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史融入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2-04-07 12:03梁毕明王俊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财会专业知识专业课程

■梁毕明,王俊琪

(1.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已经成为财经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方向,并逐步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是在不改变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思政理念、内容和元素,是专业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课程思政”是国务院于2017年2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正式提出,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于2018年6月在“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课程思政”。2020年5月,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财会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分析

财会类专业课程作为财会专业培养和学习的技能性知识,以专业性、技术性、业务性特点呈现在专业学习中,财会类专业课程有效融入思政要素,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理念,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育人培育。有效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财会类专业课程学习中,就需要教师真正意义上做到将知识传授、素质培育与能力提升、价值理念之间关系的融合处理,就应该把控财会类专业课程的特点。

首先是财会类专业课程需要结合德育教育。近些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断暴雷诸如康美药业、獐子岛等财务造假事件和频繁并购下的高管套现等道德问题,以及对资本市场秩序扰乱、投资者利益损害、职业人员诚实守信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重要阶段,所以在此时及时融入思政德育理念,对于后续执业道德操守来讲,会发挥重要指引作用。其次是财会类专业课程与德育思政教育具有一致方向。在对学生专业课程教育同时,需要“润物此无声”地融入德育、思政教育。可以说,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德育教育是高度一致的,财会类学生对专业知识追求和学习的过程,也是对专业思政素养的升华过程,两者不是隔离、分离的。最后是财会类专业课程的目标就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财会类专业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具有更高德育素养的职业者,因为他们要面临更多的经济利益诱惑,涉及职业道德操守规范,要有坚定信念,真正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基本价值信念。

但肯定的是,关于财会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属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范式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还不够健全,包括财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突出成效较少,未能形成有效、显著和显性的成果。同时,还需要更多财会类专业教师的大量参与、探索,从实践中,探索出更多优秀成果来。

二、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困惑与难点

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建设的重要性毫无置疑,且存在一定的紧迫性,但是也应该看到对于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课程”建设的难点和困惑,需要有更多的相关专业授课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从财会类专业课程来看,其“课程思政”建设的困惑与难点如下。

一是财会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入度不够。很多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侧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实操技能培育,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入不够,甚至出现脱节情况,存在认为思政教育是专门的思政德育教师的工作,专业教师做好专业知识传授就行,存在对“课程思政”的被动情绪,直接导致财会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入度不够。

二是专业的“课程思政”考评机制欠缺。尽管很多高校针对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有建设指南和要求之类的,甚至有具体的内容要求,但对于量化的财会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缺乏量化的考评机制和体系,不能像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实施量化考评机制。

三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低。财会类专业的广阔就业市场,也就成为专业热门的主要原因,所以很多高等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建设,学生学习也是专业知识作为基本学习导向和研判。而学生在人文素养、思想德育教育方面,似乎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觉得有些枯燥和乏味,从而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方面学习参与度就降低了。

四是对财会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缺乏系统性设计。新时代下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在随之变化,高校院校的培养也应注重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新时代的财会类专业教育特征应该是什么。作为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建设,很多教师都认为是防止舞弊、不做假账、谨慎性工作态度,实际上关于党百年经济思想、对于市场经济的探索模式等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因此,需要对财会类课程“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

三、提升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的多方参与,涉及课前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升华的系列过程,是一项过程性和系统性的任务,建立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库,构建专业课程思政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全方位的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真正意义上把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到财会类专业课程。国有企业自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时期产生“厂长负责制”,不断涌现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包头钢铁公司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逐步诞生了求精务实、锐意进取、创新图强的精神,用文化凝聚力量,让产品光耀世界——哈尔滨电机厂等大批量的国有企业,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提升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性路径,首先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为了确保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有效全面实施,需要从包括课程思政目标、思政教育方法、课程思政内容等进行多角度评价,尤其是设计量化评价指标,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可以融合关于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而且包括在教学教案、课堂设计、教学方法中予以评价和考量。把课程思政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是为了更明确课程思政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与专业知识同等重要,在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中,德育、素质和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一样。其中,有效地融入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史,就是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观点、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中,要结合专业教学目标,形成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讲授、学术研究中。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作用越重要,尽管会计人员是在微观企业层面的资金看护把控,但是一旦有意无意财务造假的职业道德风险出现的话,会对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造成巨大的损失,牵动某个行业甚至是会影响整个社会资源。

其次是实现财会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重构。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直接手段,因此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把红色教育、爱国情怀、思想德育等“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使得学生所学和将来所用,都是在良好德育思想品德基础上,真正成为有用之材和栋梁之材。学生在高等教育学习阶段,有效融入德育教育、财经法规、家国教育等课程思政知识,做到专业理论与思想品行的有效衔接。要设计好“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专业有思政,思政有专业,如融入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主要举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企业债权转股权、严厉行政约束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力推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改革和化解过剩产能同步进行、分流下岗职工政策。

再次是注重财会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合。财会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要注重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整合,要更深层次地注重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元素,包括把诚实守信与财会类执业准则有机结合,把实事求是与财会类执业素养有机融合等,使得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深刻认识到道德素养、思政品德等的重要性,也使得高校培养出有家国情怀和良好德育品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尤其是建设一批优秀经典的国有企业案例库,如自主创新、节约成本、节省能耗,并做好人才激励和员工培训,致力循环经济的国企——华菱衡钢;助力中国基建,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以清洁能源发展,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代表——中国北车;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国有企业——中国铁建等等系列的国有企业发展案例库。

最后是提升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参与度。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要特别注重财会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学生的参与度,学生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看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素养、思想德育、品德修养的培育。可以从课前布置、课中参与和课后感悟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参与度,使同学们参与其中,发自内心感悟专业知识学习的之余思想品德意识的培育更加重要。课堂案例教学形式显得异常重要,如小型课堂辩论赛、头脑风暴讨论等,提高硕士研究生参与度,让上课学生能够提升主动参与度;同时,引入短视频、新媒体技术、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从形式上吸引学生参与,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思政,增强硕士研究生学习和消化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多融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活力的国企案例,如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强化改革意识,做强做优做大三峡集团、加快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努力健全适应市场化经营的体制机制、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集团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还有包括发扬“三牛”精神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敢为人先,做中国海上风电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同心协力,做助推海上风电“中国造”的孺子牛和筑梦深蓝,做引领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老黄牛。

可以说,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教学探索,是完全服务于新时代教育理念。高等院校是财会类人才培养德重要平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以宏观的德育品行、素养德行等思想德育入手,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的基本功能。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财会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重构,同时注重财会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整合,最后是提升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参与度,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提升财会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路径。

猜你喜欢
财会专业知识专业课程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