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统计公报细节里的中国

2022-04-09 01:39文|木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低收入公报

文|木 芯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虽然2021年最主要的经济指标(全年GDP 达114 亿元,比上年增长8.1%),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已经提前“剧透”,但公报全文依然值得一读。

过去讲总量,现在讲人均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学地理,一说资源总量中国都是世界前几,一说人均占有量立刻掉到爪哇国,所以才有那句经典的“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的统计公报也一直习惯把总量增长放在C 位。

但是这几年,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人均指标在统计公报中的位置越来越靠前。尤其是今年,公报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一个对很多人来说都十分新奇的人均概念,叫“全员劳动生产率”。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 元/人(见图1)。根据公报注释,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也就是,就业人均创造了多少GDP,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生产力水平。据公报给出的历史数据,2017—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明显快于GDP 整体增速。比如,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8.7%,而2021年GDP 比上年增长8.1%。

图1 2017—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来源:统计微讯)

从字面解释,这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也更高了。但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走高,包括各种人均指标的向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增长停滞,就业人口减少导致的。据人社部《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5064 万人。而据这次公报,2021年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4652 万人,比2020年年底减少412 万人。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就业人员会减少得更快,这意味着字面上可能出现更高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但这显然是经济的惯性造成的,而非生产力的提高。如果从劳动者个人的角度看创造和获益,这种撕裂感就更明显。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 元,同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则高达146380 元,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 倍有余,约等于一人工作养四口之家。如果按目前鼓励的“4 个退休老人,2 个在职劳动力,3 个孩子”家庭结构算,还真的刚好符合……

人口和资源向三大城市带集中

前面说了,人均指标的向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口基础的变化。今年公报还罕见地披露了全国截至2021年年底的人户分离人口5.04 亿,其中流动人口3.85 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如图2所示。

图2 2017—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源:统计微讯)

据公报注释,人户分离的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恰好去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披露了相关数据,仅一年时间,人户分离人口就从2020年11月1日的4.93 亿增长到2021年年底的5.04 亿,而且这1000 多万的增量几乎全部来自跨市辖区的流动人口,可见,大城市对人口和资源的虹吸效应不容小觑。

公报还披露了全国几大重点城市带的区域增长数据,除了京津冀增长率略有点拖后腿(比上年增长7.3%),长江经济带地区(比上年增长8.7%)、长江三角洲地区(比上年增长8.4%)都是妥妥的经济增长火车头,而且这三大城市带的生产总值相加占全国GDP 的80%。总之,这一系列数字,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人口和资源加速集中的中国。

互联网的边界是脱贫

2020年11月,中国宣布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人口约为7000 万。针对这部分脱贫人口的收入统计,2021年发布的公报中还没来得及体现,今年发布的公报中是首次体现。

据《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脱贫县(包括原832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及新疆阿克苏地区7 个市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 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中,应该已经进入中间偏下收入组。

据2021年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数据,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 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5 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53 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4949 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5836 元。对比2020年的公报数据,即使在脱贫摘帽后,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中,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没有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虽然脱贫摘帽把最贫困的7000 万人拉到了中等偏下收入组,但按五等份收入分组的家庭排列,低收入组的人数至少在3 亿以上,7000 万只占这个人群的20%,对组别平均数的影响并不大。按现在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 元的水平,依然是总理所说的“月收入不足1000 元的6 亿人”。而这至少3 亿的低收入人群,可能就是互联网的边界。

公报披露,2021年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10.32 亿,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0.29 亿,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5.3579 亿(见图3)。与14.12亿的人口总数相比,恰好有3.8 亿人被排除在互联网之外。另外,2020年,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是9.89 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9.86 亿人。一年时间,新增4300 万网民,并且全部都是通过手机上网。可以想象,很多城市的孩子即使没有手机,也会通过各种教学器材以及家里的智能设备上网,这4300 万新增网民,更多的应该是因为脱贫第一次拥有手机,并接触互联网的人。(本文来自调皮电商)

图3 2017—2021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来源:统计微讯)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低收入公报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娶低收入老婆
一图读懂2016年度党内统计公报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