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颖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

2022-04-05 19:33杨靖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朱文江南苏州

杨靖

摘要:朱文颖是中国当代文学中“70后”新生代小说家的代表之一,她的小说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即江南文化特色。她的小说经常选取江南的核心地区苏州一带的地标性建筑或者景点作为叙事环境,通过那些被称为“苏白”的软糯声音、江南物候构成一幅完整的江南生态动图,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濡染江南地域文化色彩。她在深受江南文化影响的同时,也试图用温婉诗意对当代江南文化的市井生活进行重新书写。

关键词:地标    苏白    市井    江南文化

“70后”新生代女作家朱文颖出生于上海,在苏州长大,她具有上海城市的现代感和苏州传统的温婉性。正如她的小说用写实手法描写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一样,她的作品中也揭示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朱文颖眼中苏州古典而灵秀,质地温婉内敛,她以苏州为背景创作了许多作品。苏州属于江南文化里的吴文化,在朱文颖的作品中不乏江南文化特色的体现。朱文颖自己也不止一次地说:“我的小说肯定是与苏州有关系的。它是我的无底之底。”①

所以,朱文颖的文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生活在苏州,这是一个号称“最江南”的地方,这里的文化特点就是传统、精细、内敛,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风景相连,虽不是水天一色,却也是浑然天成。在苏州,世界级的物质文化遗产光园林就有九个,这是此地独有。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更多了,包括世界级的六个,国家级的三十四个。于是在文化上传承、法古、好师就成为江南文化的一个特点,而“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扬州人讲话”的吴侬软语让一个个的苏州人或江南人都含蓄内敛,性格低调,不事张扬。他们自顾钻研,做事精益求精,正如苏州刺绣,本来眼睛都快看不清的丝线却还要劈成十六根甚至更多,它们不到五微米,比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还细,这体现苏州刺绣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这些都影响了朱文颖,她自己谦虚低调,她的小说行文也缜密、叙事细腻、布局灵巧,这些都源于她所生活的江南文化底色。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吴文化又秉承江南文化。朱文颖生活在苏州,对江南的生活、江南小城的生活有丰富的体验。她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小城独特的情感氛围,而小城生活中的平常男女成为她作品中的重要形象。

《浮生》的故事发生在苏州,阴暗的天气,绵绵细雨,青石板路,湿漉漉的苔藓……这些都展现了江南独特的古韵。《水姻缘》中暗藏的重要情节元素就是苏州标志性人文景观——玄妙观和沧浪亭。这些小说均以温润柔美的南方叙事口吻娓娓道来,更渲染出浓郁的苏州地域文化色彩。

苏州人自古都很讲究吃,春秋时期的专诸就是炙鱼高手;晋代的张翰在首都做官,可秋风一起,他就想念家乡的鲈鱼莼菜,官都不做了,立刻回苏州。苏帮菜系讲究精巧,《浮生》中朱文颖哪怕只是写家常菜,也极似一幅风俗画,“都是些吴中地带的家常菜,鲜嫩得很,看上去,清新可口,绿是绿白是白,娇黄绮红,竟有着吴中人家无可言传的宛转韵致”②。《水姻缘》中男女主人公慎重地挑选了玄妙观的一家百年老店作为初次约会的地点。男主人公康远明点菜的过程和内容一看就是典型的苏州人,把苏帮菜中最为经典、最有文化、最让人记忆犹新、最使人吃了就不能忘记的菜谱带着香味端出来:“一条松鼠桂鱼,一盆碧螺虾仁,一个太湖莼菜羹,点心是血糯,外加隔壁黄天源的特色枣泥拉糕”③,这正是对苏州风土人情的详细勾勒,平添了苏州的地域风情。江南的生活在朱文颖的笔下优雅而悠闲,一如《冬至夜》中的冬酿酒、团圆饭,抑或是《水姻缘》中的花宴,高墙深宅、曲径通幽、园林美食,在江南独特的氛围中表现出古典高雅的韵致。

作为一种文学情感,朱文颖的故乡情结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怀着创作的深厚情感书写江南故事,以文字的形式把对故乡的记忆抒发出来。朱文颖笔下的苏州人,都生活得十分精致,如《浮生》中的男主人公沈三白把日子过得如流水缓缓,处处精细。《水姻缘》中的女主人公沈小红,别看她外表是典型的苏州古典淑女,与世无争,气质柔弱,然而为了成功与康远明结婚,她工于心计,可以说她“柔弱与乖巧的背后,是一颗因务实而坚强、韧性十足的现代之‘心’,她懂得该放弃什么,该抓住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去完成这一切。一切尽在掌握”④。苏州市民阶层的精神个性在她的笔下得以生动展现。

苏州话俗称“苏白”,发音细润婉转、平曲有致,又称“吴侬软语”“吴侬细语”,表达了苏州语言的柔美。苏州又是吴语文化的中心,这种“水糯哒哒”的语言特点,符合苏州温暖湿润的水乡气候。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自然会使用自幼便使用的生活语言。朱文颖自然也明白苏州话抓人的温婉体贴、雅致优美的无力之力,让它轻轻渗透到作品中,浓郁的“苏州风味”便带给读者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充分展现了原汁原味的苏州城市风情。比如在《水姻缘》中,她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淳朴真实的苏州方言,多次用“是……了”和“是……的”的口语化句式,强化了小说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语境。她的语言特点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方言与文本的自然融合也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她通过细致温和的语言为文字增添了优雅的氛围。

朱文颖小说以温柔婉转的语言基调表现自己纤细的感情时带着理想主义的感情,表达着某种诗意的心情。朱文颖并不是讲故事的高手,她不去经营那些荡气回肠抑或悬念迭起的期待,而只是营造这种氛围,是很古典又很小资又有些刻意甚或做作的感觉很苏州的那种腔调。不光《浮生》和《重瞳》,还有《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以及她的近作里都萦绕着忧伤淡淡而又平静如水的审美情愫。江南文化的格调和女性的细腻,使朱文颖的作品时而展现出一种似是而非梦幻般的力量,将读者带入朦朦胧胧的小说世界。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评弹昆曲园林通幽,處处诗情画意。江南的诗意情绪和浪漫情怀常见于朱文颖的作品中,她在创作中淡化故事情节,也许她不擅长曲折故事的叙述,也许她在面对令人陶醉的诗情时并不屑于用诗意换故事。因此,她的文章描写细腻抒情,善于从微妙的人性中传达忧郁的气氛。如《浮生》开篇:

芸娘取了一枝并蒂茉莉,插在鬓上。刚才洗头的时候,婢女小红在水里放了些桃红花瓣,那是今年春天时蓄下来的,院里那棵老桃树,一夜风雨下来,便是满地的落红,芸娘让小红备了两只陶罐,装满了,一只埋在隔壁沧浪亭爱莲居的屋檐底下,另一只则用来熏茶焙香。⑤

作者在这里祭出了细节描写的撒手铜,那一颦一笑都让人想起葬花的林黛玉,弥漫开作家从容而淡然的韵味,颇具阴郁之美。正是这种古典儒雅与浪漫婉转的江南语言才能孕育出朱文颖小说诗意描写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创作主题中,她以低姿态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展示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精神转变,回顾历史,讲述现实。她的创作既没有厚重的历史追溯感,亦没有惊心动魄的起伏,她坚持对“具体生活”探索,力求以底层叙事的态度呈现真相。

杏花春雨中的江南,历史悠久,经常给人诗情画意的意境,千年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形成现代形态的江南文化。朱文颖创作的重要题材资源就地取材于江南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生活,她的作品很好地解读了苏州和江南城市的文化精神。朱文颖对城市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用慢镜头的方式将江南水韵、江南风情一帧一帧地展放,并用温情温润的语言风格表现出来。朱文颖热衷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人性之光,他们在生存中挣扎,执着于当下的写实,使作品更趋近于真实。与林白、陈染书写女性在欲望中支离破碎的情感体验不同,她的写作没有过多性别意识,而是建立了无限贴近生活书写的策略。她书写的基点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可以是《浮生》中一对极为普通的夫妻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高跟鞋》中两个女生物质的欲望与现实的纠结。她善于萃取生活的一个角落作为切入点,贴近平凡琐碎的生存现实,呈现人们的生存状态,揭示生活的根本。

作为女作家,朱文颖以女性的纤细和敏感来捕捉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了细腻而微妙的人生体验。她挑选出一些尖锐、坚硬、尴尬的事情,为我们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也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真相。在表现世界的困惑、孤独和恐怖的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源自生命本能的挣扎向上的张力。《金丝雀》有一段描写十分经典:“她说话时声音是悠在半空里的,但又不能不说,仿佛说了一点,害怕就能从体内多跑出去一些。”⑥朱文颖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当时人物无比惊恐压抑的心情。她在展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困境方面也驾轻就熟,在《俞芝与萧梁的圣诞夜》中,描述爱情发生变化的不堪与无奈,“我们别转身去,心里冷不防地起了阵寂寞,树影下的那两个人忽然让我们把一切都看了个清彻透亮,然而,就像闪电飞过夜空一样,紧接着,寂寞跟着就来了”⑦。作者感觉灵敏,笔端微细,情深如丝却清晰可见。俞芝圣诞夜到上海就是为了和萧梁相见相处,于是俞芝向萧梁提出了一个关于“爱情之墙”的问题,萧梁却吝啬给予她爱。在这种若隐若现的感情中,只有俞芝在思念中孤独地徘徊,再也找不到心灵的归路。朱文颖常常以琐碎的日常生活投射出人物瞬间感情的变化,细腻、耐心、准确地表现人物内心的感受。

江南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已然渗透在江南人的生活方式中,柔和淡雅的精神滋润并塑造了江南人特有的温和灵动、细腻坚韧的气质。

江南丰富多雨的自然气候,形成了柔和细腻的江南“水性”文化。苏州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水构成了吴越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种人文特征体现在作家的整体审美取向上,便成为作家创作的精神源泉。江南传统文人具有对生活本质的高雅艺术表达,他们乐于管理生活的细节,拥有令人惊叹的优雅品位。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在苏州人的性格上,便是为人处事处处思虑,一丝不苟,精巧细腻。这种文化氛围无形中影响着朱文颖的创作,她的作品总是充满着古典高雅的江南气息。与此同时,杏花春雨的江南激发了朱文颖无限诗意的想象,其作品精神与北方的政治伦理不同,江南的诗意气息是“真正抒情感性的‘纯’文艺”⑧,充满诗意浪漫的精神美学气质。

朱文颖以独特的个性完成了对江南文化的新创作,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文化色彩。她写的“苏州”并没有局限在地域和空间概念的阐释上,还专注于独特的文化内涵的体察与反思中,揭示出地域文化精神的载体。这种地域风貌还体现在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家乡信仰、尊师重教的淳朴传统、不断开放和融合的心理上。她创造了立体化、艺术化的江南城市的形象,只有这样的地域氛围熏陶,我们才能感受到朱文颖笔端与众不同的园林道观,才能感受到江南的诗情画意,才能走进江南的明净与和谐,才能体会江南文化的冲淡与平和。

朱文颖作为新生代的代表作家,悄然地避开同时代女作家热衷的女性主义话题,自始至终对社会和人生有着强烈关注和浓厚的兴趣。她從不进行身体创作和欲望创作,而是对社会各个阶层、人性和精神进行探索,体现了对个体灵魂的忠诚。这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作态度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成长环境是不可避免的。她关心着城市的农民、工人、城市的平民等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她沉迷于生活的美好、困境的面对和出路的救赎,在纤细而温和的文字中建构起理想的大厦。朱文颖的小说以城市为背景,从都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截取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片段,是普通人自然庸琐的生活面,便衍化成《水姻缘》里的康远明和沈小红的爱情。同样在《高跟鞋》和《两个人的战争》中普通的人用基础的物质和精神追求来演绎自己平凡的人生,涂抹上她对现实人生的精神态度。

朱文颖在《浮生》《禁欲时代》创作中对苏州优雅精致的古典化进行了最后的关注。最终于20世纪90 年代后半期,在观念、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下不断得以新的实践,江南审美气质逐渐表现出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打开了讲述新时代下古城苏州的审美新视角。但优雅平稳的地域气息仍然渗透在她的作品中,平民精神依然本能地镌刻在她作品的各色人物中。

独特的地域文化直接影响着作家的叙事探索、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从江南文化的角度来看,朱文颖的创作不仅可以展现出她的整体创作风格,更可以看出地域小说的独特魅力和江南文化精神影响下深厚的女性写作意识,无论是简单深刻、诗情画意,还是优雅细致,朱文颖都植入江南文化中细腻独特的美学特征,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和叙事手法建构起江南日常生活的美学,在沉着与执着中追求创新与变化、延续与发展。

①朱文颖,吴俊:《古典的叛逆》,《作家》2001年第6期。

②⑤⑥⑦朱文颖:《花杀》,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l页,第25页,第114页,第231页。

③朱文颖:《水姻缘》,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施战军,向小佳:《朱文颖:活化动感苏州》,《时代文学》2004年第l期。

⑧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参考文献:

[1]朱文颖,吴俊.古典的叛逆[J]作家,2001(6).

[2]朱文颖.花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朱文颖.水姻缘[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4]施战军,向小佳.朱文颖:活化动感苏州[J].时代文学,200(1).

[5]汪长根,蒋忠友.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6]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范小青.走不远的昨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8]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9]戴丹.江南文化与江苏当代女作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宋桂友,宋平.苏州作家研究·朱文颖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朱文江南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闪电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