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 神鸟眷恋的家园

2022-04-04 16:54梁海滨
百科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鸡公山山包黑颈鹤

梁海滨

昭通古称“朱提”“乌蒙”,早在距今约10万年前,就有早期智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作为云南最早建制的地方,自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至唐天宝年间,昭通以“朱提”为名,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长达800多年。唐代之后,宋封乌蒙,元置乌蒙路,明置乌蒙府,清改为昭通府,取“昭明通达”之意。其间,汉晋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灿烂的朱提文化特别是白铜的发明、闻名全国的“朱提银”、儒学的兴起和传播,显现出朱提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度繁荣。

产于朱提山的“朱提银”在全国影响深远,自唐朝以来成为白银的代名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赠崔官立之》诗中有“我有双饮盏,其银出朱提”的句子,明清时期提到“朱提银”的笔记小说更是比比皆是。据《华阳国志》载:朱提郡“其民好学,滨犍为,号多士人,为宁州冠冕”。朱提学子外出游学,取长补短,深受汉文化典籍及典仪、礼俗、服饰及生活习俗的浸染,最终在朱提形成了独具特色、代表“云南多元文化的缩影”的朱提文化。民国时期的昭通一度成为云、贵、川三省边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时有“小昆明”之美誉。

1935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红军长征途经昭通,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由于地域条件限制等原因,昭通是云南中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杜宇传播先进的农耕文明,演绎出“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绝唱;滇中瑰宝—汉孟孝琚碑有“寰宇稀世之奇珍”“海内第一石”之美誉;融佛、儒、道三者为一体的威信观斗山石雕群被称为“天下绝”……

此外,昭通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当今世界排名前十的水电站中,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座水电站均在昭通,这里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在昭通盐津县城西南22千米处,屹立着古时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豆沙关。

该关始建于隋代,因关河深切,两岸峭壁对峙,状若石门,又称石门关。这里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关名亦几经更替:唐宋时期定名为石门关,元明之时易为罗佐关,清代初年改为豆沙关。

古时,除有人值守关门外,其城堡楼上也驻有重兵。那时,城南为南诏国土,城北为中原南疆。只要城门一关,两地间的往来就会中断。

在豆沙关城堡北面近百米处,建有一座风雨亭,用来保护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即唐碑。这块唐碑大有来历: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御史中丞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途经石门关时,袁滋为记其行,特于摩崖题记。该题记自左至右共8行、122字,除末行“袁滋题”三字为篆书外,其余均为楷书,且字迹至今基本完好。这块题记是“民族友好的标志”,具有“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证在籍之误,增袁书之迹”的史料价值,是西南边疆文献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唐碑,在豆沙关附近还蜿蜒着一段长约350米、宽约1.7米的古驿道。这是迄今发现的保留最长、最完好的秦五尺道遗迹。

战国时期,秦国在占据巴蜀之后,令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修筑了一条从四川宜宾(其时为僰道县)经石门关、一直南下昭通(千顷池)的通道,绵延逶迤300千米,其时称僰道。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不仅将道路延伸到了曲靖(建宁),而且将路面拓宽至五尺,“五尺道”由此得名,成为中原南下滇中、夜郎的一条大通道。汉时,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又一次对五尺道进行拓展,史称“南夷道”。2000多年來,五尺道沟通了昨天与今天,拉近了中原民族与云南民族之间的距离。

驻足于豆沙关这处雄关古隘口,呈现在眼前的是古今五条道路:五尺道古拙幽深,石阶乌黑发亮,深深浅浅的马蹄窝里承载了2400多年的历史;绝壁深谷中,朱提江滚滚北去,清朝雍乾年间,朱提江经多次疏浚,通航以后,部分东川铜、朱提银都从这条水道辗转运进北京,那时的朱提江上,舟楫往来穿梭,商贸繁荣,古渡码头至今依稀可辨;20世纪50年代末筑通的昭(通)筠(四川筠连)公路、70年代中期筑通的昆水(富)公路,都从关隘的半山腰穿过,车辆川流不息;2003年10月,内昆铁路贯通,汽笛声响彻石门关;水麻高速公路从高山上如彩虹穿山而过。时空跨越千载,飞渡石门关,五条动脉并行不悖,承载着各自的使命,形成了交通史上的千古奇观。

在石门关五尺道对岸的绝壁中下部,有一左高右低的天然石槽,下临关河60余米。石槽内现存有悬棺9具11件。悬棺中葬的是僰人。僰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夏朝和商代,他们骁勇善战,曾参加武王伐纣,其首领因功被封为僰侯,并于今四川省宜宾市附近建立了僰侯国。明代以后,僰人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唯独留下石缝中经风历雨的悬棺,见证着僰人的兴盛发达与神秘传奇。

大山包镇距离昭通市79千米,坐落于一处高大山体的平缓顶部,因而得名。与昆明、大理等四季如春的旅游胜地不同,大山包四季分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造就的高原峡谷、草甸湿地,在季节更迭中呈现着千般壮美、万般变化。

大山包不仅自然景色秀美,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而成为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国际湿地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内的湿地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典型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平均海拔有3200米。它由连片分布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水库、河流等组成。这里还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是滇东北的“水塔”。磅礴的乌蒙山深处,众多河流汇集而成的一个个高山湖泊,水质清纯透亮,似这片大山明亮的眼眸。这里的高原湖泊与草甸相得益彰,自然植被与人工种植和谐共生,形成色彩斑斓的“五花草甸”。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为黑颈鹤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

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发现一种鹤。这种鹤与世界上已被发现的14种鹤类不同,其颈部三分之一的羽毛为黑色。这就是后来被鸟类学界所熟知的黑颈鹤。

黑颈鹤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种。作为典型的迁徙型鸟类,黑颈鹤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夏季在青藏高原的沼泽繁殖,秋天飞到温暖湿润的云贵高原过冬。

黑颈鹤越冬,需要适宜的环境,也需要充足的食物。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中的大海子和跳墩河湿地,孕育着大量小鱼、小虾及水生物,周围有广阔的草场和农地,里面有丰富的昆虫、草根、农作物。这不仅构成了黑颈鹤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也为黑颈鹤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大山包因此成为我国已知的黑颈鹤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越冬栖息地,被誉为“黑颈鹤之乡”。为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动物,我国于2003年成立了大山包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从此,大山包便成了黑颈鹤的乐园。每年10月底都会有大批的黑颈鹤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迁徙到这里越冬,直到第二年4月初离开。

黑颈鹤越冬,集中栖息于大山包的大海子、跳墩河等地,跳墩河水库还因此有了“仙鹤湖”这样一个浪漫的名字。听当地人讲,冬日的大山包犹如人间天堂,高原精灵黑颈鹤在这里栖息舞蹈,在趋近原生态的高原湿地度过漫漫寒冬。高天流云之下,碧水黄土之上,成群结队的黑颈鹤翩翩起舞,曼妙的身姿与绝美的倩影令无数摄影家、画家流连。

春耕时节恰好是黑颈鹤准备长途迁徙之时,它们会“机智”地将农民刚刚播种的马铃薯种子挖出地面,一边食用一边储存。大山包的农民们也早已习惯在黑颈鹤饱餐之后默默地进行补种,“纵容”着黑颈鹤的这种偷吃行为。为了便于观察和记录黑颈鹤的习性,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专门修建了观鹤的下沉通道。大山包的居民们将黑颈鹤视为“太阳神鸟”,多年来形成了独有的爱鹤、护鹤、尚鹤的文化,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人与鹤和谐共处的情境。

从跳墩河向北行驶1千米,便是享誉西部的鸡公山绝壁。

如果说大山包凭借绵延起伏的山丘、碧色连天的草原、浮光跃金的沼泽湿地以及温情脉脉的湖泊体现出了一种柔美,那么,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则呈现出一种壮美。海拔3360米的大山包高原被硬生生劈出一个绝对高度达2600米的绝壁峡谷,这就是鸡公山大峡谷,也是中国最深的玄武岩大峡谷。鸡公山则因山形状若高昂的鸡头而得名,山顶上那一字排开的巨石便是惟妙惟肖的鸡冠子。亿万年来,这只“雄鸡”巍然屹立在高原边缘,一直对着大山大水喔喔打鸣,任背上花开花落,望眼前云卷云舒,成为高原上一道绮丽的景观。云南著名作家于坚看到鸡公山后,认为鸡公山的大峡谷绝不亚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他给峡谷取名“雄狮大峡谷”。事实上,鸡公山大峡谷比科罗拉多大峡谷还要深1000米,是名副其实的“金沙江上游涓涓,千古之峡无出其右”。

鸡公山三面皆绝壁,山体狭长,只在鸡脖子处有一条两尺来宽的险径可以攀岩而上,其凶险程度光是想想就已经让人腿软。据说曾有勇敢者爬上“鸡头”,体验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站在鸡公山大峡谷的绝壁断崖上,在重重叠叠绵延起伏的群山之外,可遥望“滇东北第一峰”—海拔4040米的巧家药山;同时,落差达千余米的牛栏江大峡谷和弯弯江流也都尽收眼底。

乌蒙山特殊的地理样貌造就了鸡公山独特的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瑰丽的气象景观,云雾缭绕,亦梦亦幻。如果运气再好一些,游人还会在鸡公山邂逅神奇迷人的“佛光”。面前,一个全身散发着七彩光芒的“佛”,以山顶为莲台,以雾为背景,悄然立于山顶之上。佛光中的人影会随着人动。更奇妙的是,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址观看,观者也只能看见自己的“佛光”,看不见其他人的“佛光”。

鸡公山大峡谷的特殊山体造型,不仅造就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曾经被发掘为一种极限运动的训练场地—国际翼装飞行基地。

翼装飞行也叫近距离天际滑翔运动,被称为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飞行者身着特殊的跳伞装备—翼装,从高处一跃而下,借助空气动力在高空中进行无动力飞行,其飞行时速可达200千米,此时,每下降3米约前行100米。前几年,游客可以在鸡公山大峡谷观看翼装飞行表演。在海拔3340米的跳台上,表演者张开双臂,纵身一跃,俯冲式急速下降,对抗着变幻莫测的气流,享受著在天空中的自由翱翔。这个瞬间,浓雾笼罩,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下一瞬间,浓雾散去,四周清晰可见,眼前是无尽的灿烂阳光与辽阔蓝天。观看者则在心惊肉跳中满怀钦佩。这里的翼装飞行表演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强烈碰撞,更是勇气与技艺的完美体现。

猜你喜欢
鸡公山山包黑颈鹤
黑颈鹤大战恶狼
在大山包等候日出
登鸡公山抒怀
到信阳鸡公山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鸡公山研究综述
神奇的黑颈鹤
感恩大山包
大山包抒怀(组诗)
旅游信阳——从徒步鸡公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