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杂交榛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2-04-07 15:03
山西林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榛树平欧树型

黄 丽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3599)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干果经济林专家开始将欧洲榛与我国的野生平榛进行杂交,经过20 余年的选育研究,成功鉴定出平欧杂交榛54 个品种。进入21 世纪后,山西省多位经济林研究工作者根据多年经济林工作经验以及在分析平欧杂交榛的生物学特性后,认为平欧杂交榛是一个适合山西省种植的干果经济林重要树种。

1 生物学特性与结果习性

平欧杂交榛以野生平榛为母本,欧洲榛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其优良特性是:果实大于欧榛,抗寒性高于平榛。山西可以栽培,但根据各地地形地貌、坡向、坡位、气候、土壤条件,要选择适合栽培的品种,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品种。榛子是一个强阳性树种,最喜欢生长在相对湿度较高、土层深厚(70cm~100cm)肥沃的地方。根据资料介绍,欧榛起源于西亚,扩展到欧洲,栽培在黑海、地中海、最后到大西洋的西岸(西班牙),我国也是这样,资源及栽培表现好的地方是东北辽宁省的渤海湾区域,陆地上资源多的地方有丹东、本溪和清河流域的清河县、抚顺以及铁岭等地。其次是降水量,年降水在600mm 以上且分布均匀,一般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如2022 年春就是这样,清明节前、3 月中下旬和4 月初均有小雨出现,但山西榛子抽梢较轻。

2 栽培技术

2.1 栽植选择时间

干果经济林,主要包括枣、核桃、榛子、花椒、板栗等,这些树种栽培时间主要在春季。实践证明,春季好于秋季。春季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大约在70%~80%,空气湿度70%以上,风力多以微风为主,此时起苗、运苗、栽苗,只要做到起苗少伤根、运苗不吹根、栽植不晒根,栽植成活有保证。苗木栽植后,细根在土壤中起着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粗根起着稳定苗体和疏导各种物质的作用。所以,保护毛细根很重要,同样是栽植成活的关键。栽植时要将苗木全部埋住,这就等于有了温度、湿度保证,这样成活率可以保持在95%以上。

2.2 栽植地选择

平欧杂交榛适应性很强,对栽植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选择坡度在15°以下的平缓坡地或平地,土壤相对肥沃的沙土、轻壤土即可,土壤pH 值一般在6.5~7.5 之间。土壤粘重的沙地或者坡度较大、肥力过分瘠薄、低洼地等,都不适宜营造榛子园。最重要的是避开风口,山西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在风口处容易造成榛树抽梢,尽量选择避风向阳处栽植。

2.3 栽培的密度及栽植方式

平欧杂交榛栽植株行距宜采用2.0m×3.0m 或2.50m×3.50m,每公顷栽植株数控制在76 株~1 650株之间。土壤肥沃的种植地可以适当稀植,土壤贫瘠的立地栽植密度应该稍大一些。

2.4 授粉树选择

平欧杂交榛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自花授粉的结果率很低,宜采用在不同品种间进行授粉,这样可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在新建的平欧杂交榛园,尽量定植3 个~5 个优良品种,在不同品系或品种间要间隔2 行~3 行进行交替栽植,或者1 个主栽品种配置2 个授粉品种,比例 8∶1∶1,这样有利于互相授粉。

2.5 栽植

平欧杂交榛定植穴规格长宽60cm 见方。栽植前苗木要在水中浸泡8.0h~10h,使苗木充分吸足水分,同时要对苗木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主根保留长度20cm~25cm。栽植要做到苗木根颈部与地面平齐,栽植后浇足水分,水分完全渗下后用细碎土封穴,同时在树盘内尽量采用地膜覆盖,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与此同时,每1 株幼苗可施有机肥8.0kg~10kg,拌表土施入定植穴的中下部,然后再回填底土。

3 平欧杂交榛丰产管理

3.1 树体整形与修剪

3.1.1 树型单干直立形,定干高度40cm~60cm,剪口下要有3 个~5 个饱满芽,剪口距离顶芽3.0cm 左右,剪口立即用铅油或油漆涂抹。

3.1.2 丛状形树型,保留 5 头~8 头,使树体呈丛状生长。定干高20cm~30cm,定干后保留5 个~6 个饱满芽。由于平欧杂交榛是一种接近于欧洲榛的大型灌木,树高都在3.0m~3.50m,整形时可以根据每个品种不同的特性,采用单干直立形或者丛状形进行整形和修剪。

3.2 幼树整形与修剪

幼树整形与修剪以尽快扩大树冠为主要目的。树型为单干直立形的定干高度,应控制在60cm~70cm,在距离地面 40cm~50cm 处,选择保留 3 个~4个方位好的健壮枝为主枝,同时每个主枝要着生2个~3 个侧枝。修剪时只对主枝和侧枝进行中短截,地表30cm 以下枝条全部剪除,保留其余枝条以扩大树冠和增加枝量;树型为丛状形的定干高度,应控制在30cm~40cm,选留 3 个~4 个健壮枝条作为主枝,整形修剪方法和单干形基本一致。不论采用哪种树型,都要及时清除地表的萌蘖枝。

3.3 盛果期和衰老期树整形修剪

平欧杂交榛结果期可保持30a~40a,结果期整形修剪能实现产量稳定,但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3.3.1 持续对两种树型各级主、侧枝进行中短截,即剪去主枝头长度的1/3~1/4,以开张主侧枝角度。

3.3.2 修剪时整株榛体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枝,每年修剪枝条数量不能超过全树总枝量的30%,已经连续修剪两年以上的大型结果枝组要及时回缩更新。同时,每年要根据树体空间大小、枝组强弱进行整形修剪,要疏除内膛枝条的病虫枝、细枝和弱枝,空间大、枝组相对较弱的要重剪;空间小、枝组相对较强的要适当轻剪。

3.3.3 及时修剪、疏除整株树体中过多的雄性花枝和质量较差的雄花花絮,达到节约营养的目的。

4 榛园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

平欧杂交榛幼树期,可以在园内间作部分豆科作物,这样既可以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深耕土壤和进行除草作业,还可疏松土壤,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目的;秋季结合施基肥及时对土壤进行深翻扩穴。

4.2 施肥管理

平欧杂交榛施肥以果实采收期至9 月下旬为宜。如果在生长季节施肥,应以生长前期施为宜,即每年的6 月上、中旬,此时榛树正值新梢生长和坚果发育迅速期,花芽已经开始分化。施肥量要根据产量、树龄,同时结合土壤肥力状况确定。2.0a~3.0a 生的榛单株施肥量控制在 15kg~20kg;4.0a~5.0a 生榛树单株施肥量控制在30kg~40kg,根据树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

4.3 浇水管理

杂种榛是浅根性树种,其根系主要分布于距离地表30cm~40cm 土壤中,不耐干旱、水湿。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做到适时适量,保持根系分布层土壤通风透气和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4.4 病虫害防治

经过多年观察,杂种榛病害、虫害较少发生,常见的有榛叶白粉病和榛实象鼻虫。白粉病防治方法是:在每年的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向整株榛树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1000 倍液和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1000 倍液;象鼻虫防治要做到在成虫产卵前以及产卵初期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可以使用60%的T-M 合剂300 倍液毒杀成虫,间隔15d 喷施1 次,共喷施2 次即可。

猜你喜欢
榛树平欧树型
勘 误
一种快速养成的柞树树型—压干树型
朝阳地区平欧杂种榛引种筛选试验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7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品系)抗寒性研究
平欧杂种榛果实生长动态与品质分析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基于树型结构的防空力量配属方案生成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