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升路径探究

2022-04-07 12:44周以杰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周以杰, 刘 冰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公平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奖、贷、助、勤、补、免”全方位资助体系,有力地保障了贫困学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过程中,大多数受助学生能够心存感恩,并通过努力学习和社会实践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但也有少部分受助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

1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对青年人提出“要学会感恩”。高校贫困生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重点帮扶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大学生,飞出了“金凤凰”[2]。在国家资助政策支持下,高校大部分的贫困生能自立自强,但仍有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国家缺乏感恩之心,对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不要白不要”,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特困生,甚至有些非贫困生通过“造假”来企图获得助学金;二是对学校资助工作缺乏尊重,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部分受助学生觉得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老师,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三是对父母缺乏感恩,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需要用钱时想到父母,把父母当成是“提款机”,没有承担应有的家庭责任;四是独立自强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只想通过家长、学校和政府解决自己的困难;五是心态冷漠,对国家、社会、他人不关心,甚至对资助和帮扶过自己的人,有的学生连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都不想做、不愿做。

2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过度资助导致的“钝化现象”

资助政策是一种福利政策,当救助成为一种穷人习惯的获取,失业者不再积极渴望有一份谋生的职业,反贫困政策出现“钝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呈现三个趋势:“资助金额越来越大”“资助种类越来越多”“从大锅饭式的普遍无偿资助发展到了无偿和有偿结合、重点突出的资助体系。”[3]过度资助使救助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导致资助政策“钝化现象”,在资助育人层面上表现为部分受助学生的“无感化”,认为“理所当然”,甚至通过弄虚作假伪造贫困证明来获得一份资助款。

2.2 贫困文化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了“贫困文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贫困文化”是一个拥有自己的结构与理性的社会亚文化。它表达着“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也表示着“在阶层、高度个人化社会里,穷人对其边缘地位适应或反应”[4]。贫困文化的存在,一方面是穷人在社会强加的价值规范下无法获得成功而采取的种种应对挫折和失望的不得已选择;另一方面,也有相当部分的穷人,他们心甘情愿生活于自己的文化圈,从而形成贫困亚文化对大社会的拒斥、隔绝的关系。贫困文化在资助育人层面上反映为部分学生对于资助的“坐吃等靠”的思想,缺乏感恩之心、社会责任感以及独立自强的能力。

2.3 贫困生认定制度有待完善

贫困生认定是实施资助的首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并不完善。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基本上以学生自己填写申请报告为主,为了获取资助,有部分同学夸大甚至谎报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一些乡镇一级的民政部门随意开具贫困生证明也为贫困生认定中弄虚作假提供了便利。此外,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中忽略了对贫困生隐私的保护,使得一些贫困生因敏感或自卑而放弃申请资助,在客观造成了一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而部分真正贫困学生没有获得资助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不理解,更无从谈起感恩意识的养成。

2.4 感恩教育体系尚未有效形成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感恩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当建立和完善感恩教育制度体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形成感恩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高校又面临着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对于教学和科研的具体考核标准,高校则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增强学生知识储备、锻炼其专业素养上[5],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教育。一些高校将资助育人简单等同于物质帮扶,认为只要将贫困资金发放到贫困生手中,资助任务就算完成,资助育人工作未能有效下沉,对于贫困资金如何使用以及贫困生的心理变化较少关心,未能触及受助学生灵魂深处,未与学生形成心理共鸣,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局限于征文、演讲等简单活动,难以发挥助学金资助育人的功能。学校感恩教育未能制度化、体系化,是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5 社会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未能独善其身,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部分受助学生在 “金钱万能”“权力至上”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下,出现“拜金主义”倾向,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缺失感恩知恩报恩之心。此外,中国家庭传统的“护犊”思想较为严重,即使在贫困家庭仍然坚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这也导致了部分贫困学生产生利己主义思想,对国家、社会、家庭对自己的关爱视为理所当然,未存感恩之情。

3 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升路径

3.1 构建“四位一体”感恩教育制度体系

感恩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易落入“政府发文、学校实施、学生应付”形式主义活动中,呈多主体分散教育形态,教育效果很难让人满意。为此,应当构建“政府引导、学校担责、家庭联动、学生作为”的“四位一体”多主体协作感恩教育制度体系。政府在此体系中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充分调研、制定政策、合理引导的功能;学校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完善贫困生认定制度体系,保证公平公正,做深做精资助育人工作;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父母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受助学生要充分作为,积极参加国家、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充分了解国家资助育人政策,把感恩之心化为报国之志。此外,要做好感恩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对感恩教育活动的效果满意度进行调查反馈,不断完善、畅通各主体之间的联合协作长效机制,形成措施得力、过程深入、效果满意的感恩教育制度体系。

3.2从无偿型资助转向反馈型资助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奖、贷、助、勤、补、免”立体资助体系,再加上企业捐助、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慈善组织的帮扶,基本实现对高校贫困生全覆盖资助。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金额大、种类多且多为无偿,心理学“凡勃伦效应”理论认为“没有付出的收获往往不会被珍惜。”过度的无偿资助并不能取得应有的育人效果,反而会导致懒惰思想的产生。“有偿”的反馈型资助是指受助学生要通过参加一定量的劳动教育活动,如公益活动、劳动实践、政策宣讲、感恩传递等才能获得受助资格。反馈型资助有助于受助学生的成长发展、独立自强,增强其对国家资助政策的了解,从而提升受助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担当。

3.3 从经费助学转向多渠道助学

当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形式主要以经费助学为主,这也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最直接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很难助力贫困生成长成才、独立自强,育人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些贫困生在接受了补助金之后出现“等靠要”的思想。“扶贫更加扶志”,高校应当丰富助学方式,变经费助学为以“扶志”为目标的多渠道助学模式,如高校可以拓宽贫困生勤工俭学的路径,协助贫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校企联合为贫困生推荐合适的工作和实践机会,鼓励贫困生多参加勤工助学、创新创业、公益服务等活动,让贫困生在实践行动中成长,在爱心活动中学会感恩。

3.4 从个体零散教育转向社团集中教育

相比于“撒网式”的零散感恩教育模式,通过建立贫困生社团,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学校对贫困生群体实施更为深入、全面、系统的感恩教育。社团化育人是利用大学生团体依恋的总体心理特点,通过大学生朋辈的社团项目互动,积累一定的文化资本,探索大学生处理情感、认知和社会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以社团模式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能够充分发挥社团的朋辈示范作用,资料显示,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30岁,属于青年中期,同龄同辈之间人际关系彼此影响比率高达80%[6]。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更能引起贫困生群体的共鸣,从而提升感恩教育效果;再则,有助于学校集中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对贫困生群体精准发力、系统实施感恩教育活动,如学校可以与社会企业或教育基金会合作开展资助育人合作,如江苏省内22所高校与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开展项目合作,资助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有志学子,目前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5 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作为

高校在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贫困生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帮助贫困生建立信心、完善人格、完成学业、提升能力,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贫困生首先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地悦纳自己,科学地塑造自己,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对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心怀感激,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要从被动接受感恩教育转变为知恩、感恩、报恩的行动人,化拳拳报国之志为报国之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先锋力量。

4 结语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感恩教育体系不健全、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家庭感恩的忽视以及资助育人工作未能有效下沉。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一项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学校担责、家庭联动、学生作为”的“四位一体”多主体协作感恩教育制度体系,培育校园感恩文化,优化资助育人政策,建立感恩教育评价体制,丰富感恩教育载体,努力完成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