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艺术鉴赏课程建设的观念与方法

2022-04-09 12:56张苗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鉴赏高等学校教学理念

[摘  要]新时代语境下的高校艺术鉴赏课程,应当重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视觉思维,有效促进其树立美的理想、发展善的品格、培育真的情怀。因此,艺术鉴赏课程需要在融合发展的大视野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当代艺术生产的鲜明特点,注重总体形象思维的训练,以契合“十四五”教育规划中的“大美育”目标,为国家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  艺术鉴赏  课程建设  教学理念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杭州艺术地理的空间结构与景观分型”(编号:14NDJC030YB)。

引  言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积极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大力推动高校美育的实施。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初步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接下來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高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水平,而这也与艺术鉴赏课程体系建设密切相关。高校艺术鉴赏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基本审美意识与能力,现阶段尤其要重视创新思维训练,通过互动性体验活动和参与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多对比、多尝试、多调研、多思考,善于捕捉和观察细节,在获取精神愉悦和心灵满足感的同时,充分锻炼结构思维和流程思维,进而领悟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的真谛。在当前新文科建设与艺术学科融合的趋势下,艺术美与科学美的整合教学也迎来了发展契机,它能够弥补传统学校美育的不足,有利于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全面发展人才,这也为高校艺术鉴赏课程注入了蓬勃生机,使之焕发崭新的活力。

艺术鉴赏课程的本质及其价值

我们一般说的素质教育,其基本要义就是达到文理科素质的均衡发展,这也符合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左右脑全面发展。人的左脑主要负责分析、推理、逻辑、计算等抽象思维,右脑主要负责综合、直观、空间、视觉等形象思维。过去我们自幼接受的理科式学习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右手使用习惯等,使大多数人相对而言更擅长逻辑思维,而比较缺乏全局性的形象思维,因此有时候就会显得创意不足。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实践路径,在国民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那就是长期以来的分科教育所导致的单一化模式,造成整体性审美的割裂与常识体系的碎片化。在“十四五”教育规划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艺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凸显多种艺术类型之间的互文性、开放性、扩散性特征,强化跨门类、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觉思维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总体性形象思维。

在当代文化研究领域中,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指的是包含了其他感官思维的多元化审美思考方式,即以视觉与听觉构成的双螺旋结构为主,并涵盖触觉、嗅觉和味觉等类型的审美思维。视觉思维训练是在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成为当代社会主流审美文化形式的语境下发挥作用的,其目的就是启发学生以观看(see)、思考(think)、追问(wonder)三个步序来鉴赏艺术作品,通过主动反思提出问题,并努力尝试探索未知领域和解决当下疑问。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注重引导学生基于艺术家的生活环境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的相关元素和创作过程进行多角度释读,进而逐渐上升到可以进行艺术评论(art criticism)的程度,即能够独立完成描述、阐释、评价等鉴赏环节。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导图、信息图示和手绘笔记等方法,都可以通过视觉审美能力的训练来养成和提高。视觉思考能够有效帮助我们看到其他人看不到或者看不清的结构形式和具体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预想到全新的可能性,明确自己的创新想法。在此基础上展示创意思维,并用它来剖析复杂问题,揭示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对应关系,进而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便更快地梳理清楚千头万绪的芜杂现象,协助我们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采取更为高效的措施。这也是从阶段性学校美育向终身性社会美育转化,或者说有效衔接的素质保障。因此在艺术鉴赏的课堂上,比传授给学生某件艺术品的常识更重要的,是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互动交流场景,使他们对具体艺术品及其所关联的艺术家和相关知识链形成直观印象,并且在鉴赏过程中与其他观者达成某种共识,最终培养起整体性的视觉思维。

在充分打通多门类艺术,并与文史哲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形成交叉互联的情境下,只要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鉴赏技能后,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项目式学习(PBL)进行主动研学,建构属于个人审美体系的针对性认知,进而应用于其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并且获取有效的反馈信息,形成良性循环的审美回路,不断激励自身的艺术创造。当今世界,互联网+与智能科技的进步,为艺科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更令美学真正成为源自生活、造福人民的学科。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媒介技术环境,使大量信息和实体进入万物互联的网络,让今天的艺术家能够自如地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大美历史、大美时代、大美中国,公共艺术、景观艺术、伦理艺术、生物艺术、能量艺术、加密艺术、太空艺术等新兴艺术样式更是层出不穷,它们既为产业振兴提供了新动力,也为学校美育打开了新窗口,这也是艺术鉴赏课程在新时代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艺术鉴赏课程创新的建设思路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肯定了老教授们提出的加强美育工作的建议,并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稍后他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就强调将艺术作为人们自由自觉的活动,可以促进身心的内外协调,达到人格的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来有效训练视觉思考方式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探索建构既注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能够体现中外融合,既注重反映鲜明地域特色又能够引导创新创业的学校美育改革新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艺术修养和整体人文素质。美育是教育青年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美的最重要途径,它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因为美育作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能够助益于社会和谐发展。

过去“重智育、轻美育”的教学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美育关乎社会文化治理,是倡导现代文明风气的有效途径,对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而它对区域人文环境、城市品位、治理机制、发展潜能、创新指数与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也有深远影响。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彭吉象教授就一直提倡多元融合的大美育体系,因为美育不是孤立的领域,融合发展才有生命力。他从2015年开始组织编写“21世纪审美与人文素养”丛书,除了他自己所著的《艺术鉴赏导论》之外,其余七本也均是邀请业内顶级专家,分别撰写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戏曲、书法七大艺术鉴赏教材,八本精品教材也构成了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的八门公共艺术课程的完整体系。2021年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也重在推出大美育背景下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成果,四部著作奖获奖作品与其他22篇获奖的评论文章一起,全面反映了中国文艺创作近年来在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影视、舞蹈等各个重要艺术领域的重大创获,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的总体美学观念,为我们创新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案例。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新时代高校美育应当进一步注重体系性建设,即需要更加重视融合发展。人类的审美体系是由多要素、多环节、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多主体等所构成的,这也适用于我们通过融合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和完善,从而真正实现为创新驱动助力的教学改革目的。在艺科融合的大趋势下,科技创新的“产学研”融合经验,也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创新可资借鉴的有利因素,而艺术表现的对象亦可扩展到生态美、社会美、政治美、经济美、文化美等各种美的形态上。同时,艺术创作还能够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比如,面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产业和学界对接的“不充分”,艺术鉴赏课程应当注重用融合发展的眼光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认知程度,理解以艺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和介入手段,从创意管理的角度明白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不断思考用艺术手段促进产业提升的艺术与科技双向融合的路径与效用。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多维坐标

作为新时代开端的党的十八大,把融合发展思想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并据此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讲话中,更明确提出要“加快融合发展”。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促成世界各国融合发展的“中国方案”,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融合发展构筑国际新秩序的“中国智慧”。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文化艺术也不例外,如果忽视这个基本规律,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贯彻新文科建设与大美育的时代精神。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特别指出,艺术、美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更好地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艺术元素充分应用于城乡建设,提升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同时以美为媒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所以,艺术鉴赏课程作为实施和推进新时代美育的重要环节,必须着力阐明当代艺术生产中的四大特性,这也是课程教学内容展开的四条核心主线:

1.媒介性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提出过艺术史上存在着美术(Art)、设计(Design)、媒介(Media)三种主导型的美术学院形态,如今的美术学院已经进入或正在趋向第三代的变化。而在互联网+的赋能与人工智能的驱动下,艺术的媒介化趋势不断增强,它使得艺术作品在本身的技术条件、材料条件之外,更注重思想观念的传递以及社会功能的实现。

2.跨界性

中国古代绘画里就体现着一种“音乐的节奏”,不仅其画面上的线条、笔墨、色彩蕴含着美的韵律,“诗画一律”的创作标准更使得视觉与听觉在画中实现了完美的和谐。近现代西方艺术家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德劳内等人,也在音乐与绘画的转换性尝试中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人机交互艺术则令跨界拥有了无限可能性。

3.空间性

将空间思维(spatial thinking)贯穿于日常教学,能够突破过去以时间为轴的线性思维,使艺术史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场域感。笔者曾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参与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美术批评史”的研究,以景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艺術地理学的视角切入区域美术史研究,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校本教学,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4.综合性

中国文人对诗书画印、琴棋书画的嵌合式美学追求,让中国艺术超越类型化束缚,成为东方文化融会贯通的经典标志。而在瓦格纳的总体艺术观和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理念的影响下,西方现代艺术家更热衷于利用绘画、音乐、影像、戏剧等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段,对自然风景与社会现象进行创造性的阐述与解读,启发观者的创造性想象与思考。

事实上,艺术生产的媒介性、跨界性、空间性、综合性一直贯穿在人类文明史中,而在近现代阶段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比如,艺术行为本身也生动反映着经济要素的驱动和影响,换句话说,正是经济要素的不断扩展与融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德国历史学家迈克尔·诺斯(Michael North)的著作《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商业》,就生动地阐明了17世纪的荷兰艺术是如何成为现代性早期的重要表征的,答案就是:艺术、文化、社会、政治、科技、市场、产业共同造就了这个奇迹,无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人,还是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品商人,都是对特定区域和环境中各具特色的社会艺术制度的生动诠释,这也成为不同时代艺术之美的精彩佐证。今天,世界的经济要素得到了空前的扩展,有基础性要素、杠杆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等,而要素越多,融合的需求也越高,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趋势就鲜明地反映出这种需求的普遍性。艺术鉴赏日益呈现出多维立体的文化景观,对“美”的理解也因为审美对象的不断变迁和扩容,而拥有了无比丰富的解读方式,比如体验经济与沉浸式艺术等,当代艺术世界因此显得更加魅力四射、活力无限。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新时代不断与时俱进,强化艺术鉴赏课程的体系思维,做好统合各大艺术门类的顶层教学设计,从艺术理论的高点把握海量的资讯,从艺术史的框架中梳理出鉴赏的主线,全方位引导学生对芸芸众生中的万千美感进行总体性认知,领悟艺术自洽与艺术介入的关系,即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的关联性。美育是一项绵延恒久的伟大事业,因为它永远处于“变”与“不变”的两相博弈之中。我们当前需要去做的,就是不断整合与重构教学资源,改变以往单一化的分科教学倾向,以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创造能力。将美育和艺术鉴赏教学有机融合,推动实施“展演型”审美素质测评。在信息化的社会语境下,艺术鉴赏课程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进程,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多种艺术类型,融合多种学科门类,不断研发契合在地化教学的“参与式”艺术鉴赏类课程。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应当牢牢把握新时代美育的大方向,在培养和塑造个体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青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国家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双创”稳健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宁.互联网时代艺术的跨媒介叙事[J].民族艺术研究,2016,29(3):15-21.

[2]彭吉象.新时期中国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7(14):79-83.

[3]曹意强.艺术学科与创作论[J].新美术,2020,41(12):4-7.

[4]高筱媛.高校艺术鉴赏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评鉴,2020(20):118-120.

[5]肖珺南.皮格马利翁效应对艺术鉴赏与批评的影响[J].大众文艺,2021(12):33-34.

[6]张苗.人工智能带来艺术创作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3-06(5).

[7]孟凡君.审美幻象:从认知神经基础、艺术欣赏到现代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5(7).

[8]鲁晓波.艺科融合 重思何为设计[N].中国文化报,2021-06-13(1).

(张苗: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鉴赏高等学校教学理念
艺术鉴赏的经验性论纲
美术课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