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
——基于粮食安全视域

2022-04-07 06:40曾耀岚
现代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粮食农业生产

曾耀岚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一直都是事关国民生存的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这条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跌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1]。在涉及粮食安全的诸多要素里,粮食生产能力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外部环境复杂艰险,加大力度重农抓粮,提高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实现内部的稳产保供给,才能真正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盘,将粮食安全风险防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为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支撑。

1 新发展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我国粮食安全一直备受重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际市场和环境的波动风险、国内粮食稳产保供依然存在的压力挑战,我国粮食安全这根弦更需要时刻绷紧,才能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筑牢基础。

1.1 向新发展阶段迈进的迫切需要

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中央为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了“六个新”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在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提高了。而要建设更高标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是不可动摇的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其工作极端重要,绝不能放松。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2]。必须看到,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还没有得到绝对保障,更难满足新发展阶段的需要。因此,我国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为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

1.2 解决现实具体矛盾的底线思维

我国拥有14 亿多人口,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不是小事,更不是易事,而是关系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是体量庞杂、盘根错节的难事。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基本实现了自给,但习近平总书记居安思危,指出“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3]。

我国不仅粮食需求旺盛,而且工业用粮也大幅度增加。这些情况都使得我国粮食需求日趋增多,而粮食生产的增速赶不上需求增速。如果按照人均占有400 kg 粮食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计算,我国要解决14 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未来至少需要产出6.4 亿t粮食[4]。结合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耕地资源供给紧张、农业劳动人口递减、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明显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粮食稳产压力巨大,对粮食安全风险防控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1.3 维持社会安定和谐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明确了“能够生活”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5]。人们想要生存,首先就要解决吃饭问题。粮食关系到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如果这种最基本的权利不能得到满足,人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就更无法实现美好生活的需求满足。如果我国不能保障粮食安全,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就无从谈起,社会的安定和谐就会受到威胁。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 828.5×108kg,比上年增加133.5×108kg,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6 500×108kg 以上。我国人均占有474 kg 粮食,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正是有了粮食的充沛供给和稳定支援,我国才能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保持民心稳定、社会和谐。

1.4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石

对一个国家而言,维护国家经济总体安全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国家经济的总体安全可划分为3 个方面的安全,分别为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经济总体安全中的一个维度,若得不到保障,国民自身的生产则无法顺利进行,也无法为其他部门的生产创造条件,更谈不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就必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关乎国家存续,粮食问题的解决程度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对此置若罔闻。特殊情况下,粮食作为重要战略物资,还发挥着影响全局的关键性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面对疫情与国际波动,我国快速控制住了局面,并率先开展了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实现了经济增长。在疫情蔓延、国际贸易遇冷的情况下,粮食的稳定为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回旋余地。

1.5 吸取粮食安全问题的经验启示

古今中外,粮食始终是民生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治理中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问题,既涉及经济,又关系政治,甚至在一些特殊时期还会影响军事。对此,国家需要深入考量、妥善解决。

纵观历史长河,粮食安全问题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史,是历代王朝及其统治者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几千年历史也可以说是反饥饿的斗争史[6]。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究其原因,各有不同,但其共通点就是农民没有粮食,基本生存得不到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方法之一就是储备充足的粮食。“我们有了粮食,不但军民食用无缺,而且可以掌握住粮食和其他农业副产物去同敌人斗争,并能换得一切必需的东西”[7]。列宁对粮食问题的论述是从稳固苏维埃政权出发的,针对当时严重的粮荒问题提出“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把粮食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的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我国粮价也受其影响而抬高,进一步暴露出了我国粮食结构上的弊病。对此,只有聚焦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稳定粮食生产供应链,才能更有底气地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2 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是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国家总体经济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于新发展阶段战略需要的基础条件。在新发展阶段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农业现代化目标和国家经济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基础支撑。

2.1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认真贯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这一发展思想深入到农业领域,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层面看,只有处理好粮食生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端稳“饭碗”,才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从增进人民福祉的层面看,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是适应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升级、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人均GDP 突破1 万美元,享受型消费逐渐成为共识,高品质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个性化定制农产品的市场繁荣。面对这些情况,只有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更好应对人们对多样、高质量、营养食物日益增长的需要。

2.2 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强大推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在于农业科技的现代化。而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基础职能,要想粮食生产适应农业现代化,并实现二者的协同共促,就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化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优势,通过农业科技来提升粮食生产产能。同时,科技创新也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之,粮食生产发展需要做好农业科技的创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加强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保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对确保粮食增产提质、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3 国家经济建设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明确提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他指出粮食生产是其他一切生产的基础。粮食生产影响非农经济的发展,粮食劳动生产率较低时,农业劳动时间全部用来进行粮食生产,只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只有当粮食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粮食生产剩余时,才可以为非农生产者提供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此外,除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在新发展阶段下,粮食生产的现代化转型还会催生出新型产业业态,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升级的拐点,比如绿色、康养、体验式产业。总之,粮食生产安全保证了社会相关部门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不仅仅是保障农业发展,也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

2.4 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的基础支撑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休戚相关,也应该从战略高度衡量粮食生产发展的必要性。提高粮食产能是防控粮食安全风险的根本性对策,对外可以提高对国际粮食市场调整的应变能力,对内可以实现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的是中国粮。

虽然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平均自给率可以达97%,进口农产品主要是为了丰富品种种类、弥补高质农产品缺口以及战略储备,但由于人口数量多、需求量大,我国还成为了世界上粮食进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得知,2021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6 453.9 万t,同比增长18%。同年我国对大豆的进口数量达9 651.8 万t,占进口总量的58.6%。我国近1/5 的粮食需要从国外进口获取,对外依赖性与日俱增,对世界粮食市场变化越发敏感,不利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一些粮食生产大国立刻减少了粮食的出口,以此来满足国家内部对粮食的消费需求。疫情的持续性扩散加上全球各地超级自然灾害的偶发,给粮食生产供应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威胁到世界粮食安全。面对疫情和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提升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做好内部稳产保供给才是防控粮食安全风险的治本之道。

3 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可行路径

对我国粮食生产而言,政府总领全国粮食生产,地方直接承担生产责任,企业、研究院所提供智力支持。要想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地方、企业和研究院所三方的主体作用。

3.1 政府多措并举,保障和提高粮食基本生产能力

政府统筹推进粮食生产稳产保供给,需要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制定和实施有力的扶持措施,才能持续提高粮食生产和自给能力,维护国家粮食基本安全。

3.1.1 严守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前提。如果耕地基数不够大,那么粮食总产量就不可能上去;耕地质量不佳,那么粮食产能根基就不稳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不仅是要坚决依法保护18 亿亩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最根本的能力;而且是要落实良田保护,筑牢粮食产能根基。

3.1.2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体系可以调控水资源来改善耕地资源,增强其防洪抗旱能力,有效提升农田质量。政府应根据农村实际和土地资源潜力,合理划拨财政资金,协同水、渠、路等基建落地,提升地力和产能。

3.1.3 创新政策机制,落实配套服务。政府既要提升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又要继续保持减免农业税、保护价收购等优惠举措,不断增进扶持性政策效能,还要完善技术指导、农资调运、信息更新、流通疏通、产销对接等配套服务,来吸引并留住农民回归乡村种粮。

3.2 地方压实责任,搞好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规划

地方作为管控粮食生产的直接抓手,责无旁贷,必须层层落实市、县、镇、乡级责任,依据当地自然禀赋和农业产业结构做好粮食生产特色布局。

3.2.1 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粮食生产防线,地方都应承担好各自的生产责任,需要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紧抓粮食生产的责任意识和粮食安全防控的底线意识,健全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明确面积、种类、产量等定量指标和绿色、生态、科技等定性指标。

3.2.2 因地制宜进行优势生产布局。地方应切实根据气候、土壤、水资源、地形等区域性自然条件,对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势布局,更进一步地需要发挥地方自主性,结合青壮劳动力流入流出情况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成效等,适时调整粮食生产计划。

3.2.3 协调好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基础生产的关系。地方在追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粮食基础生产的关系,不能因追求延长产业链或者开发立体农业等安排而忽视了基础生产职能,必须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转型。

3.3 研企引领创新,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

企业、研究院所作为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平台,需要加大力度做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成果的转化推广,以适配现阶段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需要。

3.3.1 增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企业、研究院所应加大对农业领域尤其是粮食生产环节中的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力给予人才支持和经费保障,不断增强粮食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3.3.2 基础性和实用性科研并重。企业、研究院所既要下功夫去做节水灌溉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等基础性科研,又要积极对接农民需求,做好育种、肥料等研发工作,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

3.3.3 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普及成效。企业、研究院所应在政府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联合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并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推送最新研发动态、借助新闻广播宣传、线下业务专员进乡入户宣讲等方式来拓展科研成果普及渠道,增强农民获取信息的及时性,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农业科技到田率、普及率和应用率。

总之,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远之计和治本之策。只有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升粮食生产的自主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
粮食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