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2022-04-03 02:02高文洁
文化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济宁运河文化

高文洁

运河文化来源于人工运河,既属于社会现象,也属于历史现象,可被看作开凿大运河后长时间形成的产物。济宁运河位于今微山湖西畔。济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依靠运河形成并逐步发展,时至今日,已经产生了诸多运河文化遗存。本文将对济宁运河文化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形成情况与主要特征。

济宁运河的地位

京杭大运河建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朝代不断更迭,运河也经过数次整治与兴修,成为了今日的京杭大运河。元朝于北京定都,当时北方在受到战乱冲击之后,对物资的需求极大,必须从南方调运,已有的运河河道已经被淹没,处于断航状态,需要调整运送线路,先河运,再陆运,最后继续转为河运,运输过程繁復,耗力又耗时。元朝统治者基于此种情况,对运输路线作出调整,重新规划,采取截弯取直的方式,经由山东新修建运河,实现了南北连接。济宁在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华北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拥有丰富的河流湖泊资源与充沛的水源,这也给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济宁是京杭运河山东段的组成部分,处于中间位置,给漕运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运河文化经济带快速崛起。济宁河段北与京津相接,南和江淮相通,由于地势相对偏高,成为了京杭运河体系的制高点,其水流情况关系着运河的畅通,所以济宁运河的治理疏浚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历朝历代都大力修建闸坝,并设置专门负责运河管理的官职与机构,以便济宁运河长期保持良好畅通的运行状态。

济宁运河文化的形成

济宁运河文化主要包括在利用、兴建以及开凿运河过程中,济宁人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济宁运河的轴线为会通、济州运河河道,在其发展期间,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包括古镇、街巷、建筑与聚落等,具体有崇觉寺铁塔、东大寺、太白楼、竹竿巷、南阳镇与南旺镇等,不少船只需要在此交汇,商业贸易也日益繁荣。由于河道频发淤堵或决口等情况,历朝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此河道的维修与整治,经常开展维护与疏浚工作,开展水利、闸坝修建活动,建设了南旺分水枢纽、天井阀以及金口坝等工程,河道因此得以畅通运行。济宁地区还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1 ]。儒家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人行为处事以及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他们在发展方面更侧重农业文化,思想上有明显的轻利重义倾向。济宁运河衔接南北,受江浙文化的影响,此地民众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形成了追求财富以及开放的思想,继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商人地位得以提升。民众更注重发展经济,以此来改变物质生活,运河文化中融入了外来的商业文化与本土的农业文化,体现了包容性。运河沿岸还有不少特色民俗,展现了人们最为真实的生存情况与生活状态,其借助口传心授与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通过这些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产物,可窥见当时此地民众的生命记忆与文化基因。

济宁运河文化的主要特征

更具有人性化特点,关注点集中在人本身

对比济宁运河文化与江河湖海文化的显著差异,长期居住在运河附近的民众,更为推崇人本身拥有的力量。之所以会产生这一文化理念,主要是因为大运河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同样是沿河居民认识自我以及充分运用创造才能、实现生存目标的过程,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在开凿大运河时,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存在的差异加大了施工难度,但是也使人们充分地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出来,进一步挖掘潜能,依靠人的力量完成了开凿任务,扩大了生存空间。因此,济宁运河文化是属于沿岸劳动者的文化,人们面对自然的各种考验,不再只能被动接受,而是可以对抗与战胜自然,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为己所用,如修建水利系统[ 2 ]。人性化特点也是济宁运河文化能够留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儒家思想以“仁”为处世做人的核心,其极为重视人的价值,重点发展人的道德与知识,在人际交往中强调为人忠信、与人为善,儒商则是“商”和“儒”的融合体,商业具有趋利性,商人受到儒商文化的影响,既具备趋利避害的商业本能,又保持了兼济天下的儒者本色。儒商思想赋予了济宁文化鲜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文化体系既不同于商业化城市,也不同于政治型城市

政治型城市的发展中心是政治,这类城市更注重防守,因此也更加稳定与封闭,其政治功能比经济功能更重要。商业化城市则往往是经由海运带动与发展的,经济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受到与其他地区经济往来活动的影响,也更加开放;位于沿海区域的民众,主要依靠商业手段存活。济宁原本属于军事重镇,后在运河漕运的影响下,从军事重镇逐渐向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工商业文明[ 3 ]。济宁并不是单一的商业化城市或政治化城市,其具有多元的城市功能,漕运发展到鼎盛时期之际,济宁作为商业性都会、军事要地与漕运管理中心,具备多重“身份”。另外,济宁的手工业也极为发达。

强烈的交流性与对外辐射性

运河文化并非一方水土滋养的文化,沿岸民众通过运河带有的通达性与流动性,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只要是运河延伸的区域,就能传播运河文化。大运河在东西之间发挥沟通作用,同时纵贯南北,流向五大水域,分别是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与海河,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与北京几个省市,途经济宁、聊城、临清、德州、沧州、天津以及北京等20多个不同城市。运河到达一个地区,便能够传承其他地域的文化,并联动与融合当地文化,形成新的文化体系,融合后的文化也可借助运河再向其他地区传播,继续产生新的文化成果,如端鼓腔、八角鼓等。济宁运河文化在对其他地域的文化进行吸纳的同时,也成功地传播了本土文化,从而扩大了文化影响范围。曾有济宁商人在济宁会馆(位于今江苏吴江县盛泽镇)建设金龙四大王庙,影响了该地文化民俗。相比处于内陆中的山地文化,济宁运河文化的兼容性与开放性更强。

工商业文化占比较大

运河文化涵盖文化体系、经济体系与政治体系。济宁运河的修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而经济的繁荣又给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济宁文化连绵不绝。在济宁,商业文明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催生了以齐鲁文化为基础的独特的儒商文化。

在运河还未实现全线贯通济宁前,当地领导者多采取重农抑商或重农轻商的政策。受领导者的影响,百姓也大多轻视商人,重视农民,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然而开通大运河后,济宁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变,人们对于商人、经商的看法被彻底改变,从轻商到重商,甚至于捧商追商。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原本封闭的社会环境因外来漕船以及外来人口的影响,逐步变得开放起来,各地的信息在此流通,闭目塞听的情况得到改善;江南地区的消费文化与审美文化给济宁当地文化带来了极强的冲击,明清之际的漕运发展到最为鼎盛的阶段,有从湖北、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等地前来谋生的手工业者以及商人,在济宁开展商业与生产活动,创办了诸多手工作坊与商号行栈,如山西人在濟宁坝口创办的人和粮行、苏州人创建的玉堂酱菜铺等,其在从事商品交易与商业活动的同时,也给当地注入了新的文化观念。济宁人在外来者的影响下,价值观发生转变,不断加大对商业的重视;另外,济宁的地理环境也相对比较特殊,给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商人面对的市场空间也很大;周边区域的农业发展水平高,农业生产给商业活动带来了充足的物质资源,商业发展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

个性鲜明

德州与济宁同在齐鲁文化体系中,而且同样居于运河沿岸,相比之下,济宁地区的商业文化发展得更快,更加充分,在明代,德州的工商业已经落后于济宁与临清。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可知,二者在地理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济宁临近江南,德州临近京畿,南方文化给德州带来的冲击力相对较小。大运河刚刚开通时,德州和济宁地区的商人多为外地人。商业文明持续向前发展,不少济宁人主动加入到商人队伍中,参与到贸易与商业活动中;德州人对于商贸行业以及商品生产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强,外来客商掌握了工商贸易行业,本地商业难以获得发展。济宁的商业发展以手工业为基础,手工业门类多样,辐射性极强,比如皮革业、缝纫业、土陶业以及木业等产业兴旺,明代初期形成了四大皮毛作坊;而且济宁当地的手工业具有特色,也成为了当地商业体系的支柱,其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与社会交流,对外地商人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工商业快速发展,济宁民众享受到发展果实,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也就形成了更强大的购买力,促进了商业体系发展。在良性循环的积极催动下,济宁形成了良好的工商业环境。德州的商业是由集市性贸易活动支撑起来的,进入战争时期后,外地商人往往会离开德州,前往其他商业发展得较好的地区,因此德州的商业难以获得稳固发展。

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可被视作时间性,即事物在存在时限中给当时历史带来的全部影响,同时涵盖其创造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济宁运河文化已经形成了历史性,其扎根于儒家传统文化,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产生了影响。济宁运河文化所在的齐鲁文化体系的核心之一就是爱国精神,鼓励人们用自身才学与能力积极入世。漕运活动、地理优势共同推动了济宁在政治、文化与经济等多个社会领域的发展。济宁地区的人民在南北文化的多重影响下,思想不断得到解放,观念也在持续更新,水乡文化逐步演变为影响更为深远的运河文化。济宁人在发展运河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自身价值的挖掘与发展。京杭大运河给漕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运河漕运的繁荣则直接带动了济宁城市的发展。

在元代以前,运河的功能主要是运输税款与朝贡,确保首都物资的供应需求得到满足;而元代以后,国家经济中心出现了明显南移,运河的功能从政治向经济转移,漕运主要在运输手工业产品以及大宗商品方面发挥作用。济宁运河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既是南北方活动的集散地,同时也作为北方漕运中心发挥作用。对比漕运与陆运,前者的安全性与便利性更强,古代通过陆运的方式实现大宗货物运输的成本不低,当运输金银钱币与贵重器物时,货物的安全性又会受到威胁,在当时漕运是极为先进可靠的运输方式。漕运会带动济宁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济宁地区的人们大多具有兼济天下和经世致用的信念;与传统的重利商人不同,济宁商人在商贸交易中坚守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其影响持续扩大,济宁运河文化也得以大范围传播。总之,济宁运河在我国运河史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时代性

时代是一定发展时期内文化、政治与经济等多种状况的综合,是具有客观性的历史进程。优秀的文化往往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够呈现出其现实价值与社会价值,即使进入现代,济宁文化仍旧保持优势,这也使得济宁文化能保持充足的活力。新中国成立后,济宁运河又经过多次修整维护,已经发展为综合性运河,提供发展旅游业、调水、赈灾以及航运等多种功能,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与经济效益,济宁也随之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尽管济宁运河原本具有的运输功能已经逐步衰退,但是其文化意义经久不衰。济宁运河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可从文化、自然生态以及旅游等方面挖掘济宁运河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科技价值,从而将济宁运河文化传承下去[ 4 ]。以生态价值为例,济宁运河在历史演变与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自然生态机制与半自然生态系统,对环境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可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应当继续加大对济宁运河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保护生态系统。总之,济宁运河文化因其所具有的时代性特点,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济宁运河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济宁人,这一文化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包容性与开放性。济宁运河文化在齐鲁文化体系下,对其他地域文化兼容并蓄,逐步发展成济宁地区独有的文化。济宁人摆脱封闭,积极对外交流,同时也保持着自身个性,关注人本身,倡导用人的力量来面对自然的挑战,从而使这一运河文化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现代人应继续传承济宁文化,挖掘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俊儒.儒家文化与济宁运河独特性和传承性关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49-51.

[2]刘晓玲.从地名中解读运河文化——以山东济宁地名为例[J].山东档案,2021(04):29+33.

[3]高秀丽.济宁运河文化保护、开发、传播现状调研[J].中国民族博览,2019(08):39-44+90.

[4]张书淼,徐雷.山东运河传统民居形式及其传承初探——以济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84-85+95.

猜你喜欢
济宁运河文化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谁远谁近?
济宁有线“屏屏通”便民惠民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