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了每一个人”

2022-04-04 17:07薛丹牛瑞飞朱东君
环球人物 2022年7期
关键词:制裁叙利亚

薛丹 牛瑞飞 朱东君

2021年8月,叙利亚东北部的难民营。

在伊朗,有群儿童被称为“蝴蝶孩子”,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皮肤像蝴蝶翅膀一样脆弱,轻微碰撞、摩擦,都会导致起疱、溃烂,如同重度烧伤。有患者形容:“那感觉就像是沸水,一滴一滴落在皮肤上。一天中无论什么时间,你都能感受到这种痛苦。”

瑞典一家医疗企业生产的敷料,被普遍认为最能有效缓解这种痛苦,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然而,在2018年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后,伊朗的患者不再能轻易得到这种敷料,那家瑞典企业停止了向伊朗的出口。

事实上,医疗和其他人道主义物品并不在制裁之列,但上述瑞典企业仍“过度”遵守美国的制裁规定,以避免受到次级制裁——制裁发起国对制裁对象进行制裁的同时,还限制第三国的组织或个人与对象方进行金融和贸易往来,并对违反规定的第三国组织或个人施加处罚。

因为害怕受到次级制裁而“过度”遵守制裁规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不在少数,在制裁下的伊朗,很多常用药品和医疗设备严重短缺,价格高涨,病人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制裁就像病毒一样,令人窒息和死亡”

制裁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同样出现在叙利亚。

因为燃料的缺乏,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显得格外寒冷。

“通电60分钟,停电5小时。”这是大马士革东南片区居民拉米的无奈与自嘲。燃料供应的短缺直接导致国家电力供应不足,停电成为常态。在大马士革,大部分的居民区每天只有2到6个小时的通电时间,阿勒颇、霍姆斯、塔尔图斯……其他城市亦是如此或者更甚,“取暖基本靠抖”成为拉米和不少叙利亚人在严冬中的真实写照。

“在冬季,燃料的需求更大。像我家这样的四口之家,做饭、取暖,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就得消耗掉一整罐燃气。”拉米说。然而,政府现行的燃气供应政策是每个家庭每3个月可以购买一罐政府补贴的燃气,价格是1万叙利亚镑(约合25元人民币),这显然不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需求,因此,不少家庭不得不选择从黑市购买,每罐价格超过10万叙利亚镑(约合250元人民币),以维持日常生活。

除了燃气,叙利亚政府不得不对民众配额供应的还有汽油。如今,每辆车每8天只能获得25升汽油。由于汽油短缺,车辆总是排成长队等待加油,不少司机也被迫从黑市购买。多次上调的汽油价格,还导致商品运输费用成倍增加,又直接推升物价一涨再涨。

在一家传统烘焙店里,老板穆罕默德正忙着制作传统小吃库纳法。

“价格又涨了吗?”一位进店顾客看到标签后问。

“运费又涨价了,停电也厉害,店里都得靠高价买来的柴油发电机供电,我们也没办法……”对于涨价,商家和顾客都习以为常,不再抱怨,只是默默接受。

令人沮丧的是,叙利亚人手中的货币也一直在贬值。对比10年前的物价,现在有的商品价格几乎上涨了百倍。由于叙利亚外汇储备不足,叙利亚镑兑美元呈断崖式下跌。在一家通信企业上班的叙利亚女孩迪亚拉清楚地记得,自己1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月薪大约是1.5万叙利亚镑,当时约合300美元,现在她每个月的工资虽然“涨”到20万叙利亚镑,但只能折合80美元。“也就是说,我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从黑市上买两罐燃气。”迪亚拉一边摇头一边叹气。

叙利亚中央统计局曾发布报告称,叙利亚2020年的平均通脹率为200%,商品通胀率达到300%。各种因素叠加加剧了叙利亚的通货膨胀,医疗用品、燃料、面包、饮用水等物资短缺,80%以上的叙利亚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21年3月,叙利亚阿瓦德岛上的民众。(本刊记者薛丹 / 摄)

叙利亚这一不幸局面的起点,可以回溯至2011年,当时叙利亚局势出现动荡,在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下,由抗议示威迅速发展为全面冲突,最终形成叙利亚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武装等的多方混战。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美国又试图通过制裁等手段逼迫叙利亚政府下台。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所谓《凯撒叙利亚平民保护法案》(简称“凯撒法案”),以“保护平民”为借口扩大对叙经济和政治制裁范围,几乎覆盖叙利亚所有经济领域,还实施“长臂管辖”,制裁与叙利亚政府有关联的外国企业和个人。

叙利亚外交部长费萨尔·梅克达德曾用“恶魔的行为”来形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叙利亚总统特别顾问布赛纳·沙班也曾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制裁“没有得到联合国和其他国家的同意,给叙利亚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去年7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叙利亚、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指出叙利亚危机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当叙利亚老百姓因为经济制裁而为大饼发愁的时候,有些国家却大谈保护叙利亚的人权,展现的只有虚伪”。

2019年9月,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一名护士挨家挨户为居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在委内瑞拉和古巴等长期受美国制裁的国家,同样出现了因制裁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对享受人权的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多汉称,美国对委内瑞拉制裁造成的经济影响,已经转嫁到委内瑞拉人民身上,对其享有人权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古巴则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继续承受美国实施的禁运和制裁。古巴外交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表示,经济封锁是一种“大规模、公然和不可接受的对古巴人民人权的侵犯”“制裁就像病毒一样,令人窒息和死亡,必须停止”。gzslib202204041707

欧洲涨声一片

事实上,不仅受制裁国家的民众生活陷于困苦,施加制裁的一方也要付出代价,而这些代价有很大一部分由普通民众承担。对眼下的欧洲老百姓而言,俄烏的最新事态要关心,因局势动荡和制裁导致的几十年未见的超高通胀更要关心。

据记者观察,比利时消费者对商品价格越来越敏感,用当地朋友洛朗斯的话说:“每次去买东西都会发现价格比上次贵一些,这就像生活在恐怖片里,陷入了无休止的物价上涨中,收入又没变化,购买力大大降低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都超级大。”

物价全面上涨源于能源价格的飞涨,去年柴油一升才一欧元(当时约合8元人民币)出头,当下柴油最高时一升2.3欧元(约合16元人民币),汽油也涨得厉害。欧洲的能源供给相当依赖俄罗斯,虽然也有些从中东或北美进口,但出于对燃油短缺的恐慌,不论从哪里进口的都是涨声一片。不少习惯开车上下班的比利时人开始把车留在家里,距离不太远的就骑自行车或是小摩托,而家住农村又养了马的人,甚至开始骑马通勤——除了高速路和城市最繁忙的路段外,比利时绝大多数马路是可以骑马的。近一段时间,记者还真发现家门口马路上骑马往来的人多了不少,以前一两周才能见到一位骑士,现在几乎每周能见到三四位。

2022年3月,英国油价继续飙升,当地民众在加油站加油。

2022年3月,英国伯明翰露天市场上贩售的商品。高通胀等问题导致英国民众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虽然春天已到,比利时的温度仍然不高,特别是在夜间,时常只有二三摄氏度,有时还会低于零摄氏度。这里没有市政供暖系统,全靠公寓楼或者是一家一户的锅炉取暖,有的用燃油,更多的用天然气。今年比利时的燃气价格是去年同期的4倍,能源价格高涨,也让大家不敢随心所欲开暖气了。记者的一位朋友半忧伤半开玩笑地说:“想要身体不冷就只能让肚子饿,肚子吃饱了就只能忍受寒冷,我的钱包只能满足一个需求。”据他介绍,他住的房子有3间卧室,但是年代久远,保温效果一般,去年全天开暖气每月大约200欧元(当时约合1500元人民币),今年则需要800欧元(约合5600元人民币)。对于平均税后工资2000欧元的比利时人来说,要付房租或贷款,要买食物、衣服,要通勤,如果还要付800欧元的取暖费,那是怎么也不够的。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号召大家披上毛衣,改变以往冬天在家开暖气穿单衣的习惯,全力节约能源,减少开支。

比利时等不少欧洲国家,发电主要依靠燃油,燃油价格高企,电价也就跟着噌噌往上涨。莫尼克是一位退休女士,自从老伴去世,她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视。可是现在,因为实在缴不起电费,她再也不敢向以前那样整日开着电视,让声音陪伴孤独的自己了。“我买了收音机,每天只看一个小时电视,睡觉前,我还会把除了冰箱以外所有电器的插头都拔掉。”她告诉记者,“对了,我现在还只开一盏灯,我很怕黑,原来晚上会让家里的灯都亮着。电价要是再往上涨,难道我要开始点蜡烛吗?喔,不行,蜡烛的价格也比以前贵了。”

郁闷的不仅是老百姓,还有能源公司。由于比利时很多家庭选择签订固定价格合同,在合同期间,能源价格不变。比如记者就在2020年签署了能源合同,如今付的燃气费和电费依然延续两年前的低价,但对于能源公司而言,由于目前能源成本已比两年前高了好几倍,现在做的完全是赔本买卖,比利时至少已经有3家较大的能源企业因此而破产。没有破产的能源企业也逐步取消了3年固定价格能源合同,“谁知道以后能源价格还会涨到什么地步呢!亏本的买卖真是做不下去了。”一家能源企业的负责人说。

除了能源价格上涨带动的整个社会物价上涨,粮食的价格也涨了起来。俄罗斯是著名的小麦产地,欧洲很大比例的小麦进口自俄罗斯。此外,俄罗斯还是欧洲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主要进口地,制裁导致面粉和食用油价格飞涨。记者家附近的一家面包店老板说,上个月还只为能源价格上涨发愁,这个月除了能源,面粉、食用油都开始涨了。“估计下个月除了这些东西继续高价,黄油、奶油的价格也要涨上来了。”

不但人的粮食全面涨价,动物饲料也是如此。农场主沮丧地说,在现在的形势下,如果不想破产,恐怕肉的价格至少要上涨25%,奶制品甚至要涨上50%。据统计,目前比利时主食面包的价格是2.4欧元(约合17元人民币),不少专家预测,以目前能源、原料都在涨价的趋势看,一个面包5欧元(约合35元人民币)的日子恐怕不会太遥远。更为郁闷的是,因为普通百姓害怕粮食和食用油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开始大规模抢货、屯货,不少超市的粮油货品被抢购一空。最近,比利时几家大型超市不得不一致推出粮油限购政策,每人每次最多只能买两袋面粉、两瓶食用油。

2022年3月,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个农场的仓库里储存着化肥。巴西大量化肥进口自俄罗斯。

“粮食和食用油是初级原料,随后,饼干、罐头等所有食品肯定会跟着涨价,通胀会越来越高,老百姓会发现购买力越来越低,这是局势动荡和制裁导致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一名在超市购物的顾客对记者说。而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超市的促销海报越来越抢手。“我敢说,因为物价上涨,大家都越来越喜欢购买促销产品。讲个笑话,比如本周鸡腿打折,很可能整条街都会传出烧鸡腿的香味。而制作促销单的人也会发现自己开始具备决定所有人每天吃什么的魔力。”gzslib202204041707

“制裁妨碍人民获得发展”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就像在湖水里投下一颗石子,受制裁的影响荡漾开去,直至波及全球。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认为,此次制裁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将比冲突本身造成的影响更大。

在中东和北非,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受到较大威胁。世界银行经济学家还警告,食品安全问题恶化可能会导致当地社会动荡加剧。

在远离俄乌的美洲大陆,美国自身也付出代价,国内汽油价格持续上涨,民众生活成本增加;厄瓜多尔出口的香蕉本有很大一部分销往俄罗斯,现在大量香蕉被积压,价格也出现暴跌,蕉农把香蕉摆上街头,要求政府专门拨款购买;巴西的粮食生产同样会受影响,该国大量化肥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巴西农业部长特雷莎·克里斯蒂娜呼吁,应将化肥排除在俄罗斯受制裁的商品清单之外,她认为,限制化肥用量可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推高通胀并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特别是最脆弱的国家。“我们不能以解决问题为借口制造更大的问题,加剧饥饿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饥饿问题已经影响到全世界 8 亿多人。”克里斯蒂娜的提议得到南美多国农业部长的支持。不过在美国农业部长托马斯·维尔萨克看来,“俄罗斯需要付出代价”,他虽然“同情”那些买不起化肥的人,但同时认为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情况下,有必要采取制裁行动。

受到影响的还有全球航空业。一方面,燃油成本上涨,航空公司可能会通过提高机票价格,把成本转嫁给乘客,而更高的机票价格可能进一步抑制航空客运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欧美一些国家对俄罗斯关闭领空,俄罗斯也限制部分国家航班在其领空飞行,原先大量经过俄罗斯领空的欧亚航线,不得不取消或绕道,替代航线所耗的时间和燃油量又显著增加。这无疑也将影响航空货运,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形势。

讽刺的是,制裁带来的代價如此之大,却很难达成制裁者的预期目的。美国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丹尼尔·德雷兹纳批评美国经济胁迫手段的滥用,他指出,从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外交问题的首选解决方案,这背后是美国的衰落,其军事实力和外交影响力下降,制裁成为简单、易行的外交工具。“但制裁不是免费的。它让盟友间关系紧张,让对立方敌意更浓,还给无辜平民带来经济难题。制裁不仅揭示、而且加速了美国的衰落。更糟糕的是,制裁一年比一年无效。”

猜你喜欢
制裁叙利亚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美国制裁叙利亚总统夫妇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