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战略下城市公园运动空间优化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

2022-04-06 03:51曹偌逸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昆明市设施

曹偌逸,李 煜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引言

近年来学者们已经关注到人居公共环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人类健康取决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运动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最好的方法[1],“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下文简称《计划》)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发挥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服务于市民和旅游者,城市开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览、运动、交往等,城市开放公园不仅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还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开放公园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部分,公共园林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后人们对改善人居公共环境的需求应运而生[2],也成为市民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城市开放公园规划应当以人为本,在尊重自然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体验和物质追求,应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供给,将体育健身融入到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中,以达到激发和促进全民健身的目的[3]。随着市民们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和收入的提高,人们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运动健身当中,而昆明市的城市开放公园的功能并不齐全,以休闲、观光为主,少有供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在这个人人渴望运动、人人需要运动的时代,为满足人们对运动健身的需求,在城市开放公园中应因地制宜,规划出适合这个城市发展的运动空间,创造适合城市未来发展的各类运动健康空间。本研究致力于对云南省昆明市各大开放公园中运动空间规划的研究,就云南省昆明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而言,深入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开放公园规划的新理念,以响应国家的号召,适应社会的要求,满足市民的需求。借鉴国内外的理论与案例,对云南省昆明市适合的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进行初步的研究。

2 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的概述

2.1 全民健身战略下城市开放公园的建设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计划》,指出我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应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应逐步增多,《计划》一经发布,人民群众对于运动健身的热情日益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防灾减灾、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同时城市公园也是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社交和运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开放公园最主要的特征则是其的开放性,城市开放公园是由政府投资修建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公园,这类公园都实行免费开放的原则,正因为这一原则使城市开放公园更能够给城市居民所使用[4]。城市开放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层面主要以景观空间要素的研究为主,在《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中对于绿地率、人均公园占有面积也给出了相应的规定设计指标。城市开放公园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公园的各项功能,提高公园的质量,进而促使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

2.2 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概述

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运动空间指提供一定运动设施、使用合适的材料对地面进行铺装,且具有聚集、社交功能,同时可进行运动行为的公共空间,是恢复人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健康的场所。城市公园运动空间是指在城市开放公园中可直接为城市大众提供体育活动的场所[4]。

城市公园运动空间主要具有两个特征:公共性和服务性。对于其公共性体现在,免费为公众开放,城市居民拥有随意进入和使用的权利,且可以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属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福利;服务性体现在不同的城市开放公园服务的半径有所不同,拥有固定的服务范围,但归根结底都是为城市居民服务,在此服务半径之内吸引城市居民到此运动空间进行体育锻炼,而服务的质量则体现在运动空间的大小、可达性和运动设施完备等。

研究表明,城市公园的场地基础设施、活动场地和场地可达性等因素都对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有显著的影响,并有大量相关研究来证实这些因素与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具有相关性[5],但是目前对于运动空间在城市开放公园中的布局还没有定性指标。随着我国《计划》战略的指导,以及市民们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和收入的提高,人们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运动健身当中,但大多数城市开放公园运动功能不齐全,以休闲、观光为主,少有供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缺乏针对运动空间的规范指导[6]。

3 以昆明市为例的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研究调查

云南省昆明市,拥有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许多人选择来这里生活,而昆明的城市开放公园的功能却并不齐全,以休闲、观光为主,少有供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运动空间。对云南省昆明市各大开放公园中运动空间规划进行调查,就云南省昆明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而言,可深入探讨云南省昆明市开放公园规划的新理念。通过实地观察、现场访问、查阅文献等方法,选择昆明市4个区(盘龙区、官渡区、五华区、西山区)中7个样本公园作为调研样本,筛选条件如下:①服务半径:500~1000 m;②占地面积:60000~250000 m2;③服务类型:位于城市中服务于周围服务半径内的城市居民。

3.1 昆明市实地调研概况

本研究选取在昆明市区内的盘龙区、官渡区、五华区、西山区4个区进行调研,其中选取4个区中使用率较高且周围居住区较多的公园进行调研,即盘龙区的瀑布公园、龟龙湖公园;官渡区的森林公园、宝海公园;五华区的江岸公园、金碧公园;西山区的海埂公园共7个公园进行了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的调查研究,以上公园均为免费入园,且具有相似周边环境和社区密度,交通便捷,可达性较高。

从2021年10~11月份,对各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公园总体面积的计算和公园内运动空间在公园中总体占比的计算(运动空间面积/城市开放公园总面积),以及运动空间规划设计的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对昆明市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的概况进行研究分析。调查发现,样本中70%的城市开放公园的运动空间存在明显不足,并且使用率较低,官渡区森林公园与五华区江岸公园运动空间的比例相对较高,且使用率相对较高。

3.2 昆明市实地调研研究

对昆明市各区的城市公园进行调查,总结总面积、运动空间面积和运动空间整体占比(表1),根据公园运动空间的现状进行优缺点分析。

表1 昆明市各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比例表(来源:作者自制)

3.2.1 盘龙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调研研究

对盘龙区的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进行走访调查,其中瀑布公园为2016年建成并开园,近5年新建设的公园,其优点为:①设有专门的塑胶健身步道,围绕公园闭合建设,全程有2550 m(图1);②健身步道设有运动健身科普指示牌,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指示牌了解自身所消耗的卡路里以及跑过的里程数(图2);③健身步道周围景色优美,一步一景;④儿童运动部分相对较多且丰富。其缺点为:①健身区域与主园区相割裂,可达性较差;②健身器材较为单一,场地没有设置专门的铺装,不便于运动健身(图3);③健身步道与游览路线大部分重合,行人与运动者会相互影响。而盘龙区的龟龙湖公园对比瀑布公园面积较小,少了健身步道,有废弃的场地未被利用(图4),但相较于前者运动空间更为集中。

图1 健身步道(来源:作者自摄)

图2 指示牌(来源:作者自摄)

图3 健身器材(来源:作者自摄)

图4 废弃场地待利用(来源:作者自摄)

3.2.2 官渡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调研研究

对官渡区的城市开放公园进行走访调查,其中森林公园的运动空间占比相对较高,其主要得益于与官渡区运动馆相邻,有专门的健身区域(图5);在一定区域内配备智能健身器材,有教学标识,同时可计算消耗的卡路里和运动次数(图6);但缺点也较为明显:①健身器材、健身区域与公园内部空间割裂严重;②公园中有许多未被利用的区域;③健身区域与公园内部通达性不高,出入口不明显,被分隔。宝海公园相较于其他公园有小型湖泊,用来做划船等活动,专门设置了儿童活动沙坑,但缺点也较明显:①道路铺装主要为青石板,不适宜做健走等运动;②足球场地已废弃;③瑜伽馆周围的环境较差;④公园内没有专门的健身器材。

图5 运动场(来源:作者自摄)

图6 智能健身设施(来源:作者自摄)

3.2.3 五华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调研研究

对五华区城市开放公园进行走访调查,其中江岸公园是带状滨江公园,其优点为:①作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沿路布有健身器材(图7);②相对其他公园可达性较强;③广场形式为主,可供周围居民进行集会和广场舞活动;其缺点也较为明显:①与机动车道相邻,许多路段未与机动车道相分隔,具有一定危险性;②绿地率较少,作为公园的美观性不足;③滨水景观和运动步道未完善。金碧公园则作为城市开放街角公园,没有规划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公园中只设有道路和一些座位(图8)。

图7 健身器材(来源:作者自摄)

图8 道路与座椅(来源:作者自摄)

3.2.4 西山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调研研究

对西山区的城市开放公园进行走访调查,选择在滇池边环境较好的海埂公园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其优点为:①规划有专门的健身步道(图9); ②有面积较大的儿童活动区域(图10)。也有明显的缺点:①健身步道没有进行人车分离,安全存在隐患;②空闲场地较多,没有被充分利用;③没有运动健身的器材。

图9 健身步道(来源:作者自摄)

图10 儿童活动场地(来源:作者自摄)

3.3 昆明市城市公园运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调查结果,对规划设计的景观、布局和可达性、设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问题的分析。

3.3.1 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景观分析

优美的景观可以吸引周围居民来到公园进行游览活动,所以景观对于公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良好的景观作为公园质量的体现:①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一步一景,激发游人的游览兴趣;②丰富的植物配置可以释放氧气,使在其中运动的人们呼吸相对新鲜的空气,有益于身体健康;③在优美的环境中运动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心理健康得到进一步的保证。通过对昆明市区中7个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进行调查研究,对景观进行分析,其中瀑布公园、龟龙湖公园的景观相较于其他5个公园更好。由此可见,超过1/2的公园景观还有待提高。

3.3.2 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布局和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指居民进入城市开放公园的门槛的高低,是否可以步行达到或可使用交通工具达到。在相关研究中表明,公园的布局和可达性的难易程度对居民到达城市开放公园特定区域的行为成正相关,即难以到达则居民成消极状态,反之则成积极状态[7]。在对昆明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的调查中,其中龟龙湖公园、江岸公园中的运动空间可达性较高,其余公园的运动空间与公园内部相分隔,指示道路不明显。为使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更高,应在布局上增强运动空间的可达性[8]。

3.3.3 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设施分析

完备的运动健身设施可以提高居民运动健身的兴趣,使居民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设有科普指示牌的运动设施可以丰富居民的运动健身意识[9],智能的体育设施可以观测到运动健身的数据,随着体育活动项目多样性的增加,可以满足居民到不同场所进行体育运动的需要。对昆明城市开放公园运动空间的调查,其中江岸公园、森林公园的运动设施相较于其他5个公园更加完善齐全。在全民健身战略的支持下,许多城市开放公园都新增加了更加完备的体育设施[10]。

4 昆明市城市公园运动空间的优化策略

4.1 景观的优化策略

(1)对景观植物进行优化。风景园林建设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观赏性原则,植物景观可以有效彰显园林的生态个性。通过对植物的季相变化来丰富植物的配置,结合当地民众的审美认知需求,对植物进行更加协调、和谐、美好的配置。

(2)展现风貌特色。千篇一律的公园设计让人感到疲惫,每个公园都有其独特的定位与寓意,公园定位的不同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特色,充分展现该公园特有的魅力,通过选择不同的乡土树种,联系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展现出公园的特色,同时增强人文关怀[11]。

(3)园林的生态优化。公园在城市中起到净化空气、涵养水土、优化生态环境的功能,城市公园可以对周边气候和环境进行改善,建设和改造公园以坚持自然环境为基础,避免对原有的环境进行破坏和污染,体现景观的生态性、自然性。

4.2 布局和可达性的优化策略

(1)优化路网。路网是公园重要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建设主要交通道和空间之间的路网,提升路网的密度使交通系统可以更加便捷,使可达性增加[12]。

(2)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增加居民对于空间的使用率,在人口居住密度高的地方多布置,反之则少布置[13]。

(3)增加指示设施。指示牌和地图的增加,有利于居民在不熟悉公园的情况下进行空间的探寻,从而寻找到与个人匹配的空间进行各类活动。

4.3 设施的优化策略

(1)完善基础设施。设置与完善厕所、小卖部、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使公园变得更加便利,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后对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吸引更多的居民前来锻炼。

(2)不同的人群配备不同的设施。依据不同的生活圈进行合理的设施布局,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环境进行不同的设施布局,例如儿童较多的区域设置儿童游乐设施,老年人多的区域设置安静养身的太极场所,年轻人多的区域设置相对活力的各类球场等。针对不同的群体差异,整合不同功能的设施[14]。

(3)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或更新。许多公园已经建成多年,其中设施具有老化、废弃等问题,这会使安全性降低,通过对设施进行合理改造和一定程度的更新,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15]。

5 结论

城市公园中居民体育活动的行为在改造城市空间的同时,体育活动行为也正在被城市开放公园所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出现了城市运动空间不足与人民渴望运动的矛盾,而不合理的运动空间布局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运动的需求,还会消磨人们对于运动的积极性[16]。城市开放公园中对运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可以正确引导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参加体育活动。

就云南省昆明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而言,深入研究昆明市开放公园规划的新理念,对其适合的城市运动开放空间进行初步的研究,并为城市公园运动空间优化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响应国家的号召,适应社会的要求,满足市民的需求。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昆明市设施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