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培黎职教新局面

2022-04-02 11:24吴全民
甘肃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办学

吴全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華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尤其是《决议》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职业教育前进方向,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既有良好职业道德,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责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也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丹培黎学校时指出,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培黎职业学院根植于有80年办学历史的山丹培黎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山丹培黎学校于2020年8月整体迁入培黎职业学院,培黎职业学院于2020年10月开始招生,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及学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方向,培黎职业学院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学校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就,交出新答卷。

立足新时代提振办学信心和决心

处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嘱托下,培黎职业学院全体师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激发人才竞争新优势之举,是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丹培黎学校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学校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面对“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重任,培黎职业学院上下把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学习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持续引导全体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职教自信,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

同时,培黎职业学院全校师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切实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强大力量。

瞄准新方向探索职教发展广阔前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培黎职业学院成立一年多来,通过领导班子分工、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学校中高职教育实现了一体化,初步构建起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打破壁垒、融通机制,资源共享、互补共促的良好职教发展新格局。

同时,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出台政策、领导调研、牵线搭桥帮扶等具体工作,为院校建设发展把方向、定措施、保落实,并在项目申报、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师资配备等方面对学校提供了有效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学校也得到了省内外有关知名企业、知名院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学校发展前景广阔。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校发展不仅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仍然需要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突出专业建设特色、强化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对外合作交流水平等方面下大力气。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稳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聚焦理念创新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特色办学理念是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灵魂。要在众多的职业学校中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就必须树立特色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面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重大举措落实的背景,学校依据办学的实际情况,紧密对接社会对职教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办学目标;并建立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师资培训及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从而形成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化、效益化系列服务链,彰显学校办学实力。gzslib202204021124

同时,围绕培黎职业学院特色办学实际,加强重点宣传,通过中央、省市级媒体立体式、多角度跟踪报道,宣传艾黎国际主义精神和职业教育思想、山丹培黎学校光荣历史以及培黎职业学院建设发展的新亮点、新成就等方面内容,使学校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提升,影响力扩大,职教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聚焦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职业教育必须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让专业教材、课程对接市场需求,把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干、提升技能。但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定位不清,以理论教学为主,丢掉了自己的实践优势,导致学生毕业上岗后还要“回炉”再造。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培黎职业学院聚焦内涵建设,以市场为依托,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全方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以贴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产业转型的原则,按照专业人才技术领域和岗位实际需求,设置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综合型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要侧重于立足现有专业布局,顺应产业结构调整、骨干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创新,立足当地、着眼长远,做好职教专业的建设和升级。为此,培黎职业学院积极对接国家主导产业、新型产业和全国知名企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模式,建设“专业链+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的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一批有较大社会需求、发展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的专业,逐步建成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职业院校如何常态化优质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完善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职教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定期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对专业设置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职教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优化职教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主动做到“引企入教”,强化企业育人主体地位,让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安排等方面享有更大话语权。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就业导向作用和招生计划的调控引导作用,强化专业设置的学校特色,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提升职校学生的求职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搭建职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校企联动拓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项目,提高职校毕业生就业及职业迁移能力。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现试点专业学生“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育人基地建设

在统筹用好用足校内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培黎职业学院积极与知名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创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式,建设功能综合、特色鲜明、技术性能先进的高水平、特色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各专业技能教学和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同时,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进度,加快学校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具备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与各专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紧密结合,将信息技术课程应运于各专业,在各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手段,尽快打造智慧实训新基地。

不仅注重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培黎职业学院还尤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着学校独有的育人文化。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应该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此,学校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培黎精神的深刻内涵,继承和发扬艾黎国际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豁达包容、好学上进、热爱人生的培黎特色人文素养,打造培黎特色文化品牌。

紧抓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能否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为重点,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艺术高超、实践操作熟练、不断追求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有效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关系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培黎职业学院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首要任务,建立教师德能评价机制,积极培树师德先进典型。建立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岗教师全员培训、学科教师专项培训、骨干教师重点培训等制度,积极为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学历层次搭建平台,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对教学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引导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在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建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梯次成长机制,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通过积极组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使教師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通过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并积极完善适应职业院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办学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