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发展的研究

2022-04-06 14:09郭锐强
记者摇篮 2022年10期
关键词:规范性广播电视受众

□郭锐强

广播电视语言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具备了独特的语言特征,其具有规范性、不可逆性、表演性、综合性等特点。广播电视目前仍是受众接收信息的十分重要的媒体,其传播所使用的语言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广播电视语言进行深入研究,使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传播,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一、广播电视语言的含义与特征

1.广播电视语言的含义

经过几十年发展的广播电视语言,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广播电视语言是一种符号化代码,其逻辑关系及使用规则和书面语言是一样的。

还有一些人认为,广播电视语言是所有媒体通用的语言。也有的学者认为,广播电视语言是作为人际交流的延伸性语言存在的,其本质内容还是语言,并且借助声音与画面的帮助,保证其得到充分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解释及理解,都要保证语言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以通俗的视角来理解,广播电视语言是利用广播电视等不同的传播工具,打破常规语言模式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语言模式。

2.广播电视语言的特征

在现代信息传播环境中,通过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应用情况开展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规范性。广播电视语言所具备的规范性特征,是媒介语言的一种基本特征,在媒介应用其进行传输的过程中,面向的群体是广大受众,因此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播音员都要使用十分规范的词语。

其二,不可逆性。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具有时效性,主持人及播音员发出的声音都不能收回,这样他们在语言上的各种错误与失误就会给广大受众带来失真的信息,所以广播电视语言具有不可逆的特性。

其三,表演性。广播电视的表演特征十分明显。虽然主持人及播音员不能像影视演员那样表演,但在进行语言处理或表达的过程中一定会考虑受众的感受,其所用的语言和日常生活所用的语言必然有区别,含有一些表演元素。

其四,综合性。广播电视语言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艺术性方面。主持人及播音员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画面、音响的配合,甚至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运用音乐来配合语言的输出,这就决定了广播电视语言属于融入了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语言。

二、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

1.构建文化

广播电视语言作为一种物质形态是最容易让人感知的,它构建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传播平台,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央视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就是传播了无私奉献、努力奋斗、敢于创新的普通大众的感人事迹,宣扬了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思想,对塑造受众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另外,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各类选秀节目,优秀的选秀节目会让受众能够在得到娱乐享受的同时,也会深深认识到,靠才艺和努力才会得到更好的未来。因此可以说,广播电视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代名词。除了能够为受众带来各类信息,广播电视语言还起到促进社会多样性文化共同发展以及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2.传播文化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广播电视的主要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都为传播信息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让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传播的范围更广。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作为传播工具只能单向传播信息,不利于人们随时随地接收信息,文化传播也十分缓慢。新媒体时代到来后,广播电视媒体能够与受众进行十分广泛的互动,使文化传播更加便利。

3.交流文化

运用广播电视语言和受众开展互动,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参与和探讨节目,这就是广播电视语言在做的文化交流。通过这样双向的信息交流,提升了广播电视文化传播方面的活跃性。

4.普及文化

广播电视对文化的普及,是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广播电视语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生动活泼的画面、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文化常识普及给大众,使得人们融入地球村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广播电视语言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等的普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得到不断的增强。

三、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

1.对广播电视语言规范性的要求

对广播电视语言规范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广播电视语言要符合我国语法、语言相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使用带有歧义的词语而引起不必要的争议,采取标准的汉字字形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以实现和广大受众的有效沟通,全面推动广播电视语言在社会上的传播。

其二,广播电视语言要遵循语言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要和社会语言的发展保持一致,要随着我国人民群众语言使用习惯及规则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其三,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到规范使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者要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确保节目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2.规范表现

广播电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清晰流畅、语言规范上。在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广播电视语言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如果出现语言表达不规范等情况,会对节目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3.主要功能

广播电视媒体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的重要领域。广播电视语言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使国家意志的权威性得到充分体现。为使广播电视信息得到有效传播,在节目中必须规范使用广播电视语言,只有这样,节目的权威性才能得到提升。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广播电视语言规范性与文化性的关系

广播电视语言的规范性和文化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可谓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1.文化性让规范性得到加强

广播电视语言文化特征十分突出,使得其规范性得到很好的展现,让语言更具活力。规范的平台不断扩大,语言的规范性得到极大加强。广播电视有多种节目类型,存在不同的语言规范性要求,所以建立一套规范的语言表达体系,很有必要。

例如,在制作新闻节目时,要求主持人衣着要得体大方,所用词语、语调、语法等也必须与规范性语言要求相符,表现出新闻节目的公信力、严肃性、权威性。少儿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规范使用明显与其他节目不同,既要表现出亲切和活力,也要让小朋友能够理解。在广播电视青少年节目中,语言的使用要体现出潮流感、时代感,同时也要符合受众的心理,对缩略词、外来用词以及网络用语的使用更要注意使用的规范性。农村节目的语言既要体现出乡土气息又要符合基本规范,推动农业知识的普及。

总之,广播电视语言要在不断规范语言使用的同时,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普及。

2.规范性是文化性的基本保障

广播电视语言在节目中的规范使用,能促进受众对节目有更好、更深的理解,对于文化的建构、传承、普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广播电视节目经常普及科学知识、历史文化等,这类节目使用的广播电视语言一定要谨慎,不能随意发挥。

与传统的纸质媒体语言不同,广播电视语言不能像平面媒体那样被反复阅读。如果没有时间收听收看重播,那么很多受众只能看或听一次这个节目。如果受众对广播电视语言表达的内容没有理解,必然会影响到传播效果。因此,这又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表达有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与受众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相匹配,这样有利于受众理解节目内容。

五、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广播电视媒体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冲击也会波及广播电视语言,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语言在新媒体时代会面临着很大挑战。鉴于此,广播电视语言在新媒体时代要积极借鉴其他媒体的语言。

如今,媒体受众的视听习惯与思维方式因为新媒体的到来也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语言要充分考虑受众出现的变化,对传播策略进行综合考虑后再进行语言的设计和输出。例如,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网络语言,保持语言旺盛的生命力。

六、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创新发展路径

广播电视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对自身的地位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广播电视语言传播问题并及时纠正与解决,努力打造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广播电视语言。只有这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才能占据主动,得到良好的发展。

1.了解现状,积极应对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多数受众没有改变对广播电视的固有认知,比如一说起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对其的印象就是播报语言比较刻板。一些人对网络语言不够了解,也造成了认知上的错误,认为凡是网络语言都是不规范的、不好的语言。而事实情况是,不管是广播电视语言还是网络语言,都是为传播信息而存在的,其好或坏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广电媒体从业者要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地位、作用、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正视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语言的应用离不开环境,离不开所处的时代,所以必须与时俱进,让广播电视语言去除糟粕,拥抱美好。广播电视媒体相关从业者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要自认为广播电视语言就是当前社会最规范的语言,要虚心地借鉴其他媒体语言应用的优点。

2.认真反思,不断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从促进自身媒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行反思,促进广播电视语言应用价值的提升,并且借鉴其他媒体语言的优势,实现广播电视语言的革新优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语言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只有不断地创新语言,才能更好地应对竞争及挑战。从目前媒体融合的趋势来看,广播电视语言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要契合这种趋势,融入新媒体语言,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3.注重广播电视语言的生活化

新媒体时代,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语言应用等也是重要的竞争内容之一。

第一,要加强对广播电视主持人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受众开展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了解他们收视收听的习惯与真正的需求,促进广播电视语言的革新。

第二,在广播电视语言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让语言风格更加生活化,有效展现广播电视语言的亲和力,将活力与生机注入节目中。例如,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主持人可运用幽默的语言,有效缓解受众的紧张情绪,营造出愉悦轻松的节目氛围。

4.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宣传报道语言的创新和理念的更新。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新媒体的发展,鼓励主流媒体进行新媒体建设。广播电视语言的发展也要跟随新媒体的步伐,把握时代主旋律,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语言风格。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要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以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用精准、精彩的语言弘扬社会的正气与正能量。广播电视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工具,积极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价值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

七、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媒体要了解语言应用的现状,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反思,不断创新,增强广播电视语言的生活化色彩,让广播电视语言与新媒体语言实现更好的融合,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应用的过程中展示出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规范性广播电视受众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