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还是经验

2022-04-05 19:33耿靖文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布莱克威廉儿童

耿靖文

摘要:《小姑娘的迷失》和《小姑娘的寻获》是威廉·布莱克放在《经验之歌》里的一组短诗,篇幅较短,故事简单,结构清晰,对狮子等野兽的拟人化描写又使其呈现出童话特点。这组诗描绘的儿童世界虽然表面具有童话的天真,内核却像成人世界一样,是一个隐含着暴力、性和死亡问题的经验世界。小姑娘莱卡的梦境深入死亡、性与家庭亲密关系的内部,揭示出女性艰难而隐秘的自我成长、性别身份逐渐确立的过程,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突出的童工、卖淫和弃婴问题,折射出当时下层阶级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的艰难生存境遇。

关键词:威廉·布莱克    《小姑娘的迷失》    《小姑娘的寻获》    儿童

威廉·布莱克不仅是画家、版画家,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进入19世纪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图案设计师、版画家,少有人知道他是诗人。他出生于伦敦一个袜匠的家庭,年少即学习版画,在世时期因为自己激进而前卫的观点而被同时代的人视为疯子,却被后世的批评家给予了高度评价。19世纪学者威廉姆·迈克尔·罗塞蒂评价他为“一个不被前人压制,不为同辈人接受,也不会被已知或可能的后人所取代的人”①。

布莱克作为诗人和版画家,创作内容十分丰富,他的诗歌作品除了早期短诗集《诗的素描》《天真与经验之歌》和《天堂与地狱的结合》外,还包括许多长诗和神话诗作。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布莱克的短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上,较少关注他的长诗、戏剧、散文和版画。自1919年周作人第一次将布莱克的诗作引入中国至今,国内对布莱克的诗作并没有形成完备翻译。学者们对布莱克诗歌的研究集中于短诗集《天堂与经验之歌》,且大多聚焦于其中的名篇,如《伦敦》《羔羊》《老虎》和《扫烟囱的孩子》,对布莱克其余诗作则少有研究。研究角度上,有的聚焦于文体风格,有的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精神分析和精神分裂的角度进行分析,少有学者关注到布莱克诗歌中的儿童。事实上,他的《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部诗集中,有许多儿童的形象。这些男孩女孩,有强烈的性别色彩,且带着与成人迥异的能量,在天真的世界里揭示经验,在经验的世界里彰显天真。

《小姑娘的迷失》是一首故事情节简单的短诗,与《小姑娘的寻获》相互呼应。布莱克一开始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诗集《天真之歌》中,但后来思索再三,又在1794年出版《天真与经验之歌》合集的时候,把这两首诗放到了《经验之歌》的部分②。《天真之歌》的世界充满着儿童世界的天真和纯洁,而《经验之歌》则多是描绘死亡、痛苦、暴力与性的内容。可见诗人本身也对这首诗的归属问题持保留态度。那么《小姑娘的迷失》到底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儿童世界呢?本文旨在从其呈现的死本能和生本能两个角度进行探寻,分析其中天真和经验的相互转换。

一、死本能:儿童世界中的死亡

《小姑娘的迷失》从表面上看,讲述的是一个年龄为七岁的小女孩莱卡迷失的童话故事。小姑娘莱卡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到荒无人烟的沙漠漫游,却被一群以金色雄狮为首的野兽救进山洞,并沉睡在它们中间。在这首诗的伴侣诗《小姑娘的寻获》中,莱卡的父母因其失踪陷入绝望,到荒野中寻找女儿,却在途中遇到了金色雄狮。他们被这头会说话的雄狮带到山洞,却发现莱卡安详熟睡在猛兽中间,迷失的小姑娘莱卡因此被父母寻获。诗歌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美好,但剥开这层童话色彩的外壳,可以看到其中隐含的死亡与性的问题。

诗中与睡眠有关的词,诸如“睡”(sleep)、“在睡觉的”(sleeping)、“睡着的”(asleep)、“躺”(lay)出现多次,可见莱卡在诗歌的大部分篇幅处于睡眠状态。诗歌的前三小节是第三人称叙事,讲述了莱卡的来历。她来自一个“夏天的风光永不会消逝”的地方③。第四到第八个诗节则转变为第一人称叙事,由莱卡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第四诗节中,她称自己今年七岁。第五个诗节的首句为祈使句:“甜蜜的睡眠啊,来吧,我在这树下等你。”漫游在荒野的莱卡不仅认为睡眠是“甜蜜的”,而且主动呼唤睡眠的到来。到第八诗节的最后一句“当我把眼睛闭起来”,说明莱卡已经成功进入睡眠状态。在第四到第八这五个诗节中,“睡眠”出现了4次,因此这之后的场景很有可能都是莱卡的梦境。

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提出,梦是欲望的满足,是完全有效的精神现象,可以被插入一系列可以理解的清醒的心理活动之中,是心灵的高级错综复杂活动的产物④。对梦的研究被认为是探究内心深处心理过程的最可靠方法。儿童的梦,是直接的、被压抑的愿望的实现,相对于成年人的梦来说,伪装更少,也更易被分析。在莱卡的梦境中,“紧皱眉头的夜”和“月亮”表明时间处于深夜,“沙漠”和“荒野”等地点词汇表明莱卡所在的地方是人烟稀少的沙漠。因此从这一部分开始,小姑娘在荒凉沙漠的黑夜中陷入了深深的睡眠。黑暗旷野是莱卡的梦境,也是她的潜意识世界。首先这个世界一片荒芜:“荒凉的”(wild)一词在本诗中出现了3次。其次这个世界是黑暗的:诗中点明时间不仅是“夜晚”(night),而且是“紧皱眉头的”(frowning)夜。这些词汇呈现出了一种无生命的状态,与死亡有关。因此,莱卡的梦境体现出了“死本能”的倾向,即“要求回归到无生命的状态中去”⑤。

莱卡梦境呈现出来的死本能首先来自诗人的个人经历。诗人在完成《经验之歌》的创作前,经历了几次亲人的死亡:分别是1784年父亲的去世,1787年弟弟罗伯特的去世,以及1792年母亲的去世⑥。罗伯特是布莱克最钟爱的弟弟,去世时年仅二十五岁。布莱克对罗伯特感情之深厚甚至超过对妻子凯瑟琳。据凯瑟琳讲述,有天她与罗伯特发生了争吵,布莱克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就对她说:“跪在罗伯特面前,祈求他的原谅,不然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⑦因此罗伯特死后很长时间诗人都未能走出阴影,这种潜意识里的死本能相应地也反映在诗歌创作中。

死本能的第二个来源是英国工业革命对儿童生活境遇造成的影响。1784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到工业生产,为大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增大了各行业工厂的劳动力需求,童工在当时成为普遍现象。儿童在煤矿业、纺织业等行业从事劳动。作为社会劳动力,他们被工厂主以廉价的方式购买或者雇佣。这些男女童工主要来自于教区贫穷的工人家庭,被难以维持生活的工人父母出卖给工厂主,从事高强度的劳动⑧。在此过程中,资本对未成熟劳动力进行剥削,导致了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儿童权力的滥用。当时的儿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境遇。迷失小女孩莱卡梦境的死本能則反映出了儿童的艰难境遇以及对死亡的深层次恐惧。这种儿童的死本能也在布莱克的其他许多诗作中有所体现,如在《扫烟囱的孩子》中,扫烟囱的男孩因为从事的工作难度大,危险性高,要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汤姆安静了,就在当天夜间,他睡着梦见奇迹出现;阿狗阿猫上万个扫烟囱的小孩,都给锁进了黑漆漆的棺材。”“黑漆漆”“棺材”“夜间”“睡着”都是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体现了当时的儿童世界里难以避免的死亡问题。

二、生本能:儿童世界中的性

与死本能形成二元对立的是生本能,这种本能致力于将生命本身延长到一个更长的时期,使生命获得更新,因而与生殖有关,表现在个体身上则为性本能。两种本能之间的关系表现如下:有机体生命的运动仿佛具有一种在两极间摆动的节奏。一群本能冲向前去,以便能尽快地达到生命的最终目标;然而当这一过程达到某一特定阶段时,另一群本能则急忙返回到某一特定的点上,以便建立起一个新的开端,从而延长整个生命的历程⑨。

小姑娘莱卡的梦境是一个充满性的世界。首先,莱卡的名字有两重含义。Lyca的词源可以被视作是lykos,意为“狼”,其次Lyca的希腊词源还可以被视为laikas,意为“妓女”。两个词源都带有性意味:如果取Lyca“狼”的含义,那么小姑娘便具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女性,另一方面是兽性,这两种特质的结合使得莱卡的形象更加具有性张力。其次,第四个诗节提到了莱卡的年龄为“七个夏天”,再加上诗歌的题目为“小姑娘”,莱卡的年龄通常被解读为七岁。但在这首诗的第二幅插图中,可以看到一个侧卧在森林中的女性,她赤身裸体,遥望森林上空,一手撑地,另一只手遮住自己的前胸。插图中人物的身体状态和姿势表明,莱卡并不是七岁女童,而是已经开始具有性意识的女性。这首诗,也不仅是表面呈现的儿童迷失在森林中的故事,而更像是处于青春期的、开始产生性意识的少女对两性世界和潜意识领域的隐秘探索。再者,莱卡来自一个“美丽的园地”,“夏天的风光永不会消逝”的地方,这一意象与伊甸园相关。只不过在这个伊甸园里,造物主上帝不像惩罚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那样严厉,而是“慈祥温和的”(meek),对莱卡的性探索持宽容态度。这种伊甸园式的性隐喻也在布莱克为这首诗所作的第一幅插图中有所体现:画面的右下角是一棵繁茂的树,一条蛇盘踞在树藤上方,而一对赤身裸体的男女则在树下拥吻,男人双手环抱女人,女人的手则伸向树藤上的果实。插图的伊甸园元素暗示诗歌为莱卡试图对性进行的探索,而图中女人伸向树藤的手则揭示出莱卡对性探索采取的主动姿态。

诗歌的第九节到第十三节是莱卡梦境的具体内容。在莱卡的梦中,她被一群猛兽环绕着,为首的是一头金色雄狮,而这群野兽并没有伤害她。在这一部分,狮子是除莱卡之外的主要形象,它被描述为“有王者风范的”(kingly),拥有金色的鬣毛,动作则是“来回地跳跃”(gambold),再加上指涉这头狮子时所用的第三人称单数(he),这只狮子被拟人化,赋予了男性性别。与之相对应,指涉小姑娘莱卡时用到了“处女”(virgin)、“少女”(maid),由此莱卡的女性性别得以强调。雄狮和莱卡的互动则具有很强的性意味,如雄狮“舐着”她的“胸膛”(bosom),眼睛闪烁着“火焰”(flame),泪珠则滴在了莱卡的“颈子”(neck)上,这些有关身体部位和雄狮动作的词汇都具有性意味。在整个过程中,莱卡处于熟睡状态,狮子和其他猛兽则对莱卡进行“凝视”(view)。

在莱卡与雄狮的互动中,莱卡既是凝视的主体,也是被凝视的客体;既是欲望的客体,也是欲望的主体。凝视指的是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看与被看。萨特最先对以凝视为核心的视觉体制进行了完备分析。他认为凝视是存在于主体想象中的他人凝视⑩。拉康对凝视理论进行了发展,强调眼睛和凝视的分裂,认为凝视位于客体一方,与主体的眼睛构成矛盾和对立。劳拉·穆尔维在这一问题上引入了性别视角,指出:“在一个由性别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⑪女性处在被观看的位置上,成为被观看、被欲望的客体。莱卡的梦境中,狮子、豹子、老虎环绕在她周围,对她进行凝视,因此她是被凝视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客体;但由于这一切发生在莱卡的梦境中,而以雄狮为代表的猛兽们则是莱卡自身欲望的化身,因此莱卡也是凝视的主体、欲望的主体。在这种看与被看的过程中,少女莱卡完成了对性的探索,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人和作为女性的主体地位。

因此,这首诗中的儿童世界并不是无性别的天真世界,而是充满了性色彩的经验世界,涉及性、性别、性欲和两性关系等问题。探索布莱克诗歌中的性,需要考虑到当时突出的社会卖淫问题。18世纪的英国妓女数量相当庞大,娼妓问题严重。妓女分为职业妓女和半妓女,很多出生于贫穷家庭的女孩从十多岁开始就走上卖淫道路,当时雏妓数量在整个英国特别是伦敦非常大。年轻女性开始卖淫生活早,且因为容易在卖淫活动中染上性病,很多活不过青年时期。产生这种乱象的原因有三条。首先,工业革命催生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不断加深,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控制体系相对变弱。其次,社会留给当时下层阶级,特别是下层阶级女性的生存空间较小。再者,当时的性道德观十分严厉,性压抑的环境更加容易滋生越轨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在下层阶级的女童不仅早早就接触到性的经验世界,更面对着这样的世界带来的威胁。布莱克因为出身低微,早早辍学接触伦敦社会,所以对下层阶级人民的苦难有很多体悟。娼妓问题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在《伦敦》中他描绘了无法进行生育、走入婚姻的年轻妓女:“更不堪在深夜的街道上,应道年轻妓女的诅咒,灭绝了初生婴儿的眼泪,用疾病摧毁了新婚的灵柩”,描述了性的危险,以及性导致的死亡。

三、母女关系: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交织与转换

诗歌中的主要形象除了小姑娘莱卡与野兽,还有莱卡的父母,特别是莱卡的母亲。在《小姑娘的迷失》中,第五个诗节里,莱卡的父母首次现身:“爸爸妈妈会不会哭?莱卡到哪里去睡?”在接下来的第六和第七个诗节中,则主要是借莱卡之口对莱卡母亲的描述。从莱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她担心母亲精神状态不佳:“心在疼”“在啼哭”,因而迟迟不敢进入睡眠状态。莱卡表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状态会受到母亲的影响,并且根据母亲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进行调整。二者的母女关系呈现出一种共生的状态。这种状态常见于获得自己完整性别身份的青春期女性与母亲之間,发生于厄勒克特拉情结产生之前。在这种共生状态下,女儿仍旧把自己视为母亲意愿的延伸,将自己视为母亲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以满足母亲意愿为主,因此行为与情感都与母亲关联性较大。而在厄勒克特拉情结出现之时,女儿则开始将父亲理想化,进而与母亲分离,形成自己完整的性别身份。⑫由此可见,莱卡正处于与母亲由共生到分离的情感阶段,处于生成自己完整性别身份的转折点。

在这样的一个转折时期,莱卡的母女关系却并不和谐。两首诗呈现出精神状态不稳定、主体性软弱的一个母亲形象。《小姑娘的迷失》中主要是莱卡对自己母亲的描述,这位母亲要么就是在伤心啼哭,要么就是处于不清醒的睡眠状态。第二首诗《小姑娘的寻获》主要讲述莱卡的父母在沙漠中漫游,寻找迷失的莱卡的过程。莱卡的母亲,不仅仅“战栗着”,甚至到后来都没有办法独立行走,需要莱卡的父亲抱着,“走一步一声悲叹”。母亲主体性的软弱与对男性的依赖,更为莱卡的性别生成过程增添了一层阻碍。而这种现象的生成则与当时的单身母亲和弃婴问题有关。

布莱克生活的18世纪英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经济模式转变剧烈,还有战争与瘟疫,未婚女子在与男子发生性行为后很难进入婚姻与家庭生活,在抚养私生子的问题上也得不到经济和社会身份的保障,因此弃婴是当时很大的社会问题。1741年,英国成立了伦敦育婴院,这是第一家正式的专门接收和抚养弃婴的民间慈善性组织。后来布莱克与妻子凯瑟琳搬到伦敦朗伯斯区,他们居住地对街就是一家专门接收女孤儿的教堂,布莱克创作生涯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这个地区度过,创作上难免受到这一突出社会问题的影响。他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系列的儿童“迷失与寻获”组诗,除了本文涉及的《小姑娘的迷失》与《小姑娘的寻获》之外,还包括一首题目较为相似的《一个小姑娘的迷失》,以及不同性别的《小男孩的迷失》与《小男孩的寻获》。在这些以迷失与寻获为主题的组诗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仅不和谐,而且矛盾重重,体现出诸多问题。如在《小男孩的迷失》中,男孩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父亲在男孩迷失的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缺席状态,小男孩则始终呼唤父亲而不得。在《小男孩的寻获》中,上帝代替小男孩不在场的父亲,以天父形象出现,但这更体现出男孩父亲的永恒的缺席。而男孩母亲则“脸色惨白”,“哭着寻找她的小男孩”,处于脆弱的无助状态。《一个小姑娘的迷失》在序曲中则点名了主题,告诉后人在当时“甜美的爱情被当作罪恶”。这首诗讲述了小姑娘与青年男子相恋而初尝禁果,却遭到父亲残酷压制与惩罚的故事,体现出了当时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两性问题上采取的严苛态度,以及当时较为扭曲的性道德观产生的恶果:一方面提倡严格的性别风尚而禁止情感问题,另一方面则卖淫、非婚生子女、弃婴现象频出。在性方面,不仅儿童处于摸索和生成的状态,成年人或者父母也处于摸索和再建的过程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儿童身处的并不是伊甸园一般纯净的天真世界,反而时时身处充满性与死亡的经验世界;成人身处的也不一定是更加完善和复杂的经验世界,反而面临失落的纯真与成年的无知有时需要借助儿童的引导去实现更高层意义上的纯真。儿童并不仅仅对应天真,同时还对应经验;正如成人并不仅仅对应经验,同时还对应天真。成人与儿童,天真与经验,始终处于动态的模式转换之中。

综上所述,《小女孩的迷失》与《小女孩的寻获》描绘的确实是儿童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是儿童的天真世界,而是儿童的经验世界,同时这个世界还与成人的天真世界相互交织、互相转换。这个世界同时受到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影响,深入死亡、性与家庭亲密关系的内部,揭示出女性艰难而隐秘的自我成长、性别身份逐渐确立的过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则来源于诗人下层阶级的出身,他对下层人民,特别是下层阶级男童女童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同情;二则来源于18世纪英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童工问题和娼妓问题。高强度的剥削性劳动和性传染病使得儿童早早接触到与性和死亡有关的问题,步入经验世界,因此当时的儿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境遇。布莱克迷失与寻获组诗呈现出的儿童世界,雖然披着童话的外衣,却具有揭露社会现实的本质,反映了当时突出的童工、童妓与弃婴问题,体现出了天真与经验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又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正如哈罗德·布鲁姆对布莱克两部诗集的评价:“经验揭露了纯真世界非现实性的不稳定特点,天真则谴责了经验世界现实性的双重特点。”⑬

①Blake,William,William Michael and Rossetti. The Poetical Works of William Blake:Lyrical and Miscellaneous. London:Covent Garden,1890,p13.

②Lindop,Grevel. Blake:“The Little Girl Lost” and “The Little Girl Found”. Critical Survey,1973,6(1).

③〔英〕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选》,查良铮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7页。(本文所引威廉·布莱克原诗均出自该书,不再另注)

④〔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119页。

⑤⑨〔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张映民、陈伟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第44页。

⑥曾静:《弥尔顿之死——论威廉·布莱克〈弥尔顿〉中的“死亡本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⑦Hayes,Tom. Blake:William Blake’s Androgynous Ego­Ideal. ELH,1985,71(1).

⑧尹明明、刘长飞:《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⑩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⑪〔英〕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见吴琼:《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⑫Freud,Hendrika. Electra vs Oedipus. London:Routledge,2011,p3.

⑬Bloom,Harold. The Visionary Company:A Reading of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Inc,1961,p30.

猜你喜欢
布莱克威廉儿童
破耳兔
新生
一粒沙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救命钱
救命钱
不计成本等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