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一点思考

2022-04-03 21:43袁鑫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艺术未来发展

【摘要】我们现在普遍认同公共艺术真正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公共性和当代性。公共性主导着公共艺术的发展和走向,公共艺术还有其多样性、综合性、功能性、整体性、地域性等多种特征。本文旨在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做出一些思考,将从公共艺术概念、公共性特征以及未来发展三个角度来探究。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68-03

【本文著录格式】袁鑫.关于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一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68-170.

一、关于公共艺术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Public art)这个词中“公共”代表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公共”这个概念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公共”和“艺术”拆分开来解读“公共艺术”,因为“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一直到今天为止也存在着争议。“艺术”加“公共”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很多艺术家和批评家近些年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之一。现今,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指的是在一个具体的或既定的公共空间中,艺术家根据场所、环境、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创作的作品。

公共艺术没有固定的艺术形式,不是某一种具体艺术形态的称呼,却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大的包容性。孙振华在《公共艺术时代》中谈到:“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和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1]”。我们现在普遍认同公共艺术真正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准确来说是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的。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不得不说,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发展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但已有很大的进步。从1979年首都机场大型壁画创作问世以来,公共艺术就登上了中国城市空间的舞台,这是国内公共交通系统中的第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是国内公共艺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鹤在深圳创作了公共艺术作品《拓荒牛》,拓荒牛成为深圳的精神代表,公共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正在一步步影响城市。2003年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见图1)建成开放,大批的雕塑作品置于公共空间与公众产生互动和交流的前提下,这些雕塑艺术作品已具有了公共艺术的性质,雕塑公园在各大城市相继建成,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给国内公共艺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代公共艺术与城市在时间风雨中共同成长,在传达着一种文化信息的同时拓展了城市的内涵和视觉表现。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态,与城市环境、周边建筑以及公众的审美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公共艺术在建设过程中尊重大众的审美需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单一的满足自我的审美意志,而是站在公众的立场,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趣味。

我们把公共艺术出现的场所大致分为五类:一是政治性场所,二是文化公共场所,三是商业公共场所,四是一般性公共场所,五是娱乐休闲公共场所。当然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所在场所的公共,还是艺术呈现形式的公共问题。在当代公共艺术的呈现方式上,雕塑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公共艺术并不仅仅是雕塑的代名词,当代公共艺术在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三)公共领域

在公共艺术的相关问题上,不能避开的一个词是“公共领域”。众所周知,“公共领域”是根据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译出的。公共领域在18世纪末开始出现,准确来说,公共领域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公共领域的出现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公共艺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城邦内广场上的雕塑一开始并非为了艺术而建立,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们融入了公共生活中,已经具有了公共艺术的性质——公共性。

二、公共性的特征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围绕公共艺术的最基本话题,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近些年,关于公共艺术公共性问题的讨论也层出不穷,不同的学者侧重点和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孙振华认为:“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为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事物权利的肯定[2]”。彭迪则认为:“从根本上说,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基本特征在于其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一元性[3]”。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场域上的公共空间,也包括公众的互动、参与和民主的体现。公共艺术需要艺术的参与,更需要大众一起来面对,如此才能创立一个不唐突的艺术环境。在学习公共艺术和不断的探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公共性可以看作三个方面:开放、互动和民主。

(一)开放性

公共艺术面向大众就意味着开放,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艺术家就力图打破博物馆的限制,将自己的艺术作品放入公共空间之中。他们的艺术作品不再收藏在私人领域,而是在公共领域之中面向公众展出,即开放性质的展览,由此公共空间中的展览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现如今,当代公共艺术本身就立足于开放的观念,面向大众、面向人群,努力打破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特别是从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很多的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都被迫停业,一年多的时间,大众接触艺术的途径受到了限制。我们意识到公共艺术的价值和需求是多么的重要,开放的艺术作品很大程度上顺应了当下后疫情时代的艺术需求,进入空间、介入生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广场是社会活动的场所,广场是最典型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广场的开放性特点给予了公共艺术无限的创造可能性。例如,烟台福山区的银河广场上屹立着《月光》主题雕塑(见图2),这件大型公共艺术主题雕塑结合地域特色和广场的开放性质,以初月为雏形,造型极简却大胆,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济南泉城广场上的主题雕塑《泉》,以天蓝色为主调,整个造型与广场周围形成联系,富有层次变化。公共艺术本身具有开放性质,也就是说公共性即开放性。

(二)互动性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体现在公众既是欣赏者也是参与者。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过程中,除了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公众的参与和互动。公共性也是一种互动性。在1982年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发起了名为《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的公共艺术项目。博伊斯在费里德利卡农美术馆前放置了7000块花岗岩砖,这些花岗岩是作品的一部分。他拿起一块花岗岩,放在美术馆前的空地上,并在其旁边种下了第一棵橡树。这是博伊斯公共艺术计划《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迈出的第一步,博伊斯希望大家共同参与这项计划,随后众多的艺术家、普通民众重复着这一举动,公众的支持使这项计划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直到1987年最后一棵树由博伊斯的儿子在第一棵树旁种下,这个公共计划从开始到结束用了5年的时间。博伊斯的这个公共计划涉及了个体、自然和社会三个层面,公众参与其中时,也思考到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它几乎覆盖了整个卡塞尔市,潜移默化着周围的参与者。通过这项公共艺术计划,更多的人意识到艺术作品在向大众传播、介入生活的过程中就已经与大众产生了互动关系。

悉尼艺术节上的大型互动装置光折纸(Light Origanmi)(见图3),是由320片铝制板组合而成的,它犹如一个巨型三维万花筒,公众在进入这个装置后,自身的着装和动作与灯光、铝板的反射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在产生互动关系的前提下,公众也是这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之一。这种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旨在观众能积极的亲身实践参与,公众的互动参与也是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肯定,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能与公众和人群产生互动和交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和趣味。

公共艺术要考虑的是民众的参与,而不是过度以艺术本身为主体,刻意强调艺术性,要意识到民众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轻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艺术家只有足够了解和投入到创作和当地生活环境中才能更贴近民意。

(三)民主性

对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人们有权利谈论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最开始旨在美化城市,随着人民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公共艺术既要满足城市的文化需求又要迎合公众的审美趣味。将一件艺术作品放置于公共空间,就要考虑到民众的接受度,不能引起公众的兴趣,甚至遭到反对,那么这件作品也失去了公共性。公共性还是一种民主。

1981年塞拉在纽约联邦大厦前创作《倾斜的弧》,这是一個弧面的巨型铁墙,这件艺术作品带有强烈的艺术家个人色彩,塞拉坚持自己的创作初衷,但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情感和心灵的共鸣。相反它的建成给周围的民众和工作人员带来了出行的不便,正是因为这件艺术作品违背了民意,没过多久在众人的请愿中这座公共雕塑被移除广场。

简单来说,衡量一件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公共性,首先要看艺术作品是否在公共空间中展示,位于公共领域之中,而非私人领域;其次,公众是否主动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互动和交流;最后,这件艺术作品有没有体现出民意。

三、对公共性的思考

城市公共艺术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倡导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共存,如此一来,作品就涉及与公众、文化、社会和环境等的关系,使得公共艺术真正参与到城市建设当中,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城市增加了精神财富,积极传达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观念,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座城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共艺术的管理体制并不健全,这就导致了许多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出现了急功近利、运行受阻、后续的维护和管理缺失等情况。在很多的二、三线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设施陈旧、资源浪费等现象频出,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多、质量低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规范公共艺术的发展道路,首先,要制定理论和管理体制;其次,在公共艺术建设中,要结合城市的历史和环境特点,循序渐进;最后,在城市规划中,对艺术作品要提高质量,精简数量。

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诞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作品不是凭空捏造的,过去的艺术作品是围绕着艺术家,艺术家是作品的灵魂,作品只是传达精神和态度的一种形式。然而,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公共性,也就意味着不再是艺术家一个人的舞台,整个作品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这不是削弱了艺术家的存在感,反而更需要艺术家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艺术家就像掌舵者,把控大局,贴近城市,走进大众。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运行的内在机制,公共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公共性,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给当代公共艺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网络空间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公共领域,网络的开放性和便利的互动性给当代公共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新媒体技术的支持拓宽了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疫情期间有很多的展览都是通过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展出,公共艺术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期待未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演绎它真正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孙振华.公共艺术论纲 在艺术的背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彭迪.公共艺术如何公共—公共性:道义的熔铸[J].美术观察,2004(11)

[4]赵志红. 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袁鑫(1997-),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批评与策划。

猜你喜欢
公共性公共艺术未来发展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