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系统的应用场景探析

2022-04-02 13:34王晶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场景

王晶

关键词 智慧医疗系统 移动医护 远程监护 远程会诊 应用场景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日益进步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迫切地盼望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云计算、物联网、5G 移动通信技术慢慢融入医疗服务系统,从而形成了智慧医疗系统。

智慧医疗依靠智能化的医疗仪器设备,将物联网、5G 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与传统医疗方式不同,智慧医疗作为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1] 的方式增进患者与医护人员、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了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急救、远程监护等数字医疗场景,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和患者的就医质量,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智慧医疗系统的应用场景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慧医疗是指以医疗云服务为核心,融入物联网、云计算、5G 移动通信、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医院信息化、健康管理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化。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采集信息数据;通过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存储和智能分析;信息服务依托云服务平台和用户或者医疗终端之间的连接。下文对智慧医疗系统的代表性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

2.1移动医护

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逐渐将智慧医疗服务延伸至患者就医的整个过程,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住院部每天需要接待大量入院患者,护士需要按照工作流程,登录医院系统对每位入院患者的病历、体温单、化验单、门诊医嘱、超声影像等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档整理。而对于这种原始的、烦琐的手工工作状态,在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效率。由于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忙碌和紧张状态,如果对医院护理治疗工作仍然坚持手工核对、整理的模式,在护理人员夜间疲惫的时候极易出现工作失误而发生医疗事故。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实现医疗护理信息化管理和精细化医疗将成为首要问题[2] 。因此,移动医护信息系统作为智慧医疗系统的重要产物之一应运而生。

移动医护是将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诊疗服务延伸和扩展至床边,实现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可以使用通过移动无线AP 和网络交换机连接至医院信息云服务器的手持终端扫描患者信息二维码,从而快速而精确地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采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信息并做好实时记录,进而利用移动终端随时查看并执行负责医生的医嘱。对于每天的用药也可以做到实时录入,完成护理记录和评估的工作,减少二次录入的工作量,形成护理工作的闭环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住院患者每天都會进行许多检查,而如果检查结果还是像原来一样需要患者家属去检测窗口领取再送至负责医生处,会浪费许多时间,甚至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对于医生的工作,移动医护也将提供很大的便利,医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实时查看患者的检测结果,如超声影像资料等,可以及时开具电子医嘱,通过移动终端及时上传至医院云服务器,不仅方便护士执行医嘱,患者家属也可以查看具体的诊疗方案。

对于疑难杂症患者需要联合专家进行多方会诊,此时医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专家发出会诊视频申请,专家可以实时登录医院云服务器查看会诊患者的所有病历档案资料,并通过视频进行诊疗方案的商议,实现云诊疗,从而提高医务工作的效率和临床决策能力[3] 。图1 为具体方案拓扑图。

2.2远程监护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活理念逐渐由“治病”向“养身”方向发展,人口年龄结构也逐步偏向老龄化。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4] 。空巢老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单独去医院看病或者体检往往无法实现,久病不医成为老年人生命的最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智慧医疗系统提供远程监护服务,实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实时、连续和长期的监测。

远程监护会将可穿戴医疗监护设备配置于老年患者,利用物联网、5G 移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辅助医疗监护。医疗监护设备会每天采集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上传至医院的云数据中心,同时远程监护系统和服务云平台将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APP 和微信客户端。远端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24 小时实时监测的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实时状态,并可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跟进、判断和处理,同时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APP 查看每日监测结果和健康评估报告。一旦监测数据异常,医生将第一时间通过APP 或者微信客户端发送监测异常报告,提醒患者家属带领患者来医院做进一步DE 检查和治疗。此后,如果家属仍未带患者到医院就诊,且生命体征数据一直处于恶化状态,监控系统将自动拨通危急报警电话至患者家属,提醒家属尽快带患者就医,并提出相应治疗建议。这便于患者家属实时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健康状态,省去终日往返于医院的劳苦,帮助患者和家人解除在患病过程中的忐忑和焦虑的心情,并且及时发现病情危急情况信息,不会由于就医不及时延误疾病干预的最佳时机,避免造成巨大损失,有利于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图2 为具体方案拓扑图。

2.3远程会诊

我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对于疑难杂症的诊断,经常会由于乡镇基层医院的医生经验不足而造成误诊,从而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迫切需要对口帮扶的上级医院通过5G 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网络信息化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使得偏远乡村的患者能够同样享受到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系统的远程会诊借助5G 网络的高速传输数据、大带宽和低时延以及云计算平台资源信息共享、数据存储备份的特性,通过远程会诊中心或者移动会诊终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移动会诊[5] 。患者在社区或者乡镇基层医院进行就医,基层医院的医生会将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超声影像资料、检查检验报告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传输。对于比较棘手的病患,基层医院的医生将向对口的上级医院发出视频会诊申请,上级医院和对口帮扶基层医院之间建立4K 远程高清视频连接,当病历资料和会诊视频数据进入上级医院的内网后,将与原有公网流量进行分流,公众用户业务走普通通道,远程会诊视频和资料数据流量通过专享通道与公网流量进行隔离,最后接入医院云平台[6] 。上级医院的专家医生可通过终端登录云平台查阅相关病历资料,同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在线病历和超声影像资料的讨论以及视频问诊。患者也可以登录云平台下载诊疗报告,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疗服务,实现上级医院和对口帮扶医院的医疗资源共享,诊断信息实时互联。图3 为具体方案拓扑图。

3结论

猜你喜欢
应用场景
有线宽带接入技术及应用场景问题分析
桌面虚拟化场景应用研究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应用场景上的差异性研究
电力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展望
云计算在运营商业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北方移动微管微缆技术应用场景
室内外布线用新型光缆技术规范应用研究
浅析STM32微控制器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综述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