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县高秀高山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22-04-06 03:51杨浪群吴慧吉
绿色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技高山红薯

潘 意,杨浪群,吴慧吉

(广西三江县林溪镇农业农村工作站,广西 三江 545505)

1 引言

高秀侗寨地处湖南通道县和广西三江县交界地,盛产红薯。该地区红薯口感香、甜、粉、酥,营养价值很高。在高秀村的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红薯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食和农耕文化,每年举办的“高秀红薯节”甚至吸引湘桂等地数千游客前来观赏、体验,为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笔者对三江县高秀高山红薯的栽培技术进行探究,分析无公害高产抚育措施对高山红薯品质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和农技人员提供参考。

2 三江县高秀村红薯栽培优势和发展前景

高秀村地处湘桂两省(区)交界处,处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以林溪镇为例,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7~19 ℃,年平均雨量约1493 mm,夏季为降雨高峰季节,日照偏少,年平均无霜期321 d,并且土壤肥沃,非常适宜高山红薯生长。为了培育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健康红薯,该村从不引进外来薯种进行杂交,种植时也不使用化肥,而是施放草木灰和牛粪等腐熟农家肥,因此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1]。如今该地区种植高山红薯182亩,平均亩产鲜薯750 kg,2020年全村高山红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260亩,总产值超过30余万元。当地为了做大做强高山红薯产业,在2021年开展高山红薯生产试验,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生产高山红薯,并不断优化配套栽培技术,已经获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3 品种选择和处理

红薯优良品种的选择关系着红薯的产量及质量[2]。在高秀村,常见的红薯种植类型主要为脱毒红薯。种植户可以根据红薯的实际用途,选择合适的栽植品类,如果以食用为主,可以种植脱毒苏薯8号、中国红、湘薯等;如果以淀粉加工为主,可以选择脱毒豫薯12号、脱毒梅营1号等;如果更加注重口感,可以选择浙薯、心香、金玉、商薯19等。高山红薯由于生长积温较低,因此其生长周期和发芽速度可以与大众番薯相比,晚熟7~15 d左右[3]。因此为了提升高山红薯发芽率和破土速度,农技人员可以引导农户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方法如下:①潮湿环境下催芽,将红薯块茎浅埋在肥沃的土壤中,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可以在地表上方覆盖地膜,对其保温和保水,在红薯发芽后,将塑料膜揭掉;②高温环境催芽,对于高山红薯,最适宜的温度为26~30 ℃,此时农技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高山温度与平原地区相比,日间温度差异较大,如果外界温度低于15 ℃,红薯将停止生长,因此可以利用覆盖地膜的方法对于催芽,当水分超过红薯的1/3时,就会提高发芽率[4]。

4 整地栽培

农技人员应该利用测土配方技术,根据当前土壤养分和含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施加氮磷钾复合肥,具体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标准值如表1所示[5]。

表1 高山红薯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标准值(测试标准:1.0亩)

由于高山红薯比较耐酸碱,因此在选地过程中,尽量选择排水灌溉条件好、通气性好、土壤深厚、处于向阳风坡的区域即可[6]。pH值在5~7 左右,如果土壤酸性过大,可施入20~25 kg/亩的石灰,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也可施草木灰40~50 kg/亩,中和土壤酸性,如果土壤碱性过大,可用石膏30~40 kg/亩作为基肥,或者施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通过整地措施、提升土壤酸性,也可以施加基肥,比如硝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直至将土壤肥力调整到标准值。其次,农机人员将苗床土翻深30 cm左右,以深耕栽培为主,选择立春前后进行播种,种子的间距6~7 cm即可,在必要时可以利用竹拱地膜覆盖来防寒,用火土灰和黄土按照1∶1 混合覆盖,20 d左右即可发芽出苗,在移栽期间,视地块肥力,1亩栽2500~3000株左右,适当补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最好选用起垄种植的方法,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红薯中的淀粉含量[7]。

5 田间水肥管理

红薯生长初期喜稍湿的环境,因此要想提升薯苗的成活,覆土后需连续浇3 d大水[8]。3 d过后薯苗叶片舒展开,通过浇水增加土壤的湿度,让地下部分充分吸收到水分,若3 d后还没有发出嫩叶,还应该继续补浇。

红薯在不同生长期,对氮、 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具有一定差异性。在茎叶生长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多,在生长后期对磷肥的需求量更多,在块根膨大期,对钾肥的吸收量更多。因此笔者建议,应该根据高山红薯的特点,将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在定植后,农技人员可以施加腐熟的人畜粪便,施加量在3000~4000 kg/hm2即可,为了防止土壤板结可以适当加入微生物菌肥,施加量2~3 kg/亩,以达到增产增收目的,此时基肥施加量占据总施肥量的60%左右[9,10]。随后施加提苗肥,在栽插后3~5 d结合查苗补苗进行追肥,每坑穴利用1%尿素水灌根,在薯苗穴部近根处开一个约10 cm洞,施加1.5~3.5 kg 复合肥;施加壮蔓肥,这时块根开始形成,为了提高光合生产效率,提高地下部分生长势,在红薯栽插后30~40 d施加硝酸铵4.5~6 kg /亩,结合3.5~4.5 kg尿素;之后施加催薯肥,在栽后90~100 d施用,以此增强茎叶活力,每亩施加10 kg硫酸钾,100~150 kg草木灰,施后应进行1次浇水;最后施加裂缝肥,在膨大期,如果红薯出现早衰,农技人员可以利用4~6 kg/亩的硫酸铵,结合2%~5%的过磷酸钙进行裂缝灌施,其次,如果根系吸肥功能下降,可以利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结合70 kg的纯净水进行喷施,每隔15 d喷1次,利用这种喷施叶面肥的方式,补充高山红薯生长全周期内的养分。

6 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

无公害绿色防治技术也被称为绿色防控技术、绿色植保技术,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理念,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措施相结合,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全力打造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降低化学药剂的施加量,从而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11]。

6.1 早疫病

高秀村常见的红薯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锈病、软腐病、早疫病等,笔者主要以早疫病为例,在发病初期,红薯叶片上先出现褐色或者黑褐色斑点,叶片逐渐退绿、坏死,在生长后期脱水而死,之后随着病斑的加剧,叶脉也会受损,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到阴雨多雾天气发病更为严重。因此为了避免病原在病残土壤或种薯上越冬,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多抗高抗品种,建立无病虫苗床,清洁田园,将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结合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者使用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结合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综合性防治。

6.2 蚜虫和白粉虱

高秀村常见的红薯虫害主要有叶甲、小蟓甲、金针虫、茎螟、天蛾、地老虎、斜纹夜蛾等,高山地区还容易引发蚜虫和白粉虱等,此时,农技人员应该采用组培脱毒育苗方式,在定植之前,选用生长势强的健壮品种,采用脱毒苗、对种苗消毒,植株保持干燥,采取覆膜和滴灌措施,从而降低害虫爆发率[12]。其次,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法,每20000 m2安装一盏频振式诱虫灯,每亩放小象甲性诱素诱捕器15~20个,集中收集地下害虫,最终降低虫口密度,或者定植后每隔15 d喷施1次500倍益生菌液,也可以种植后20 d喷1次印楝素或鱼藤酮防治红薯茎螟,定植后2~3个月淋施1次白僵菌或烟叶(烟茎)水,隔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就可以大大降低虫害爆发率。此外,农技人员也可以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利用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比如白僵菌、绿僵菌,该类药剂可以寄生于多种害虫,是杀虫真菌的一种,在施加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同时害虫也不会增加抗药性,菌素在害虫体内不断增加繁殖,通过消耗营养,使害虫致死,降低害虫的爆发率和蔓延速度。还可以利用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13]。施加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BT)等药剂,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培育害虫天敌,释放大赤眼蜂和寄生蜂,最终提升红薯虫害防治效果[14]。

7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林溪镇高秀村高山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取得良好成效,其具体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高秀村高山红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成效

在表2(数据来源:实验所得)中,无论是紫芯薯、白芯薯、黄芯薯,在生物有机肥+无公害高产技术的施肥抚育方法下,其鲜薯重和折合亩产量都是最高的,其中亩产最高的为白芯薯,产量达到3223.6kg/亩,其次是紫芯薯和黄芯薯,产量达到3123.6kg/亩,此外,以上4种方法都在3~10月份进行,经费如下:

(1)购买供试红薯品种种薯200 kg×4元/kg=800元。

(2)复合肥100 kg/亩×2亩×4元/kg=800元。

(3)农家肥3000 kg×0.5元/kg=1500元。

(4)生物有机肥2900 kg×1.625元/kg=4712.5元。

(5)不可预计费用2187.5元。以上合计共10000元。

由此看出,高山红薯生物有机肥+无公害高产技术抚育方法下,农户所获得的收益平均每亩13289.60元(平均每亩收入超过3000元)要远远高于其所付出的成本(10000元),因此,在这种植模式下,高山红薯的经济效益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15]。

8 结论与讨论

高山红薯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想令高山红薯高产,农技人员应该根据红薯的实际用途,选择合适的栽植品类,通过催芽提升高山红薯发芽率和破土速度,依据红薯在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施肥,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措施相结合,降低化学药剂施加量,提升红薯生产安全性,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为无公害红薯的培育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农技高山红薯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我挖到了大红薯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太阳、高山
有趣的挖红薯
李琪,历奇(11)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
红薯的滋味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
《飞过高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