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蒙诺夫《日日夜夜》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2022-04-07 01:29曾思艺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战争小说

曾思艺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

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1915-1979)的著名战争长篇小说①俄国学者对此说法不一,有人称为中篇小说,有人称为 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中文最新译本都在20 万字以上:磊然译本20 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年版),孙 凌齐译本24.8 万字(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按中 国文坛惯例,应该是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的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夏,德军在南线发起进攻,占领了克里木半岛,接着便攻向斯大林格勒,拉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战役开始阶段,苏军处境十分被动,而德国第六集团军则长驱直入。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固守城区,步步为营,与优势德军展开血腥的巷战,直至斯大林的战略预备队大举反攻合围德军为止。西蒙诺夫曾深入战地采访,亲身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日日夜夜。《日日夜夜》就是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牺牲者”而利用战时空隙创作的。小说撷取了城区保卫战的一个侧面,描写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某营营长萨布洛夫(一译沙布洛夫)大尉率领全营坚守斯大林格勒阵地的70多个战斗的日日夜夜。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度被称为“西蒙诺夫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令人最难忘的作品”[1]1,有人甚至宣称,苏联战争文学中“第一浪潮”的中长篇小说精品斑斓纷呈,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就有戈尔巴托夫的《宁死不屈》、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卡达耶夫的《团的儿子》、潘诺娃的《旅伴》、涅克拉索夫的《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壕里》、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布宾诺夫的《白桦》、爱伦堡的《暴风雨》、卡扎凯维奇的《星》、《奥德河上的春天》……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技巧来说,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和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都堪称“第一浪潮”中最优秀的作品[2]。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对这个作品的专门研究很少,大多是在一些相关文章中附带谈到,因此本文拟从战争小说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深化对这部小说乃至对苏联战争小说的认识。

一、小说的艺术特征

综观《日日夜夜》,这是一部战争事件小说。所谓事件小说,指的是小说以事件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且“在艺术描写上突出了对事件的因果和人物的理智的分析,具有一种分析性的艺术倾向”[3]184。作为战争事件小说的《日日夜夜》,在战争叙事方面,大约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纪实性。小说取材于西蒙诺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亲身经历,描写的几乎是真人真事,作家后来曾自述,1943年春,他开始着手通过回忆恢复斯大林格勒的日记,但代替日记的却是“写出了关于斯大林格勒防线的中篇小说,这个中篇小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的斯大林格勒日记”[4]86。因此,小说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它采用新闻体的手法,真实甚至具体、细致地描写了萨布洛夫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争生活:修筑工事,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巷战,在两个多月里通过大量的攻坚战、阻击战,反复争夺和防守已成废墟的楼房,一直到红军大部队最后完成对德军的大包围。小说的基本情节虽然是1942年冬所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但小说并未写战争的全景,只写了一个营,守卫三座楼房的废墟的两个多月的战斗。

小说甚至还颇为真实地描写了德军一度深入突破到了伏尔加河边,各个部队被敌人分割包围中断联系,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也相当真实地描写了一些战士由最初的惊慌失措变成后来英勇杀敌的英雄的历程,体现了小说中说的:“战争爆发一年来,他坚信人们在战争中变得更质朴,更纯洁,更聪明了。”[5]最典型的形象就是斯捷潘诺夫。30岁的农民斯捷潘诺夫,被征入伍后,立即开到斯大林格勒参加战斗。在一次迎击德军的攻击时,他带着副手用反坦克枪射击敌军坦克,没有打中,但敌坦克却冲过来把副手在他面前活活碾死,他吓晕了,不顾一切地爬出战壕。当他被人找着后,没有隐瞒事情的经过,把一切都说了出来。团长巴柏琴科向师部报告他这是临阵脱逃,师部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派来侦察员审问斯捷潘诺夫。他再次一五一十地承认了一切,并且说自己只是吓晕了,清醒后一定会自己返回来的。正在这时,德军发动了多次猛烈进攻,前两次侦察员去参加战斗,第三次斯捷潘诺夫也参加了战斗,杀死了几个德国人,并且救了负伤的侦察员,这使得他的审讯结束了,从而继续作战。李毓榛指出:“事实证明斯捷潘诺夫不是逃兵,而是一个勇敢的斯大林格勒保卫者。西蒙诺夫在这里表现出他的一个理念:战争不仅制造了伤亡和损失,也把朴实的、胆小的普通农民培养成敢于拼杀、大胆无畏的英雄。多年之后他的这个理念成了他的一部长篇小说的标题《军人不是天生的》。”[6]

总体来看,小说里的人物大多是苏军的普通官兵,作者真实地写了他们的战斗历程,他们的性格和个人感情,他们在战场上的心理活动,每一笔都浓缩了作者的细致、深刻的观察和凝重的思考,可以看成是真实的纪实性战地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因此,彭克巽认为,小说是青年作家西蒙诺夫(当时27岁)作为随军记者亲自参加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时的产物,以描写的真实性和新鲜性而吸引读者[3]184。加列耶夫则认为:“在西蒙诺夫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中战时情势下道德—心理的紧张和我国人民的道德力量表现得特别鲜明。”[7]李毓榛指出,这部中篇小说以其严格的历史真实性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对苏联当代军事题材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至60年代大量发表的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资料,以及军政要人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参加者的回忆录,更以具体事实进一步证明了《日日夜夜》的真实可信[8]108。西蒙诺夫研究专家拉扎列夫更是认为,苏联文坛后来出现了大量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但所有作品“都无法遮挡这部中篇小说的光辉。即便到今天它对读者的吸引力仍然丝毫不减:小说依旧保持着那种率直真挚、富于激情的感染力……”[4]120

二是分析性或事件性。彭克巽指出,《日日夜夜》所以产生重大的反响,固然是由于它描写了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同时也是由于小说中表现的理性的、分析性的艺术倾向,即在一种带有分析性特点的艺术描写中,探讨了苏军击败入侵斯大林格勒的德寇的原因。西蒙诺夫在1949年来北京参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时曾说,他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是那场战争,并不是由那些“没有理智地将自己置于枪林弹雨之下的人”(如小说中的巴甫琴科),而是由像沙布洛夫那样“镇静、坚强,对自己(军人)的天职抱着镇静的、熟悉业务的态度的人们”所赢得的。这种分析倾向使小说带有严峻的现实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的特征,同时又表现为注重战争事件本身的描绘,而不是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这样小说就具有西蒙诺夫后来所说的“事件小说”的特征。因此,西蒙诺夫在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选择了典型的事件(一座座楼房的争夺)进行分析描写。以事件的发展为情节、为线索,而不是以主人公的命运为线索。在展开人物性格冲突时,注重于人物之间在对待事件的理性判断上的冲突,而不是感情的冲突。小说着重揭示了墨守成规、理性活动迟缓的团长巴甫琴科同善于思考、善于从战争中学会战争的营长沙布洛夫的冲突。小说通过沙布洛夫对一幅战前苏联儿童的绘画的沉思等场面,批判过分天真的浪漫主义,呼吁将高昂的爱国主义感情同冷静的现实主义结合起来,这就是这部分析性小说的基调。彭克巽还谈到,西蒙诺夫原先准备把这部小说命名为《恐惧与无畏的故事》。他理智地分析恐惧心理,并指出在为祖国而前进的过程中将能战胜恐惧而成为无畏的战士[3]185-187。

三是象征性或暗示性。西蒙诺夫最初是以诗人身份登上文坛的,他的小说中必然渗入诗的韵味。在《日日夜夜》中,主要表现为某些象征性或暗示性。

小说中的三座楼房,象征着斯大林格勒甚至俄罗斯。有学者指出,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过它没有描绘这场保卫战的全景图,只写其中的一个局部,即营长沙布罗夫大尉率领部队回3座几乎已成废墟的楼房后坚守到转入反攻的战斗场景。这3座楼房实际上已成为在敌人猛烈攻击下始终巍然屹立的斯大林格勒的象征”[9]363。而小说又以小见大,让斯大林格勒成为俄罗斯的象征:“他不知道南北的情形怎样,虽然从炮轰的声音判断起来,周围到处都进行着战斗,——可是有一件事他坚决地知道并且更坚决地感觉到:这三所房子、被击破的窗户、被击破的房间、他、他的死去的和活着的兵士们、地窖里带着三个孩子的妇人,——所有的这一切就是俄罗斯,而他,沙布洛夫就在保卫它。”[1]51这样,沙布洛夫就象征着斯大林保卫者:“小说突出表现沙布洛夫的勇敢机智、稳重坚定的性格特征,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斯大林格保卫者的坚毅精神”[10]。而整个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就象征着斯大林格勒人。小说以凝练的笔墨通过对营长沙布洛夫大尉和战士们的刻画,表现出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顽强意志,和寸土不让、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如小说中说的:“在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心里形成了某种不变的倔强的抵抗力量,这种力量的构成是种种不同原因的总的结果——因为愈往后,后退的可能性就愈少;因为要后退就等于在这次后退中立刻无目的地牺牲;因为敌人的逼近以及对于每个人几乎都是同样的、固定的危险性,形成了如果不是习惯它,就是认为危险是不可避免的感觉;因为他们所有被挤在这一块小地方的人们,在这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亲切地彼此知道各人的一切优缺点。所有这一切情形归纳起来,逐渐形成了那股顽强的力量,它的名字是‘斯大林格勒人’……”[1]308。而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精神又是俄罗斯民族性格、意志、精神和信心的象征,评论家芬克明确地指出:“许多人觉得斯大林格勒保卫者的这种刚毅是一种不可解释的奇迹,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实际上没有任何奇迹。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是人民的性格、他们的意志、精神和思想。在斯大林格勒,为每一条街,每一栋房子,每一座废墟,都进行着争夺,正是俄罗斯民族的性格、意志和精神筑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使斯大林格勒成了法西斯侵略军的坟墓。”[11]捷明岂耶夫等也谈到:“受辱的民族的尊严感、在与法西斯斗争中对自己的正义性的意识、俄罗斯不能被征服的意识、敌人迟早必将而且注定灭亡的确定不移的信心——这就是在西蒙诺夫的长篇小说里揭示的我们军队所以战胜的心理基础。”[12]525

象征性当然也包含了暗示性,但小说还有明显的暗示性,主要表现为以小见大。小说并未描写整个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只描写沙布洛夫这个营在三座废墟里进行巷战的“日日夜夜”,以小见大,由此可以透视整个战争。西蒙诺夫曾谈到:“斯大林格保卫战实质上是许多小的碉堡连接成的链条。合起来在总的规模上这是一次宏伟的保卫战,但是它是由数十次、数百次发生在身边的人数不多的城市保卫者的战斗小组的残酷拼杀构成的……一个小组的覆灭、溃败就会引发总体的灾难。德国人在一个地段突破伏尔加河,在另一个地段,在一个一个地段突破伏尔加河,最终的结果就会威胁着整个保卫战。……最好的表现形式是再现少数士兵和军官在保卫斯大林格勒三座无名楼房的废墟时那种誓死固守的图景……”[4]118而小说关于苏军即将大获全胜德军即将被歼灭也是通过暗示表现出来的:“长篇中并未描写斯大林格勒附近法西斯军队的崩溃和粉碎。事件是以这个大的毁灭刚刚开始的日子结束的。但作家指出在被围的斯大林格勒城下长出了,巩固了那种终于消灭了德寇的巨大的力量。”[12]525

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学者指出:“《日日夜夜》是苏联文学中第一部直接描写卫国战争的大型作品,它发表于战争中期,对鼓舞苏联军民夺取战争胜利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9]363许贤绪谈到:“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日日夜夜》却成了最受欢迎的一部战争小说,因为这部小说是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刚结束后趁热打铁写成的,满足了苏联人民要了解战争的‘日常面貌’的渴望。”[13]350季莫菲耶夫更明确地指出:这个作品的意义在于,“他向读者显示出斯大林格勒大战中的全部紧张气氛和极度的困难,显示出那些不顾一切地保卫斯大林格勒并且取得了胜利的苏维埃爱国者”[14]。

二、小说的不足

然而,跟此前的苏联战争小说相比,《日日夜夜》只是苏联文学中反映卫国战争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有不少不足。

首先,人物形象比较平面,缺乏《第四十一》和《静静的顿河》那种人性深度和心理深度。苏联学者是这样评价男主人公沙布洛夫的:“目标的明晰、判定方位的迅速、冷静的求实精神、与全体战士的血肉联系、善于正确无误地评价每一个战土和军官的本领、本人的大无畏精神,——就是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沙布洛夫指挥自己部队时所获得的成功。”[15]730陈敬詠则认为:“毫无条件地接受任务,毫无保留地作出奉献,而且把战斗任务当作习以为常的工作去认认真真地完成,这就是沙布洛夫的英雄主义。”[16]26而以上这些,可以说是苏联红军优秀指挥员乃至战士的普遍特点,也就是说男主人公形象只有共性,而缺乏自己独有的沙布洛夫个性特色,因此这个形象比较平面而缺乏立体感,借用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话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扁平人物”。另一人物师长也同样如此:“高级指挥员普罗琴科师长在爱护人、关心人方面,与沙布洛夫相同。……普罗琴科循循善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意图灌输给沙布洛夫。他不像巴柏琴科那样以命令威逼下属,而拒绝倾听下级合理的申诉。普罗琴科全面关心人、爱护人,在沙布洛夫执行任务时,他心神不安,为沙布洛夫的安全忧虑;而在下属的私生活方面,即使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也给予必要的关注。他主动把安娘调到沙布洛夫身边,还要喝沙布洛夫的喜酒。这些富有生活谐趣的细节,活现了红军高级指挥员对胜利的乐观信念与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17]409苏联学者还明确指出:“作家对于康纽柯夫(一译柯纽柯夫、孔纽科夫——引者)的性格的刻划显然是失败了,因为作家虽然使他具有一个老兵的传统的特征,却未能把这个按构思说来应该是有风趣的人物从他同斯大林格勒大战情势的活生生的紧密联系中加以个性化。”[15]730

其次,小说的写作手法相当传统甚至单一,小说基本采用新闻体来写作,“心理分析差,人物语言个性化不够”[13]350,而且相当匆促,往往采用新闻式的概括方式去写人写物写事件。就连最能出彩的沙布洛夫和女护士安娜(一译安娘、阿尼雅)的爱情,小说都是用概括的方式非常简单地描写的:“由于题材与情节的特殊性,所以长篇小说里难以用大段的语言去详细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描绘人物的肖像特征。艺术家以匆促的笔调,采用概括的叙述语言,直接触及人物的性格。例如,在沙布洛夫初次见到安娜时,这个年轻的姑娘摒弃了正常情况下流露心曲时的羞怯,直接明白地表述自己不愿死:因为她连生活中的美还没有享受到,她还没有享受过热烈的吻。这话说得直接,径直把心曲的秘密一下子托出,情节的急迫,形势的险峻,不容许用滞凝的笔调,静态的描写。因此,西蒙诺夫多用概括的方式,这既符合作品情节,又能充分地显示主题。”[17]410-411这种新闻式的写作手法,既是小说的特点,也充分暴露了小说的不足:手法传统单一,描写匆促,难以真正深入心理与人性。

三、小说的影响

《日日夜夜》作为一部比较成功的战争小说,不仅在当时对苏联军民产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和意义,而且对此后苏联战争小说的创作至少还有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既要打胜仗,更要爱惜士兵的生命的人道主义观念。这通过表现沙布洛夫与巴柏琴科的争执表现出来。在战斗中,团长巴柏琴科只知机械地执行“不许后退一步”的命令,根本不考虑士兵的死活,仓库库房失守后,他竟然否定沙布洛夫晚上六点钟趁天黑夺回阵地的意见,而强令下午两点钟不惜一切代价发动进攻,结果导致本就不多的战士白白牺牲了11个,他还不汲取经验教训,最后连自己都送了命。对此,有学者指出,进行战争更需要爱护人、珍惜人、重视人。这一战争观,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具有的。《日日夜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写战争激烈、残酷的同时,也表现出这一深刻的哲理性的观念。沙布洛夫和巴柏琴科为夺回仓库所发生的纷争,就是这种分歧的艺术表现。从表面看,争论的焦点,是夺回仓库的时间;而实质却不仅在于时间,更重要的是,对人是否爱惜。沙布洛夫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决策,勇于冲锋,这固然是他高出巴柏琴科之处,尤为重要的却是他爱惜人爱惜战士[17]408。这种爱惜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此后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中有更深入的表现,更在此后其他作家的战争小说中得到多方面的表现。

二是如前所述,小说描写的时间不长,只描写了1941年9月至11月将近两个多月时间的战争,出场人物也不多,活动领域也不大,基本上主要描写的是三座楼房的争夺战——“时间和生命已经都要用米来测量”[1]32。它既写三栋楼房的争夺战,也就是说,写弹丸之地的战斗;也写师部乃至司令部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而既为后来的“战壕派”提供了范例,也为“全景派”打下了基础。

三是写中下层军官和女护士的纯真恋爱(营长沙布洛夫与女护士安娜的恋爱),这更是此后苏联战争小说大量此类写法的滥觞。

四是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现苏联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西蒙诺夫宣称,要“以非常现实主义的笔调描写战争,通过士兵和军官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表现英雄主义”[8]114。因此,他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来表现苏联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陈敬詠指出,《日日夜夜》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把战争写成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即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的日常生活,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繁重劳动,而这种“生活”“劳动”之艰苦几乎是人力难以支撑的。因此完成这种“劳动”,渡过这种“生活”也就建树了功勋。描写战争的这一原则决定了表现手法上的日常的、平凡的与战时的、崇高的紧密结合:在占据三座楼房的日以继夜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带着孩子躲藏在掩蔽部地下室里并给部队煮白菜汤的女人,集团军阵地被德寇截成几段后形势危急的情況下插写了被调往交通学院训练班去学习的交通连连长的辞行,等等。而不论是“前线的日常生活”画面还是血与火的战斗场面,都是用严峻的、冷静的写实笔调写成的[16]28。李毓榛进而认为,西蒙诺夫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了普通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西蒙诺夫把描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中篇小说题名为《日日夜夜》,因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们看来,那些出生入死、紧张激烈的战斗时日,不过是平平常常的“日日夜夜”。正如卫生员安娜,每天在敌人的炮火下往返于伏尔加河上运送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她却像平常上班一样,很平常地看待这件工作。通过这样的“日常生活”描写表现出苏维埃战士的高尚品质。西蒙诺夫的这一创作特点对苏联军事题材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70年代,描写战争中普通战士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股潮流[8]112-113。

此外,陈敬詠还指出这部小说有如下的特点及影响:《日日夜夜》中塑造的久经沙场和初出茅庐的一对青年军官(指沙布洛夫及其营参谋长马斯连尼科夫——引者)的形象在战后的战争文学,特别是“战壕真实”的小说中成为十分流行的形象;《日日夜夜》真实而感人地描写了战争中难以预料的巧遇和纯洁无瑕的爱情,这一主题后来在西蒙诺夫以及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16]27-28。

猜你喜欢
战争小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