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2-04-08 06:39钟世潋张洪冲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共同体育人

钟世潋,张洪冲

(1.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重庆 402260;2.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1],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而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亟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本质上是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向课程思政共同体聚合转换的过程。由于育人主体、育人元素、育人空间的差异,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叠加发挥,导致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难以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影响了育人目标的达成。为此,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推动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实现互融共生、空间耦合和价值累加,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进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

一、课程思政共同体概念的提出

(一)提出课程思政共同体概念的动因

提出课程思政共同体概念,首先是为了近距离、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课程思政虽然是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概念,但从课程研究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和思政课程“并行”的关系。换句话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是围绕受教育者获得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获得的教育性经验而开展的课程教学计划[3],强调的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以促使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导向、逻辑建构和育人功能进行整体性研究,特别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的融合共生、空间耦合与价值累加等进行研究,只有使用课程思政共同体这一概念才能将其涵盖其中。

其次,提出课程思政共同体概念,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由相互独立走向互融共生的动态转换过程,从而统筹“点、线、面、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主线,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而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相互独立的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向课程思政“共同体”聚合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聚合过程中,众多的课程思政“共同体”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面。为此,使用课程思政共同体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展现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的动态过程。

最后,提出课程思政共同体概念,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这一重要命题以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日益增多,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已形成广泛共识,在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方面,专业课程似乎已经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课程思政建设“聚焦点”。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不止涵盖专业课程,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4]。而有效运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三者之间的育人功能叠加效应,使用课程思政共同体这一概念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进行阐述更为合适。

(二)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责,这意味着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而展开。当前,部分高校还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形成育人合力,进而导致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不足。为此,亟需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思政元素必须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各环节,方能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价值塑造、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可以说,作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是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的统一。在知识传递过程中,除个体性价值外,通过课程、教师、学生等各要素的价值累加,社会性价值可以内化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避免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总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通过聚合转换,形成以育人目标为内核的、稳定的、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构成了课程思政共同体。课程思政共同体是按照课程思政内涵及其目标划分的共同体类型,是一种由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依托课程、共同参与,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振性的建设共同体。课程思政共同体可通过各要素育人功能的累加,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受教育者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课程思政建设是关键一环,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实现育人主体的协同、育人元素的累加、育人空间的耦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形成一致的实践逻辑,从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育人主体协同:课程思政共同体萌生的前提基础

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和新探索,课程思政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和转化,让学生获得专业课程以外的积极教育性经验,从而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可以说,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人的思想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点,它含有知、情、信、意、行等多个子系统,思想的稳固需要这些子系统进行相互作用,通过碰撞和融合形成稳定有序的思想结构,从而更好地支配个体行为[5]。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者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教学符号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即育人主体向受教育者传递教学符号后,受教育者的思想系统开始处于非平衡态,经过内部子系统间不断的碰撞和作用,对教学符号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始进行初步认识、选择和加工。这种认识、选择和加工是否主动、有效,不仅直接决定着受教育者课程知识的获取效率,也决定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受教育者思想系统与育人主体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具备潜在的共振效应,如果育人主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能够与受教育者思想系统产生联系,就会产生巨大的共振效果[6]。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位置,他们通过一定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为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作为育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承担好育人责任,方能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萌生提供前提条件。

育人主体承担好育人责任,仅是课程思政共同体萌生的前提条件之一。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萌生还需要育人主体之间拥有共同的意义空间。众所周知,拥有共同意义空间是群体内部达成共识、形成一致实践逻辑的必要前提。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实现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等育人主体要以协同育人为目标,建立圈层互动机制。社会学研究表明,个体之间价值观念、文化认知相近,容易形成共同意义空间,进而形成圈层[7]。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的圈层互动机制,有利于作为育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对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趋同、行动趋同,打破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协同育人的壁垒,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萌生提供必备的“土壤”。

此外,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各育人主体应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通过转换角色、建立场景,深度参与学生学习,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萌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群体的权威是通过制度规范和文化传统赋予的。这使得教师群体长期在师生话语权博弈中占据优势,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则处于劣势,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很容易将知识的传授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在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场景框架中,作为育人主体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构课程思政学习场景,找准育人角度,将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转化为学生爱听爱看的多模态话语,有效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育人元素累加: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

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它在经过萌生阶段后,通过育人元素的累加,开始进入构建阶段并形成初步框架,这是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课程思政育人价值是通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来实现的。可以说,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教育理念,其所呈现的育人元素是附着或内隐于课程知识之中的,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累加,方能发挥出课程的育人功能。各类课程知识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累加是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关键所在。

课程思政的推进具有彰显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价值,也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性价值。作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课程教学紧密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充实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和厚重,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政元素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紧密衔接来推进前者实现对后者的有机嵌入,实现专业课教学活动同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在统一。可以说,对有效教学的追求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内在的逻辑证明。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对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思政教育意义进行有效建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各种形式的教学符号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传递的过程,因此通过合理利用教学符号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心理,让学生在寓教于学中成为课堂知识的能动接受者。

为此,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首先要明确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公共基础课程凭借它特有的人文性、社会性、政治性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建构性,使其知识领域被赋予一定价值意蕴。同样,在专业课程中也内隐着一定的价值理念与未来社会建构的期许。育人主体要思考在教学符号的传播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知识点蕴含着哪些思政教育资源,哪些可以深入挖掘作为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在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把课程知识点与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发展有机联系和对应,进行升华,将课程知识点有效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映射,以此明确教学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要选取合适的育人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对育人元素进行教学设计是课程知识点的加工问题,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意义的、合理的加工,完成对特定价值和观念的再建构,将课程思政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推进育人元素的累加,还要推进育人元素有效重组,形成叠加效应。从各类课程中挖掘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经过选取与加工后形成了独立的育人元素,但独立的育人元素相互叠加缠绕,容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碎片化。为此,需要对育人元素进行串联重组,将独立的课程育人知识点有效重组为以序列形式存在的课程育人“知识串”,通过课程育人“知识串”之间的高度关联性,聚合叠加为课程思政共同体,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建设效能的最大化。

(三)育人空间耦合: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重要依托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践层面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还需持续提升。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遵循的依然是单一的育人时间逻辑,表现为高校较为注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知识获取,忽视了学生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空间内的价值浸润。要突破当前育人工作面临的困境,需要把过去单一的育人时间逻辑转变为全方位的育人时空逻辑,除注重学生全周期培养外,还要注重育人空间的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就是在政策层面对育人时空逻辑的具体表达。

众所周知,时间和空间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空间不仅具有承载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的功能,更具有教育生产和建构的意义,育人空间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空间载体,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落地。从空间理论的角度来看,只有依托于具体的育人空间,课程才有存在的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形成和发挥其育人功能时,需要具体的空间载体予以承载。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经验和现象层面不断显现出空间意义上的实践、表达和行为,如MOOC(慕课)教学、VR+思政、“行走的思政课”等。育人空间作为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和生成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重要依托,已成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变量。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教学空间、网络空间、实践空间、心理空间等育人空间无法融通等问题,导致出现松散式的困境,课程难以有效发挥育人功能。为此,推进育人空间的耦合成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重要内容。

育人空间耦合的本质是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在育人空间中的价值累加,进而形成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共同体。可以说,育人空间的耦合意味着空间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载体,也是新的育人空间形成的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涉及价值认同的教育,承载着思想价值引领的功能。因此,为了扭转具象的课程知识仅存在于课堂育人空间的局面,就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把具象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可知可感的价值符号。这需要课程、教师、学生等要素在不同育人空间相互联动,实现价值累加,进而形成紧密的课程思政共同体。因此,育人空间的耦合是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重要依托,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各要素向课程思政共同体转化的最后一环。

综上所述,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育人主体协同、育人元素累加、育人空间耦合,每一个要素都是课程思政共同体萌芽、构建、生成的必要条件,这三个要素的依次叠加也成为课程思政共同体生成的逻辑理路。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推进路径

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促使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高。为此,在“三全育人”大格局的目标导向下,应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旨归,遵循“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构建全周期育人链、融通育人空间”的实践逻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一)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着力点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影响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成效的关键变量。为此,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要以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为着力点,推动广大教师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强化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协同度,确保课程思政落地见效。

一是广大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课堂教学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采用哪种模态教学话语、运用哪种教学方式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是影响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成效的关键变量。但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认为专业课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而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为此,广大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广大教师要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当好“大先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广大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关键在于教师拥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本领和技能,即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育人能力,其中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建立情感关联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为此,强化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首先是教师要熟练掌握挖掘思政元素的本领。每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政元素,但它不是直接显露在课程内容之中,而是内隐于专业知识的深处。教师要找准课程知识点对应的思政元素映射点,然后运用专业知识的科学逻辑讲清楚课程所蕴含思政元素的政治属性,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其次,教师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广大教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将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去,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的柔性对接。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建立情感关联。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样态,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广大教师要从课程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通过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建立情感关联,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的目标。

三是要提升广大教师的协同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提高广大教师之间的协同度,激发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制度、平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上,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等育人主体常常“单兵作战”,缺乏协同配合,从而影响了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为此,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群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开展差异化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实现课程群思政元素共享共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也要以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形式,在挖掘课程思政要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大纲、完善教学设计、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互帮互学、互助合作,提升育人效能。

(二)构建全周期育人链: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植根处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仅要在知识技能培养上下功夫,还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形成协同效应。而积极构建以“拓展育人治理链、延长育人资源链、建立育人价值引导链”为主要内容的全周期育人链,是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是拓展育人治理链。育人治理链是课程思政共同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动的重要媒介。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关键在于课程思政共同体各构成要素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在育人治理链的有效联结下,教师在自身的自主性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的多重因素影响下,会选择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为此,明确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育人责任,进而拓展育人治理链,有利于课程思政共同体内部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二是延长育人资源链。依据社会交换理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跨组织协同的力量[8]。跨组织协同的目的在于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育人主体的资源交换,进而实现育人资源的有效整合。在这一交换过程中,课程思政共同体主要发挥资源交换枢纽的作用。通过该枢纽,不同育人主体进行优势资源的共享与稀缺资源的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为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奠定基础。为此,延长育人资源链,要拓展课程思政外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技能训练、社会调研、实习实训等,打通“课内+课外”通道。

三是建立育人价值引导链。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还需要在延长育人资源链的基础上,建立从学生入学到培养再到择业就业的全过程育人价值引导链,确保人才培养成效。针对处于“灌浆期”的大一新生,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校史校情教育等,引导大一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学生党员与中高年级学生,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让专业课也有“思政味”;针对进入“求职季”的高年级学生,则积极推动毕业教育项目化,通过将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为即将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融通育人空间: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育人实效的承载体

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整体推进,需要育人空间予以承载。在课程思政共同体中,存在着教学空间、网络空间、实践空间、心理空间等不同的育人空间。这些育人空间各自独立,空间之间存在“壁垒”,导致育人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影响了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建设与优化。“课程思政与学习动力之内在耦合性,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迫切性。”[9]为此,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需要实现课堂空间、网络空间、活动空间有效融通。

一是推进“虚实结合”,实现网络空间与教学空间有效融通。在新媒体场景下,高校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课程思政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的教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融合育人的良好效果。此外,高校还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颖多样活动,让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分享,增加专业课程的黏性。

二是推进“理实一体”,实现教学空间与实践空间相互融通。依托课程思政共同体,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组织线下教学强化知识学习、拓展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训练等多样化载体实现“理实一体”。如可结合专业课程知识点,在线下教学开展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教学搬出课堂、搬进实训室甚至搬进企业,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把学生的“学”转换到体验与感悟的行为内化之中,增强学生道德内化与践履能力的培养,有效打通制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和盲点,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三是推进“入脑入心”,实现网络空间与心理空间相互融通。为了将课程思政真正做到学生心坎里,高校可创新思路,结合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关注,还可以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延伸。如在信息通信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把教材中的典型人物事迹有效转化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共同体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