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质量调查与评价

2022-04-06 03:51然,康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森林公园

张 然,康 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浙江 杭州 310019)

1 引言

森林公园,即以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作为主体,借助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人们提供科学教育、休憩、旅游康养的场所[1]。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展示我国美丽山河、动植物资源、名胜古迹、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自然保护地的一部分,通过对其保护、开发和利用等举措,对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发展、美化以及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良性作用[2, 3]。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新”让国家森林公园有了新机遇。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东北比邻西湖风景区,向西紧接黄山,往南有金华双龙洞和武夷山等国家级风景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旅游网络,而千岛湖是这个网络的中心部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加速、旅游业迅速发展,众多森林公园内的天然旅游资源、植物资源受到不同程度采集和采伐[4, 5],为使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风景资源能得到合理、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对千岛湖森林公园的资源,如环境空气、水质量,动植物数量和种类,风景资源等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样本,以空气质量、水质量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国家标准(GB3095-2012、GB3838-2002和GB/T 18005-1999)作为参考指标[6~8],结合资料核查,进行指标测定和计算、评价,以期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及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2 研究地概况

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29°18′13″~29°49′38″ N, 118°29′19″~119°13′52″ E),总面积923.24 km2。研究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 ℃,其中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为5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8.9 ℃,年平均降水量1430 mm,平均无霜期260~270 d。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和岩性土。

3 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

3.1 调查内容

采用实地调研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大气、水、负离子、细菌等,与风景资源质量有关的旅游资源、地文、水文、生物、人文、等方面进行测定、统计、分类和评价。

3.2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方法依据《农业环境监测实用手册》和相关文献进行[7, 9~11],评价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和地面水环境质量的国家标准进行,包含大气的负离子、细菌含量、水质量、辐射剂量等5个内容。

3.3 旅游资源等级评定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2],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相对独立的单体景物、景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随后根据评价得分进行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划分标准如表1。

表1 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3.4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定方法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风景资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构成了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内容。基于调查的数据统计,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8],参照相关文献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4~7, 13],对交通便利程度、地理位置、地文、生物、基础设施、水气地质量和公园面积等各类资源进行评价并赋分。整体的风景资源评定结果为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评分值、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评分值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评分值的总和。

4 结果与分析

4.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44科803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34种,单子叶植物14科110种,双子叶植物108科642种。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以及果园、茶园等。常见组成树种除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柏木(Cupressusfunebris)等外,还存在竹亚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的常绿树种及槭树科、榆科、杨柳科的落叶树种。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内兽类动物有61种,鸟类150种,爬行类50种,昆虫类1800种,两栖类12种,鱼类114种,其中名贵鱼有9种。属国家重点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豹(PantheraPardus)、鬣羚(CapricornisSumatraensis)和云豹(Neofelisnebulosa)这4种,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斑头鸺鹠(G1aucidiumCuculoides)、凤头鹃隼(Avicedaleuphotes)、金猫(Felisbengalensis)、毛冠鹿(ElaphodusCephulophus)、水獭(Lutralutra)等17种(表2)。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山林茂密、溪流纵横的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衍环境。

表2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保护野生动物一览

4.2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经测定森林公园二氧化硫年均值0.006 mg/Nm3,二氧化氮年均值0.016 mg/Nm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7];可吸入悬浮颗粒物PM10年均值0.042 mg/Nm3,PM2.5年均值0.030 mg/N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7];地面水环境综合营养指数为中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为31.2,质量优,稳定,达到国家I类标准[6];空气中的负离子平均水平超过6238个/cm3,细菌含量低(小于300个/cm3),空气质量好;天然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符合国家规定安全范围。根据这5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总分为48分,等级为优,适用于森林医院、森林保健中心、高水平森林体验区等方面的开发建设。

4.3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等级评定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通过实地勘察,核实确定有83处旅游资源单体,可分为7大类、16亚类、37种基本类型。对这83处旅游资源进行评分,基于这个评分结果,对其进行旅游资源等级划分(表4),确定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特品级旅游资源22个、优良级旅游资源53个,普通级旅游资源8个。

表3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表4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4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参考[4, 5, 8],通过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天象5个方面的资源进行评价,每一项评价内容还包含5个指标,分别为珍稀度、多样度、典型度、吸引度、利用度。除此以外,还存在资源组合和特色附加分。最终确定地文资源19分、水文资源20分、生物资源39分、人文资源15分、天象资源4.4分,除此以外,资源组合和特色附加分分别为1.4和1.9分,依据相关标准,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千岛湖国家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是29.2分(图1)。

图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注:图中M=B+Z+T

4.5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定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定结果如图2。在大气质量方面,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要求[7];空气负离子含量和细菌含量分别为10000~50000个/cm3、1000~10000个/cm3以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6];土壤质量也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级标准。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质量总分为8分。

图2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评分值

4.6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定量分析结果如图3。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超过500 hm2,每年适合旅游时间长达240 d以上。此外,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以公园为中心,半径100 km内有100万人口规模城市和著名旅游区,同时坐拥铁路、公路、水路和国内/国际空港。在公园区域内,提供多种交通工具,浏览通达性高,但是基础设施条件一般。最终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分值为10分。

图3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4.7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经过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水质量、空气质量、负离子含量等生态环境质量、人地水文等风景资源及交通、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等开发利用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其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为47.2分(29.2+8+10),符合国家划分的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一级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40~50分),故应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同时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措施。

5 讨论与总结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收集、分析和评定,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不仅野生动植物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上好,而且风景资源质量高达47.2分,质量明显高于七娘坛山周边风景资源(30.15分)[14]、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37.95分)[15]、罗汉山森林公园(38.66分)[16]等森林公园,极具优势。此外,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面临着我国发展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创建“诗画浙江”、淳安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等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重大挑战,如快速城市化的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旅居需求不断提升,过度地开发会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甚至生态安全带来威胁。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多功能综合利用要求和森林保健游憩需求,增强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性,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进行合理、适度、有序地建设和开发,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强森林植物、野生动物的保护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在全面保护各种野生植物的基础上,还应重点保护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珍稀动植物,维护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如姥山林海风景区内有我国唯一的无性系柏木良种基地和浙江省唯一保存的马尾松林木良种基地,是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马尾松林木种质资源库,需要给予重点保护,严防疫木和疫虫流入。同时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为森林植物、动物保护提供依据。还应禁止在森林公园内采集标本、药材、野生观赏植物和捕捉野生动物,生态保育区封闭入口,防止游客干扰生态系统,并设专人巡视、监督,及时制止。

5.2 加强环境保护,与专业人士合作

千岛湖生态资源等级为优,在未来的开发利用过程,仍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保护,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通过监测生态环境,能够及早发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干扰因素、存在问题,为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另一方面,引进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专业人士参与建设,为科学指导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5.3 把控工程建设,避免对生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目前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后续的旅游开发利用过程需进行工程建设,园内各项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将有可能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应该做到谨慎选址、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 2005-2012)[17]对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和生态保育区的要求,开展相应建设,特别是核心景观区必须进行严格保护。同时开展监测预报,加强森林公园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预测预警,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发生的不利环境影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4 寻找正确生态旅游产品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多个旅游资源,风景资源属一级,旅游价值高。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以保护为前提,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设计各类旅游产品的功能属性,寻找正确的生态旅游产品定位,如利用园内植物资源丰富,参考济南森林公园,开发视觉保健服务[18],环境不仅能得到保护,还能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幸福感、愉悦感和满足感。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及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确定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维管束植物144科803种,野生动物2187种,生态环境资源等级为优,风景资源评分为47.2分,属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等级多样(特品级22个,优良级53个,普通级8个),其野生动植物、森林、旅游资源价值高。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在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等多方位进行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屏障、绿肺和天然氧吧,让森林走进百姓生活,满足绿色发展和生态宜居地建设的需求,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的需求。

猜你喜欢
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森林公园
《千岛湖-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攻略
森林公园历险记
湖南省林业局评选出2019年全省十佳国有林场和十佳森林公园
美哉!多彩千岛湖
森林公园游记
渔舟唱晚
凶器哪儿去了
不采野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