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2-04-06 03:14张德荣刘晓莉李春梅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考核体系

张德荣,刘晓莉,李春梅,文 军

(1.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2.成都树德中学,四川 成都 610091)

1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干渠道,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政治思想基础,同时其他课程又与思政课同向同行[1],协同培育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2]。”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队伍建设等情况,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3]。

2021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要求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4]。

结合学院思政课评价改革工作的开展,本文以“高职院校思政课评价的研究概述、现状问题和实践路径”为研究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剖析现状、问题及成因,着力解决学院思政课评价体系构建实践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路径策略与创新等问题。

2 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研究概述

根据国家层面对思政课改革提出的要求,各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中,尤其重视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思政课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政课的其他方方面面改革举措的顺利进行[5]。我国学者们对高职思政课评价考核主要集中在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创新的维度、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创新的具体做法[6]、增加考核点,革新考核形式,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这几个方面。

2.1 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2.1.1 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创新的维度和具体做法

崔丹认为,应该实现即时课程学习成绩评定与长期跟踪考量相结合并且要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姬莹在《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中提出思想道德素质与日常行为形成知行统一的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由知识评价和日常行为评价两个系统组成,其中日常行为评价系统包括班主任、辅导员班委会评价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评价两个子系统[5]。团队老师在2018年构建了《从设计到考核: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思政之星”教学模式》, 在思政课中实行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融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与日常行为表现为一体的“思政之星”评价体系进行评价[7]。

除了讨论思政课考核评价改革创新的维度之外,不少学者也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做法。王萍霞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一文中指出: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学习过程评价,设定分数采集相应的比例,把实体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网络课堂互动、网络平台测试、实践教学成果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等多种成绩相组合;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学习考核和实践学习考核相结合、网络测试与书面试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最终产生形成性的评价结果[8]。陆向荣在《创新考核评价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思政课考核可以借助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平台,更加快捷高效地实现组织课堂的各种需要,比如签到、测验、讨论,并给出成绩,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得成绩评定更为高效和准确[9]。

2.1.2 增加考核点,革新考核形式,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

郭秀丽认为在评价主体上,应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主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10]。

兰启发根据学生思政课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实践成果和思想测评等方面, 按重要程度不同, 由这些构成要素组成对应指标, 打造一个多元化考评体系提供了多元化考核体系[11],包括期末考试、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思想测评所占比例分别为30%、10%、30%、20%、10%。叶阿恋认为考核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除了思政课教师,学院辅导员、实习实训相关负责人、学生都应该成为考核评价的主体,这样考核评价的结果才更有说服力[12]。赖金茂提出要建立多元联动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 促使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实现各部门合力、联动、协同育人[13]。

2.2 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合分析学者们对思政课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思政课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考核主体进行协同不够和考核方法操作性不强。

2.2.1 考核主体协同不够

不少学者指出各个考核的主体应形成协同机制,除了思政课教师外,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生活老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等都应该成为考核的主体协同考核。

2.2.2 考核方法可操作性不强

在考核操作中很多老师提到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或课内外实践,但最终考核以小组进行考核给出一个组相同的分数,容易导致吃大锅饭,学生的参与度受限,同时学生在完成实践报告时喜欢到网上查阅资料复制粘贴敷衍了事。对学生具体的实践也就是“行”的考核操作难度则更大。

3 高职思政课评价现状问题

3.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课评价改革,构建起有效的评价体系,面向高校教师和学生开展线上调研,通过从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方面调查在思政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调查中,主要通过现场的座谈和问卷星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座谈会组织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讨论关于思政课评价中好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在评价中好的意见建议;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性调查一线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分析思政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师生对思政课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设计。为了区分不同身份对思政课评价的不同观点,设计了教师版和学生版两种问卷。教师问卷主要是思政课评价现状、评价协同机制及改进建议等16个问题。而学生的问卷主要是现在思政课评价的现状及改进建议等14个问题。共36名教师参加了座谈会,收集到意见建议96条。共有来自全省5所高职院校的148名思政教师和8268名各年级的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3.2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3.2.1 学生对思政课评价改革的期望度及评价维度和形式分析

问卷统计了学生在思政课评价中进行改革的期望。其中,有76.49%的受访学生表示希望老师增加考核的维度。以何种有效的形式进行考核变成了最大的问题。就此,问卷还分析了关于思政课评价学生最期待的形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70%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实行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在内的综合考核,加大实践考核的占比(图1)。

图1 学生对思政课评价改革的期望度

3.2.2 思政课考核的方式

在思政课采用的考核方式中,综合考核占到了70%,主要是过程性考核和终极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说明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思政课考核开始实行多元考核。期末主要是通过闭卷纸质试卷的形式进行,其次有部分学校已经借用学习通等平台在线下考试,也有个别学校已经采用无人监考的线上模式进行期末考试,具体结果见图2。

图2 思政课的考核方式

3.2.3 思政课过程性考核的方式

在对思政课实行过程性考核的考核手段调查中,50%的学生反应在思政课的过程考核中主要是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平时测验、问答和考勤等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但20%的学生反应还是在使用传统的思政课教师或助教做纸质手工方式进行平时过程考核的记录,具体情况见图3。

图3 思政课的过程考核方式

3.3 教师问卷分析

3.3.1 对思政课评价改革的认同度

调查数据显示,91%的教师认为“现在的思政课无论是考核内容还是形式方法和手段都应该进行改革了”;仅9%认为“用原来的方法手段就很好,不需要改革”,具体见图4。这充分说明了广大教师对思政课评价改革的愿望很强烈,为思政课评价进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动力[14]。

图4 教师对思政课评价改革的期望度

3.3.2 思政课的评价内容

从调查数据来看,80%的教师在考核中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中主要是通过考勤课堂表现课堂问答等指标记录学生的过程表现,但在课后表现中仅有21%的教师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维度和延伸度不够,尤其是对学生从知到行的行考核基本没有涉及,具体见图5。

图5 思政课评价的维度

3.3.3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与辅导员、团委教师以及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情况

在思政课的评价过程中,仅仅靠思政课教师进行评价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评价维度上都是难以实现全方位评价的。通过数据统计,74%的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与学工、团委的教师之间没有协同;21%的教师“在学生考勤时向辅导员核实过学生情况”;5%的教师“在学生的实践作业考核中向辅导员或者生活老师了解过学生情况”(图6)。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思政课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的协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图6 评价过程中与辅导员、团委教师及专业课教师协同度

3.3.4 思政课期末考核评价手段

从图7数据结果来看,71%的学校期末考试采用的是传统的纸质试卷,29%的学校阅卷全人工阅卷,100%老师希望能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客观题部分机读阅卷。

图7 思政课期末考试方式及教师的期待

3.4 现状和问题概述

综合学生和教师问卷调查及现场座谈会等材料,可以对当前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的现状和问题概述如下。

(1)思政课评价的维度不够多元化。主要以教师为主进行课堂评价,课前和课后评价较少,尤其是对践行的评价不够。

(2)思政课评价的手段不够信息化。

(3)思政课评价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尤其是在如何激发辅导员、生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实现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全方位的评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教师之间,还缺乏协同机制。

从总体上看,在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下,对思政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思政课的评价也有所创新,但缺乏系统化的思政课评价体系。

4 构建“四位一体,思政之星”评价体系

结合对目前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思政课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师生及教学管理人员和行政部门的调研分析,团队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将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相融合的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网络教学为延伸、实践教学为拓展、专题讲座为补充的高职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基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机制协同化。

4.1 构建“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

在思政课程的评价考核中采用“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其是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中,与党政工团“齐管共育”,根据学生所学、所思和所行,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参考因素,落实学生的素质学分,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精神旗帜模块”专题九之时代光芒评价标准为例,精神旗帜之星评价标准(表1)。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考核(50%)+期末考试(50%)。过程性考核(50%):课堂教学(40%)+实践教学(30%)+网络教学(20%)+专题教学(10%)。过程性评价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一体化评价,课堂教学由考勤、平时互动表现和期中测试等组成,实践教学由实践报告和小组展示等组成,网络教学由慕课和学习通预习复习测试等组成,专题讲座由讲座笔记和心得体会等组成。

4.1.1 课前认知,以网络教学为主,考核自主学习能力

以网络教学为主。充分运用“学习通”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任务,自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相关专题、青年大学习相关资料、全国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四史”讲堂和院级精品课微课完成课前知识,通过小组资料收集、游览网上展馆、“中国梦”校园采访、辩论准备等方式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完成1项课前任务得1分,每次课不超过3分,通过知识自测、生生互评等考核方式呈现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安排。

4.1.2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考核知识内化

充分凸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活动去感受、师生互动去引导和教师讲解来明理,切合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具体实施如下:

将课堂“三问”贯穿教师课堂教学始终,层层递进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思用贯通”。通过开展“中国梦是国家梦或个人梦”辩论赛、“一带一路”圆桌会议、“轨道交通馆现场教学”“‘星’心向党党史宣讲”等大型课堂活动;借用VR技术、视频、网上展馆等信息化手段为载体全程依托学习通平台实现数据全记录,实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精神旗帜之星评价标准。

4.1.3 课后以实践教学+专题讲座为拓展,考核实践践行

依托学习通平台延伸教学空间,通过课后知识自测和互测。听专题“党史大讲堂系列讲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老”进校园党史讲座、市委宣传部党史讲座完成心得体会进行知识巩固,参加1次得5分,完成心得体会得10分1次。实践活动主要有“国旗护卫队一日体验”“游览轨道交通馆”“参观四川党史教育基地”“我是党史宣讲员”等校内实践活动,结合志愿服务、党史宣讲、运输生产旺季实训等校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政治素养,将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到实处,具体的考核见表1精神旗帜之星评价标准。让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的点滴积累中做到“知信行统一”。

4.2 学习通平台采集数据,评价手段信息化

过程性考核通过学习通平台实现全过程数据采集和即时评价,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主要是课前预习和问卷调查,课中主要是课堂考勤测试和课堂活动如讨论评分等,课后知识复习拓展等,具体的采集指标见表1精神旗帜之星评价标准。

表1 “思政之星”评价体系—“精神旗帜之星”评价标准(以该模块中专题九为例)

期末考试(50%):基础知识(70%)+中等难度(20%)+高等难度(10%)。在考试前由各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出题形成题库,在期末考试环节探索实施全流程在学习通中考试,设定题型、题目数量和分值,在考试时自动组合试卷发放给学生,在学生答题过程中,由监考老师在学习通中进行监考,学生退出5次以上则收取学生试卷,有退出的学生前2次由监考老师负责提醒,45 min后可以提交试卷,经监考老师确认后可离开考场,在考试结束前5 min提醒学生。考试结束后,除主观题由教师阅卷之外,客观题部分由系统自动阅卷给分,阅卷完成后导出成绩。

将过程性考核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50%)进行折合后导出即是这学期学生该门课程的成绩,每个班级推选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同学参加全院“思政之星”的预赛。

4.3 “点、线、面”全覆盖,各部门协同全面评价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思政课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3]。

将构建的“思政之星”评价体系融入思政课教学,将课程教学效果进行量化,数据记录主要依托学习通平台,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的数据记录,以每个模块为点,每门课程为线,3门思政课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打通形成面,通过点、线、面的评价累积,各部门协同评价实现评价的全覆盖,增加评价的覆盖面。

点:在每个模块学习完成后,本模块总积分前三名的同学为“精神旗帜之星”。

线: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最终总成绩排名前三的同学为“思政之星”,代表班级参加年度“思政之星”比赛。最终获得“思政之星”荣誉称号的学生,可获得1分的素质学分,并在下一届新生中交流自己的成长心得。

面:“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思政课程打通评价[15],对接专业协同育人,搭建了大思政育人体系,辐射专业课程和课内外实践,形成全校竞学思政、量化思政、榜样示范的氛围,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参考因素。

5 实施成效

5.1 形成系统保障机制

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保障“思政之星”评价体系的实施,成立由学校领导、组织部、宣统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计划财务处等部门组成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解决“思政之星”评价体系推进过程中人、财、物等问题。制定思政教师准入制度、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培养制度,解决思政教师专项津贴问题为“思政之星”评价体系整体推进提供师资保证。

5.2 构建“四位一体”“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机制协同化

基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机制协同化。制定“网课学习、课堂考勤、课堂活动、实践活动、随堂测验、期末考试、知识增值、能力增值和素质增值”等九度综合评价标准,尤其构建的增值评价,让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思政之星”评价体系对接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平台,联动班级辅导员,将学生综合素质得分纳入过程性评价。借鉴新时代职业教育“课证融通”新理念,将优秀共青团员、感动校园人物、三好学生、学习积极分子和青年突击队等反映个体道德素养的各类获奖、荣誉证书纳入增值评价。与教务处和学生就业工作处等联动,将综合考核评价结果纳入推优入党和升学就业参考,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5.3 信息化手段助力,解放师生

学习通平台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的数据记录,比如签到、测验、讨论,并实时给出成绩,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也使得成绩评定更为高效和准确。期末考试均在学习通中完成,节约人力物力,全院2个年级2门课程每年少印制试卷2万余张,省去了试卷的印制和分发环节,教师在学习通阅卷后便可直接导出成绩,方便试卷的保管存档,教务管理部门便于查阅学生成绩,无论再久的时间都可以通过搜索学生的信息快速查阅到学生的试卷情况。

5.4 教改科研结硕果

近3年来,围绕“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结合“思政之星”评价体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获省思政课“精彩一课”比赛特等奖、二等奖各2次,三等奖1次,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三等奖各1次、二等奖2次。完成“四位一体”精品课制作,在智慧树等行业领先教学平台运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获批省级思政课示范课。围绕“思政之星”评价体系,立项省、校级课题各2项,结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篇。

6 应用与推广

6.1 校内应用

通过构建的“思政之星”评价体系推选出的学生参加学院“思政之星”比赛,从2020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两届,学校“思政之星”活动被四川职教、成都职教等多家权威媒体竞相报道。选出来的12名“思政之星”参加蓉耀青年选拔入选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为成都轨道交通的发展助力,被成都电视台作为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参加四川省大学生思政微电影拍摄获特等奖、三等奖各1次,2021年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思政微电影拍摄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扶危济困、扶弱助贫演讲比赛获2个三等奖。

6.2 校外推广

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和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持续推广。教师受邀到“四川省高校形势与政策年会”做相关示范和报告,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近3年来,西南财经大学、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多次到校进行教学督导和教师教学能力指导,充分肯定了“思政之星”评价体系的探索和运用。

7 结语

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团队教师在思政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基础之上构建了“思政之星”评价体系,持续推进思政课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实现评价维度多元化,评价手段信息化,评价机制协同化,为高职思政课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借鉴、易复制与推广的范式,对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健全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育人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方向,为高校开展落实思政课评价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及理性认知与实践策略指导,在今后将对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深入推进思政课评价改革,进一步与党政工团齐抓共育,多与辅导员、专业教师、生活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让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帮扶,进一步完善优化“思政之星”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考核体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