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四位中国史学大家

2022-04-09 19:48陈平原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陈垣饶宗新路

陈垣、吕思勉、钱穆、饶宗颐这四位现代中国著名史学家,都不是科班出身,走的是“自学成才”的路。总结其治学经验,目的是重新勘验一百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及学术发展的路径,也是在反省几代学人所面临的巨大陷阱。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接受新式教育(最好是高等教育),逐渐成为第一流人文学者的标配。受过良好教育(西式教育)的人文学者,大都安于在某特定学科从事专深研究,不再有“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奢望。反而是未受西式高等教育规训的学者,因生活经验及读书路径不同,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

自学成才者更大的特点在于,不受现代学科体制所限,博学深思,自我做主。1961年,北师大校长陈垣给历史系应届毕业生谈话。提到如想对中国历史书籍“大体上能心中有数”时,陈垣建议多翻阅《书目答问》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那是他早年读书的经验。从《书目答问》上手,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门,这其实是那个时代中国读书人的通途。很小就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吕思勉,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1984年,北大名教授季羡林为《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作序,开篇就是:“饶宗颐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又擅长书法、绘画。”饶先生读书做学问与主流学界的注重专精,形成鲜明对照。

陈垣朴学根基极佳,每有新作,必能创新;吕思勉的通史眼光与专史写作殊堪击节,叙事尤为一绝;钱穆有经世情怀。而饶宗颐懂得找问题、开新路,往四面八方拓展,短期看不出来,日后结账,方才惊叹其涉猎之广,成绩之大。这四位先生均由目录学入手,以考证为根基,以史学致广大,如此学问规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渐养成的。

总的感觉是,凡自学成才的,喜欢讲“读书门径”,一般来说学问比著述大;凡科班出身的,更倾向于“治學方法”,一般来说著述比学问大。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 陈平原/文)

猜你喜欢
陈垣饶宗新路
党建促档建:新时代高校档案工作的新路向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饶宗颐常用印
饶宗颐作品欣赏
受益终身的三点“忠告”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陈垣与启功的师徒谊父子情
尊师风范
尊师风范
劳拉·里斯:格力的“新路”有两个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