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彦:提升古籍保护 推进全民阅读

2022-04-09 11:06付冰冰
人民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古籍书香

付冰冰

“今年我一共带了两个提案,分别是将‘古籍保护学’作为一级学科,以及多措并举推进书香中国建设。”三月的北京催人奋进,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向记者分享了她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提案。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九条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進全民阅读”“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一决定令陈红彦感到振奋,自1987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投身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至今,35年来,陈红彦亲历并见证了我国古籍保护计划从筚路蓝缕到初具规模的喜人局面。

“采编、研究、修复、保护、展览、文创、数字化……随着工作陆续推进,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在古籍馆都有全流程工作体现。近些年来,古籍馆迎来重大发展期。仅在文献揭示这一块,我们每年与几十家出版社合作,年出版3000余种图书,相当于每年出一部《四库全书》的规模。”陈红彦介绍,为了让古籍里的文化活起来,国家图书馆做了多种尝试。“我们致力于把古籍用不同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从不同渠道去了解古籍。例如,我们与音频媒体‘蜻蜓FM’合作,把作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的《永乐大典》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做普及,一方面为国家战略提供学术研究支持,另一方面为大众普及开辟阅读渠道。”

回忆起开创阶段,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第一任办公室主任,陈红彦说,那段时期经常是凌晨一两点钟回家,早上八点又上班了。常年在基层一线工作,陈红彦对古籍保护取得的成绩与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深有体会。

“古籍保护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需要再次提升,这几年我们的修复和保护提升较快。不仅是原来的传统技艺传承,还增加了很多科学因素,但学校在教育培养人的阶段并没有整合学科。”陈红彦认为,古籍保护兼具综合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古籍修复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但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在她看来,设立古籍保护为一级学科已经具备基础,她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打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培养古籍事业的适用人才”。

陈红彦的第二个提案与全民阅读有关。自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连续9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对此,陈红彦建议,在建设书香中国的过程中,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形式,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陈红彦引用南宋藏书家尤袤的话,表达了读书对于人的意义。

“读书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在伴随民众一生的生活中,我国国民的读书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陈红彦说,在充满挑战和艰辛的工作中,在各种诱惑充斥的生活中,如何让更多的人主动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中国社会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不断积聚中国力量,还需要有更多的引导、更多的渠道和更多的形式。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古籍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