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黄河堵口复堤过程中的作为与抗争

2022-04-04 20:43常伟李振夏
西部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贡献黄河中国共产党

常伟 李振夏

摘要:国民党制造的“花园口事件”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到国民党牵头的黄河堵复工程中,为黄河堵复工程贡献智慧和方案,努力为下游解放区迁移居民、修复险工和抢修河堤争取了时间、资金和物资;黄河决口合龙后,针对国民党频繁对解放区军民进行抢劫、逮捕、枪杀,对复堤工程肆意破坏的行径,号召解放区民众冒着洪水和国民党军的枪炮,展开抢险复堤运动。粉碎了蒋介石将黄河复堤工程“政治化、军事化”的阴谋,推动黄河堵复工程最终取得成功,既为解放战争赢得主动权,也赢得民心,对黄泛区乃至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黄河;堵口复堤;贡献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156-05

一、黄河决口的危害及黄河故道状况

(一)黄河决口的巨大危害

1938年6月9日,国民党方面一手制造的“花园口”决堤事件①使黄河决堤并彻底改道,造成了横跨豫、皖、苏三省44个县受灾2.9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美国太平洋关系研究理事会的诺尔曼D.汉威尔认为“黄河泛滥甚于战争破坏”[1]。黄河水出花园口后奔腾而下,所到之处皆成泽国。时人描述道:“庐舍付诸东流、欲居无屋,麦秋尽在泽国、欲耕无田,饿殍哀鸿、生计断绝、待哺嗷嗷、食宿无地,闻号心痛、目睹心伤,淹毙人民牲畜颇多,伏屋顶以呼救,缘树梢而待援者,触目惊心”[1]。肆意泛滥近9年之久的黄河给广大泛区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造成了严远而深刻的危害。

1.经济方面:泛滥的黄水在近九年间共造成豫、苏、皖三省份“死亡893303人,占原有人口的46‰;3911354灾民逃离故土,占原来人口的201‰;各业财产损失617022000元,占原有财产的152‰;农产减收达474740000元,占九年净产值的151‰”[2]。人口的大量死亡和逃亡使得泛区劳动力剧减,良田大量被淹,牲畜大量淹毙,农具和良种大量损失,加之旱、风、蝗灾的摧残使得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收成锐减。洪水冲毁道路桥梁使陆上交通运输受阻,而含沙量巨大的黄河水侵入淮河水系后致使河床、湖床淤积抬升,使淮河支流原本繁荣的内河航运业和因之繁荣的城镇自此走向衰落。

2.生态方面: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挟带的黄沙随着汹涌的水流奔腾南下,给黄泛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长久而深远的灾难。在黄河决口期间,泛滥的黄水肆意横流在黄淮平原上,使逾百亿吨的泥沙四处淤积,泛区的土地普遍被黄沙淤积1—3米,局地甚至达8米,被淹区域露出水面后成为连绵的沙地,原本肥沃的土壤被黄沙取代继而贫瘠化且在水和热的作用下逐渐盐碱化、荒漠化,连绵的沙地容易滋生恶劣的风灾,每逢春冬时节,烈风四起,飞沙走石,摧屋折木,宛如末日。

倾泻到黄泛区的黄水在没有固定河道的平原上随意“漂荡”,且经常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出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3]和黄河水朝涨暮落的状况,低洼地区长期积水逐渐沼泽化。而旱涝灾害的频现又滋生出蝗灾,蝗虫所到之处遮云蔽日,片叶不留,致使泛区乃至泛区外的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饥荒。

受灾情影响,灾区人民也被迫破坏着泛区脆弱的生态系统。由于极度缺少粮食和救济,滞留在灾区的人无以为食,只能就地取材猎取鸟兽虫鱼,经过处理的植物茎叶、树根、树皮,甚至于大雁粪便里的草籽。苦难的灾区人民为了存活而“无所不食”的背后是植被和生物链的破坏。由黄河决口直接或间接诱发的灾难深刻地影响着泛区的生态环境。

3.社会方面:受洪灾影响,泛区共44个县6141个村落遭冲毁,其淹毁占比高达45%!财产损失6亿余元,经济发展遭受重创,文化发展和教育活动停滞,近90万民众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近400万人迫于生计四散奔逃,踏上生死未卜的逃荒路。灾害的逼迫、战争形势的恶化、传染病的流行,加之国民政府的贪腐暴虐,使得滞留泛区和颠沛流离的难民时刻面临严酷的生死考验。在这种处境下,他们的道德观逐渐覆灭,人性渐渐沉沦,荣辱礼节被抛之脑后,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遭受破坏。在灾区和灾民逃亡地区,随着灾情的恶化和时间的推移,偷盗劫掠、抛妻弃女、变节叛国甚至骨肉相食、诱杀食人等惨剧屡屡发生,社会秩序愈加混乱,社会治安不断恶化,实乃社会之悲,民族之痛,时代之殇!

而要终结这场灾难,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快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力修复黄河故道并堵住黄河大堤的缺口。

(二)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故道的状况

花园口决堤后,恰逢连日阴雨和“伏汛”,黄河水位大涨,大堤缺口被不断冲刷扩大,且因大堤地势高于周边地区,最终导致黄河彻底改道。在此后的近9年时间里,全长1280千米的黄河故道不断处于干涸、废弃和破坏状态。本身就有五六十处险要地段和许多急需整治的过弯河道的黄河故道堤防不仅为战争所破坏,为昆虫所侵蚀,还在不断地遭受着沿河居民筑房、垦种、修路等活动的破坏,难以重担“旧任”。若不对黄河故道加以修筑就贸然使黄河重归故道,必将使身处故道地区的冀豫鲁解放区和渤海解放区沦为泽国,其损害之巨不可估量。

二、国共两党治黄主张的提出和分歧

(一)国共两党治黄主张提出的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灾区民众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呼吁下,国民政府一面谋求承接联合国善后救灾总署(以下简称“联总”)的外援设备、物资和技术人才,一面动员自身力量筹备“治黄”。其间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勘测和实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设施、专家技师和劳工,并专门设立了“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专管治黄工程。此外,还以战胜国和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的身份向“联总”申请援助。

鉴于中國是联合国的主要缔造者、“联总”全会中央委员会的重要代表以及美国的东方盟友,且出于世界粮食短缺和饥荒蔓延的现实考虑,“联总”欣然接受国民政府的请求。“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蒋廷黼与‘联总驻华办事处处长凯石于1945年11月14日在重庆签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基本协定》,其协定的第1、2、5、6条涵盖了‘联总关于黄河工程的相关规定”[1]。gzslib202204042054

在国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一面虚伪地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多次邀请中共代表来重庆谈判,一面在美国的帮助下调兵遣将准备内战。尽管重庆谈判签订了求和平、反内战的《双十协定》,但很快就沦为一纸空文。1946年6月,国民党在中原解放区打响内战,1947年又对山东解放区虎视眈眈,这就为黄河堵复工程抹上了政治化和军事化色彩,不仅会增加黄河堵复工程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不利于黄河复堤堵口的进程,更会使花园口下游700余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受到威胁。

(二)國共两党的治黄主张和分歧

而在如何治黄的问题上,国共双方却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在黄泛区百万民众哀求和“联总”水利工程师催促施工的压力下,国民党主张最快在1946年6月“伏汛”到来前将黄河决口堵上。而位于花园口下游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共方面却坚决反对。共产党认为在黄河决口改道期间,黄河故道的堤防已遭受各种破坏,难堪旧任,因此主张先迁移民众,疏浚河道,完成复堤后再堵口。若不在修复故道堤防的前提下匆忙堵口,冀鲁豫解放区必将沦为第二个黄泛区,数百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将受到威胁。

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当局的协商和抗争

(一)黄河决口合龙前的协商和抗争

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就对黄河归故一事表示赞同,且愿加入水利委员会和堵复工程局开展工作以保护解放区军民利益。1946年3月1日黄河堵口复堤工程正式开工的第一天,周恩来致电蒋廷黼,表示同意花园口堵复,但必须使迁居黄河故道的民众免于危害。3月3日,周恩来借机到新乡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赵守钰及美方代表马歇尔等会面,他指出黄河堵口需国共双方协商解决并提出了“先复堤后堵口”这一基本原则。

4月7日,中共代表晁哲甫、赵明甫等在开封与国民党当局、联总展开谈判,经反复协商达成《开封协议》,但因经验不足导致谈判背离之前的“先复堤后堵口”原则,使协议在复堤资金、物资问题上于我方不利。对此,中共次日在赵守钰等国民党高官勘察黄河下游时组织了许多民众在沿途举行游行示威以示抗议。4月15日,国共双方举行菏泽谈判并签订《菏泽协议》,该协议彻底否定《开封协议》,重新坚持“先复堤后堵口”原则。但不久,国民党当局否认该协议,并加快施工企图于6月“伏汛”前完成堵口。对此,中共方面指示冀鲁豫解放区在解放区与国统区交界河段修筑水坝以示反对。

5月8日,中共主动派代表赵明甫、王笑一、成润到开封与薛笃弼谈判,无果。此后又与联总工程师塔德等进行谈判,仍无果。5月12日,3人赴南京在周恩来陪同下与薛笃弼谈判并签下《南京协议》。为防止蒋介石集团违背协议,周恩来同日又与联总中国分署代署长福兰克雷、总工程师塔德协商并达成六条口头协议。

南京谈判后,国民党方面不仅继续堵口,还以各种借口拖延发给解放区的钱财和物资,妄图以此阻遏解放区的复堤工程。对此,中共一面积极主动地同国民党水委会交涉,要求国民党当局执行《南京协议》迅速发放复堤物资,一面发动舆论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险恶意图,一面借用舆论宣传解放区军民全力复堤运动,一面与美方代表马歇尔谈判并采取军事行动控制长垣上游地区,监视并阻止国民党方面破坏开封到新乡铁路路基和太行大堤。这充分表明解放区军民誓死保卫黄河大堤的决心,若国民党当局继续堵口且不发放堵堤资金和物资就放弃下游复堤工程,在上游寻找合适地点水淹国统区。国民党当局终于服软,陆续向解放区拨发复堤资金和物资。

但好景不长,6月,国民党发动内战向中原地区大举进攻,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黄河水利工程愈发政治化、军事化。国民党当局再次中断对复堤工程的物资支持并加速堵口。中共对此毫不服软,一面破坏堵口所用石料的来源地;一面与国民党谈判。7月18日,中共代表周恩来、成润与薛笃弼、蒋廷黼、塔德等在上海举行谈判。会谈间隙,周恩来飞赴开封与黄委会、联总相关人员会面协商并于21日返沪,次日达成《上海协议》。但国民党方面公然破坏《上海协议》规定,仍然少发、缓发、拖欠应给解放区的物资并对解放区大肆进攻破坏。蒋介石密令花园口日夜赶工,加速堵口。针对国民党当局的无赖行径,中共方面忍无可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有理有力有节的反击。一方面,11月2日,周恩来向“联总”中国分署署长艾格顿和行总署长霍宝树发电指责国民党公然违背《上海协议》的行径;另一方面,中共于12月19日派代表赴张秋古镇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中共代表强烈要求国民党立即拨发复堤资金和物资并停止堵口工程5个月,“联总”发放的资金和物资直接交付解放区并根据河堤长度按比例分配,但因国民党的狡辩无果而终。此后,国民党当局在蒋介石的屡次催促下更快地进行堵口。

1947年1月3日,中共代表饶漱石赴邯郸与行总、“联总”进行谈判,虽然历经艰难磋商后塔德接受了中共的观点,但邯郸会谈并无实质收获。同日,中共代表董必武向“联总”和行总署长发电,一来揭露指责国民党当局的阴谋和无耻行径,二来分析时局,严正陈明中共立场,重申中共主张和要求。紧接着,周恩来又在延安发表了针对国民党当局的严正声明,全面彻底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阴险图谋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国民党当局面对声明倍感压力,只得暂时改变做法。此后,中共又与“联总”、水委会的代表在上海进行会谈,因国民党方面只想尽早堵堤合龙,会谈仍无实质成效。会后,国民党又搞起两面派,一面拨付给解放区工程费和救济费,一面全力加快堵口进度。虽经中共方面多次抗议和交涉但终究无力回天。

3月15日,花园口大堤口门成功合龙,国民党当局遂将在开封的中共代表驱离并中断就此事项的联系。黄河水在下游抢险复堤完工之前回到故道,中共阻止国民党当局于复堤前堵口放水的计划宣告失败。但中共方面积极主动地为黄河堵复工程贡献了智慧和方案,努力为下游解放区迁移居民、修复险工和抢修河堤争取了尽可能多的时间、资金和物资,实属不易。其积极主动同有关各方协商谈判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其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阴狠图谋和蛮横行径时心系人民、无私不畏、敢于担当、勇于抗争的作为和精神与国民党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赢得了无数志士仁人的敬佩和感念。gzslib202204042054

(二)黄河决口成功合龙后的抗争

3月15日,黄河决口的成功合龙使肆意横流近九年的黄河水重归故道。但由于下游河道和堤防尚未完全修好,导致下游发生较大洪灾,造成惨重的损失,“黄河下游40万人再次遭到倾家荡产的惨重打击,黄河故道沿岸22县700余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再次面临着黄河泛滥的威胁”[4];“其中,据联总工作人员调查,故道內堤之间的大部村庄均被淹没,河口三角区75%被淹没;被淹没地区,交通运输均停顿;在河北和山东,不包括三角区,直接受洪水影响的就有75000人”[5]。此外,国民党还趁水淹解放区时伺机渡河,频繁对解放区军民进行抢劫、逮捕、槍杀,对复堤工程肆意破坏,恶意阻挠施工,抢劫施工材料,捕杀劳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动手毁掉河堤,人为制造决口。例如,国民党“为便利控制运河以东地区及阻碍我南北交通,于九月二十九日决口于黄花寺,大水经清水河由戴庙入运河南流贯入东平湖,被灾村庄李官屯、王家洼、唐家营、西永村、科庄、辛店等五十六村,淹地八万七千零二十九亩,受灾人口一万九千六百三十四人”[6]。

面对国民党当局的残暴行径,共产党领导、号召解放区民众冒着洪水侵袭和国民党军的枪炮,克服种种不利开展轰轰烈烈的防汛排涝、抢险复堤运动。人民群众纷纷拿出自家工具,捐献工程材料“一手拿枪,一手拿锨,用血汗粉碎蒋、黄的进攻”[4],周边的解放区民众也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加入抢险复堤工程中,“冀南解放区组织3万民工,奔波数百里,奋战在修堤施工第一线,太行、太岳、东北各解放区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支援冀鲁豫解放区的复堤整险运动”[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侵扰和毁坏,英勇智慧的人民群众有针对性地与之“躲闪”,搞出了“白天不能修晚上修,长时间不能修短时间修,这里不能修那里修”[4]的复堤游击战。

人民解放军也与广大民众的抢险复堤行动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协作。他们严密监视敌军动向,果敢封锁敌军的据点和防区,为人民群众快速高效地完成抢险复堤任务,破坏国民党的险恶图谋创造了宝贵的安全环境。此外,英勇的解放军还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下主动跳出敌人设下的“圈套”,迅速渡河突击到国统区歼敌,不仅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还在其心脏旁狠狠地插上一刀,彻底粉碎了其重点进攻山东、陕北解放区的“哑铃战略”。在广大军民历时4个月的密切配合和全力奋战后,黄河下游的汛情得以解除,抢险复堤工程全面完工,国民党当局妄图利用黄河水分割解放区、消灭解放区军民的险恶用心终告破产。

四、中国共产党助力黄河复堵工程成功的重要影响

(一)黄河堵复工程的成功为解放战争赢得了主动权

尽管国民党当局在1947年3月15日的提前堵口使豫鲁大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尽管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展开了重点进攻,但解放区军民仍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冒着炮火在七月份将故道提防全部整修完毕。这不但及时减少了过境黄水对沿河百姓生命财产的进一步侵害,还为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防洪抗灾和水利工程建设经验,促成了黄河70多年安澜。对挫败蒋介石集团的险恶阴谋,粉粹国民党军队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解放战争形势,赢得解放战争主动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黄河堵复工程的成功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领导下的故道复堤工程是黄河堵复工程的重要一部分,黄河堵复工程的成功是不能撇开故道复堤成功而单独谈论的。下游复堤工程不仅迁出了故道里的居民,疏浚了河道,还将危险的堤坝和过于弯曲的河道加以修复和裁直。1946—1947年的黄河堵复工程确定了黄河的基本走势,奠定了黄河下游防汛抗洪的基本格局,在工程完工后的70多年里,黄河“除了战胜1958年特大洪水外,还战胜了12次流量在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较大洪水,没有发生一次决口”[7]。

黄河堵复工程的成功不仅使黄泛区和黄河下游的冀、鲁、豫三省在此后的70余年里摆脱了黄河水的侵扰和危害,也使曾经四散逃亡的390余万难民中的多数陆续返乡,900多万亩受灾农田大部分涸出。这就为黄泛区农耕的恢复和发展,粮食的增产与丰收奠定了坚实的人力物力基础。黄淮平原的复耕与丰收不仅有利于缓解黄泛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短缺百姓饥馑困境,也利于维护新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维护和巩固新建立的国家政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黄河沿岸地区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国内的复耕和粮食增产也有助于缓解战后世界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蔓延,有助于避免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这即是“联总”耗费巨额资金远涉重洋支援黄河堵复工程的重要原因和部分目的,也是黄河堵复工程成功的国际影响之体现。

(三)黄河堵口复堤工程的成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

积极参与黄河堵复工程、领导解放区军民大力修复故道堤防的中国共产党在堵复工程中表现出心忧天下、服务人民的情怀和宗旨,合作治黄、共渡难关的责任和大义,辗转斡旋、协商谈判的有为和睿智,无私无畏、据理抗争的坦荡和勇敢。中国共产党在黄河堵复工程中的表现使其充分赢得了政治主动权、舆论话语权和亿万人民的真心。中国共产党展现出来的光辉形象和突出作为为其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之后的长期执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政治基础。

注释:

①花园口决堤事件:1938年5月下旬至6月初,日军在占领徐州后沿陇海路西进,准备夺取郑州,进攻武汉。为了阻止日军前进,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花园口决堤虽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但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40余县的大片土地,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灾难,80余万人惨遭溺死,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参考文献:

[1]鲍梦隐.黄河决、堵口问题研究(1938年6月—1947年9月)[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韩启桐,南钟万.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M].南京: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1948.

[3]徐有礼,朱兰兰.略论花园口决堤与泛区生态环境的恶化[J].抗日战争研究,2005(2).

[4]周军,汪泾洋,潘莹斌.黄河东流去——国共两党关于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的斗争[J].党史纵览,2002(3).

[5]贾迪.花园口堵口复堤问题再研究(1946年3月—1947年7月)[D].郑州:郑州大学,2013.

[6]李春霞.花园口决堤事件与南京国民政府黄泛区方略再认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7]陈连云.花园口的决与堵,黄河沧桑的见证[N].中国水利报,2011-11-10(08).作者简介:常伟(1994—),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李振夏(1997—),男,汉族,安徽宣城人,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贡献黄河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黄河』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