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童年

2022-04-03 06:19周益民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作文选刘老师黑板

周益民

我曾经不无自豪地告诉朋友,我的语文基础基本是在小学阶段奠定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些历史根基的农村集镇,我就读于镇上的中心小学。那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走向80代初的一段时间。

记得每个新学期,年轻的大哥哥老师都会站在讲台前,在我们数十双小眼睛的注视下,用画报纸从从容容地将课本包好、压平整。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犹如见证一件艺术品的诞生。回到家,我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儿,将课本包好。不过,令人有点沮丧的是,到了期末,尽管我们的课本用书皮包了,使用也小小心心的,可总有些皱皱巴巴。再瞧老师的,他根本就是带点炫耀地拆去包书皮,课本几乎看不出什么磨损。看着他得意而狡黠的笑容,我们既感叹又羡慕。于是,眼巴巴地盼着新学期,盼着拿到新书,暗暗对新书下着一定更加小心呵护的决心。这样的决心一直陪伴着我走到了小学毕业,甚至走到了今天。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学写作文。记得通常的模式是:老师让我们看着图,他提问,我们磕磕巴巴地回答,他再将关键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常常写满大半块黑板。最后,我们只需看着黑板,借助他的板书,凭记忆或自己的理解将中间省略号部分填补完整,一篇作文就算大功告成。记得我每次的作文都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大概因为喜好阅读,到四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在班里忽然显得有点拔尖的意思了。这时候,语文老师已经换成了一位中年男教师,姓毛。不久,毛老师将班上十几个作文“好手”召集起来,要我们每天写观察日记,他则隔三差五地批阅。其时,学校还发给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魏晔的日记选。后来等我也做了教师,回头了解了一下那段历史,才知道写观察日记正是那段时期特别火爆的一个作文教学经验,魏晔则是當时的一个学生小典型。不知道毛老师是否雄心勃勃地也想培养出个把自己的“魏晔”来。遗憾的是,面对这项没有多少压力的弹性作业,我们起先还有些兴趣,时间一长,就实在感到无话可写,于是,昨天买了一块橡皮、今天丢了一把尺子地糊弄起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一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流行在网络上写博客,我的几个博客都是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想来也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

毛老师很注重作文的评讲。我当然已经记不清他每次都具体讲了些什么,但总也忘不掉的是,每次讲评课,我都屏住呼吸,盼着能在表扬的名单里听到自己的名字;总也忘不掉的是,他常常拿着我的作文本,用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读我的其实十分幼稚的文字。我则美滋滋地做出一副害羞状迎接着同学们的目光。

毛老师还给我们编过两本油印小册子。那时学校条件简陋,好像连铅字打字机都没有,用的都是老式钢板刻字再油印。我们看到毛老师每天忙忙碌碌,在办公室埋头刻蜡纸。一本是优美句子的汇编,分门别类,条理清楚且内容丰富。我们拿着真是爱不释手,每天都要反复阅读几遍。与此同时,毛老师有力的字体在我们眼中也成了最美的书法作品。另一本册子临暑假才印制完成,是优秀作文选。多是翻印的现成作文选上的优秀作文,令我们惊喜的是,后面还印了几篇班上同学的好作文,其中就有我的一篇《我爱春雨》。这本小册子好长一段时间成了我的珍藏。

与此同时,我们的课外阅读也拉开了帷幕。当时学校组织我们订阅过《少年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报刊。后来,每个班竟然分到一批图书,让我们很是兴奋了一阵。第一次分发图书,毛老师特意挑了一本,说“给你看本厚的”。我接过一看,是《小乒乓变了》,回想起来大概有半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我以前读的多是《三国演义》《岳飞传》之类的书,或者是少儿报刊,独立一本书的儿童文学读物还是第一次阅读。

五年级,又换了个老师,姓刘,看上去很威严。刘老师批作文非常仔细,我那时最爱读他的眉批、尾批,总能得到不少启发和鼓励。依稀记得有一篇作文,我描写站在靶场土山顶上的所见所感。他在那段文字下画了很多“波浪”,旁边还写着“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让我不知天高地厚地陶醉了一把。他还常常给我们朗读他的往届学生的同题作文,语气里透出抑制不住的喜悦。我曾经好长一段时间美美地想,以后,他会不会也把我的作文读给学弟学妹们听呢?接着,刘老师就让我担任班级的图书管理员,保管那个图书小箱的钥匙。我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利用手中“职权”多看几本书,但那份信任无疑又让我与书亲近了几分。有那么几次,刘老师讲评朗读我的作文时,在某些地方还特地停下来,告诉同学们那是模仿哪篇文章的哪个段落。

猜你喜欢
作文选刘老师黑板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刘老师想开小车
优秀作文选评
幽默的刘老师
2017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聊聊我们的作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