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腹股沟皮肤软组织缺损

2022-04-01 07:35周树萍杨涛张广超李士民幸超峰宋力周明武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皮瓣腹股沟患肢

周树萍,杨涛,张广超,李士民,幸超峰,宋力,周明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创伤显微骨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常见,其致伤因素有外伤、肿瘤、放射性溃疡等。腹股沟区具有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肌肉覆盖少等特殊性,股动脉及股神经位置相对表浅,且位于关节活动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易造成股动脉、股神经损伤或外露,且影响髋关节活动,因此腹股沟区创面需行皮瓣修复,以防累及股动脉、股神经或影响髋关节功能活动。2014年6月-2020年1月,我科对收治的16例腹股沟区软组织缺损采用顺行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3~53岁,平均39岁;致伤因素:放射性溃疡4例,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7例;部位:左侧7例,右侧9例;9例为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合并有主干血管、神经损伤,1例合并有主干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创面面积:6 cm×13 cm~11 cm×25 cm,皮瓣切取面积:6 cm×13 cm~12 cm×25 cm。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本组4例放射性溃疡创面,首先治疗原发病,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VSD覆盖进行创面培育,二期行皮瓣修复;12例为急诊入院,其中合并休克甚至有全身多发伤患者,首先进行补液、输血,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显微外科相关处理。

彻底清创,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切除挫伤的皮缘,“卷地毯式”彻底清创。伴有骨折时,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外固定或内固定。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取大隐静脉、隐神经进行桥接修复,或直接吻接修复,并予以健康软组织包裹保护。

皮瓣切取:术前可应用笔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并标记皮穿支部位,依照创面剪取布样,按照“点、线、面”设计皮瓣,皮瓣的2/3在轴线外侧,1/3在内侧。按皮瓣设计先切开皮瓣内侧缘至深筋膜,向后外侧掀起皮瓣,钝性分离股外侧肌和股直肌间隙,充分暴露近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沿降支向远端分离找出皮瓣的穿支并予以保护,术中可根据穿支情况,灵活调整皮瓣切取位置,再沿设计线切开皮瓣外侧,由内外侧向中间会师解剖游离出皮瓣穿支,完成皮瓣游离。蒂部处理关键点:根据创面位置及血管蒂长度调整蒂部旋转点,术中翻转蒂部时需彻底松解蒂部预防蒂部卡压或紧张等造成血管危象。待皮瓣血运正常后,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腹股沟创面区,调整皮瓣后缝合伤口,留置引流条。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

1.3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感染、抗凝血及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予以全身营养支持。皮瓣下引流48~72 h,并积极监测皮瓣血运情况,术后2周拆线。同时早期规范功能训练对于患肢功能恢复非常关键,术后及时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2 结果

本组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均愈合良好。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可,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外形满意。术后1年根据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的感觉评价标准评定,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供瓣区愈合良好,无瘢痕挛缩等。

典型病例:患者 男,46岁,因重物砸伤致左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挫伤失活并伴血管、神经损伤3h入院。查体见左下肢末梢毛细血管反应慢,张力低,同时伴有患肢功能及感觉障碍,行左下肢血管造影示左股动脉栓塞,长度约4cm。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腹股沟区清创+左股动脉、股神经探查修复+顺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术。术中边清创边探查,腹股沟区软组织广泛挫伤,保留间生态皮肤,切除严重坏死皮肤,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6cm×15cm,股动脉栓塞长度约4cm,股神经挫伤,术中行股动脉取栓同时切除挫伤股动脉后重新吻合,股神经修剪后重新接合。重建股动脉血流并于同侧股前外侧设计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面积:6cm×15cm,转移后修复腹股沟区创面,皮瓣下留置引流条。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应用抗感染、抗凝血及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24h拔出引流条,术后10d间断拆线,术后14d全部拆线。术后患肢恢复良好血运,患肢股神经支配功能、感觉恢复良好,患肢伤口一期愈合(图1-8)。

图1 术前创面情况,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挫伤严重

图2 术前行血管造影,股动脉约4 cm栓塞

图3 术中创面严重挫伤,组织坏死,股动脉血栓形成,长度约4 cm

图4 术中切除挫伤股动脉、取栓并游离后屈曲患肢直接吻合

图5 术中设计股外侧动脉皮瓣,大小约6 cm×15 cm

图6 术中切取皮瓣并经皮下隧道转移至腹股沟覆盖创面

图7 皮瓣转移后修复创面

图8 术后3周皮瓣顺利成活

3 讨论

腹股沟区域皮肤薄,脂肪组织少,肌肉组织覆盖浅薄,该部位一旦发生外伤、肿瘤或放射性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易造成股动脉、股神经外露,或者因创面感染或创伤等造成股动脉栓塞、股神经断裂等,若无健康软组织覆盖易造成血管再次发生破裂[1]。目前对于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多选择几种肌皮瓣:缝匠肌皮瓣、股直肌皮瓣、股外侧肌皮瓣、腹直肌皮瓣、腹外侧肌皮瓣等[2]。肌皮瓣具有血运好、抗感染能力强等优势,但切取肌肉后对供区损伤大,如腹直肌、腹外侧肌切取术后易发生疝气,股直肌、股外侧肌切取术后易发生伸膝力量减弱等并发症[3-4]。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皮瓣,其血供可靠,且靠近腹股沟区,切取形成轴形皮瓣经皮下隧道即可到达供区完成修复,又因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有较多肌穿支,术中根据创面情况可切取穿支肌瓣携带部分肌肉,既可填充腔隙同时增加局部抗感染能力,又避免切取肌皮瓣后供区肌肉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发生[5]。

伴有股动脉损伤的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首先需修复股动脉,待股动脉通血良好,以保障切取后皮瓣的血供。同时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的切取,特别是携带穿支肌瓣时,创伤相对较大,出血较多,应注意术中止血和术后引流。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时要注意,理顺血管蒂防止扭转与卡压。

综上所述,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腹股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切取方便、血供可靠,同时可携带穿支肌瓣切取部分肌肉修复深腔,是腹股沟区创面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皮瓣腹股沟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腹股沟疝不可轻视,科学护理很重要!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腹股沟疝咋治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