t(3)

中介效应模型分三步进行检验。首先,如式(1)所示,被解释变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QEGIi,t,核心解释变量为营商环境MIi,t,以检验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营商环境MIi,t系数显著则进行下一步,即进行式(2)回归。以营商环境为解释变量,科技创新PGi,t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考察营商环境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后,在式(1)的基础上加入科技创新PGi,t,得到式(3)。若式(3)的回归结果中,营商环境MIi,t与科技创新PGi,t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则表示营商环境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科技创新发挥的是部分中介效应。若仅有科技创新PGi,t的系数显著为正,则科技创新发挥的是完全中介效应。

3.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

为了检验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作用,在式(1)的基础上引入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交乘项PGi,t×OPENi,t,构建以下模型进行检验,具体如式(4)所示,如果γ显著为负,则表明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调节作用。

QEGIi,t=α+θPGi,t+γPGi,t×OPENi,t+σ∑Xi,t+εi,t(4)

(三)数据来源

我国GDP增长率从2011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如图2所示,预示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所以本文选取2011—2017年30个省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港澳台和西藏数据因披露不全除外)为研究样本。经济高质量发展选自任保平教授等编写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营商环境由樊纲等编写的《中国市场化指数(2018)》中的市场化指数代表;政府规模,对外开放,GDP增长率及人口老龄化程度均由《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手工整理而成;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及科技创新水平相关数据来自EPS数据库及国家统计局网站;财政透明度选自上海财经大学公布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缺失值均采用趋势法补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3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值为23.986,最小值为-8.323,均与平均值1.362差别较大,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质量存在不协调现象。营商环境最大值为11.109,最小值为2.372,与平均值6.648有一定差距,说明我国各地区营商环境迥异。科技创新水平最大值为12.715,最小值为6.219,与均值9.842差别不大,说明我国地区间科技创新水平存在一定差别。GDP增长率代表了近年来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均值0.102差别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均值为0.133,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不仅会增加财政支出,而且会降低社会生产力,进而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FD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很大,显示出地区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金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稳定发展,经济才能稳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OPEN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均值相差较大,以上结果与我国的发展情况相符,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

表4为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QEGI与核心解释变量MI和PG的系数分别为0.292和0.261,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营商环境与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初步证实了我们假设成立。同时,本文所选取的控制变量与QEGI的关系基本上均显著,且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5,说明本文所选取的控制变量较为合适。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平均值为3.34,最大值为9.41,小于10,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说明本文选取控制变量的合理性。

(二)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OLS+稳健标准误”对模型(1)进行估计,稳健标准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2)列在(1)列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

从基准回归结果看,营商环境(MI)的系数全部显著为正,说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证明本文假设H1成立。原因可能为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外商资本与增加国内私人投资,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良好的营商环境包含宽松的政策条件和便利的政府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经济政策环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得企业更加专注自身经营。同时激发市场活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加凸显,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加速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最终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表5(2)列的控制变量来看,政府规模(SOG)与经济增长率(GDPR)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政府规模和经济增长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政府规模越大,政府干预程度越大。政府干预要有“度”,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干预过多可能会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经济发展质量下降,过少可能不能弥补市场失灵,也会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不一定质量高,这也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经济发展质量却有所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PAD)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负相关,说明人口老龄化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难理解,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增加了我国养老方面的财政支出,同时也体现了人口红利的下降,生产力的降低,两方面导致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FD)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深化提高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是经济的稳定器,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加速资金的流转,降低融资成本,为各经营单位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进而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DLR)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改善。财政透明度(FT)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显著为负的,原因可能为财政透明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目前处于负向抑制阶段。

(三)稳定性检验

1.克服内生性

經济发展质量高的地区营商环境或许也较好,两者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回归,用营商环境的滞后一期作为当期的工具变量,从而克服回归模型的内生性,回归结果如表5(3)列所示,营商环境的系数显著为正,所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依然为促进作用,证明本文结论的稳健。

2.剔除直辖市

考虑到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可能影响本文的结论,所以剔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即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回归结果如表5(4)列所示,结论与上文相同,表明本文结论稳健。

3.替换解释变量

我们用市场化指数的二级指标替换总指标进行稳定性检验。市场化指数的二级指标包含五个方面,具体有:政府与市场的关系(GM),非国有经济的发展(NS),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PM),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FM)以及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治环境(IL)。回归结果如表5(5)~(9)列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二级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基本上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了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本文结论稳健。

4.替换被解释变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下有二级衡量指标,分别描述了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国民经济素质。借鉴景维民等(2019)的做法,我们用二级指标代替总指标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稳定性检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从各分项指标来看,营商环境MI的系数都是正数,说明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分项指标都有正向影响,尤其对经济增长结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是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优良的政府治理与便利的政府服务,还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为经济结构升级和新产业的兴起提供了保障,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的改善。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样培育了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使企业生产走向集约,所以资源利用率上升,生态环境代价也会减小。但目前来看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和国民素质的影响有限,所以结果虽为正数但不显著。总体来看,营商环境基本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二级指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印证了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

五、机制分析

为了验证科技创新的中介作用,我们采用“OLS+稳健标准误”对模型(1)、模型(2)、模型(3)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1)列显示在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被解释变量时,营商环境的系数显著为正。(2)列的被解释变量为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的系数为0.58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金融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了企业创新动机,并且广拓的融资渠道为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企业的创新之路保驾护航,所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3)列显示科技创新与营商环境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两者均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说明科技创新在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综上分析,营商环境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改善了经济发展质量,证明了我们的假设H3。

六、进一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科技创新能够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们分析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的调节作用,我们首先考察不同科技含量的专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具体包括:发明专利授权量(PI),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PU)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PD),三种专利的科技含量依次递减。一般来讲,科技含量越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

我们采用“OLS+稳健标准误”对以上三种专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

如表8(1)~(3)列所示。从回归结果看,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另外比较(1)、(2)、(3)列的回归系数,我们可以发现发明专利授权数(PI)的系数为0.685,大于新型专利授权量(PU)的系数0.668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PD)的系数0.466,所以发明专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实用新型专利次之,作用最小的是外观设计专利。综上,科技含量越高,对提升生产力的作用越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最强。

接下来我们考察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以对假设H3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8(4)~(7)列所示。(4)列回归结果显示了对外开放对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看到交乘项OPEN*PG的系数显著为负,科技创新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但对外开放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验证了本文假设H3。另外对外开放(OPEN)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对外开放能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基于以上回归结果,本文认为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均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能够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比如我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发挥了我国人力资本优势;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发挥了我国体制优势(裴长洪,2015)。在发挥优势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但是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面临更多挑战。囿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和自身长期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造成的我国高端技术缺失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对高端技术无法引进的困境,所以对外开放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李炳炎和杨善奇,2014)。也说明自主研发能力是我国掌握核心技术和迈向全球价值链前端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摆脱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的困境。另外,比较(5)~(7)列的交乘项系数,发明专利与对外开放交乘项的系数为-3.504,小于实用新型专利与对外开放的系数-2.655和外观设计专利与对外开放的系数-0.636,说明对外开放会抑制我国科技创新产出水平,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印证了对外开放通过显著抑制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也是加快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2011-2017年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影响机制,运用OL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经济高质量的二级指标来看,营商环境能优化经济增长结构,增加社会福利和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小生态环境代价。同时,营商环境的五项二级指标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通过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而且科技创新扮演的是部分中介角色。第三,对外开放削弱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对外开放显著抑制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外开放依然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新兴产业诞生的前提保障。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具体可以从稳定金融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政府治理能力、塑造良好行政环境等方面着手。另外从营商环境的二级指标看,各分项指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改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加快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培育,以及不断改善法治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改革开放质量,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科技创新不仅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更是加速创新型国家转变和实现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观念。具体来讲,应该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裕资金支持和宽松政策条件,加强创新投入,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创新结构,鼓励企业将创新集中在发明专利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方面,以逐渐提高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此外,對外开放一方面会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会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持续优化对外开放营商环境,提高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并鼓励中外企业合作研发,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1] 陈才麟,2016:《经济新常态下外商直接投资新变化、新问题、新对策》,《对外经贸》第6期。

[2] 董志强、魏下海、汤灿晴,2012:《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于30个大城市营商环境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第4期。

[3] 杜人淮,2019:《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路径粘性、迟滞效应和化解》,《现代经济探讨》第4期。

[4] 冯涛、张美莎,2020:《营商环境、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第6期。

[5] 傅家骥、雷家驌,1996:《靠什么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增加经济中的创新流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6] 高建昆、程恩富,2015:《论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认识、适应与引领》,《当代经济研究》第9期。

[7] 龚刚、黄春媛、张前程、陈维涛、赵亮亮,2013:《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研发——论新阶段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学动态》第5期。

[8] 龚兴军,2019:《我国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第2期。

[9] 辜胜阻、吴华君、吴沁沁、余贤文,2018:《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中国软科学》第10期。

[10] 韩亚峰、赵叶,2020:《自主研发、外部技术获取与创新价值链攀升》,《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2期。

[11] 何兴邦,2019:《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科技论坛》第10期。

[12] 黄蔚、方齐云,2006:《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第6期。

[13] 姜扬、范欣、赵新宇,2017:《政府治理与公众幸福》,《管理世界》第3期。

[14] 景维民、王瑶、莫龙炯,2019:《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

[15] 李炳炎、杨善奇,2014:《关于我国创新开放经济模式的思考》,《管理学刊》第1期。

[16] 李静、刘霞辉、楠玉,2019:《提高企业技术应用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7] 廖福崇,2019:《“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与营商环境——来自企业调查的经验证据》,《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6期。

[18] 娄成武、张国勇,2018:《治理视阈下的营商环境:内在逻辑与构建思路》,《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9] 卢万青、陈万灵,2018:《营商环境、技术创新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国际经贸探索》第11期。

[20] 罗勇、曾涛,2017:《我国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第9期。

[21] 潘凤,2018:《对外开放、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基于1978—2015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软科学》第4期。

[22] 裴长洪,2015:《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扩大开放的绩效评价》,《经济研究》第4期。

[23] 彭迪云、陈波、刘志佳,2019:《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金融与经济》第5期。

[24] 任保平、郭晗、魏婕,2019:《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中国经济出版社。

[25] 史亞洲,2019:《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问题研究》,《人文杂志》第9期。

[26] 王进富、陈振、周镭,2018:《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6期。

[27] 王曙光、郭凯,2020:《在国家干预的国际技术贸易体制下中国的技术进步之路》,《西部论坛》第2期。

[28] 汪晓文、杜欣、张恒铭,2018:《国外技术引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异质吸收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检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29] 温忠麟、叶宝娟,2014:《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第5期。

[30] 徐浩、张美莎,2019:《营商环境、关系型融资与技术创新》,《当代财经》第12期。

[31] 杨丽君,2020:《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科研管理》第6期。

[32] 姚树洁、韦开蕾,2008:《中国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互动实证分析》,《经济学(季刊)》第1期。

[33] 于文超、梁平汉,2019:《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经营活力》,《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34] 张三保、曹锐,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的动态演进、空间差异与优化策略》,《经济学家》第12期。

[35] 张威,2017:《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理论学刊》第5期。

[36] 张治河、郭星、易兰,2019:《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37] 郑开如,2018:《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营商环境更添“获得感”——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与税务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思考》,《税务研究》第4期。

[38] 周超,2019:《创新驱动能力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基于全国1990—2017年统计数据的VAR模型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第5期。

[39]  Branstetter, L.,2006,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hannel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Japan’s FDI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8(2):325-344.

[40]  Lin, C., Lin, P. and Song, F.,2010,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R&D: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3(1):49-62.

[41] Liu, R. and Rosell, C.,2013,Import competition, multi-product firms, and basic innov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91(2):220-234.

[42] Liu, Q. and Qiu, L. D.,2016, Intermediate input imports and innov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 patent filing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03,166-183.

[43] Perla, J., Tonetti, C. and Waugh, M. E.,2015, Equilibrium technology diffusion, trade, and growth,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44]  Salomon, R. M. and Shaver, J. M., 2005, Learning by exporting: new insights from examining firm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14(2):431-460.

[45]  Schumpeter, J. 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siness Environ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Regulatory Role of Opening up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Zhang Zenglian and Meng Miaomi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11 to 2017,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e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ffecting the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opening up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fine business environmen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rationale shows that business environment can promote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elevating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opening up will significantly promote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will weaken the positive promotional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for patent with high technological contents in China. 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optimize its business environment, continue to encourag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abilities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perations, as well a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pening up.

Key Words:business environ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ning up; intermediary effect

責任编辑 邓 悦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对外开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