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

2022-04-03 02:07傅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活态民俗文化保护

【摘要】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使得民俗文化的保护受到冲击,必须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正确看待数字媒介对于人类进一步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灵活运用第二自然凸显沉浸媒介的开放性、叙实性,加强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体验,确保其感受的真实性,以此使其从心理上认可民俗文化,并热爱、依赖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活态保护。但沉浸媒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发挥其价值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手段规避风险。以文章首先就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沉浸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叙事机制上的差异及利用沉浸媒介传播民俗文化的价值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沉浸式“活态”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沉浸媒介;民俗文化;新活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02-03

【本文著录格式】傅文.沉浸媒介与民俗文化的新“活态”保护[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02-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年度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RKB012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保护城镇化过程中对原始民族文化的破坏,但从总体上来讲是以开发式保护为主,不可避免地会对原始的民俗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和破坏,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伪民俗现象。因此,社会相关研究学者开始呼吁對民族文化进行活态保护,打造参与式、体验式的民俗文化生活平台。

所谓沉浸媒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一种高级产物。众所周知,不同的媒介特征优势大不相同,从最初的人际媒介,到纸质媒介、传统媒介,再到最后的互联网媒介,信息的传播发展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减少,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生产者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完善。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受众群体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希望具备人际媒介的亲切感,同时又想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信息传播的限制,希望建立健全完善的、平等的传播技术关系,还要求信息数据多元化,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而沉浸媒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沉浸主要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某一意识或境界中,沉浸并不是现代社会发展背景所衍生出的产物,也不是人工智能的独有特征,不管是报纸、杂志、电视剧,还是广播、电影,都能够实现沉浸这一效果。但“沉浸媒介”是现代社会中独特的名词,其本质上是指不同媒介基于特定的场所环境实现了融会贯通,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共同发展,以此创造出无边界的传播渠道和途径,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统一发展。而沉浸媒介主要涵盖了VR、VR、MR等相关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沉浸媒介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创新,实现了与人类的互嵌,本质原因在于沉浸媒介具有其独特的叙事机制。在当前阶段,人们对叙事的认知过于局限片面,认为其仅仅是对纸质媒介与大众媒介进行的虚拟宣传叙述,并解释故事脚本,但这仅仅是叙事机制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沉浸媒介在进行民俗文化的阐述时也可以利用叙事的方法进行描述,但这样的描述并不是以文字为主体,而是调动了大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切实活跃其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意识。

一、沉浸媒介与传统媒介在叙事机制上的差异

(一) 叙事者的差异

对叙事者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文本内涵的价值入手,其应当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也是整个文本的单一制造者。在沉浸媒介发展背景下,这样的叙事者逐渐转变为能够与大众互动交流的文本意义协商者。众所周知,不管是纸质媒介还是大众媒介,其本质上都是将时间与空间进行了分割,而这样的分割具有明显的界限,不管是叙述者本身还是接受者都无法改变这一现状,针对叙事者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接受者必须持有明确的态度,可以是肯定,可以是反对,也可以是协商,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信息。对于沉浸媒介而言,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虚拟技术创造出叙事者与接受者在同一时间空间的背景和环境。例如,VR技术能够向接受者更系统全面地分享自身实践经验,尤其是国家相关领导人在进行政治演讲时,VR技术能够再现集会中的部分示威者行为,这使得民众更为深入地了解国家困境,这对政治演讲的效果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沉浸媒介发展过程中,叙事者的叙事能力、叙事框架被减弱,信息的接受者可以直接与叙事者进行对话,甚至可以改变其整体思路和信息结构。

(二)叙事语法的差异

在叙事过程中,文字语言的选择会根据个体的思维理念、整体认知,科学合理地采用修辞手法、句型组织等多元化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抽象形式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使其立足于自身的日常生活展开想象,从而产生较强的感性体验。而对视听叙事而言,则遵循人们视听的基本规律,利用多空间、多镜头带给人们以戏中戏、双时空、平行时空等切身感受,采用多元化、多维度的叙事技巧创设丰富的视听形象,以此满足受众者的实际需求。在传统媒介中,不管是文字叙事还是影视叙事,其语法结构都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和框架性,受众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才能客观深入地了解叙事内容,而在沉浸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带给受众群体多角度的感官体验,创设出逼真的现实场景,利用特定元素、色彩、光影、立体声等元素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利用独特的语法翻译出现实问题,以此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资讯。由此可见,沉浸媒介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字描述和影像分析,受众群体可以快速认知叙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沉浸媒介有效消除了复杂叙事技巧对于个体理解认知的影响和干扰,从真正意义上解放了个体的思维,强化了其切身感受。

(三)叙事视角的差异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大众媒介发展过程中,基于叙事视角我们可以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客观视角三个模块,受众能够获得的信息资讯通常是被叙事者直接决定,换而言之,叙事者所采用的视角就是受众者拥有的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沉浸媒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叙事视角再次还给受众,使受众能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感知自由,利用自身独特的思维理念进行信息的接收。由此可见,沉浸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个性化视角与移情性视角,这也是限知视角的主要特征。英国相关研究学者认为,沉浸媒介的叙事视角可以分为记者视角和角色视角两个主要模块。针对记者视角而言,受众群体会受到记者报道的相关影响,将自己看作新闻中的某一角色。换而言之,其认为沉浸媒介是记者视角向角色视角有效转变的过程,但不管是哪一种视角,受众对信息资讯的解读通常具有个性化和移情性特征。在这样的视角上,受众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与叙事对象相同的情感体验,之后再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情感认知对这样的情绪体验进行二次理解。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上述所描述的体验还是个性理解都是不可重复的,其可以体现出个体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展示及发展规律。

(四)叙事方式的差异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为了使所有的受众群体都能够获得充分的体验,沉浸媒介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会灵活运用多模态的方式方法进行叙事。第一,针对感官体验而言,其主要是指相关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事件所涉及的一系列数字符号进行更新完善,之后再通过直观的形式,基于物理世界加强受众群体的感官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不同于普通的真实自然界,体验感更强,效果更好。第二,针对空间实践而言,其主要是指受众群体立足于技术手段有效确定与拟态空间之间的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联性,通过实践体验加强受众感受。第三,针对身份置换而言,其主要是指受众群体利用交互设备设施,如头戴式显示器、数据手套等工具辅助身体对叙事内容中的某一个对象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全新的身份体验。第四,针对情感主体而言,其主要是指受众群体利用移情式参与的方式方法对叙事内容进行直观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不同于普通的情感认知,具有较强的存在感,情绪情感也会进一步放大。第五,虚拟记忆方式主要是指利用 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较为真实的情景,而受众群體在这样的背景下会逐渐被细节感染,将其作为真实的自然环境进行体验。由此可见,多模态叙事方法能够考虑到个体的各种感官体验,采用差异化的强度、频率,使其在不同情境、不同层次的环境中获得心理沉浸。

二、灵活利用沉浸媒介传播民俗文化的价值优势

(一)浸媒介具有完全开放性,有效增强受众对民俗文化的感受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沉浸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其叙事机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叙事的整体框架并不由叙事者直接决定,其不仅仅涵盖了叙事者的思想认知和重要意图,也包括了抵消叙事者意图的相关信息数据。与此同时,沉浸媒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特定的元素、色彩、光影进行了灵活运用,实现对受众群体的全方位、立体化感受,运用多模态的形式面对面地对叙事语法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尊重个体的发展需求,感官体验和思维模式除开了文字叙事、影像叙事的复杂技能、技巧,加强了人们的多重感官体验,为其提供更真实的个性化、移情化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群体可以更透彻地感悟叙事对象的情绪,并根据自身的发展背景对这样的情绪感悟进行再次理解,这样的开放叙事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了受众群体的切身感受,同时加强了其思维理念。

(二)沉浸媒介具有“叙实”性,有效保证受众真实感受民俗文化

众所周知,沉浸媒介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媒,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叙事的内容并不是由叙事者直接决定的,由此可见,针对民俗文化的叙述沉浸媒介本质上是为了叙实,基于现实情况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进行解释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叙事通常以叙述为主体,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方式,受众群体能够快速高效地了解并掌握民俗文化,同时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从而杜绝了伪民俗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沉浸媒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其第二自然的形式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在民俗文化的继承发展过程中,生产者及相关企业并不需要为了利益伪造民俗文化,保持其原汁原味即可。

(三) 沉浸媒介具有陌生性,引发受众对民俗文化的心理依赖

在沉浸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叙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相关元素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模式方法对于多数受众群体而言过于陌生,而人们通常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更依赖于自身所熟悉的、能够有效预测的相关内容形式。因此,沉浸媒介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在使用其进行信息的传递时也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整体上趋于保守。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传统性,这使得受众群体会更多地选择民俗文化环境,以寻求安全感。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人员在运用沉浸媒介时会营造出第二自然环境,而这一环境渗透融入了民俗文化,使得受众群体很容易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从而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二次创造。

三、民俗文化沉浸式“活态”保护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受众群体会更依赖于第二自然环境接受民族文化,但久而久之,其或多或少会逃避第一自然环境。换而言之,过于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需求。众所周知,沉浸媒介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带给受众群体心理沉浸,而这样的空间对第一自然进行了系统的封闭,屏蔽了现实空间,而在这样的空间中,民俗文化能够与受众群体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长期以来,人们受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影响,身体感知缓慢,而沉浸媒介则调动了个体的多重感官,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身体本身与身体之外的体验融合。部分受众群体如果没有合理把控这样的度,沉浸媒介所创造出的第二自然环境就会被作为真实现实,久而久之这部分受众群体会失去对现实文化的正确感知,甚至对事物的发展也失去观察力和感受力,如果不加以引导,个体会开始逃避现实生活。

另一方面,沉浸媒介的发展会使得第二自然逐渐异化受众。具体而言,人们的身体结构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而个体的心理变化、心理需求也是充分立足于第一自然形态下所形成的。沉浸媒介虽然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关注,从多个方向、多个维度加强了人们的感官体验,也深化了个体的思维模式、思维理念,但不管是心理状态还是视觉、听觉等感知感受都必须充分立足于第一自然形态下个体所依附的身体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在沉浸媒介背景下所开展的互动交流逐渐演变成为第一自然的加强版,因此在这样状态下的运动及规律已经无法满足第一自然的发展需求,甚至二者在组织机制中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实现感官、思维、心理的异化。

参考文献:

[1]袁映雪.媒介文化视域下皮影文化的活态传播——以罗山皮影戏为例[J].新闻知识,2019(3):80-82.

[2]蒋惠敏,陈凯.基于网络直播媒介的海南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10):290-291.

[3]邹淑倩,周杨静.沉浸媒介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新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67-68+71.

[4]成哲.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作用——以华阴老腔媒介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为例[J].新闻知识,2019(3):79-81.

[5]吕展榕.互动仪式:新媒体视阈下民俗艺术传播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9.

[6]冯如攀.传承场下电子媒介与民俗、民俗学的关系研究[J].长江丛刊,2019(2):40,42.

[7]严三九.沉浸,隐喻与群体强化——网络直播的新景观与文化反思[J].学术界,2019(11):140-150.

[8]成哲.利用媒介传播保护并发展民俗艺术--以华阴老腔媒介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6):105-106.

[9]员巍.基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研究探讨[J].智库时代,2019(19):283-284.

作者简介:傅文(1970-),女,天津市,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对比研究。

猜你喜欢
活态民俗文化保护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