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4-07 10:08姚芬
当代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托槽氧化锆前牙

姚芬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二科,江西 南昌 330006)

金属结扎型托槽固定直丝弓正畸治疗是口腔正畸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多数患者,具有体积小、结实耐用、不易脱落等优势,可有效移动牙齿,矫正效果明确,但金属美观度不佳[1]。随着人们对口腔正畸美观度要求的提升及各种材料出现,氧化锆陶瓷托槽与牙齿颜色相近,较金属托槽更美观,患者接受度高。氧化锆陶瓷托槽具有机械性能良好、理化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美观程度好等优点[2],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优势明显,但早期临床应用的脱落率较高,导致患者的正畸时间相对延长。目前,新的氧化锆陶瓷托槽经喷砂和底板去油污处理,临床粘接强度增加,脱落率明显降低。同时,氧化锆陶瓷托槽体积小,口腔异物感小,可明显提高患者舒适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氧化锆陶瓷托槽固定直丝弓正畸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金属结扎型托槽固定直丝弓正畸治疗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3~27岁,平均年龄(17.45±2.18)岁。观察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12~29岁,平均年龄(17.52±2.21)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无正畸治疗史;无严重合并症;患者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牙齿发育完整,无釉质发育不全。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口腔恶性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牙面喷砂清洁处理后采用磷酸凝胶酸蚀30 s,冲洗牙面20 s,干燥,采用粘接液剂置于牙面及托槽粘接面,取糊剂置于托槽底板,适当调整托槽位置,轻加压,使之与牙面均匀接触,去除托槽底板多余黏结剂光照固化,每牙4 min。对照组采用金属结扎型托槽固定直丝弓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氧化锆陶瓷托槽。每月定期复诊,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禁食过硬食物。矫治结束后拆除矫治器,制作保持器。

1.3 观察指标 ①正畸疗效:取患者矫正前后的口腔牙列石膏模型,传统手工测量正畸模型(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指数,包括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后牙咬合、前牙覆合、前牙覆盖、中线6项内容。统计治疗前后PAR指数差值,差值越大表明患者正畸疗效越好。②托槽脱落率:通过实验室检测评估托槽粘接强度,将试件置于37℃的恒温水浴箱内保存36 h后取出,采用自凝树脂包裹牙根,形成3 cm×3 cm×2 cm底座。将制作好的试件置于INSTRON测力机上,采用1 kN量程的传感器,夹头作用于托槽底板与牙齿的粘接界面处,力度保持在每分钟0.5 mm,采用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情况,分辨率为0.001 mm,直至托槽脱落,采用高刚性框架及1.25 ms。剪切粘接强度(MPa)=剪切粘接力(N)/底面积(mm2)。③患者满意度:发放患者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舒适度,包括美观满意度、舒适度及疼痛度、饮食、发音5个方面,每方面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④托槽完整性(抗崩瓷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矫正前后PAR指数比较 矫正后,两组拥挤度、前牙覆盖、前牙覆合、磨牙关系、中线、PAR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矫正前后PAR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矫正前后PAR指数比较(±s)

注:PAR,传统手工测量正畸模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指标拥挤度前牙覆盖前牙覆合磨牙关系中线PAR总分时间矫正前矫正后矫正前矫正后矫正前矫正后矫正前矫正后矫正前矫正后矫正前矫正后对照组(n=23)6.55±1.42 0.66±0.11a 5.45±1.26 1.02±0.27a 3.02±0.56 1.04±0.31a 2.03±0.16 1.01±0.12a 0.89±0.15 0.45±0.09a 17.23±1.67 3.23±0.56a观察组(n=23)6.51±1.45 0.62±0.10a 5.48±1.23 1.00±0.25a 3.05±0.52 1.01±0.28a 2.05±0.18 1.00±0.10a 0.91±0.14 0.42±0.08a 17.50±1.72 3.20±0.52a t值0.095 1.290 0.082 0.261 0.188 0.344 0.398 0.307 0.467 1.195 0.540 0.188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托槽脱落率比较 观察组托槽脱落2例,托槽脱落率为8.70%(2/23);对照组托槽脱落1例,托槽脱落率为4.35%(1/23)。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美观程度、舒适度、疼痛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23)观察组(n=23)t值P值美观程度4.45±1.12 8.34±1.02 12.315<0.05舒适度5.78±1.07 8.22±1.05 7.806<0.05疼痛度6.12±1.45 8.10±1.14 5.148<0.05

2.4 两组托槽完整性比较 观察组托槽完整性为95.65%(22/23),对照组托槽完整性为91.30%(21/23),两组托槽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正畸托槽粘接在牙面上易致菌斑堆积而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水平,引起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而导致牙体与牙周组织病变。目前,关于不同类型的托槽是否会增加菌斑数量尚无明确结论。研究[4]证实,托槽类型对患者牙周健康无明显影响。王卫东等[5]采用金属托槽及陶瓷托槽患者,其佩戴固定矫治器后的牙周指数无显著差异,提示损害患者牙体与牙周健康的直接原因不是固定正畸矫治器,而是患者口腔卫生水平。临床上常用的托槽类型为金属托槽,具有体积小巧、结实耐用、槽沟尺寸准确等优点,有助于牙齿的完美排列,同时,托槽边缘特有的圆润化处理减少了对口腔黏膜的不良刺激,且性价比高,患者易于接受,应用范围广,适合大部分正畸治疗人群[6]。随着现代人审美要求的提高及各种新型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矫治器美观要求也逐步提高。氧化锆陶瓷托槽作为一种新型的托槽材料,受到越来越多正畸医生与患者的关注。氧化锆陶瓷托槽因与牙釉质接近的颜色使其与牙齿粘接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美观程度、舒适度、疼痛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托槽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氧化锆陶瓷托槽不影响托槽的完整性,可提高美观程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早期的氧化锆陶瓷托槽翼易断裂,槽沟粗糙,接触托槽的牙齿易磨耗,且与牙面粘接强度不佳,易脱落,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患者及医生对该托槽使用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虽然氧化锆陶瓷托槽的底板面积小,但粘接力强,临床脱落率较低。脱落托槽经烧结去除黏结剂后易崩瓷,再次粘接后,脱落率升高,针对上述问题,经工艺改进后,新型氧化锆陶瓷托槽经喷砂和底板去油污处理,粘接强度较高,脱落率明显降低[9-15]。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正后,两组拥挤度、前牙覆盖、前牙覆合、磨牙关系、中线、PAR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氧化锆陶瓷托槽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能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价格高于金属托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广及应用。因此,建议厂家尽可能降低托槽的生产成本,改进工艺,加强托槽底板粘接面的清洁度与表面粘接面积,进一步降低临床使用时的托槽脱落率,缩短正畸患者矫治疗程,进一步提高医患正畸满意度[16-18]。

综上所述,采用氧化锆陶瓷托槽进行固定直丝弓正畸治疗疗效确切,美观度优于金属托槽,患者异物感与口腔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托槽氧化锆前牙
氧化锆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氧化锆牙种植体的现状与未来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一种高韧性氧化锆基复合粉及其制备方法
传统与被动自锁托槽扭转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两种舌侧托槽垂直向控制性能三维有限元分析
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MBT托槽、传动直丝弓托槽及M-LF托槽的摩擦力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