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2-04-07 18:38刘志刚
山西冶金 2022年6期
关键词:矿区灾害矿山

刘志刚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近些年,矿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许多企业在矿山开采时只为增加经济收益,不重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导致矿山环境不断恶化。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并防控的问题。一旦在开发矿山时破坏了地质环境、出现地质灾害,矿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相邻地区。因此,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矿山开发中地质环境被破坏引发地质灾害的严重后果[1]。

1 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1.1 地表塌陷

工业企业在开采矿山时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塌陷问题。由于工业企业开采矿山时无节制、不科学、盲目开采,导致矿山内部的地质结构被破坏,部分矿山内部甚至出现采空区,承载能力严重降低,这会导致山体稳定性降低,最终发生塌陷。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塌陷问题,就会严重威胁到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采矿人员在下矿时,需要前期进行深入调查,确认内部是否有稳定的结构,并且要由专业的开采人员进行开采,以保证开采的科学合理性。开采期间要做好支撑保护工作,以免出现山体塌陷,危害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泥石流灾害频繁

近些年,因矿山环境破坏,导致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矿山开采和利用不合理,导致矿山地质结构疏松,产生大量泥土。此外,矿山开采后会遗留许多沟壑,这些沟壑会存蓄雨水,再加上之前的泥土,就会发生泥石流。为了避免这一灾害,需要在开采结束后做好有效处理,以免发生泥石流灾害[2]。

1.3 地下水均衡系统被破坏

采矿会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导致部分地区渗漏地下水或地表水,严重时水位降低超过数十米,地表缺水严重,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最终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造成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1.4 “三废”问题严重

每年全国范围内的矿山企业会产生大量废石和尾矿量,占据大量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达标的矿山废液、废水,导致周围水体被污染,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采矿时会产生大量废气,包括烟尘和CO等,会污染空气,造成酸雨。

1.5 地貌景观破坏严重

我国有大量的露天开采矿山,部分矿山在开采期间会严重破坏山体和自然景观,尤其是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露天采矿时,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

2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

2.1 技术经济因素

1)没有深刻认识到地质环境对矿区的影响。例如,矿山引发的岩溶塌陷,常是因相关的地质灾害背景条件影响而成。

2)没有使用恰当的工程技术措施。例如,采空塌陷是在开采矿产时选用冒落的方法所致,如果改为充填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塌陷。

3)没有有效规划和建设矿山。如在矿山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内布置矿山重要工程,就会加重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直接或间接对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2.2 人为因素

矿区人员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受利益的引诱选择铤而走险。非法采矿,最终酿成严重灾害。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对策

3.1 做好矿山开采前的调查、准备工作

为了提升矿山地质综合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定要重视并做好开采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实地到开采地区进行考察,深入了解矿山区域内的环境和地质构造,制定科学可行的矿山开采计划,避免在开采期间突然发生岩石碎裂或变形。此外,还需要实时监测矿区边坡情况,结合实际状态进行加固,标注好易出现灾害的区域,并在开采期间进行有效预防。

3.2 加强对矿山开采现场的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矿产开采的顺利完成,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做好开采现场的管理工作。针对易掉落碎石,设置好防护网,以免随时掉落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安排专人巡视整个开采现场,巡视人员要求有足够的采矿专业知识,能及时发现潜在危害,及时制止并督促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同时,要定期进行采矿相关的安全教育宣传,以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施工[3]。

3.3 实施爆破措施

在开采矿产资源时,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就是爆破。在实际应用这项技术时,对技术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发生危险的几率也较高。在进行山体爆破时,一定要精确计算所要使用到的火药爆破量,并对爆破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确认。灵活应用爆破技术,可以便捷地进行矿山开采,还可以显著提升整个开采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收益,降低后期开采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对于矿区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在运用爆破技术时,重点是要合理控制好炸药的用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开采影响生态环境的程度。

3.4 合理进行矿山开采

矿山地质灾害多种多样,要避免发生灾害,就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开采,尽可能避免环境恶化,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为了保证科学开采矿山,需要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之前有灾害发生史的地区尤其要重视做好全方位防护,严格做好坑道支护,以免出现塌陷。在修整塌陷区时,需要结合实际的积水情况,根据积水区域的深度参数及当地地质特征,优化治理矿区地质环境。

3.5 落实矿山恢复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在保护矿山地区地质环境时,一定要注重恢复治理矿山、保护地质环境。

1)在进行开采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已经制定好的开采计划,禁止违规开采。

2)在开采期间产生的废料的渣土,要在规定区域内统一放置,禁止胡乱堆放。

3)开采单位要管理好渣土堆放区域内相关工作,由专人对管理现场进行巡查和监视。

4)开采单位要全面监控全部矿区的实施情况,并大力监管开采人员,以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

3.6 构建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针对在开采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需要针对具体的不稳定区域建立其安全防护体系。例如,在采矿之前,需要计算好地下涌水量,如果涌水量过高,就要制定对应的应急排水方案,以免降低低边坡稳定性。为了保证顺利完成矿山开采工作,就要重视并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在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利用植树、回填矿坑的方式解决开采地区的生态失衡问题。

3.7 设立专项资金

当矿山处于封闭状态时,在恢复该区域的环境生态问题时,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大力宣传、鼓励社会企业投资开矿,利用招商引资或承包租赁的形式筹集资金,用于治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此外,还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

4 结语

在采矿期间之所以会破坏地质环境、发生地质灾害,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占主要的是人为原因。因此,在采矿前一定要勘察好可能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并估计其危险性,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矿山开采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开发过的地区要及时进行治理保护,以保证我国矿山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矿区灾害矿山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湖北省保康县堰边上矿区发现超大型磷矿
广东省蕉岭县作壁坑矿区探明超大型铷矿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