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为矫正法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建立规则意识

2022-04-08 21:57丁诗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培智学校特殊儿童班主任

丁诗瑶

摘要:在培智学校,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概率比较高,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教师该如何矫正?可以按照“教学反思六步法”的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科学依据—导入实践—动态调整”进行矫正。通过唐氏综合征儿童的辅导案例,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解决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只要方法科学、操作规范,就能收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特殊儿童;培智学校;班主任;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0-0075-03

一、案例介绍

小瑞(化名)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第一次见到她是在2019年的招生评估会上。那次参加评估会的家长和小朋友不少于200人。在评估接近尾声的时候,走上来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她不仅没有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漂亮地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任务,还给评估老师跳了一支《小鸭子》舞蹈。“真希望小瑞能分到我的班级呀。”我当时想。

2019年秋,我接手了培智新校二年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新生名单中如愿地看到了小瑞的名字。可是当真正了解小瑞时,发现她不仅有可爱之处,还有“小倔强”和“小脾气”。这可让我愁晕了头。

小瑞最喜欢的就是玩呼啦圈。每次下课都要跑到收纳间拿走她心爱的玩具。可是一玩就屏蔽了上课铃,屏蔽了老师的叮嘱甚至同学们的召唤。老师们尝试打上课铃后将玩具没收,小瑞则用大哭来表示她的不满,老师不去理她,或哄她回座位,她则坐在座位上撕袜子,有时一个新袜子被撕成了一堆毛线。到底用什么办法才可以帮小瑞建立时间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并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呢?

二、问题分析及初步干预

小瑞的妈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80后,对于小瑞的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在开学的家访中我了解到,小瑞是独生女,家庭环境很好。小瑞在家时也会常常发脾气,尤其是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父母有时会严厉批评她,但有时也会“心软”地满足她的种种不合理要求。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我先用情绪ABC原理来分析小瑞的“问题行为”。A是“问题行为”的前因,B是干预行为,C是最终结果。

(一)初次观察

下课后小瑞找到呼啦圈自顾自地玩起来,十分钟后上课铃声响,语文教师提醒学生回到座位,但是小瑞依旧未放下手中玩具。语文教师劝告她回座位,但她未执行。30分钟后,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时,她才放下手中玩具参与课堂。

生命健康课上,当教师提问其他学生时,小瑞出现撕袜子行为,并持续35分钟。

通过初次观察发现:教师在未进行行为干预时,学生的问题行为持续时间长;小瑞在数学、语文课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二)初步干预

数学课打铃后,小瑞掏出画本开始画画。教师劝阻后未果便强制其放回。小瑞哭闹反抗。我将其带至情绪宣泄区,当她哭声减小后,我上前询问她不上课的原因。初期并未回应,我转换询问方式:“你喜欢王老师吗?”回答:“喜欢。”“那我们去上课好不好?”“不好,我不会,数学难。”我指向简单的内容问:“这个你会吗?”小瑞很开心地回答:“我会。”我耐心劝解:“数学并不难,并且王老师很喜欢小瑞。”一番劝解后,小瑞开心地加入了课堂。

生命与健康课,教师正在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小瑞此时已完成该练习内容,发现教师正关注其他学生后,把脚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处开始撕袜子。当教师发现时及时制止。小瑞则按要求坐正,但是十分钟后又再次出现该行为。

通过初步干预发现:

小瑞在数学课、语文课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具有畏难情绪。此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观念引导,帮学生建立自信心。

小瑞在上课中出现撕袜子等问题行为,是由于她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当她觉得已经掌握课堂内容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后,则会出现该类问题行为。

通过分析初次观察与初步干预,我确定了小瑞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下一步我将针对这些原因逐个击破问题。

三、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并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在行为矫正中有三種矫正方法,分别为强化、消退与惩罚。

针对小瑞的特点,我采用正强化与惩罚来对小瑞撕袜子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

(一)正强化

第一周,教师设计多种小瑞感兴趣的游戏,当小瑞即将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积极关注她(参与游戏活动、提问),当她按要求完成内容后教师及时给予1根咪咪条,学生一节课大约得到三根咪咪条实物强化。课前与小瑞约定,如果一整节课没有撕袜子就可以奖励她下课玩呼啦圈。在课堂中,当小瑞第一次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对其进行肢体辅助,帮助她纠正坐姿。教师还对她进行两次语言辅助,提醒她与教师的约定。

对撕袜子行为矫正四周后,小瑞能正常参与课堂活动,而不需要实物强化。由此,小瑞由参与课堂的正确行为逐步替代了撕袜子的问题行为。

(二)建立游戏规则

1.事先约定

在小瑞拿呼啦圈前,我将玩具放在她可以看到却拿不到的地方。当小瑞想要玩呼啦圈时她就会向我求助,此时,我对小瑞提要求:“老师可以把呼啦圈借给你,但是打铃之后要立即还给我。要是没有按要求的时间还给我,下节课就不能借给你玩。你能做到吗?”小瑞答应后给她玩具。

2.事前提醒

初期实施时,在要交还玩具时间的前一分钟进行提醒,要求的时间一到立即再次提醒交还。

3.坚定执行

初期,小瑞并不愿意按要求交还,教师没有因为小瑞的哭闹而妥协。因为一旦教师没有执行本次要求,她在下一次约定中依然会使用哭闹等方法来反馈不喜欢的行为。在收回时我会告诉小瑞:“如果你还想要玩可以告诉老师,打铃之后交给我,我们下节课还可以继续玩。”

4.持续进行

约定是持续的行为,一旦实施就不能中断。我告知小瑞班级的其他教师此约定,让他们也要以相同的方法执行。

通过三周的行为矫正,小瑞能够在不哭不闹的情况下按要求交还玩具。

四、成效及总结

现在,小瑞的“小脾气”和“小倔强”改了很多。她每次要玩呼啦圈的时候,都会跑到教师身边问:“丁老师,我可以玩呼啦圈吗?”她也会在打铃后把玩具放回储物间,有时还会说:“丁老师,我下节课再来玩。”班级科任老师看到小瑞的改变后跟我说:“小瑞现在好棒呀!好久没看到她哭啦,每天上课也积极多了!”通过对小瑞的辅导,我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而且是特殊教育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智力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出现率会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中、生活中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们,和她们一起成长。

特殊儿童不特殊。虽然他们是特殊儿童,但是不能特殊对待。我们不能因孩子的可爱就纵容他们的不合理要求,他们需要更多学习与练习的机会。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更早地适应社会的生活。

点评

丁老师的案例分享清晰明了,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家长都有普遍的启发性。如果按着我们提出来的“教学反思六步法”的程序,丁老师的反思鲜明地体现了这些步骤并一一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六步法简而言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学依据—导入实践—动态调整”六个方面,六个方面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做出调整。

首先,丁老师在对小瑞的观察中从“玩呼啦圈”和“撕袜子”等现象入手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问题出在时间观念差、没有规则意识和表达方式不合理上。

其次,从ABC原理入手进一步建立结構性的观察程序,为干预设定基线;进一步明确学生出现课堂行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个原因分别是“具有畏难情绪”和“注意力时间有限”。进而实施精准的行为矫正,遵循的原则是如果学生出现良好的课堂行为,则用学生希望的奖励予以强化;强化的方式包括口头表扬、玩呼啦圈和奖励咪咪条等。经过四周的努力实践和动态调整相关方案,丁老师成功地矫正了小瑞的问题行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解决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的,只要方法科学、操作规范,就能收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点评人:衣新发,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培智学校特殊儿童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培智学校多元教育对象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探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培智学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思考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